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飢餓的盛世》讀後感大綱

《飢餓的盛世》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4W 次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飢餓的盛世》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飢餓的盛世》讀後感

  《飢餓的盛世》讀後感 篇1

週末兩天看完了飢餓的盛世—乾隆時代的得與失,看過這個作者的很多本書,感覺作者行文越發老練了,還不錯。

一直對乾隆印象不錯,前有小時候的《戲說乾隆》裏鄭少秋樹立的風流倜儻的形象,近有最近大熱的《延禧攻略》裏彆彆扭扭腹黑又申請的聶遠大豬蹄子形象,乾隆,在我心中是英俊、帥氣、聰明、長壽的皇帝。而這本書,對乾隆以及他的時代做了一個更全面的詮釋。

乾隆的成功證明了良好的家庭背景和經歷的重要性。爸爸是親王,媽媽身體好,爺爺是皇帝,一方面給他提供了好的生活環境,另一方面給了他一個好的體魄,爺爺更是喜歡他的聰慧,十二歲開始把他帶回宮中養育,經常讓他一起旁聽軍國大事、政治方略,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人,自然是身強體健,氣度雍容,世事練達。

自律是乾隆能夠成爲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以及締造盛世的原因—且不論這盛世是否是真的還是假的。每天早上五更起牀,上午處理政務直至下午,晚上看書、看奏摺,請客吃飯從不太晚,吃飯的時候也絕不因爲什麼好吃就多吃,堅持體育鍛煉,拉的弓都要比別人的重,所以,童話裏都是騙人的,電視裏也都是騙人的,我們的乾小四絕不像電視裏說的那般花天酒地,他每天腦子裏想的就是如何超越他的父親和爺爺,也從不肯在各種所謂女色、飲食上大費時間。

愛讀書、愛思考也是乾隆成功的因素之一。由於地位和家傳經歷的不同,在遇到事情的時候,他的想法本就與一般官吏不同,更何況他愛讀書、愛思考,在家國天下、家就是國,國就是家的君權思維影響下,他更多地會從維護君權和社會穩定的角度出發思考,是故就彰顯的格局更大,關鍵時刻顯英雄本色。

盛世的.形成有天時、地利、人和,也離不開參與其中的人的謀劃和努力。而盛極而衰,除了自然規律外,也有乾隆本人受制於其思想侷限性和整個中國人性的侷限從而顯露其弊端。但無論如何,我們也要學會一分爲二,正如對待一朵花,喜歡它綻放時的絢爛,也愛她凋零後的悽楚。

  《飢餓的盛世》讀後感 篇2

最早對乾隆的認識來自於《還珠格格》,至今記得“國有乾隆,谷不生蟲”,後來通過《鐵齒銅牙紀曉嵐》、《延禧攻略》、《如懿傳》等一系列乾隆時期的影視作品,對乾隆的瞭解逐漸多了一些,在我心中,他是一個形象比較正面的皇帝。當然影視劇的“歷史”不能太認真,但這些劇讓我對乾隆充滿了興趣,遂讀了這本《飢餓的盛世:乾隆時代的得與失》。

這本書總體還是比較客觀全面的分析了乾隆的統治風格、權臣關係、“精神文明控制”以及暮年的轉變。乾隆是一個有智慧有手段的君主,對權力更是高度掌控,集權獨裁,對內愚民,對外嚴防死守。大興文字獄尤其讓我印象深刻,他的高壓統治摧毀了那個時期知識分子的精神脊樑,令人唏噓。後期官場的腐朽黑暗,乾隆的自欺欺人,可以說他的種種政策,埋下了滿清滅亡的種子。如果時代更早一些,也許乾隆能在歷史上留下更高的評價,但乾隆卻趕上了世界的大發展時期。外界已變了風雲,他卻還自以爲是的把大清當作世界中心,等待別人的臣服進貢。英國給了他機會,歷史給了他機會,他卻一次次拒絕,不得不說,這也跟高度集權有關,大清的國運只在他一人的決策眼界,他的高明與否直接決定了歷史的走向。

乾隆是由盛轉衰的轉折點,體制的落後,生產力的落後,衰落是歷史的必然,我們沒有從內部打破這一切去改革,就只能靠外界力量去驅使這一切了。現在看來,鴉片戰爭對於當時的奴隸制社會來說,從歷史角度看也不失爲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