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課文目送讀後感

課文目送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7W 次

龍應臺目送她的孩子——華安小學到大學,然後作者的父親住院還有火葬。“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小編今天爲大家帶來目送讀後感,一起來看看吧!

課文目送讀後感

“每個人,來到‘花’前,都看見不一樣的東西,都得到不一樣的‘明白’”。

——題記

初次品讀《目送》是在一節語文課上,記得那時,老師要求我們給這篇文章續一個結尾,同學們想到的幾乎是大同小異,無非是要學會感恩或體諒父母之類。可當老師將作者所寫的結尾展示給我們時,它不僅令我驚訝,更令我再無法將那段文字忘卻。“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當時我讀到這段話時,並不瞭解它。我思索着,究竟是怎樣一位作者,會寫出這樣的文字?又爲何這段文字在我看來隱出了一種心酸與無奈?

好奇心驅使我迫不及待地到書店去買下了龍應臺的那本《目送》。書中第一篇,便是名爲《目送》的那篇文章了,利用一個閒暇的暑假,我細細的品味了整本書。當再讀那段令我費解的文字時,我卻驚訝地發現,我的心劇烈地顫動了一下。不覺間,它竟已悄悄潛入我的心中,讓我開始慢慢懂得了些什麼。

龍應臺在文中講到自己的落寞與兒子和父親有關,她作爲一個母親,目送兒子遠行,她作爲一個女兒,目送父親離去。所有的`一切都在目送中漸行漸遠,而這一切難道只是龍應臺的經歷嗎?顯然不是,它也是我們的真實寫照!父親遠去,母親老去,兒女掙脫父母的保護要遠行,朋友的曲終人散,兄弟姐妹的各奔東西,我們身邊的一切看似尋常,我們卻無力將他們一一挽留,惟有任憑他們漸行漸遠,默默目送。以爲擁有一切的我們,卻忽略了生活中最珍貴的事物。

印象最深的是過年時回老家。每次離開,我總是蹦蹦跳跳歡天喜地,可年邁的奶奶卻總是情緒低落,站在大門口目送着我,有時還會送我到離別的車站,每當我偶爾回首,總看見她獨立在車站,在寒風中顯得那樣單薄,她的身影漸行漸遠,漸漸化作一個模糊的影子,慢慢變爲黃豆般大小,直到消失不見,那時的我總是不以爲意,覺得又不是再也不見了,何必那樣傷感?可是,如今我卻漸漸懂得總有一天,那會成爲最後一次,再沒人會爲我的離開而不捨,再沒有人會爲我牽掛。即使當初得到的是多麼輕而易舉,可總會有那麼一天,它也將輕而易舉地離去,而且我永遠無法追及。

我慢慢懂得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也開始瞭解了那些背影告訴我—不必追。我把所悟出的一切都比作花,於是便得出這一句:“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