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爲了麪包》讀後感範文大綱

《爲了麪包》讀後感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2W 次

在文學史上,十九世紀是一個井噴時代,誕生了無數的文豪,那是一個不缺經典的年代 ,作爲文學愛好者,我們不能不向往那個年代。可是作爲一個普通人,生活在那個年代卻是多麼的悲慘和無奈啊。

《爲了麪包》讀後感範文

在顯克微支的那個時代,有無數經典面世,比如雨果的《悲慘世界》《巴黎聖母院》,也有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在大師雲集的年代裏,顯克微支能脫穎而出,他憑藉的,不是出衆的才華,當然,他的才華是舉世公認的,但是,在那個時代,有才華的人實在太多。

顯克微支之所以成爲偉大作家,就是因爲他的那種悲天憫人的情懷。他不同於雨果,雨果也是很有愛心的偉大作家,可是,在雨果的作品中,很難反映那個時代最底層人民的悲慘生活,即便是《悲慘世界》,也是充滿了理想主義,讓人很難有代入感,所以也就少了那種震撼力。

《爲了麪包》,是一種真正的悲天憫人。小說寫的是19世紀70年代,波蘭農民去美國謀生的故事,再現了波蘭和美國的社會狀況,以波蘭移民的悲慘遭遇,控訴了那些欺騙外國勞動人民投奔美國的那些資本家。其實,這些故事,我們本不陌生,在中國,清末民初,一船一船的華人,被一串一串的謊言,吸引到了那個據說到處是黃金的美國,可是,等他們上了船,就開始了苦難的旅行。就像是顯克微支揭露的,文章主人公華武隆父女忍飢挨餓,掙扎在死亡線上。

作者採用現實與回憶交叉的手法,每當身處絕境,瀕臨死亡的時候,華武隆父女就沉浸在對祖國的懷念中。相信這樣的`念頭,也在那些華僑心中無數次閃現,可是,孱弱的祖國,並不能給他們一點自豪,他們爲了活下去而不遠萬里來到心中的天堂美國,可是,美國是別人的天堂,不是波蘭人的天堂,也不是中國人的天堂,至少,不是波蘭或者中國窮人的天堂。

這部作品,之所以在一百多年之後,還能深深打動我,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作者對於背井離鄉的主人公的同情。雖然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已經不必爲填飽肚子而東奔西走,可是,和華武隆父女一樣,我進入到城市之後,始終覺得自己就像是一棵沒根的浮萍。大街上人來人往,摩肩接踵,可是,誰也不會關心誰。爲了城市更漂亮,更通暢,他們可以冷漠的對那些冒着嚴寒酷暑的花甲老人拳打腳踢,而作爲普通市民的我們,竟然也會成爲幫兇,說他們給城市制造了擁堵,就該驅離,是的,爲了自己的心情,就可以打碎別人的飯碗,好一個文明、美麗的城市。可是,他們有沒有想過,這些花甲老人,此時此刻,或許就像華武隆一樣,已經許多天都水米未進,甚至早就拖欠了一個月的房租。

在城市裏討生活的小販們,會像華武隆那樣經常回憶起自己的家鄉麼?可能會的,也可能不會。是的,在自己的家鄉,有熱情的鄉鄰,誰也不會因爲誰擋了誰的道而大動干戈,誰也不會因爲誰穿得破舊而一臉鄙視,遭遇困難的時候,總有人會伸出援手。可是,事實如此嗎?不,那只是華武隆們記憶中的故鄉,二十年前的故鄉。現在的家鄉,早就悽悽涼涼,只有垂危的老人在家裏等死,只有貧窮的兒童,倚着門框望眼欲穿,渴望得到父母的寵愛,可是他們等來的總是失望。這故鄉,已經回不去了!

一部好的文學作品,他會具有很強的時代感,但是,仔細讀來,它的時代感又很籠統。比如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狂人日記,祝福,以及巴爾扎克的很多作品,讀起來就會浮想起那個故事發生的時代,彷彿把我們也帶入到那個年代中,可是,你仔細讀後,卻又發現,這個故事,其實也不一定非要發生在那個時代,換作是今天,阿Q也照樣會那樣做,祥林嫂照樣也是嘮嘮叨叨,只不過,嘮叨的內容有些不同罷了。這部《爲了麪包》也是如此,放到如今社會,作爲在外漂泊的我來看,照樣能夠身同感受,彷彿自己就是那個爲了嚮往幸福,卻一頭扎進災難的華武隆,一樣孤獨,一樣無助。這就是偉大的文學作品和普通作品的區別。

最後,用一段摘自《爲了麪包》裏的話作爲結語吧:"在這個城市,老是有什麼東西在咆哮着,好像在一架大機器裏;每個人都是急急忙忙地向前趕路,眼睛轉望着前面,沒有一個人看見別人的不幸……人要是不能轉進這個輪盤裏去,那就只好被甩出在圈子外面砸碎,像一個陶土瓶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