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一面》初中讀後感大綱

《一面》初中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91K 次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面》初中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面》初中讀後感

《一面》初中讀後感1

讀者可能會問,僅僅是一面之緣,阿累爲何會如此清晰地記着魯迅,又爲何如此激動地感嘆這難得的一面?你可以說這是緣分,但更重要的是兩者的心靈的交匯。阿累感激魯迅,因爲他處於貧苦階層,口袋裏裝的只有一塊多大洋(還是和失業工友的飯錢)。因此他對那些“高高在上者”很是厭惡,自然就對真理與愛的化身的魯迅懷着崇敬的心態,而魯迅確實是這樣的疾呼者,所以當魯迅與阿累真的遇見了,兩顆互補的心便合到了一起。阿累不僅在書本中看到了魯迅的力量和火熱,在真真切切的生活中也感受到了魯迅送來的溫暖。完滿的結局確是對阿累的生命鼓勵的開始。從那以後,他每時每刻都生活在魯迅的關懷下,都在魯迅的慈祥的目光和真誠的話語之中尋找生活的力量。

阿累的生命之中便多了一個魯迅人與人的交流有時是需要感情和機緣的,同時還要看交流雙方的真誠,在此基礎上的交流可以很融洽地進行,而且對雙方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老師對學生的關懷、媽媽對孩子的呵愛、人類對動物的熱愛,都是有感情的,但是一面之交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說還需要緣分,因爲時間的短暫必然會造成互相交流量的少,所以說阿累的`“一面”帶有浪漫和傳奇的色彩。這樣更能吸引讀者,吸引讀者對與魯迅的熱愛和關心。可以這樣說,你讀懂了阿累的《一面》,也就讀懂了魯迅,因爲在這裏面濃縮了兩種深沉的愛:一個是魯迅對青年的無私的愛和博大的愛,一個是阿累對魯迅的崇敬的愛和一生的愛。在愛裏讀懂一個人是很容易的事。可以說,我們借阿累的目光也同樣與魯迅見了一面。

短暫的一次見面,帶來了一生的鼓勵和安慰,這就是魯迅的力量。魯迅很平凡,就像阿累在文章描述的那樣,而且還有着很 “貧窮”的外表,但是在這樣的外表下包含了無數的最熱烈的火焰,以及無數的最真摯的愛。這火焰噴向敵人,這愛撒向青年。天下與魯迅見過一面的人是如此的多,每一次的“一面”都有內在的感人之處在湛藍的天空眼,在浩瀚的海洋中,在每一個青年的沸騰的血中,在一切美好事物的身邊,獸迅都帶着《一面》中的笑容,默默地注視着......

《一面》初中讀後感2

它確從不知自己是被夜捕捉了悲愴,從繁華落盡到風舞流雲莫不過於在夜中無聲無息, 我有太多感慨,那些最美好的總遺失在遺憾之中,如夢如幻月,若即若離花,我只有把一份沉默的思緒在這夜色之中寄往秋的楓林間;孤愛的不是爾的美色而是爾的那一汪略帶憂傷的含情目。生活再如何將我們折磨摧殘,可我們不能忘記的是,正是有了生活纔有了現在的我們,纔有了我們這樣鮮活的生命,纔有了讓我們爲之驕傲的意志品行。

然而實際上,我們中間的絕大多數都註定了要過着普通又普通的日子。一年四季,日夜輪迴,爲着瑣碎的生計奔波,在柴米衣食的籌劃中任風月的夢想不知不覺地溜走。在這種平凡的生活中,我們每天所遭遇的人和事也不會有什麼出奇。人,都是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事,彷彿每天都差不多。在這樣周而復始、千篇一律的平凡甚至平庸中間,彷彿不會有什麼希望,也不會有什麼變化的可能。但是,有許多本質的變化往往就是由這平凡普通中的一個小小的契機開始。

還在做電車售票員的阿累在書店遇到了崇仰已久的魯迅先 ,短短的一面,簡單的交談,成爲他永遠不能磨滅的記憶。對魯迅先生偉大人格的切身體驗,給了他一種來自靈魂深處的感召和激勵。這一次匆匆的邂逅,可以說是改變了他的一生。即使他已用自己全部的深情來追述這“一面”的作用,可我總覺得身在其外的讀者還是無法體驗那種力量的巨大。

即使普通,即使平凡,我們也不能平庸。我們的生活中仍然還會充滿各種出乎意料的可能。可能遇見各種各樣的人、各種各樣的事,在這些各種各樣的偶然中,也許就埋藏着生活不平凡的另一片天地。但問題是,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覺察出這邂逅的意義,而即使有這樣一次邂逅,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充分的把握去將它牢牢抓住。因此,在生命的邂逅裏,首先要有的,便是對夢想的珍重、執着與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