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小說哈姆雷特讀後感大綱

小說哈姆雷特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2W 次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說哈姆雷特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說哈姆雷特讀後感

小說哈姆雷特讀後感1

紛紜的大千世界中有鮮花,也有毒草,有真善美,也有假惡醜。《哈姆雷特》就是講述了這樣一個真善美與假惡醜的故事。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筆下最偉大的悲劇之一,它不僅只是一出復仇悲劇,而且是一出反映時代矛盾的偉大悲劇。故事的主要內容是講述哈姆雷特的傳奇一生。哈姆雷特王子是一個有理想、有報負的人。在他的心中和眼中父親是一個賢明的君主,但是父親的暴死使他難以接受,當他得知是他的叔叔殺害了自已的父親,謀權篡位坐上了王位,哈姆雷特便下定決心要替自己的父親報仇。哈姆雷特先後被他的叔叔“請”出丹麥,送到英國,並讓英國國王殺死哈姆雷特,可是哈姆雷特得救了,他上了一艘海盜船,船長是挪威王子福京普拉斯,哈姆雷特將自已的身世細說,雙方都得到了對方的認可,挪威王子幫助哈姆雷特回到丹麥,但哈姆雷特在與雷蓋茲的戰鬥中付出了自己的生命,當然最終也把奸王推翻,報了父仇。哈姆雷特勇敢、機智和頑強的精神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的代表作品,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耀眼的燦爛明珠。

小說哈姆雷特讀後感2

《哈姆雷特》是一部非常出色、優美的作品,震撼人心,使人流連忘懷、回味無窮。裏面不單有着優美的詞句、哲深的對白和曲折動盪的故事情景,更是它對人世、人性、死亡的思考。雖然是一部悲劇,但在其中讓我們感受到文學的優美,或許這是一種淒涼之美,有人說“美麗總是憂愁的”,但在悲慘的背後,讓我們看到了美妙的感受,乃是它給我們人類精神的撞擊和心靈的悲憐。

  懺悔爲天國開路

在《哈姆雷特》的戲劇裏面,我們上文也提到它是有着宗教背景,那麼這個宗教就是天主教。其中提到“聖母”、“淨化”、“塗膏禮”、“贖罪”等字眼,它的天主教背景也就是哈姆雷特殺叔父延宕的另一原因。那麼我們現在所要思考的,是它有關上天堂的救贖論,當然它不是真正的救贖之道,或者說不是基督教的救贖論。因爲它所實行的是煉化、懺悔、膏禮、行善,成爲通向天國之路。例舉如下:

當哈姆雷特的父親被害以後,他的亡魂就一直遊蕩在夜間,按它自己所說的要經過陰間的煉化,纔能有上天堂的時候。“我是你父親的靈魂,因爲生前孽障未盡,被判在晚間遊行地上,白晝忍受火焰的燒灼,必須經過相當的時期,等生前的過失被火焰淨化以後,方纔可以脫罪”(第一幕第五場當中)。這種說法,按天主教的教義就是煉獄,人因着罪不能走向天國,但上帝把他安置在陰間受盡折磨,直到他潔淨爲止方可上他的美好國度。

在講到哈姆雷特母親的時候,他對其是充滿着不平和悲哀,要爲着她自己的惡行付出諸多的代價,但如果想從不幸中走出來,則需要通過行善方可好轉,比如她“必須造下幾所教堂,否則她就跟那被遺棄的木馬一樣,沒有人再會想念她了。”(第三幕第二場當中)

在奧菲利亞的死亡當中,我們看到神父對人死後安頓靈魂,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把她安葬在聖地之中,爲其禱告,散播鮮花,鳴鐘入土,或者唱安魂曲,都是當時宗教的規條。

還有一個讓人琢磨不透的,就是哈姆雷特在殺死叔父的時候,被害者的處境會直接影響到靈魂的去向,如果被害者正在行惡之時受難,那麼他的靈魂將去向幽暗的地獄;如果被害者正在認錯悔罪之時而死,那麼他的靈魂將走向天堂。這種思想也就是懺悔功效,他的得救與否完全取決人的行爲。所以在哈姆雷特原本早就可以了結叔父性命的時候,卻離開了,因爲他想到“他正在洗滌他的靈魂,要是我在這個時候結果了他的性命,那麼天國的路是爲他開放着,這樣還算復仇嗎?不!收起來,我的劍,等候一個更殘酷的機會……”(第三幕第三場當中)。以致後來截然答應叔父爲自己設立的比劍圈套,刺死了叔父,完成了報仇之任。

這些思想讓我們想起了,中世紀清教徒的一些錯誤觀念。比如修身、克欲,通過對自身的淨化,可以達到美好的`彼岸;也盼望在敬虔的時日裏,迎接上主的蒞臨。

而基督教實行的是“信、望、愛”, 敬畏上帝,信靠耶穌;珍愛生命,愛護身心;盼望國度,等候主來。

小說哈姆雷特讀後感3

做真實的自己,擇一顆不凡的心。

——題記

兒時,每每碰到兩樣或幾樣讓人舍卻不下的東西,我們都會伸出手指在他們之間來回點道:“點兵點將點到誰……”手指停留在哪裏,它就會被我榮幸地選中。也不知道這是從誰人嘴裏聽來的口訣,最後我有了選擇恐懼症一般,總讓“上帝”來安排我的“命運”。

當哈姆雷特沉浸在喪父之痛中,曾一度發問:“生存或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是奮起,還是墮落。爲悲痛和鬱悶,在他眼裏,一切高潔的花卉全都枯死了,倒是雜草卻在那裏瘋長。露臺那一夜之後,仇恨的火焰終於燃燒在哈莫雷特的胸間。他選擇了復仇,深愛他的和他深愛的奧菲莉婭死去,固執的波洛涅斯悲慘地死去,哈姆雷特或許會有片刻的不安,但爲了他的復仇大業——在我看來不免有些殘忍的復仇大業——無論如何這就是他的選擇,摒棄了生存選擇毀滅,視宮廷皇室爲無物,這就是他選擇的路,是偉大卻令後人嘆息的王子的決絕。莎士比亞不屬於一個時代而屬於全世紀,他的戲劇就象燦爛星空中的北斗,爲人們指引着方向。

哈姆雷特並不是一個客觀的過時的角色,而是我們每個人自己。從小太內向,“乖得像個女孩”,街坊面前我常常一言不發。“真是不夠勇敢啊!”怯懦或勇敢,在成長的道路上不斷成爲我的選擇題,退縮,望着本該屬於自己的機會遠去,懊悔,對自己說,生活本該更精彩,於是努力選擇堅持與勇敢。六歲開始選擇學琴和書法,漫長的學習意味着遠離了許多的遊樂,煩躁過、哭過、想放棄過。可終於堅持着,當感覺那朵孕育已久的花骨朵慢慢綻放,人是幸福的。長大些許,老爸帶我去游泳池練習。老爸希望我放手去幹,水已淹沒我的下巴,慶幸自己沒有無助地撲騰,大口吞水。在老爸的指導下漸漸遊動,翻轉於浪間。在學會一項新技能時的驚喜着實讓我振奮,但我更欣慰於自己在面對挑戰時的沉着與勇敢。

這一次,我需要果斷而正確的選擇並履行,我做到了。人的一生中總是會面臨很多選擇,當我們要做出選擇時就意味着要放棄,而放棄總是那麼不捨,不論是美食、新衣、刺激魔幻的電腦畫面。但放棄纔能有更寶貴的所得,也許是更大的所得,至少是期望中的收穫。得捨得,不捨何來得?當我“點兵點將”而獲得自己內心中真正想要的那一件東西,隨之而來的是滿心歡愉,捨去的不快早已化作煙塵。“點兵點將”,也許我應該學會的是用一種自信去面對選擇的能力,這一種生存的本能。人生中的選擇儘管多,可它是有限的!如果想令自己的人生充實、快樂,那麼就應該好好地把握每一次選擇。儘管人生譬如朝露,儘管要嘆去日苦多,但積極的選擇自己的命運,無疑是攀上人生高峯的一條捷徑,是戰勝自己的一種信念。每一個抉擇都不會容易。在一個除了目標,再也沒有任何尺度可以衡量其善惡的世界裏,勇敢地作出抉擇,然後坦然地接受自己的命運……

這就是哈姆雷特永恆的魅力之所在吧?是什麼樣的人就有什麼樣的選擇,抑或選擇仰望天空,抑或選擇腳踏實地,但無論是什麼選擇,我們都要讓它成爲我們的驕傲。我要做真實的自己,擇一顆不凡的心,讓我成爲自己的希望,自己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