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6W 次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1

作者說西方學者的觀點,認爲人趨利而避害,趨樂而避苦,這是倫理學的基礎。而我們民族的文化傳統大不相同,認爲禮高於利,義又高於生,他認爲前一種想法更對。

這篇文章中,作者以電線杆或木頭掉進河裏,要不要跳下去撈回來,甚至不惜生命爲例,解釋了那個特殊時代裏,禮,利,義,生的關係。

要逆轉人性,必須有兩個因素:無價值的勞動和暴力的威脅。還有第三個因素,那就是人性的脆弱。

弗洛伊德對受虐狂有如下解釋:假如人生活在一種無力改變的痛苦之中,就會轉而愛上這種痛苦,把它視爲一種快樂,以便使自己好過些。對這個道理稍加推廣,就會想道:人是一種會自己騙自己是動物。我們吃了很多無益的苦,虛擲了不少年華,所以有人就想說,這種經歷是崇高的。

在生活中,以及各種新聞和影視作品裏,我們見慣了人性的脆弱。人都是脆弱,自私的,我們害怕傷害,逃避痛苦,在不如意的現實面前,我們選擇自我安慰,自欺欺人。這些脆弱和自私似乎比較容易被諒解!

但也有些意志特別堅定的人,他們不願意自欺欺人,不願意逃避,不願意屈服,而是直面真相,正視痛苦,這些都是值得敬佩的人。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2

一開始見到這本書,是在學校的圖書公益活動上,一眼被封面與標題吸引,快速的把它攥在手裏帶回了教室,被同學借去讀完後剛好趕上忙碌的日子,閒置了很久。最近重新翻閱,但還是沒有讀完,只能寫一寫並不完整的讀後感了。

還沒看這本書前,我覺得作者王小波先生,是想寫一寫現如今遇事避事的大多數人,當然也包括我自己,可能是想在王小波對大多數的批判中尋求一點伸張正義的勇氣,我買下了這本書。可是當我慢慢讀完每一頁,事實卻並非如此。

在正序中,作者談起了倫理問題(尤其是社會倫理),在他眼中,倫理問題的是與非,不在於一己之言,因爲世界上沒有能顧及所有人的聖人。正如書中蕭伯納筆下的安德謝夫老爺子對自己的兒子所斥:“這件事難倒了一切科學家、政治家、哲學家,怎麼你什麼都不會,就會一個明辨是非?”

明辨是非不易,因爲倫理是大家的事。其實,不懂明辨是非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覺得自己已經能明辨是非實則一無所能的人。正如安德謝老夫子的兒子,但不是每個自以爲是的人都有像安德謝老夫子這樣清醒的父親,能給出逆耳的勸誡。這也就造就了愚蠢甚至恐慌。

很多人害怕成爲這樣的搗亂者,沉默似乎成爲一種明哲保身之舉。但是,在這本書中,作者並沒有批判那些沉默者,而是把過去的自己歸入其中甚至成爲代表,向讀者靜靜講訴自己沉默的選擇與原因,自己決定不再沉默的契機與感悟。

謙遜,是作爲發聲者的態度。我想,正如書中作者想表達的,把自己的觀點是非坦坦蕩蕩的交付公論。把判定是非的權力從一個人擴散到公衆;把發聲者的角色從決定者轉化爲建議者、傳遞者。這樣發出的聲音,才能長且遠。

再來說說這本書不容忽略的一大方面,俄國文學家別林斯基說過:任何偉大的詩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爲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植根於社會和歷史的土壤裏。《沉默的大多數》有一個不容忽略的背景——七十年代,一個讓無數中國學者耿耿於懷的年代。

奇妙的是,王小波先生筆下的那個充滿血與淚的年代,卻是平淡的。他用詼諧自嘲的筆觸,寫下那個時代“無趣”的書籍、“無話可說”的夥伴,以及“無味”的思維。他親歷痛苦卻能思考痛苦,在他的筆下看不到仇恨與控訴,讀者能直面那個時代所發生的,在嘆息時又能真切的感受到,那些在枷鎖中保持獨立思維的少數人的可貴;然後去思考——是什麼造就了那個時代。

直面過去,直指未來,纔是這本書最珍貴的。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3

作者王小波,衆所周知是一位特立獨行的作家,他的作品描寫和敘述都很生動,甚至是充滿了露骨的真實。由此在我看來,與其說他是一位小說家,不如說他是一名鬥士,爲自由而戰的鬥士。

《沉默的大多數》這是一本雜文集。作者自身對名字是這麼解釋的——大體意思是這樣的:自從我成人以來,所見到的一切全是顛倒着的。在一個喧囂的話語圈下面,始終有個沉默的`大多數。既然精神原子彈在一顆又一顆地炸着,哪裏有我們說話的份?但我輩現在開始說話,以前說過的一切和我們都無關係——總而言之,是個一刀兩斷的意思。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中國要有自由派,就從我輩開始。可是,這麼多年過去了,現在的中國似乎任然沒有實現真正的“自由”,這真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

我們都知道雜文的精髓在於批判,而“膽子”似乎是很關鍵的一環。本書的開篇《沉默的大多數》,給我們講述了他的動機,但看起來更像一杯壯膽的烈酒。他說自己因爲“幼年的經歷、家教和天性謹慎,是我變得沉默的起因”,這在我看來是一個對我們整個社會文化環境的隱喻。

我們如今是一個浮躁的社會,便捷的互聯網、通信設備和交通工具,在帶給我們便利的同時,也逐漸消磨着我們的耐心,讓我們變得越來越不耐煩,同時我們內心又常常空洞膚淺,沉默地對待周圍的人,同時在虛無的網絡中尋找虛無的知己,在現實的社會中面對封閉的自我。

不得不承認,我也屬於那沉默的大多數,對於生活中很多事都抱着不敢說、不能說、不必說的心態。在我周圍,像我這樣性格的人特多——在公衆場合什麼都不說,到了私下裏則妙語連珠,換言之,對信得過的人什麼都說,對信不過的人什麼都不說。

龍應臺女士曾大發感慨,問中國人爲什麼不說話。她在外國住了很多年,幾乎變成了個心直口快的外國人。她把保持沉默看做是懦弱,是不對的。是一種錯誤生活方式!“她舉了好幾個連續的例子說明了各種各樣的”沉默“。這樣的沉默,其實是一種逃避,是一種”各掃自家房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冷漠。

沉默不一定是壞事,但在需要聲音的時候保持沉默就是一種懦弱,一種對生活,對困難的逃避,對人類的冷漠。也許有人對王小波的看法並不贊同,但你不得不承認,他敢於質疑善於批判的態度是絕對值得尊敬的,這是一個羣體精神進步的源泉。我們需要像王小波一樣的鬥士,需要鬥士一樣的戰鬥精神。

最後我希望我們大家都能做到像王小波書中所寫的那樣——當一切開始以後,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什麼讓我害怕的事情了,只希望我們以後面對生活,面對生命的時候,不再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