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信》精選讀後感

《信》精選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97K 次

《信》精選讀後感1

沒有十分令人驚訝的結局,留下的是一百分讓人回味的結局;沒有享受到令人欣慰的推理樂趣,可是卻平淡到想去了解直貴的人生;最令人羨慕的由實子這種敢愛敢恨的性格,不要求什麼,不羨慕什麼,勇於做自己,就是這樣的一個活波性格也影響不了直貴那無法擺脫世人愚昧又正當的偏見;一個這麼善良的人要肩負照顧弟弟的責任而做出了一件讓人意想不到令人厭惡的事情卻得不到世人的理解,不停的懺悔成了他的全部生活,信裏的世界給了他無窮的想象。

《信》精選讀後感

被憎恨是應當的,弟弟的最後一封信是有理由的,自己的愚蠢沒能想到這一點,自己忘了是媽媽愛吃糖炒栗子,自己一無是處,也許這就是犯罪的懲罰,不管是身體和心靈上的懲罰,這懲罰都漫長和殘酷了。其實我也想不到什麼辦法讓實紀擺脫這種“漫長”的日子。

對受害者家屬和剛志及家屬來說確實太漫長了,每一封印有監獄字樣帶着哥哥懺悔的信寄到受害者家屬那裏都是一次事件重演,爲了讓自己心裏好過卻讓受害者家屬一次次承受失去至親的痛;每一封印有監獄字樣的帶着哥哥關心的信寄到弟弟手中都是一份關於傷痛的提醒,爲了知道弟弟過的好不好卻讓弟弟永遠都被這個不光彩羈絆着。到底是誰的錯?事情既然發生了,就不該怪故事的起點。時間會改變一切,不過這話的時間漫長到故事結尾都還不夠。

《信》精選讀後感2

我以前都不是誠實的孩子,讀了《誠信》後我身有感觸。

故事裏講,有一天,一個人開着車出去,在路上不小心撞到了另一輛車,他以爲是別的車撞到了自己的車,原來是自己撞到了另一輛車。他寫了一張紙條放在車上。那個被撞了車的人,來到他面前,沒有生氣,而說:“做人要誠實,你是個誠實的人,我不會怪你的。”“謝謝”另一個人說。

有一天,我不小心把媽媽的花瓶打破了,我心想媽媽會不會怪我呢。媽媽回來了,她問:“花瓶是誰打破的?”我說:“是我。”媽媽竟沒有打我,也沒有罵我,而說:“下次小心點。”

我們應該做個誠實的孩子,不要騙爸爸媽媽。只有誠實的孩子纔是最棒的孩子。

《信》精選讀後感3

今天我讀了《誠信》這本書,啓發很大。它主要講了這樣的一個道理:當你與別人相約,計劃共同去幹一件事時,對方沒有履行約定,這時侯你有什麼感受?失望!你是多麼期盼人人都能做到——講求誠信!!中華民族向來是個注重誠信的民族。二前多年前,孔子就告誡人民:“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意思是:一個人如果不講信用,他就立不住腳 ……前百年來,我們的祖先把誠信當作 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世代相傳……我覺得誠信很重要,也很寶貴。

同時也是一種美德。希望大家都能守信,拜拜!

《信》精選讀後感4

在寒假裏,我讀了一篇《魏文侯與虞人期獵》的故事,故事裏講述了魏文侯與別人相約打獵,但由於天下大雨,在衆人勸說不要去的情況下,魏文侯還是義無反顧的履行了自己的諾言,正是他處處誠信待人,才博得了其他人的信賴與擁戴。

有多少人信任你,你就擁有多少次成功的機會,'信'是什麼東西?信是一種人格的力量,是超越金錢的友情,是瞭解、是欣賞、是覆水,具有不可逆轉性。所以,言必行,行必果,言而有信,做人講原則、做事先做人,做人先取信、 信譽基石,生死友情!

《信》精選讀後感5

這幾天在網上讀餘秋雨老師的散文集《文化苦旅》,感受頗多。讀了很多篇文章,感受最深的是他那篇體現“誠信”的《信客》,我們上次學生做作文也是寫了反映“誠信”的話題作文,所以想把自己的一點粗淺的看法談一下。

《信客》寫的是早年在鄉間的事,那時候通信手段很落後,對外的通信往來主要依靠一種特殊職業的人——信客。沒有信客,好多鄉人就不不能聯繫上出遠門的親人了。在很長的時期中,信客沉重的腳步,是鄉村和城市的紐帶。文章說的是這裏的一個老信客,曾有一次爲客戶送給女兒的紅綢,而他也要爲一遠親送一分禮,就裁下了客戶窄窄的一條紅綢扎禮品,圖個好看。沒想到上海那位又託另一個人給家裏帶來口信,說收到紅綢後看看兩頭有沒有畫着小圓圈,以防信客做手腳。這一下老信客就栽了跟頭,四鄉立即傳開他的醜聞,以前叫他帶過東西的各家都在回憶疑點,好像他家的一切都來自剋扣。但他的家,破爛灰黯,值錢的東西一無所有。小小的一件事毀了老信客一生的名譽,老信客申辯不清,滿臉悽傷,拿起那把剪紅綢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這就是不講"誠信"的結果,哪怕只有僅僅的一次;這就是我要說的,在這個世界,你要想頂天立地的站在這個世界上,請記住一句話——萬事"誠"爲先!

西方有句話:“他騙了所有的人,最後發現他被所有的人騙了。”信譽,是對權益的維護和尊重。承諾,就自己來說是一種責任,就對方來說是一種希望。失信和失諾,不管對象是誰,都是一種失責。然而,正是這種誠信,才顯示出一個人思想品德的高下。古人云:“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爲何難追?因爲言出諾隨,方顯君子本色。“言必行,行必果”,特別是存在激烈競爭的現代社會,承諾更是事業生存發展的基石。只有一諾千金,纔可贏得至高無上的信譽。

鄭周永說過,信用是財產,有信用就有一切。麥可格雷爾也說過,一切商業交易中,信用第一。請看美國的凱特皮勒公司是怎麼做的,這個公司是生產推土機和鏟土機的世界性跨國公司,它的廣告中說:“凡是買了我們產品的人,不管在世界的哪一個地方,需要更換配件,我們保證48小時內送到你們手中。如果送不到,我們的產品就白送給你們。”他們說一不二。有時候爲了把一個價值50美元的零件送到邊遠山區,不惜用一架直升飛機,費用高達20xx美元。有時無法按時在48小時內把零件送到用戶手中,就真的按廣告所說,把產品白白送給用戶。由於經營信譽高,這家公司歷經幾十年風風雨雨仍然興旺。這就是講究信譽給凱特皮勒公司帶來的效益。正是有了信譽,纔有了凱特皮勒公司的發展,纔有了凱特皮勒公司興旺。這就是說,承諾就是信譽,承諾的實現與否直接關係到企業的生存。有一家國內的銀行的員工們也很好的做到了講誠信,維護了“青年文明號”的榮譽稱號,做到了名不虛傳。當記者拿出1100元錢,卻故意在存款憑條上填寫了1000元,遞進2號窗口,服務員熱情的接待了他們,並將多出的100元退了回來。這是發生在國家級“青年文明號”工商銀行吉林市湘潭儲蓄所的一件事。正是因爲有了這些普普通通的銀行普普通通的職工,默默無聞兢兢業業的堅持,才換來了他們這樣的光榮稱號。這種品德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這告訴我們:信譽要靠實際行動積累。

但也有一些單位口號喊得震天響,在真有事發生後卻一再推諉,在羣衆中造成很壞的影響。一消費者到一家門面堂皇,公開向消費者承諾“包修3年”的電器商店,花820元買了一臺全自動洗衣機,使用僅10天,就發現定時器失靈了。當該消費者帶着發票把洗衣機運回商店要求換一臺新的時,就惹得營業員滿臉的不高興。她說,換新的不可能,只能給你修理一下,今天沒修理人員,你先運回去,明天派人來維修。不得已,筆者只好運回去等人上門修。殊不知,修了壞,壞了修,折騰了好幾個回合仍無效果。真是讓人有苦說不出。這樣的服務,這樣的承諾,又怎麼能讓人信服?這件事告訴我們:承諾不是隻說不做。就像池田大佐說的:“信用是難得易失的。費十年的功夫積累的信用,往往由於一時的言行而失掉。”這也是我們今後生活中要吸取的教訓吧!

說到這裏,不禁又想起了《禮記》上的一句話:“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爲寶。”這句話戰國時期的尾生做到了。尾生曾與一女子約會於橋下,女子未來,河水卻開始上漲。於是他便面臨着兩難的選擇:要麼固守着誠信被淹死;要麼丟掉誠信保全生命。尾生最終選擇了誠信,抱柱而死,成就了千古美名。讀來雖覺慘重,但在追尋誠信的道路上沒有什麼捷徑可走的。正像《信客》裏的那位老信客,一生的信譽毀在了那條窄窄的絲綢帶上,大半輩子的風塵苦旅,整整一條路都認識他。流落在外的遊子,年年月月都等着他的腳步聲。而他只能躲在山間墳場邊的破草房裏,夜夜失眠,在黑暗中睜着眼,迷迷亂亂地回想着一個個碼頭,一條條船隻,一個個面影。世人,牢牢的記住那句話吧:萬事誠爲先。

《信》精選讀後感6

其實有些人他們就生活在我們身邊,很平凡,但卻很重要。就像文中的那個老信客,他連着那個小鄉村與外面的聯繫,可他犯了一個信客最不應該犯的錯誤,這個錯誤對他來說是致命的,他再也無法做一個信客了。因爲這件事,他失去了儘管苦,但他卻非常熱愛的工作。事後他很後悔,但這一切都晚了,只好把這個既讓他熱愛又讓他痛苦的工作交給了一個年輕人,因爲他深深地知道,這個鄉村不能沒有信客。老信客很不放心,詳細的爲年輕人講解着,年輕人沒有拒絕,當起了這個村與外面聯繫的新信客。

漸漸的,隨着時間的推移,年輕的信客也變老了,在他當信客的十幾年中,他對工作從來都是認認真真、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的馬虎。但是有一次送信發生的那件事,讓他傷心極了,回到家,他當即到老信客的墳頭燒了香,這位老人已死去多年。他跪在墳頭請老人原諒:從此便不再做信客。信客已不再是信客,他只是有時間帶別人寫信,掙錢養家。

幾年後,村裏建起了學校,正缺一位地理老師,人們想到了信客。果然,信客講的繪聲繪色。不久,他就脫穎而出,成爲了這個小學的校長。

後來,信客死了,前來弔唁的人非常多,有不少還是從外地特地趕來的。根據他的遺願,他的墓就築在老信客的墓傍。此時的鄉人已大多不知老信客是何人,與這位校長有什麼關係。爲了看着順心,也把那個不成樣子的墳修了一修。很多年過去了,在現在的社會裏,所謂的信客似乎已經不那麼重要了,我們有了許多完全可以代替信客的高科技產品。但在那個時代,信客很重要,但常常受人們誤解,做信客要講究信字,老信客就是例子。雖然這些人身份非常的卑微,但我們離不開他們。就像現在的乞丐,隨處可見,雖然他們無法和信客相比,但是他們就一定要受到人們無情的鄙視和冷嘲熱諷嗎?

人們啊,請多給他們一點他們僅有的自尊,只是一個微笑也好,因爲他們需要的僅僅是我們的關愛,僅此而已。

《信》精選讀後感7

信客,是一種職業,在這科技發展迅速的時代裏,已經消失了。

信客,一種高貴的精神永遠也不會消失。

曾有一次爲客戶送給女兒的紅綢,而老信客也要爲一遠親送一分禮,就裁下了客戶窄窄的一條紅綢扎禮品,圖個好看。沒想到上海那位又託另一個人給家裏帶來口信,說收到紅綢後看看兩頭有沒有畫着小圓圈,以防信客做手腳。這一下老信客就栽了跟頭,四鄉立即傳開他的醜聞。老信客沒有想到,一個“信”字,竟讓他丟掉了自己一輩子的名譽。而後,他明白了。當他把棒交給年輕的信客的時候,他千叮嚀萬囑咐,做信客,關鍵就是一個“信”字。

然後,每次的風雨中,總會有一個全身溼透了的年輕人,在凹凸的石板路上來回地奔走,懷抱中抱着一個包裹,像孩子般緊緊依偎在媽媽懷抱裏,緊緊的,緊緊的……

讀完此文,我一片迷茫,這樣不堪入目的人生,爲何卻還有着奉獻,他的人生值得嗎?

我尋找着答案,他僅僅是爲了生存嗎?不,他一無所有,伴隨着他的只是那間破舊的草房

他是爲了所有人,爲了所有在苦苦等待的人,更是爲了擁有誠信。

也許他的付出,往往不被人理解,面對村裏人的說長到短,面對那不被人信任的目光,面對世人的唾罵。多少個黑夜,他獨自坐在破草房的燈前,他想念老信客,他明白了老信客的心情,他的心中頓時滿是辛酸與淒涼,誰會注意他?誰會感謝他?凜冽的寒風劃過他的面頰,望着窗高高在上的明月,沒有人,沒有人會相信他,他或許會想念以前的日子,但他明白,“鄉間不能沒有信客,做信客的就得挑着生死禍福的重擔來回奔忙。”那一份難忍的孤獨誰會了解?也許他只是一個運輸的交通工具,也許他只是一個小小的信差,可以揮之即來,揮之即去,註定這一輩子孤獨終老,值得嗎?

誰會了解?誰會用心去感受?可他卻依然執着,依然堅持……

每一次讀過後,眼簾中,我彷彿有看見了,看見了那個單薄的身影在風雨中來回地奔走,懷抱中抱着一個包裹,像孩子般依偎在媽媽的懷抱裏,緊緊的,緊緊的……

《信》精選讀後感8

餘秋雨的文化散文,總是有着一股力量,震撼着讀者的心靈,在靈魂的掙扎中體味那獨特而厚重的美,《道士塔》是這樣,《信客》也是這樣。

這是關於兩代信客的故事,這是關於信任與不信任的警醒。回溯老信客的一生,我看到了他對這份職業的責任感,甚至是無奈放棄後的深深依戀——在交接信息時的細聲慢氣,在“逼着”年輕信客講各個碼頭的變化後的唏噓聲裏。我着實感動,我不禁要想,是什麼讓老信客願意擔當起這份瑣屑和辛苦?這樣的事,放在現代,實在是不可思議。也許,老信客就是我們這個時代丟失的人格。

令我心寒的是鄉民的反應。老信客的善良仗義,飽受艱辛,曾經帶來的喜悅和希望,全被他們拋到九霄雲外,宛若不曾發生。一生的信譽毀於一旦!

老信客失了信譽,懊悔莫及,帶着自殘後的手,獨自到外鄉看墳常信客的工作由年輕信客來繼續。年輕信客的腳步就是他的腳步,一次次的重溫漫山遍水的鄉情。年輕的信客謹遵老信客的血的教訓:要誠信!但耿直的信客因壞了同鄉的“好事”,被髮了財而拈花惹草的同鄉誣告爲“私闖民宅的小偷”,將他扭送到巡捕房。這一系列的傷害和兇險令信客心灰意冷,他在老信客的墳前鄭重請求原諒,打算抽身而退。可笑的是,嚐到失去的滋味的人們,這纔想起他全部的好。後來還請他當教師,死了還有很多人來悼念。我不禁爲老信客鳴不平,同樣辛勞一生,這結局卻是慘慘淡淡,是藉着信客的光,順便修修他的墳!

這是爲什麼呢?一個是全身而退,所以“贏得身前身後名”,另一個,是有了污點,從此被放逐,被打入無底深淵,直至被徹底遺忘。他只是個遊走於兩地的鄉村信客,他不是民族英雄,死後可以被平反,被悼念,然後永存世人心中,光輝照耀大地。但我慶幸,有這樣一段文字,記錄下了那個年代的那些人,一種原生態的喜與怒,堅守與不捨。讓我,可以去感受、思考那源於歷史的無奈和無奈背後的深沉。

《信》精選讀後感9

餘秋雨的文化散文,總是有着一股力量,讓人深深的沉入歷史,在靈魂的掙扎中體味那獨特而厚重的美。《道士塔》是這樣,《信客》也是這樣。

這是關於兩代信客的故事,這是關於信任與不信任的警醒。回溯老信客的一生,我看到了他對這份職業的重視、責任感,甚至是無奈放棄後的深深依戀——在交接信息時的細聲慢氣,在“逼着”年輕信客講各個碼頭的'變化後的唏噓聲裏。我着實感動,因爲,不論從現在還是當時來看,信客絕對是個吃力不討好的活兒,老信客幹了一輩子,窮困潦倒,連一個家室也沒有。家中一無所有。沿途投宿,總是揀最便宜的小旅館。吃飯找那種“可以光買飯不買菜”的小店。終年奔波,勞累孤獨,陪伴他的只有胃病和風溼玻除此之外,還有許多額外的工作,經常幫助寫信、譴信。有時還要充當代理人,某個外出謀生者死去,代表家屬料理後事,收拾遺物。回到家鄉,要通報噩耗,弔唁死者家屬,交出遺物。信客還要遭受無端的懷疑,憎恨和誣陷。可以說是身心俱疲的來往於城市和鄉村,做着那個“最敏感的神經末梢”。我不禁要想,是什麼讓老信客願意擔當起這份瑣屑和辛苦?這樣的事,放在現代,實在是不可思議。也許,老信客就是我們這個時代丟失的人格。

令我感覺驚訝的是,這樣一個顯而易見的任勞任怨、恪守職責的信客,怎麼就會栽在那樣一件小事上。第一,信客只是爲了圖喜慶,撕了一點布邊。這件事,可大可小,大了說,他的確不應該動託寄的物品,這是信用問題;可往小了說,這個行爲,放在平時,就相當於借了別人的肥皂洗了次衣服那樣無足輕重。就事件本身而言,我認爲,實在是小題大做。對老信客,我始終覺得這個行爲很生活化,很真實。就像天使偶爾偷了一回懶。第二,事態嚴重化的關鍵,就是上海那邊又派了個人隨後到,關照家裏人看布匹頭尾的標記,以免信客動手腳。看到這裏,我覺得人心啊,實在是——不說險惡吧——太具有防備性了。這個在上海闖蕩的同鄉,看來已被城市同化,而信任到了需要被檢驗的時代。不幸的是,從未犯錯,從被信任的老信客被這突如其來的檢驗難住了。唯剩百口莫辯……第三,最令我心寒的是鄉民的反應。老信客的善良仗義,飽受艱辛,曾經帶來的喜悅和希望,全被他們拋到九霄雲外,宛若不曾發生。也許,他們真是鐵石心腸?也許,他們也是值得我悲憫的受害者——突來的證據,把老信客推到了鄉親們的對面,他們那簡單甚至狹隘的心不能接受,就像被最信任的朋友背叛的孩子,有一種近乎偏執的怨恨,於是,找來許許多多的回憶做證據——老信客已經幹過很多這種事了,他一無所有的家就是通過剋扣賺來的!文章剛開篇到這裏,我便嚐出瀰漫着的諷刺意味。一生的信譽毀於一旦!

老信客失了信譽,懊悔莫及,帶着自殘後的手,獨自到外鄉看墳常信客的工作由年輕信客來繼續。而他,只能“躲在山間墳場邊的破草房裏,夜夜失眠,在黑暗中睜着眼,迷迷亂亂地回想着一個個碼頭,一條條船隻,一個個面影”。這是他幹了一輩子的事,走南闖北,過山過橋,找尋熟悉的身影,那心情,一如在外風塵苦旅的遊子期盼他腳步聲的急切。這算不算“身在曹營心在漢”?亦或是他從來都不曾離開過,年輕信客的腳步就是他的腳步,一次次的重溫漫山遍水的鄉情。年輕的信客謹遵老信客的血的教訓:要誠信!但耿直的信客因壞了同鄉的“好事”,被髮了財而拈花惹草的同鄉誣告爲“私闖民宅的小偷”,將他扭送到巡捕房。這一系列的傷害和兇險令信客心灰意冷,他在老信客的墳前鄭重請求原諒,打算抽身而退。可笑的是,嚐到失去的滋味的人們,這纔想起他全部的好。後來還請他當教師,死了還有很多人來悼念。我不禁爲老信客鳴不平,同樣辛勞一生,這結局卻是慘慘淡淡,是藉着信客的光,順便修修他的墳!

這是爲什麼呢?一個是全身而退,所以“贏得身前身後名”,另一個,是有了污點,從此被放逐,被打入無底深淵,直至被徹底遺忘。他只是個遊走於兩地的鄉村信客,他不是民族英雄,死後可以被平反,被悼念,然後永存世人心中,光輝照耀大地。但我慶幸,有這樣一段文字,記錄下了那個年代的那些人,一種原生態的喜與怒,堅守與不捨。讓我,可以去感受、思考那源於歷史的無奈和無奈背後的深沉。

《信》精選讀後感10

《信客》一文寫兩代信客的人生,雖帶有較強的故事性,但仍然比較偏重於批判舊社會的人們。所以文章寫信客這個特殊行業不是目的而主要是爲了表現它所影響所體現出來的一種人性的缺陷。它的批判意識與全文的基調是一致的。讀《信客》,我認爲至少有兩點值得重視。

第一,在《信客》裏我們看到了信客爲通報噩耗而被人當作“死神冤鬼,大聲呵斥”以充當別人“出氣筒”的可憐,看到了信客爲死者把點點遺物送去卻遭受了“紅紅的眼圈裏射出疑惑的利劍”而到頭來好心得不到好報的可悲,看到了信客爲伸張正義主持公道出示物證卻遭人誣諂並“倒打一耙”的可嘆……作者寫的是“當時”,但我們讀來卻是對“當世”的一種警示和感召。尤其是年輕信客飽經了工作之苦、生活之苦和心靈之苦卻依然保持了這份“誠信”的美德。作者是在尋找,還是在呼喚?

但如果循着作者這條思路,我們似乎發現,其實這又是矛盾的,憑着兩代信客這種頑強的承受力,都不應該告別自己所從事的信客職業:一個去看墳場,一個從教當了校長。那麼,在這裏我們是不是還可以斗膽地揣測一下,作者處在當今這個從業多元化的社會,文章是否力圖去解釋選擇與堅守以及放棄這一社會現象的複雜性?因爲它有一種失敗的無奈,像老信客失信自殘,最終一路寂寞伴墳場,它是一種敏銳的選擇;像年輕信客由於感受到“這條路越來越兇險,我已撐持不了”,才讓人生拐了彎……但他或許清楚地認識到,是30年信客的經歷增長了自己的才幹,纔有了後來適合從教的選擇。《信客》一文中體現出的傳統文化心理以及作者所要表現的文化批判意識是顯見的。

第二是《信客》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老信客一生的信譽毀在了那條窄窄的絲綢帶上。年輕信客從業30年,通報噩耗,無端受氣,出示物證竟遭誣諂,他“一生坎坷”,挑着一副生死禍福的重擔,來回奔忙。四鄉的外出謀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淚,堆在他身上。讀此文,我們除了對人物命運寄予深切的同情外,還將受到人格魅力的感染,那就是兩代信客表現出來的任勞任怨、無私奉獻、寬厚待人的職業道德和優秀品格。但細細體味後,就會引發你的深思,在思考中你就會發現,作者在文中傾注的情感態度比較複雜,文中的一系列的人物也都難以用好壞來界定。寫兩代信客,作者一方面傾注了極大的熱情,爲其樹碑立傳;但另一方面也寫出了作爲普通人的正常情感和心態。他們肩上的擔子太重了,他們所承受的太多,最終成爲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他們選擇了放棄。這也正塑造了完整的人物形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