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溫州的蹤跡有感

讀溫州的蹤跡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7W 次

我喜歡讀朱自清的散文,除了《背影》、《荷塘月色》、《匆匆》之外,便是《溫州的蹤跡》了。《溫州的蹤跡》包括四篇小散文,這四篇小散文風格各異,讀來別有感想。

讀溫州的蹤跡有感

《“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爲我們再現了馬孟容君畫的一張尺多餘的小小的橫幅:綠簾,稀疏而長;圓月,純淨而雅。簾因月而美,月因簾而靜。畫面上並不缺少主角,“一枝交纏的海棠花”,“葉嫩綠色”,“花正盛開”。不能讓主角太孤單了,還有一對八哥,它們沒有白日的聒噪,雖然有一隻的眼睛還半睜半閉,但也早已陶醉在這暗香疏影的夜色中了。《“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於區區尺幅中盡顯神韻,如詩從行寸中傳情,是畫也是詩。

讀《綠》的時候,“我驚詫於梅雨潭的綠了”。梅雨潭的綠美在難以捉摸,這綠是抽象的綠,作者卻用比喻將它形象化了,並賦予其無限的美感。梅雨潭的綠美在有內涵,深深的潭水中含着深深的美,像一個氣質絕佳的美女,她的舉手投足間都能表現出其豐富而深厚的內涵。這絕佳的氣質中所深藏的內涵,是潭水厚積薄發的,其表現形式就是綠。白水漈“也是個瀑布,但太薄了,又太細了”。她美在朦朧,周圍濺起飛煙,陽光下就是白光。如果梅雨潭和白水漈比美的話,無異於問楊玉環和趙飛燕誰更美。梅雨潭有豐滿的綠,白水漈卻於細薄中帶着靈氣,真是環肥燕瘦,各有千秋。

《生命的價格——七毛錢》讀來讓人悲憤、辛酸。生命本是自由的,怎麼會有價格呢?可是,一個五歲的女孩不但有了標價,,還幾乎是最低賤的七毛錢,使人不得不同情她。作者的憤怒很明確,是衝着黑暗的社會,衝着不合理的制度。人類社會雖然早已進入了文明時期,但在某些角落仍充斥着愚昧和野蠻,即使是如此文明的現代,仍有人受暴利的驅動,而脫不了野蠻的帽子,買賣着被標上價格的小孩和婦女。要想消滅這些愚昧和野蠻,不在於社會的發展,應在於人們對人格、尊嚴和自由的認識,只要每個人心中有了一個方方正正的“人”字,一切愚昧和野蠻都會被文明取代。於是,生命不會再有價格,生命也就上升了高度。人們和睦地相處,沒有殺戮和欺騙,世界一片和諧。

《溫州的蹤跡》有和諧的自然美,也有不和諧的世俗現象,它們都給我們帶來不小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