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關於鷹的故事的讀後感範文

關於鷹的故事的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7W 次

  篇一:《老鷹的故事》讀後感

今天我看到了一本《老鷹的故事》這個故事令我很震驚。

關於鷹的故事的讀後感範文

老鷹是世界上生命最長的鳥類,年齡可以達到七十多歲。它四十歲的時候爪子開始老化,無法準確的抓住獵物。它的喙變得又長又彎幾乎可以碰到胸膛,翅膀變得十分沉重,羽毛又厚又長,飛翔十分困難。

它只有兩種選擇,等死或新生。它必須努力飛到山頂上,用它的喙不停的擊打岩石,直到它的喙完全脫落,等它新的喙長出來了。然後再用它的新喙把自己的趾甲一個個的拔下來,四個月後,新的趾甲長出來了。然後再用它的趾甲把自己的羽毛一片片的拔下來,五個月後,新的羽毛長出來了。老鷹重新開始飛翔,開始了自己後三十年的生活。

故事的寓意告訴我們:在我們的生命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的決定,我們一定要捨棄古老的舊傳統,重新開始自己的飛翔。

讀了這本書,令我很震驚很感動,想到老鷹是那麼的堅強,飛到無人的山崖,忍着巨痛,把身上老化的喙、趾甲、羽一件件的拔掉,經過了漫長的疼痛日子,它又得到了新生。它的精神令我實在感動!

  篇二:老鷹的故事讀後感作文

曾經在一部名爲《動物世界》的電視專題片中,看到有關母鷹哺育和調-教小鷹的情景,它能給予我們人類許多啓示。其具體概況如下:

母鷹在懸崖陡巖上築巢時,母鷹先用尖嘴銜着一些荊棘放置在底層,再叼來一些尖銳的小石子鋪放在荊棘上面,然後又銜來一些枯草、羽毛或獸皮覆蓋在小石子之上,做成一個能孵蛋的暖窩。小鷹孵化出生後,母鷹按時叼回來小蟲、肉食細心地餵養和呵護小鷹。後來,小鷹慢慢長大、羽毛漸豐,這時,母鷹認爲該是小鷹學習“自我獨立”的時候了。於是母鷹開始無情地攪動窩巢,讓巢上的枯草、羽毛掉落,而暴露出尖銳的小石子和荊棘。小鷹被刺痛得哇哇叫,可是母鷹仍無情地加以驅逐、揮趕,小鷹只好忍痛振起雙翅,離巢單飛。母鷹殘忍無情嗎?不,母鷹深愛着它生養的小鷹。但是,母鷹更渴望它疼愛的小鷹能成爲四處翱翔的雄鷹,因此必須無情地逼着小鷹“感受挫折”,飛離舒適的窩,勇敢地學習獨立。即使小鷹在剛開始跌跌撞撞,仍偷偷地在旁照顧看護它,直到小鷹能展翅高飛、直上青天。

正所謂“道是無情卻有情”,殘酷無情的母鷹逼小鷹離巢他飛,目的就是讓孤苦無依的小鷹懂得——要含淚堅強地站起來,自己飛、不斷地飛,飛往屬於自己的一片晴空與藍天。我看完此片,心中久久不能平靜,在教育後代方面,老鷹是值得我們人類學習的榜樣。

文給我的啓示:在生活中真正具有老鷹這般修爲和意識的人——即能正確認知“對小孩施予科學的挫折教育的重要性”,並行之有效地將這一理念付諸於行動的家長,委實不多。

當代的中小學生多數是條件優越的獨生子女,都生活在順利受寵的家庭氛圍中,父母對他們一貫都是有求必應的,以致他們缺少對挫折的體驗,所以他們承受人生挫折的能力極爲有限。當他們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時,有相當多的一部分學生稍遇挫折,就會悲觀沮喪,消沉頹廢,焦慮自卑;更有甚者,因而屢遭挫折,從而表現出萎靡不振、消極逃避、絕望沉淪、輕生自殺等情緒狀態,這對於他們人格的發展和完善以及身心的健康成長將會產生不良的影響,長期以往會產生不良的心理障礙。

由此可見,針對學生面對困難、挫折時所存在的心理差異,及時採取切實可行的挫折教育方法,幫助中小學生培養良性的抗挫折能力,以促進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日趨成熟起來,爲他們進入社會而立於不敗之地有着重要意義。

不容置疑,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一項極具挑戰性的任務。

一個人在高山之巔的鷹巢裏,抓到了一隻幼鷹,他把幼鷹帶回家,養在雞籠裏。這隻幼鷹和雞一起啄食、嬉鬧和休息。它以爲自己是一隻雞。這隻鷹漸漸長大,羽翼豐滿了,主人想把它訓練成獵鷹,可是由於終日和雞混在一起,它已經變得和雞完全一樣,根本沒有飛的願望了。主人試了各種辦法,都毫無效果,最後把它帶到山頂上,一把將它扔了出去。這隻鷹像塊石頭似的,直掉下去,慌亂之中它拼命地撲打翅膀,就這樣,它終於飛了起來。

可以說,主人成功了,他的方法達到了所要的效果。但是,他的這種孤注一擲的方法,又有多少人敢於嘗試呢?不成功,便成仁,假如這隻鷹沒有悟到自己的能力,沒有撲打翅膀,主人失去的何止是這隻鷹的生命,更是自己一直以來迫切要實現的願望。主人的這種做法,可能在被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也是一般人所不能接受的,也正是這種方法,使主人走上了成功。

也許主人早就領悟到了:在磨練中召喚成功的力量。

在現實生活中,不是每一件事都是順心的,都會出現大大小小的挫折,我們要把每一個挫折,當成磨練我們的機會。我們只有抓住機會,把它看做是對自己的一種挑戰,纔有可能使自己得到進步,才能在進步中成長,並取得最後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