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蘇軾傳讀後感3篇

蘇軾傳讀後感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6W 次

蘇東坡是樸實的中國百姓腦海裏一切美好形象的真切合體。他實實在在就那麼人人眼、他輕輕鬆鬆就能夠暖人心。他滿足了我們對中國文人的所有幻想。下面是小編爲大家帶來的蘇軾傳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蘇軾傳讀後感1

蘇軾傳讀後感3篇

20世紀四大傳記(梁啓超的《李鴻章傳》,朱東潤的《張居正大傳》,吳晗的《朱元璋傳》以及林語堂的《蘇東坡傳》),讀來風格各異,但最酣暢淋漓的莫過於《蘇東坡傳》。我一直覺得,雖然遠隔千年,在文人氣質上,林語堂與蘇東坡的同聲相求,卻絲毫不因時光的阻隔而淡去。中華文化傳承的穿透力,由此可見一斑。

我對蘇東坡的偏愛,是從讀他的作品開始的,豪放如《念奴嬌 赤壁懷古》,深情如《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豁達如《赤壁賦》,閒雅如《記承天寺夜遊》……從文字而想見其爲人,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蘇東坡的文學造詣固然是驚採絕豔,但在泱泱五千年的歷史裏,才華洋溢的不知其幾。司馬遷的史書爲無韻之離騷,曹操的詩古直悲涼,江淹的賦文錯彩鏤金,柳永的詞纏綿綣繾……然而蘇東坡,唯有蘇東坡,才讓我在欣賞其才華之外,產生感情上的依附。

蘇東坡的一生,起伏跌宕,幾經沉浮。他少年得志,鮮衣怒馬,文章遍行天下,上至九五之尊宋仁宗,朝堂領袖歐陽修,下至庶民,對他無一不欣賞推崇,愛護有加;他爲政一方,造福一地,千年之後,杭州的蘇堤,仍在見證和訴說着對蘇東坡的留戀。向太后當政期間,他得到重用,位居龍圖閣大學士,奔走於四方,紓解新政給百姓帶來的疾苦。

然而政壇多風雨,如果說王安石的改革派與蘇東坡之間的分歧,僅僅是政見之不同,那麼王安石之後,所謂“改革派”的章停之流,對待異己者的迫害,已經遠遠超出王安石的“流放”,他們捏造莫須有的罪名,製造“烏臺詩案”,更甚者,將元祐年間覆被啓用的以蘇東坡爲首的一批官員,污衊爲國之妖孽,將他們的姓名,鐫刻在碑石上,欲將他們生生世世,釘在“恥辱”柱上,是爲“元祐黨人碑”也。其後蘇東坡被一貶再貶,從嶺南的惠州,到化外之地的海南,都留下了他年邁而疲憊的身軀。

無論是榮居高位,還是落魄南荒,蘇東坡給後人的印象,或瀟灑出塵,或安靜自守,或童趣未泯。即使是低潮期,當他冥想過去,也就是“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甚至在海南時,居無安身之處,病無可醫之藥,他仍保持着“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的氣魄。短短的六十多年,榮耀時不盛氣凌人,艱辛時沒有卑躬屈膝,怨天尤人。我對他的情感上的依附,正是來自於精神上的擊節和共鳴。

總結而言,蘇東坡的氣質,有儒家的“知其不可爲而爲之” 的勇者無懼,有道家任真自然、騁目遊懷的順從天道,還有佛家“和光同塵,與俗俯仰”的自得。這是文人的理想狀態,然而能夠真正身體力行者,幾千年來,又能有幾人?

書的作者林語堂,也是我一直非常喜愛的作家之一。他在《京華煙雲》裏塑造的姚思安和姚木蘭這對父女,也是中華文化中道家思想的踐行者。在傳記中,林語堂對蘇東坡給予了無上的讚譽。作爲一個喜歡蘇東坡的讀者,讀到這樣的書,自然如遇知己。不過也正是由於他對蘇東坡的欣賞,所以對當時另一位政治名人王安石,書中散發出強烈的厭惡感。甚至將一篇攻擊王安石的僞作《辯奸論》算在蘇東坡的父親蘇轍身上,連王安石的怪癖性格,也都成了他做作以博取名聲的罪名。我對王安石的認識是模糊不清的。但對於改革者,無論其最終結果如何,我都認爲,至少他是時代的勇者。

  蘇軾傳讀後感2

在孩提時候就知道蘇東坡,不過,真正認識蘇東坡是讀了《蘇東坡傳》之後。

做爲詩人,“大江東去浪淘盡”他文采飛揚,談笑風生;作爲官吏,“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他嫉惡如仇,愛民如子;作爲蘇軾,“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他樂觀豁達,清逸曠遠。

蘇東坡的一生,命運坎坷,仕途崎嶇。但這不能阻礙他。王安石得勢,幾乎所有忠良賢能之士都棄官而去。蘇東坡在連上三書之後不出預料的被貶,但他絕不因此退縮他將新政的不滿與缺陷訴諸筆端去因此得罪了當權的羣小,遭到逮捕,險些喪命。但他說:“若遇飯中有蠅,仍需吐出。”於是羣小繼續對他進行迫害。在接下來的時間裏,他屢遭貶嫡。甚至被貶蠻荒之地海南島

可是那些羣小自認可打倒蘇東坡的措施卻沒使那些小人達到目的。蘇東坡guǎnlǐ之處政通人和,他頗受百姓愛戴。他處處爲百姓着想。練習瑜伽,研究佛道,與高潔之士相交,訪山水,與高僧相研佛道。林語堂筆下這樣評價這位文壇鉅子:“蘇東坡始終富有青春活力。他雖然飽經憂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趨溫厚和厚道,並沒變成尖酸刻薄。”

如林語堂先生所言,蘇東坡“像一陣清風過了一生”。蘇東坡一生清貧但一世爲人坦蕩。回看那些羣小即使能保自己一世榮華富貴卻也不可能有蘇東坡半分的安逸。他們的生活充斥着算計與仇恨。其實所謂權力,所謂地位不過過眼煙雲,轉眼不見,又何必太爲權財所困,落得一世罵名。

在《蘇東坡傳》的序中,林語堂先生寫到“我寫《蘇東坡傳》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理由,只是以此爲樂而已”,如果林語堂先生寫蘇東坡傳是以此爲樂,那麼讀《蘇東坡傳》也是一種快樂。可以從字裏行間讀出人物的個性,品嚐人物的喜怒哀樂,並從他的事蹟中受到可收益一生的啓示

  蘇軾傳讀後感3

平凡的人對於“光芒夜半驚鬼神”的天才總是有種不可名狀的畏懼,如徐渭、如梵高。但對於性情平易近人,骨子裏流淌着溫和謙恭血液的天才,則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喜愛和親切感,比如蘇東坡。

蘇東坡是樸實的中國百姓腦海裏一切美好形象的真切合體。他實實在在就那麼人人眼、他輕輕鬆鬆就能夠暖人心。他滿足了我們對中國文人的所有幻想。

頂着一副粗獷老農的外表,不是不英俊,而是讓人看得太舒服。一脈浩然之氣用盡,不只爲自己,還將那福音傳給大江南北的百姓。一聲“如蠅在食,吐之方快”,可見他清狂而非輕狂。一嘆“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可知他用情之真思念之深。

喜愛蘇東坡,是因爲他在那蒼茫天地之間如同一株小草——在奮力鑽出黑暗的夾縫之後、在見到慘淡天光的那一刻,以不比常人的堅定之心相信光明,從此長成一棵參天大樹。鬱鬱蔥蔥,屹立不倒。滄桑筆直的樹幹是他的獨善其身,伸展而開的綠冠是他的兼濟天下。幾十年人生跌宕,風風雨雨使得他從肉體到心靈,都變成一個不能被輕易傷害擊敗的人。中國文人敏感脆弱的靈魂,在他這裏去掉了多愁與傷懷、抑鬱和不安,只留下一種叫“看得開”的心情,叫“想得明白”的心境,和“同情弱者”的心懷。

走近蘇東坡,從他那一句“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開始。這種生活不同於陶潛“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清淨,也沒有劉禹錫“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那麼“高水平”。蘇東坡是和誰都玩得來。他可與三教九流爲伍,並且從不失那顆赤子之心。這不僅是一種本領、一種生活,更是一種活法!在他眼裏,人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在他心底,一涓寬容之泉早就將政敵帶給他的不愉快全部帶走。因爲知愛,因爲懂愛,更因爲有愛,他成爲古今士大夫中最有人情味的一個。這種活法是他受人歡迎的原因,是他心靈幸福的祕訣,也是他留給這略顯蒼白的人間巨大的精神財富。

感悟蘇東坡,從他那一句“浩然之氣,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亡矣”開始。一個人能對浩然之氣有如此深切之感,想必該精神必定貫穿他人生始末。蘇東坡正是如此。從朝廷上的當仁不讓,到貶謫爲地方官的身體力行。他的奏章、他的功績無一不透露着那不謀私利,一心爲民的感情。身在名利場中,諸多不由己。卻因爲有那股浩然之氣,他把決心下得更徹底,他把脊樑挺得更硬。他像一股旋即有力的清風,吹散了所到之處的污濁之氣。

想起蘇東坡,腦海裏總是浮現出一個大腹微便便,體態微寬的形象,讓人安心讓人貼心。他身上沒有“文人相輕”的酸味,他身上只有溫溫暖暖的陽光的味道。時常忍不住在心底喚一句“老東坡”,因爲羨慕,因爲喜愛,更因爲感嘆。羨慕他的才華橫溢,外加那一副好心腸好脾氣。喜愛他儒者的翩翩風度,那是一個翰林大人美好的形象。也更感嘆那一顆赤子之心、一身浩然正氣、一片坦然心境。

時光早已滌盪了蘇東坡心中那因貶謫、因顛簸、因月光、因夜風而生髮出的一切憂憂愁愁不達不快,只留下一個擺脫了官場的羈絆、人事的糾紛的大文學家的形象,由宣紙上的墨跡、石碑上的刻紋穿越千古傳遞到我們面前。翻開舊書,在那無數豪情四射的詩詞筆墨之間,我只看見我那溫溫暖暖的老東坡,帶着他的大黑狗,拄着一根竹杖,悠悠然然地行走在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