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一面》初中讀後感

《一面》初中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5W 次

讀者可能會問,僅僅是一面之緣,阿累爲何會如此清晰地記着魯迅,又爲何如此激動地感嘆這難得的一面?你可以說這是緣分,但更重要的是兩者的心靈的交匯。阿累感激魯迅,因爲他處於貧苦階層,口袋裏裝的只有一塊多大洋(還是和失業工友的飯錢)。因此他對那些“高高在上者”很是厭惡,自然就對真理與愛的化身的魯迅懷着崇敬的心態,而魯迅確實是這樣的疾呼者,所以當魯迅與阿累真的遇見了,兩顆互補的心便合到了一起。阿累不僅在書本中看到了魯迅的力量和火熱,在真真切切的生活中也感受到了魯迅送來的溫暖。完滿的結局確是對阿累的生命鼓勵的開始。從那以後,他每時每刻都生活在魯迅的關懷下,都在魯迅的慈祥的目光和真誠的話語之中尋找生活的力量。

《一面》初中讀後感

阿累的生命之中便多了一個魯迅人與人的交流有時是需要感情和機緣的,同時還要看交流雙方的真誠,在此基礎上的交流可以很融洽地進行,而且對雙方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老師對學生的關懷、媽媽對孩子的呵愛、人類對動物的熱愛,都是有感情的,但是一面之交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說還需要緣分,因爲時間的短暫必然會造成互相交流量的少,所以說阿累的“一面”帶有浪漫和傳奇的色彩。這樣更能吸引讀者,吸引讀者對與魯迅的熱愛和關心。可以這樣說,你讀懂了阿累的《一面》,也就讀懂了魯迅,因爲在這裏面濃縮了兩種深沉的愛:一個是魯迅對青年的無私的愛和博大的愛,一個是阿累對魯迅的崇敬的愛和一生的愛。在愛裏讀懂一個人是很容易的事。可以說,我們借阿累的目光也同樣與魯迅見了一面。

短暫的一次見面,帶來了一生的鼓勵和安慰,這就是魯迅的力量。魯迅很平凡,就像阿累在文章描述的那樣,而且還有着很 “貧窮”的外表,但是在這樣的外表下包含了無數的最熱烈的火焰,以及無數的最真摯的愛。這火焰噴向敵人,這愛撒向青年。天下與魯迅見過一面的人是如此的多,每一次的“一面”都有內在的感人之處在湛藍的天空眼,在浩瀚的海洋中,在每一個青年的沸騰的血中,在一切美好事物的身邊,獸迅都帶着《一面》中的笑容,默默地注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