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文化苦旅》讀後感

《文化苦旅》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8W 次

《文化苦旅》中的每一個景點都帶給作者不同的感觸和震撼,我在閱讀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很多地方不一樣的韻味。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一起看看吧!

《文化苦旅》讀後感

  《文化苦旅》讀後感

“我站在古人一定站過的那些方位上,用與先輩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會有變化的自然景觀,靜聽着與千百年前沒有絲毫差異的風聲鳥聲。心想,在我居留的大城市裏有很多貯存古籍的圖書館,講授古文化的大學,而中國文化的真實步履都落在這山重水複、莽莽蒼蒼的大地上,大地默默無言,只要有一二個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也就能嘩地一聲奔瀉而出。文人本也萎靡柔弱,只要被這種奔騰所裹卷,倒也能吞吐千年。結果,就在這看似平常的佇立瞬間,人、歷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於是有了寫文章的衝動……”

餘秋雨在自序裏如此寫道。

我們似乎看到這樣一幅畫面:文弱多情的餘秋雨,在斷垣殘牆或莽莽蒼蒼的人文山水前,一會兒靜靜沉思,一會兒喃喃自語,欲步卻又停留……他驚歎、震憾,他婉惜、嘆息。

他這樣描述自己當時的行狀:我就這樣邊走邊想,走得又黑又瘦,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洗去了最後一點少年英氣,疲憊地伏在邊地旅舍的小桌上塗塗抹抹,然後向路人打聽郵筒的所在,把剛剛寫下的那點東西寄出去……

我想,古人讀書時所崇尚的那種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人生境界,也定然會使他心旌神搖、羨慕不已。

他從祖國大西北的甘肅敦煌起步,轉向大西南四川的柳候祠、都江堰,再到東南的吳越春秋,最後寫至境外南洋的疊疊從冢。

他寫下了《道士塔》、《莫高窟》、《五城記》、《夜航船》、《酒公墓》、《家住龍華》、《華語情結》、《這裏真安靜》。

至此,《文化苦旅》真正誕生了。

《文化苦旅》無疑是極爲成功的。

它有着低徊與感傷的歷史氛圍,有着散文創作中的戲劇性表現,有着雍容、典雅而抒情的文字描寫。

文學的歷史情懷,是作家自身生命與歷史的對晤,他要尋找自己與浩瀚歷史長河的關係,因此不得不在歷史中尋找合乎自身生命結構的底蘊,尋找那些與自己有緣的靈魂。

這種情感愈來愈深,一旦有機會訴諸於文字,則必然將歷史和生命混同一體。

餘秋雨創作的歷史並不是抽象的歷史,他試圖與歷史對話,與歷史共鳴,在自身與歷史的對話中形成他獨特的歷史語境與歷史情懷。

當他厭倦了枯燥的學術生活,便想着離開案頭,換一身遠行的裝束去旅行,他並不同一般人那樣是爲了輕鬆,爲了獵奇,爲了開闊眼界,而是在“尋找一所橫亙千年的人格學校”。

他不是爲了旅行而旅行,而是在於和歷史、文化進行對話。

餘秋雨的遠行不願意去找旅行社,寫出一些市面上充斥的旅遊觀感的文章,他覺得,那種揚旗排隊的隊伍到不了他要去的地方。

由此,便決定了他這次的文化旅行活動成了一種“苦旅”。

當他浪跡天涯,一站又一站地去訪“人文山水”,行行止止,風塵僕僕,勞苦了四肢筋骨,也有了不少苦澀的感想,故謂之“文化苦旅”。

然而,書名所隱含的深層的意義,纔是最重要的。

觀照人體生命,餘秋雨這一旅程,是他本人對於人類的生命,以及文化走向的問題,由困惑而至感悟的心路歷程,這歷程相當辛苦,故謂之“文化苦旅”。

再觀照中國文化的生命,這是辛苦的旅程,不再是作者的旅程,而是中國文化的旅程,我們中國文化,在時間的長途中,已跋涉了上千年的路,其間所見證的天災人禍、滄海桑田,豈是言語所能說盡。而數千年所累積下來的包袱,變得如此沉重難荷,今後還走得下去嗎?……

故又謂之“文化苦旅”。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的滄桑感更能引發出人生滄桑感,在山水歷史間跋涉的時候,便有了越來越多的人生體驗與回憶,其實中華文化並不像當時哄傳的那樣頑固和腐朽。它確實步履艱難,卻來自於歷史意志和文化倫理之間的深刻衝突。

歷史意示要求強蠻、突進、超越,文化倫理則要求端莊、秩序、和諧,兩者都有充分的理由卻方向相反,互相牽制,誰也無法實現自己,結果成了千年廝磨的生死冤家,“苦旅”之苦,即來自於此。

“我無法不老,但我還有可能年輕。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急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正是這樣的創作翼求,形成了《文化苦旅》中那種特有的低徊、感傷的歷史氛圍,在餘秋雨如數家珍般的歷史描寫與山水文化臨摹中,籠罩上了一層淡淡的感傷氣息,這種感傷來自於對數千年曆史文化的清理和總結,從而有了一種悲劇的味道。

當這種感傷、悲劇的氣息,在《文化苦旅》中升騰與散發時,便讓我感覺有種妙不可言的美感和閱讀效果。

我幾乎可以看到一個哲人瘦瘦的影子,揹着手,低着頭,皺着眉在慢慢地踱着,我也與這位哲人一起品味歷史,體驗文化,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拂拂地吹過多情而脆弱的心靈。

儘管餘秋雨的散文創作是他厭倦了戲劇研究之後的產物,然而,一個意料之外卻又情理之中的事實是,他在《文化苦旅》中有意或無意地融入了戲劇藝術的表現手法,在散文中製造出驚險曲折、絢麗多變的劇場效果。

“我不是天才,因此,我的靈感並不呈現爲波瀾壯闊的狀態,而只是片斷閃光。”

餘秋雨是有自知之明的,他不是天才,他缺乏如郭沫苦那樣汪洋恣肆的才情,他也不十分深刻,缺乏如魯迅那樣入木三分的眼光,但他那片斷閃光的靈感,通過生命潛藏的喚醒,倒不愧爲一種創作散文極佳的境界。

我讀《文化苦旅》,是將它作爲文學作品來欣賞,然而腦海裏閃現出的卻是不同畫面的剪輯,好像自己置身於一個個時空交錯的舞臺之中。

試想一下,如果餘秋雨沒有在戲劇方面的長期積累和薰陶,便不可能有《文化苦旅》中如此的寫法,他也就不可能於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說古道今,娓娓而談,興趣盎然。

餘秋雨放棄了戲劇,然而他不曾料到,戲劇卻不自覺地成就了他的文學。

就文筆而言,《文化苦旅》中的散文,是一篇篇的美文,是一篇篇經過精心打造的文化佳構。文辭雍容、典雅,而又不顯出雕琢的氣息,在淡淡的敘述中,又蘊涵有濃濃的抒情意味。

在《五城記》中他如此描寫廣州:

“廣州歷來遠離京城,面對大海,這一方位使它天然地與中國千年封建傳統構成了逆反,千里驛馬跑到這裏已疲憊不堪,而遠航南洋的海船正時時準備拔錨出發。”

對於遠處南疆的廣州市來說,用這樣一段話來形容,真是既準確又極富想象力。

如果沒有闊大的胸襟,如果沒有遊歷過祖國的大山大川、名城重鎮,如何能寫得出這樣的奇句。

而在《西湖夢》中,作者則是如此點染蘇小小的心靈世界:

“由情至美,始終圍繞着生命的主題。蘇東坡把美衍化成了詩文和長堤,林和靖把美寄託於梅花與白鶴,而蘇小小,則一直把美熨帖着自己的本體生命,她不作太多的物化轉捩,只是憑藉自身發散出生命意識的微波。”

無需尋尋覓覓,在《文化苦旅》中幾乎到處都可以找到這類精雕細琢的文字,既有特定的歷史氛圍作爲烘托,又有類似小說情節的劇場效果作爲主幹,因而,其中配以雍容、典雅而又抒情的文字的描寫,並不會讓讀者有過於雕琢之感,反而會讓文章增添一些詩意,增強一份藝術的魅力。

悠遠的歷史便如一條纜索,餘秋雨便是這樣依稀走來,又於秋風秋雨中漸行漸遠,雖征程漫漫,寒窗數載,卻終究走出了他的“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二

一次聽說《文化苦旅》還是在高中的時候。因爲看到其中有兩個字與我的名相近,一直認爲是莫大的緣分,所以對它還有些印象,但也只記得這曾經是語文老師強力推薦過的一本讀物,她的初衷是希望我們在課餘時間能夠多讀些書,瞭解一些在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遺憾的是當時的我性情極爲浮躁,實在很難靜下心,覺得即使看了也是一種浪費,之後不久就把那本書拋在了腦後,不再理會。

時間一晃而過,如今的我已經踏進了大學的門檻。想着買些書打發在大學裏的閒暇時光,一進書店,此書便映入眼簾,只是書架上擺放的都已加上“新版”二字,舊跡難尋,而又想着應該是融入了更多的精華,於是立即買下,並且趁着寒假認真看完。

在談我對這本書的感悟之前,我想先說說這本書的作者——餘秋雨先生,他是我非常欽佩的作家之一。當然,我並沒有像時下流行的“追星”一樣瞭解過這位作者的血型、星座、愛好等的細枝末節,只是通過看書中對作者的簡單介紹和個人對書中文字的聯想去了解作者本人,或許這樣也還很膚淺,因此我僅從我個人方面表達對他的崇敬。我欽佩他,不因爲他擁有淵博的學識;不因爲他擁有響亮的名聲;不因爲他擁有顯赫的地位,只因爲他有放下這一切的決心;只因爲他有堅持不懈的毅力;只因爲他有容納是非的胸懷;只因爲他就是他,而不是誰都可以模仿的別人!

《文化苦旅》這本書主要由“中國之旅”、“世界之旅”、和“人生之旅”三部分組成。在“中國之旅”中作者踏遍了中國文化的一條條天地之線,將中國各地區各民族的文化串聯起來,帶給我們一場異彩繽紛的文化盛宴。“世界之旅”更是作者冒着生命威脅貼地穿越數萬公里考察了巴比倫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來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遺址後彙編而成,其中對當代世界文明作了全新思考和緊迫提醒,而最後的“人生之旅”尤其發人深思。作者通過謝晉、巴金、黃佐臨、陳逸飛等文化代表以及自己的生平經歷向我們講述了何謂“苦旅”。語言感染,使人深切體味到那些文學巨人們所要面對的心酸而蕩然的人生。只是我依舊不知結束本書的那簡短一句“且拜且祭,且憶且思,且喜且泣”是作者對過去人生的一次總結,還是對未來人生的一種猜想,又或者是其他。

如果要說看完這本書後的第一感覺,我想借用一下黃佐臨的四字名言:可喜,可惜!可喜的是這本書的作者極好,寫了一本好書。可惜的是拿着這本書的我卻稱不上是個好讀者。舉個事實說明:記得兩年前曾看過作者寫的另外一本書《山居筆記》其中同樣也有對山西商人從發展壯大到衰落破敗的描寫,只是當時我還暗自笑話,覺得它就是在交通不便的時代自發形成的作用於通商貿易的隊伍,何必費如此筆墨,竟完全沒有深想!如今再看,着實汗顏。周國平先生在《思想的星空》中淺談過一個真正的讀者應該具備的特徵。他說了三點:第一,養成了讀書的癖好;第二,形成了自己的讀書趣味;第三,有較高的讀書品味,自知以上三點未能有一點達到,因而就只能粗略的說一些書中讓我感想較多之處了。

在第一部分“中國之旅”中作者將中國各個地區相連接,記錄了中國的許多文化遺址,無論是山水如畫的南方還是壯美曠達的西北,都深藏着他那厚重而冗長的腳印,都蘊含着他那對文化孜孜不倦的渴望與追求。值得一談的是,在作者的衆多遺址記錄中讓我印象深刻的竟是兩個人——蘇東坡與王圓籙,他們都曾爲中國的文化盡過一份心力。我相信很多人都知曉蘇東坡與黃州赤壁,卻極少人會知道王圓籙,但是如果說起莫高窟我想就應該沒人會感到陌生了。王圓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莫高窟的主人,而他本人卻只是那個時代隨處可以見到的一箇中國平民。他的普通越顯他的高貴,作爲一個道士的他竟能爲以佛教文化爲主的莫高窟投入一生的心力!如果說發現莫高窟是他人生的一次機緣巧合,那麼更可以說是他辛勤努力之後的意外收穫。站在一個普通人的角度,我對他有無限的讚歎,但是站在歷史的角度,我卻如鯁在喉,張口難言。畢竟,莫高窟“生”於他,“死”於他。莫高窟雖由前人所建,但在近代卻是他第一個發現,沒有佔爲己有而讓它暴露於陽光之下,是他讓世人知道了莫高窟的存在,但也是他間接讓莫高窟走向了深淵,與天一閣一般進入了難逃的時代浩劫。但認真想想我這種觀點也是自私的,這不能怨他。作者也曾設想過一種可能:攔截下外國人對中國文化的掠奪。可是,即使攔下來,在中國動盪的近代社會裏又有何處容得下文化的自由發展,也只是遲一步的浩劫,來得更深,更徹底,最終能存留的也只會是一如往初的嘆惋。所以更加準確的說法是,莫高窟是生於那個時代,死於那個時代,文化浩劫的來臨不是人錯了,而是那個時代本身的錯。作爲文科生的我一直以來都並不喜歡學習中國的近代史,但有應該的尊重。正如作者在文中的告誡:歷史就像一件舊傢俱,抽掉一個重要環扣就會全盤散架。這應該也能引起一些人的反思吧!蘇東坡也算是歷史上帶有傳奇色彩的一個人物,烏臺詩案他被貶黃州,官場上的失意卻成就了他文學上的巔峯,只是我想說的卻是蘇東坡的成熟。作者在文中寫道: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述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蘇東坡真正地成熟了,成熟於一場災難之後,成熟於滅寂後的再生,成熟於窮鄉僻壤,成熟於幾乎沒有人在他身邊的時刻。看到這裏之時我並沒有別的想法,只是心底裏有一個疑問:我,成熟了嗎?

“世界之旅”向我們展示了那些曾在世界史上風靡一時的古代文明,只是不知是被作者文字的打動還是自己內心情感的提升,看得愈深,愈是心疼。在各大文明輝煌燦爛的一刻“盛極必衰”的契機也好像已經到來,就猶如在天空中一閃而過的流星,那樣絢麗,那樣美好,但又太過短暫,留不住永恆。而今,我想說說的是作者在歐洲考察時發生在他身上的一些危險事件:西班牙北部晝夜頻繁的淒厲警笛,在巴黎與阿姆斯特丹發生的重大失竊,以及在法國圖盧茲這座“最平靜”的城市遇到的大爆炸等。作者以歐洲文明爲座標來尋找中華文明短處的同時也明確說出了歐洲文明自身遇到的麻煩,而對於我們這新一代的年輕人而言在追趕當今時下所謂潮流的過程中也能否拒絕一味抱歆羨和追慕的態度作一些更深入的總體思考?

談及“人生之旅”我才真正知道“苦”之由來。“苦”並非指旅行之苦,而是苦在創造,苦在人生。作者在本書中所談及的文化代表有些是歷經家庭的苦痛,有些則是歷經社會的苦痛,而作者本人,兩者都有。可能我被此書如此打動的原因就在這吧,有經歷纔會有情感,有情感纔會有感動。或許此刻會有人不解:文化與人生會有着怎樣的必然聯繫?爲何作者會選擇在最後從文化過渡到人生來結束本書?我想現在我已經明白了,就姑且自己先做個答案,或許也可以成爲其他人思考這個問題的一個提示。文化在發達之後,根子上仍然是生命的痕跡,我在上文中也有所提起。無論是中國的還是世界的,那麼多古蹟都是無數高貴的生命在支撐,而只有將“人生之旅”寫入其中才能道出“文化苦旅”的本質吧!只是一個人究竟要承擔多少的人生之重才能扛起文化這份責任?謝晉的哽咽,巴金的憂鬱,黃佐臨的沉默,那些千千萬萬中國人的氣息,那些千千萬萬中國人的吶喊與彷徨,究竟在他們的身後有着怎樣的無奈?究竟在他們的身後又暗藏着怎樣的光輝?我不敢也不願再說下去,未曾經歷又怎能評價!我只是一個普通人,似乎對自己沒有什麼期許,只希望自己在這嬉鬧的時代,不說了解,至少明白這人生之“苦”吧!

看完這本書之後回顧作者所寫的全書內容,又對作者多了一份讚歎。雖然作者是以文化爲主線,但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將文化與生態緊密的結合。尤其喜歡作者所寫的杭州宣言——關於自然,關於生態,關於美麗,關於人間。我不知道現在中國的生態問題已經引起了多少中國人的關注,是否要等到城市已被垃圾淹沒再也找不到昔日的繁華;水中已是重度污染,再不見往日之清澈,再不見魚兒的嬉戲;天空好似烏雲遮蔽,再難有書中的藍天白雲;霧霾已經席捲全國,白天也看不見周圍的人羣,我們纔會知道我們應該關心些什麼。如果一定是這樣,那麼文化末日也將來臨。不在乎有多少人在振臂呼喊,只在乎有多少人在默默行動。我內心的想法就有如作者的感慨:無言的大地,有多少地方值得我們跪身,又有多少地方需要我們謝恩!正中進步成長。

  《文化苦旅》讀後感三

《道士塔》不知道這是第幾次讀這篇《道士塔》了。每次的感覺卻都是相同的,凝成那三個字:“我好恨!”恨愚昧無知、愚蠢透頂的王道士;恨數不清的貪官污吏,把珍貴的文物隨意糟蹋;恨斯坦丁、伯希和、吉川小一郎……他們盡情地、冠冕堂皇地把書卷、畫像、雕塑掠走;我甚至恨石窟的建造者,你們爲什麼不把密室得再隱蔽些、再牢固些,讓文物過一百年再重見天日,讓我國的研究者們好好地鑽研。

但無論如何,那滿滿實實的一洞古物,已絕不再全屬中國了。屬於中國的,只有高價買回的微縮膠捲。?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語文論壇《道士塔》在寫作手法上也極爲優秀,諷刺、反語恰到好處,抒發感情時噴薄有力。一聲憨厚的笑、一具無知的身軀、一方慘白的石屋、一縷尖銳的炊煙、一支載着一個文明古國文化的車隊、一抹悽豔的晚霞、一片顫抖的清單,還有一羣爲了敦煌文獻傾入一生心血的專家。?或許是想和王道士有個鮮明的對比,樂樽和尚僅僅因爲那一道金光燦爛,就要築窟造像,而且過了千百年,這裏真的成了佛教聖地,或者說文化勝地。各朝各代的文化精華都肆意在一樽樽精美的塑像上,於是匯成了色彩的長河、歷史的長河。再於是就散成了一種聚會、一種感召、一種狂歡、一種釋放、一種儀式、一種超越宗教的宗教。

而現在在莫高窟,成千上萬的遊客是否只把莫高窟當成一處名勝、一處由前人開鑿後人欣賞的藝術殿堂,然後就輕飄飄地走過那10華里,絲毫不覺得勞累,對於歷朝歷代沉重的文化視而不見,那麼就把那些石像當成泥土堆好了。

《陽關雪》,“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他們褪色的青衫裏,究竟藏着什麼法術呢?”其實哪有什麼法術,如果一定要說個答案,那我看兩字足矣:文化。這是人們對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崇敬的表現。

那一座坍了大半的土墩,若不是因爲王維瀟灑地揮筆寫下了《渭城曲》,說不定早已溶解在時間裏,無影無蹤了。也就是因爲這一曲渭城,才使無數文人迎着寒雪烈日,來尋找土墩,尋找那個千年前穿過陽關的人,尋找千年後仍持之以恆卻不得不失落的唐朝文化。

這便是大唐,能包含一切美與醜、繁榮與衰敗。所以有了唐朝詩人的灑脫、肆意。但可惜唐朝是會結束的,於是經歷了五代的紛亂後,一切全變了。

“風雨天一閣”的藏書令人稱奇。在這裏我知道了天一閣是一個藏書樓,但實際上它已經成爲一種極端艱難、又極端悲愴的文化奇蹟,範欽一生的心血需要他的子孫後代們用無私和奉獻來延續,需要他們有人義無返顧、別無他求地承擔起這艱苦的藏書事業,要麼只能讓一切都隨自己的生命煙消雲散,這本身就是對文化遺產的一種捍衛,這不由得不讓我們對此蒼老的屋宇和庭園倍加註目了。

在餘秋雨“西湖夢”一文中使我更加深刻地瞭解了西湖另外一個不被我所知的一面,林和靖這位以梅爲妻、以鶴爲子隱居孤山二十年,遠避官場與市囂看透一切的機智、狡黠的文人,一句“流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千古絕唱,然而,春去秋來,梅凋鶴老,剩下一堆梅瓣、鶴羽、象書籤一般,夾在民族精神的史冊上。

從他的“上海人”一文中,讓我們更加佩服他的生活和文化閱歷,他用大量的篇幅從各方面描寫了上海人,尖銳地刻畫了上海人的那種無法自拔、中國近代史開始以來的最尷尬的一羣,並引人思考撞出這種上海文明的契機。上海人、上海人的生活環境、上海的地理優勢是各具特色。上海文明,首先是一種精神文化的特徵,而對實際效益的精神估算卻又是另一心理品性,還有就是發端於國際交往、歷史的開放型文化追求,他們已經傾聽過來自黃土高原的悲愴壯歌,也已經領略過來自南疆海濱的輕快步履,將整個城市陷入思索之中,繼而又很深刻地指出如果要繼寫上海新歷史,關鍵是重朔新的上海人,“如果人們能夠從地理、空間上發現時間的意義,那就不難理解:失落了上海的中國,他就失落了一個時代;失落了上海文明,是全民族的悲哀”。 X從那篇《五城記》,我更加了解了背靠一條黃河、腳踏一個宋代的開封和《清明上河圖》;只需六朝金粉就足以垂名千古的《石頭城》南京,何況它還有明清兩代的政治大潮,還有近代和現代的殷殷血火,展望氣可吞天的未來;還有羣山密佈的西南邊躲藏着一個“怕不辣”的成都,中國歷史文化的豐盈偏倉,茶館小吃與歷史一起細細咀嚼品嚐,等待着從深厚走向寬廣;風韻濃厚與清甜,座落在黃河上游邊的狹長古城,有着令人難以忘懷的牛肉麪與白蘭瓜,也在蘭州民風中迴盪,我們穿越千年無奈的高原時也會浮起一絲自豪;最後說的是廣州的花市,不管潮漲潮退、雲起雲落,始終悠悠然地把慶祝打扮得最爲誠實、最爲透徹,這些都讓我耳目一新,久久不忍合上我的書頁。

作品是作者以一個文化人的身份,站到時代的角度上,發現生活和挖掘文化的極點!最大限度地批判了民族文化的微軟之處,我覺得現在的作品很多都難以做到這一點了!這是我們應該借鑑的地方,我一直認爲作品的作用就是要讓讀者看到自己的意圖和真實所在!在這部作品真的把那些都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不愧爲文學的經典!

經歷了生活的磨難與心靈的掙扎,作者運用沉重的筆調闡釋演繹了生命之歌。如歌如泣,如怨如訴,讓人蕩氣迴腸,讀後久久回味不已。

文章的細膩,感覺的獨特,也讓人佩服之至。

作者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

這部《文化苦旅》的三十七篇文章文字優美,見解獨到,是一部能讓人眼前一亮的好書。它記錄了大半個中國的人文故里、風土淵源,從莫高窟到江南小鎮,從唐朝走到宋代,涉足當今,縱橫交錯,在這裏我知道了好多好多的“人文山水”領略了博大精深的中國人文。

通讀完了這部“文化苦旅”,才真的有些瞭解到其中的一些文化淵源,關鍵詞也就落在了這個“苦”字上,用餘秋雨自己的話說:“我發現我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和古代文化和人文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說明我的心底的山水並不完全是自然的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脫也擺脫不了。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住我的全身,使我無端地感動、無端的喟嘆,常常像傻瓜一樣木然佇立,一會兒滿腦章句,一會兒滿腦空白”,這種文化內涵的奔瀉便有了“寫文章的衝動”,只是“沒料到的是我本爲追回自身的青春活力而出遊,而一落筆卻比過去寫的任何文章都顯得蒼老”,“我就是這樣邊走邊想,走得又黑又瘦,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洗去了最後一點少年英氣,疲憊地伏在旅舍的小桌子塗塗抹抹……”

從餘秋雨的書我們能夠讀出他的人,他的文筆、睿智和探求人文的足跡都讓我望塵莫及。苦旅,不僅僅在人文。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處處都要有這種勇於探求的精神,我們行走在苦旅中。

  《文化苦旅》讀後感四

暮色四合,喧譁的一切復於平靜。靜靜的夜裏,最好莫過於讀書了。一盞孤燈,一杯濃茶,擺上餘秋雨的遊記散文集《文化苦旅》,細細品位起來。

靜中求定,這便是讀書的境界。書打開了,一瞬間眼前多了個餘秋雨,似乎正與我品茗論文。漸漸,我身不由己的加入了旅行隊伍中,又彷彿整個旅行中就只有一人,那就是我。天高地闊,萬事萬物如此真實。餘秋雨就象一個導遊影子,摸不着,卻處處皆在,在指引着我,在牽動着我的思緒,讓我真實去體驗這苦澀的旅行。

我愛喝茶,尤其是濃茶——碧綠的水透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倘若你一口把它喝下,你一定回叫苦不迭。茶,只有慢慢去品位。初入口也許會感到苦,但細細噙入,彷彿一股細流淌過,一股甘甜清香自腹中升起直衝腦門,那舒服愜意只有身臨其境才能體到。越咀嚼越有味,讀書也是如此。

在這裏,我的思想顯得多麼蒼白無力。如錢塘江大潮,細細密密的文字卻有席捲一切的磅礴氣勢。每一個跳躍的字符是最完美的組合,平實而感人。

我走過敦皇,進了莫高窟。“看莫高窟,不是看一個死了多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在這兒,我完全被“歷史的洪流消融”。“這裏沒有重複,真正的歡樂從不重複。這裏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這裏什麼也沒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騰。”是的在這千年文化的積累面前,我又是什麼呢?在這朝聖者衆多的聖地,卻偏偏出了個王道士。從此,它蒙了辱,中華民族蒙了辱,但不也是王道士才使莫高窟文化大放異彩嗎?中國文化何其多,卻偏偏忽視了這座文化寶庫,何其的悲哀!

“歷史,從來不給附庸以地位。”“歷史,從不給弱者以憐憫。”上海人就是有一種精神,他們要證明他們是強者。“真正的強者,永遠佔據一席之地。‘這不正是中華民族所需要的嗎?

“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廢墟是進化的長鏈。”“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在心靈與心靈的撞擊中,發出了“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的呼喚。

在這兒,已超過了時空的限制,它是一次艱難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歷史的漫遊,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對那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的默認。讀它,讓我受到了靈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禮,心靈的昇華。

人生,其實也是一種苦難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