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文化苦旅優秀讀後感

文化苦旅優秀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7W 次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的代表作,這本書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歷史、文化散文,散點論述,探尋文化,另一部分是回憶散文。全書從《道士塔》的漫漫黃沙開篇,和着異鄉漂泊者的腳步聲結束,從兩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讀到兩千年後非常時代的吳江船,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苦旅。接下來小編爲你文化苦旅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文化苦旅優秀讀後感

  篇一:《文化苦旅寫讀後感》

喜歡讀餘秋雨先生的書,先生總是將自己獨特的見解溶於文字中,領導讀者理解問題,思辨問題。先生的文字邏輯性強,見解獨特,含義深刻。每讀一次都會讓我深深地震撼。

《文化苦旅》這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你千萬不要因此認爲讀餘先生的書會心曠神怡,輕鬆自在。整本書還沒讀完,我就已經被民族意識喚醒後的沉重與悲哀壓的喘不過氣來。在我們欣賞歷史留給我們的有形“著作”——古蹟時?誰又會去潛心探究這一處處古蹟背後到底隱藏了多少不爲人知的祕密。而餘先生恰恰做到了。他運其妙筆,給我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

曾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句評論:餘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餘秋雨先生憑藉自己豐富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化長河中。是的,他的這本著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個讀者的腦海裏。有人說,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着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力量。有人稱他是本世紀最後一位大師級的散文作家,是開一代散文新風的第一位詩人。這些話道出了我的心聲。我之所以要寫出來與大家分享,是想要表達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展現給我們那一處處古蹟背後的辛酸和沉痛以喚醒我們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讓銘記我們歷史的教訓

《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

跟隨作者走到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一次刀劃下,開啓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蘊藏。

“報紙上說我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涼,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千年之前的那場浩劫,絕不能只是過眼雲煙。我們要吸取教訓,將文化的精神永貯於華夏大地!

合上書卷,走向窗前,看着流動的車潮和人羣,每每,處處不在宣泄着一種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我們真應該去遼闊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體驗......釋放自己那涌動着滿心.滿眼.滿腦的渴念......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一次次漂泊的旅程,都是使智慧長進的機會,也使心靈經過了一段漫長的洗鍊,每每在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中得到一種抒發、一種寄託。文化的傳承,在歷史的轉盤中進行接替,中國燦爛的文化,在歷史古蹟中留下最真實的寫照,歲月的流逝,讓歷史的滄桑在人類的記憶中越磨越淡,漸漸地淡出人們的生活圈子,時間磨損了最值得深藏的記憶。

餘秋雨曾說:「我想,任何一個真實的文明人都會自覺不自覺地在心理上過著多種年齡相重疊的生活,沒有這種重疊,生命就會失去彈性,很容易風乾和脆折。」或許是因爲如此,餘秋雨先生在埋首於磚塊般的典籍中後,那不同於案頭的年齡悄悄作祟,突然涌起向蒼天大地,釋放自己內心深處不停吶喊著的渴望,一股熱潮、令人無法抗拒的誘惑,不停地衝擊著心靈,澎派的思想猶如一陣巨浪,要求超脫現實的束縛,尋求最終的寄託,沒有人知道旅程的終點,無情的歲月不斷地雕刻,即便生命的終點將在不遠的哨站,但生命的價值卻是不朽的承諾。

中國的文化,落在山重水複中,是歷史的多情造就中國千年的內涵。道士塔中的無奈,因爲莫高窟的千古罪人王圓籙,將令人歆羨的中國藝術文化,用極少數的錢財來換取難以計數的敦煌文化,偌大的中國,豈無維護古文物的能力,聽任一個古老的民族讓傷口的血滴在沙漠,使敦煌文化走向黑暗。

都江堰,它的規模從表面看遠不如長城宏大,卻註定要穩穩當當地造福千年。如果說:長城佔據了遼闊的空間,那麼,它卻實實在在地佔據了邈遠的時間。長城的社會功用早已廢弛,而它至今還在爲無數民衆輸送汨汨清流,且不論古今的各種觀點、利益價值、科學性都是無懈可擊的。它是一種具有靈動的文明,有了它,纔有諸葛亮、劉備的雄才大略,纔有李白、杜甫、陸游的川行華章。它,孕育了中國悠久的文化,是文人思想的泉源,創造了美和感性。

三峽,中國最驚心動魄的奇媚風光,還記得白帝城這首詩,及白帝城所熔鑄的兩種聲音、兩番神情:李白與劉備,詩情與戰火,豪邁與沉鬱,對自然美的觀點與對山河宰權的爭逐。詩人的悲滄,風情萬種,兩岸猿聲啼不住,一路上風聲颼颼,江流濺濺,江濤高一聲、低一聲,留下了美麗的憂傷,三峽,註定是一個不安分的淵藪。而今卻因經濟上的開發,需在三峽上築大霸,原本美麗動人的篇章,慢慢地殆盡,昔日的憂傷、熱情將不再復見。

穿越了那種現代又非現代的歷史古蹟,旅途中的經歷感受,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較深的「人文山水」,中國歷史的文化魅力是擺脫不了的,在山水歷史間的跋涉中,歷史增添了聲色和情致,累積了越來越多的人生經驗。培根說:「歷史使人明智。」在輝煌的華夏文化的背後,原來還有著這樣一則則的故事,讀文化苦旅,使自己有了更深一層的歷史知識,更打從心底崇拜那一件件扣人心絃的歷史史蹟,心之嚮往也彷佛身歷其境中,種種的意象和畫面都浮現在眼前,穿越時空的鐘又再度響起,正呼喚著我們去探訪另一個燦爛的華夏文化。

  篇二:《文化苦旅寫讀後感》

中國燦爛的文明正在被時光磨滅,不知在角落裏邊回味心酸史邊唾罵歷史罪人的人們是否真曾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我一直以來欣賞懂史且敢於評論批判歷史的學者,而也同時認爲現任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的餘秋雨先生是無數學者中的豪傑,他的《文化苦旅》是萬千部文史學散文著作中最爲出色的上品。

本書是餘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類文學評獎中奪得首獎。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餘秋雨先生依仗着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爲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

餘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着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他也曾在本書中像許多知青學者樣深情感嘆,但同樣的感嘆,出現在不同的地方,韻味也相差甚遠。正如他所說的一樣“我也可以年輕”,他的人生是富有彈性的,他總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閒度過他充實的中年時光,所以,餘秋雨先生無論何時都是個混合體。因此,他的文章,也永遠夾雜着不同感覺的口氣。如他對中國文化日益淪陷喪失的悲傷感慨,就飽含了年輕人對不滿的辱罵,中年人對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也許有些的觀覽完全無心,但撰成此書的靈感源頭絕對是有意的。很明顯,他發現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塵封點。在如今這個弘揚我國絢爛文明的蓬勃時代提出這樣的悖論觀點,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國古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創造過盛世,人們爲了保留住曾經繁華便將絢爛的文化代代相傳,陸續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築,就連普通的牌坊,藏書樓也印有文化的`痕跡。但人們的理想總是好的,而歲月卻是逆人而行,變故也是層出不窮的,人們再想保存下來的東西到了一定的極限還是會被時間沖走,雖然也有些是出於人爲,但歸根結底,還是源於歷史的輪盤上的空白。有些歷史塵埃的東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學者在哀傷的挽回,總痛心的活在不屬於他們的曾經,便永遠無法活着走出來。因此,“正視過往與當下”,便是我從此書中悟出的一個當前重要的課題,我也同時認爲這是餘秋雨先生的研究與警世主題。因爲,只有能真正認清歷史風雲的人才能在順應歷史車輪的基礎上印出自己的車轍印。

抽一枝柳條,折一隻桃枝。品一杯清茶,看一本好書。

走進餘秋雨,走進《文化苦旅》。

  篇三:《文化苦旅寫讀後感》

餘秋雨《文化苦旅》記述了一些中國具有文化底蘊的地方(當然也有例外,比如《臘梅》一文,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篇文章,但它與餘秋雨大多數文章的寫作思路和結構差異較大,在此不作評論)。

說實話,這類文章並不屬於我喜歡的範疇,然而從文學的角度來講,它們卻是很好的。

餘秋雨的文章語言優美,描寫詳細生動,這一點在《莫高窟》一文中尤爲突出。“人世間能有的色彩都噴射出來,但又噴得一點兒也不野,舒舒展展地納入細密流利的線條,幻化爲壯麗無比的交響樂章。這裏不再僅僅是初春的氣溫,而已是春風浩蕩,萬物甦醒,人們的每一縷筋肉都想跳騰。這裏連禽鳥都在歌舞,連繁花都裹捲成圖案,爲這個天地歡呼。”這一段描寫的是莫高窟中唐代藝術的部分,用到了比喻、誇張、擬人三種修辭手法,融入餘秋雨自身的感受,彷彿整幅畫面都呈現在眼前,這無疑印證了餘秋雨本人極高的文學功底。

同時,從餘秋雨的文章裏還可以看出他對各類文學藝術的欣賞水平很高,他對這些文學藝術有深入且獨到的理解。依舊以《莫高窟》一文爲例,文中寫得到“這裏沒有重複,真正的歡樂從不重複。這裏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這兩句話便點出了莫高窟使無數人留連的原因,在那裏每一個圖案都獨一無二,每一個人物形象都彷彿一個鮮活的生命。

我個人不喜歡餘秋雨的文章主要是因爲我覺得他的文章往往過於跳脫,想到哪兒寫到哪兒,有幾篇文章在我看來,主題不夠鮮明,與文章本身有些脫節(當然也有可能使我個人的偏見,這一點我無法作出解釋)。

就以《狼山腳下》爲例,開頭寫狼山的名字沒有附庸風雅改成“琅山”,而且用了一段不短的文字來批判很多景點的名字文縐縐的,但實際毫無內容科研,讓我以爲這就是文章的主題;但接着餘秋雨又筆鋒急轉去寫狼山腳下駱賓王的墓,還講了一連串駱賓王的故事,我又以爲作者是想借狼山引出駱賓王,然後以駱賓王爲中心展開描寫;但作者同樣沒有在駱賓王身上停留,又寫到了狀元張謇以及他的平生事蹟,值得一提的是,他與駱賓王,除了墓穴建得比較近以外,我看不出他們二人有任何相關的地方;緊接着第四段寫長江經過狼山入海了,這個結尾讓我覺得莫名其妙,返回來重讀才發現原來在第一部分快寫完的地方提到了長江,有了一個比喻,“長江的流程也像人的一生,在起始階段總是充滿着奇瑰和險峻,到了即將了結一生的晚年,怎麼也得走向平緩和實在。”我承認這句話說得很有哲理,但我並不認爲這麼短短的幾行字可以作爲文章的主題,所以我此時仍不知道這篇文章想要表達什麼,如果只是爲了講述兩個名人的故事,其實大可以不必如此麻煩,耗費這麼大篇幅把兩人用“墳墓”聯繫在一起。

百思不得其解,於是我查了百度百科,百度給出的解釋是:“站在狼山腳下,作者撫今追昔,從駱賓王,到張謇,寫他們對於大海的追求和企盼,在這裏,大海不僅僅是一種廣博胸懷的象徵,更是一種開放的文化狀態的象徵。只有突破封閉性和傳統性,在開放的狀態下,文化才能顯出它的微型機和活力。《狼山腳下》用文化的眼光來理解歷史,使我們感覺到了文明追求中沉重的腳步,文章借歷史傳統和歷史遺蹟來啓迪我們:在新的歷史時期,要使文明呈現出它的燦爛,必須突破文化的保守性和狹隘性,必須正視文化的多元性和開放性,只有這樣,現代化才能與文明同步。”

這個解釋,恕我無法認同。我不知道這段解釋是否是餘秋雨的本意,但我個人通過閱讀認爲,如果這就是文章的主題,這麼整篇文章最多隻有一半可以響應這個主題,其他的內容就顯得無關緊要了。

文章的第一部分對狼山的名字進行評判,我不太明白作者此番言論的意義,也許可以說明“突破文化的狹隘性”,這一點我表示認同,但最後提及長江在我看來是沒有必要的,尤其是那個具有一定哲理性的比喻,更與解釋中所說的主體不相關。

張謇也說得通,他因科舉而當官,後來卻“絕不做狀元名號的殉葬品,站在萬人羨慕的頂端上極目瞭望,他看到了大海的湛藍”,這個例子我認爲是可以附和主題的。

但其他的內容就說不通了,駱賓王如何能成爲文化狀態的象徵?百度又給出了一番我認爲及其不合理的解釋,“這個天才文人並未因坎坷遭遇而磨滅了博大的胸懷,勃鬱的詩情一有機遇就會隨口噴出。作者並進一步推測駱賓王因露崢嶸說漏了嘴,而走上了新的旅程,選中了長江和狼山,靜靜地在那裏終結了波涌浪卷的一生。詩人在生命將枯之時,選擇狼山作爲歸宿,實際就是在借狼山那獨特的地勢向後人傾訴:儘管飽受壓抑,但生命脈不能被框死。”我並不認爲一個連真假都不知道的故事可以讓人杜撰出這麼多亂七八糟的言論;即便這些理解是正確的,我也同樣不認爲他們可以與文化狀態連接起來。

當然,或許文字中還藏了一些我目前爲止還看不明白的內容,也可能這些百度上的解釋並非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那麼恕我眼拙,不知道餘秋雨這篇文章想要說些什麼。如果把它單純地當作一篇遊記的話,那我認爲它還是不錯的。

總體來說,餘秋雨的文章在語言方面是非常值得我們欣賞借鑑的,但在一些文章上就不必花什麼功夫了,比如我上面列舉的這篇文章,在我花費了很多時間之後除了把自己越繞越亂之外沒有得到什麼收穫,餘秋雨一些文章的意義藏得比較深,至少對我而言難以理解,而我對此類文章的做法就是看過以後想不通就算了,既不是我喜歡的文章,又沒有辦法讀懂它到底想要說些什麼,那積蓄花時間就純屬浪費。

《文化苦旅》這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你千萬不要因此認爲讀餘先生的書會心曠神怡,輕鬆自在。整本書還沒讀完,我就已經被民族意識喚醒後的沉重與悲哀壓的喘不過氣來。在我們欣賞歷史留給我們的有形“著作”——古蹟時?誰又會去潛心探究這一處處古蹟背後到底隱藏了多少不爲人知的祕密。而餘先生恰恰做到了。他運其妙筆,給我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

然在這本書中,我感受最深的卻是他那篇《信客》。《信客》寫的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鄉間的事,那時候通信手段很落後,對外的通信往來主要依靠一種特殊職業的人——信客,他大約相當於在鄉村與城市之間奔波的鄉村“郵遞員”。沒有信客,好多鄉人就不能聯繫上出遠門的親人。在很長的時期中,信客沉重的腳步,是鄉村和城市的紐帶。文章首先說的是這裏的一個老信客,曾有一次爲在上海的打工仔送紅綢,而恰好他也要爲一遠親送一分禮,於是就裁下了客戶窄窄的一條紅綢扎禮品,圖個好看。沒想到上海那位又託另一個人給家裏帶來口信,說收到紅綢後看看兩頭有沒有畫着小圓圈,以防信客做手腳。這一下老信客就栽了跟頭,四鄉立即傳開他的醜聞,以前叫他帶過東西的各家都在回憶疑點,好像他家的一切都來自剋扣。但他的家,破爛灰黯,值錢的東西一無所有。小小的一件事毀了老信客一生的名譽,老信客申辯不清,滿臉悽傷,拿起那把剪紅綢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這就是失信的結果,哪怕只有僅僅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