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關於將相和的讀後感大綱

關於將相和的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W 次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將相和的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將相和的讀後感

關於將相和的讀後感1

這篇課文,記敘了關於藺相如的三個小故事。讓我明白了什麼是團結,什麼是互助。團結是爲了集中力量實現共同理想或共同任務而聯合或結合。互助是互相幫助,是處理人際關係的一種美德和行爲,是戰勝困難具體可行的方式,對認識與素不相識的人,都一視同仁地伸出友善之手。北朝樂府《紫騮馬哥》有一句寫到“獨柯不成,獨樹不成林”。意思是一根樹枝成不了樹木,一棵樹成不了森林。比喻不依靠衆人的力量,不能成大事。

就說我吧,上次,媽媽因爲沒有時間去開弟弟的家長會,身爲長女的我只好去替弟弟開一次家長會,我剛到正鑫幼兒園門口,一切靜悄悄的,除了路上不停穿梭的汽車,我心裏打了個問號。是不是來得太早了?一走進教室,就證明了我的猜想是對的。我趕緊找了一個位置坐下。過了一會兒,來的人越來越多,遲到的家長只好守在窗外,看着孩子的表演,心裏高興極了,孩子們眨眨眼,揮揮手,向父母們打招呼。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不一會兒就到了親子活動,兩人三足,先到終點站的前十名可以領取一本精美的方格本。我蹲下身子把我的左腳和我弟的右腳牢牢捆在了一起,笛一聲口哨聲響徹教師。我連忙拉着弟弟向前跑。好在弟弟能跟我的速度,沒有跌倒,排在了前幾名,我轉頭一看,有的家長是拖着孩子跑的,有的家長嫌孩子動作太慢,乾脆把孩子擡着跑,而有的家長跑到半路,孩子卻摔倒了,最後,我與弟弟輕盈的步伐,獲得了冠軍的寶座,當能也獲得了獎品。

團結互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歷來受到人們的是讚揚。相反,損人利己是以種破壞團結的行爲,歷來被人們引以爲恥。如果我們能做到以團結互助爲榮,以損人利己爲恥出現不愉快的事情就少了。

關於將相和的讀後感2

今天,窗外仍下着淅淅瀝瀝的小雨。我從書架上抽出一本《史記》,坐了下來。

目錄中一個叫《將相和》的小故事吸引了我的目光。故事內容講的是戰國時期趙國有兩位大將,分別是文官藺相如和武官廉頗,他們倆威鎮四方,使強大的秦國不敢吞併趙國。

可是,有一天,倆人之間發生了一些矛盾。兩人雖同是趙國的大將,但藺相如是趙國的上卿,而廉頗卻只是一個小小的將軍。廉頗心裏很不服氣,心想:我追隨趙王四處征戰已有數十年,卻比不上一個小小的門客。他藺相如只不過有點膽識,趙王卻封他爲上卿,而我卻只是一個將軍。一想到以後再見到藺相如,還得向他行禮,廉頗心裏便十分生氣。爲了解氣,他屢次有意去擋藺相如的道。藺相如每次總是有意避讓他,希望能夠和睦相處。終於,廉頗經人提醒,明白了藺相如的一片苦心,與藺相如言歸於好。藺相如不計前嫌,和廉頗一起守衛趙國,共建趙國大業。

看完這個故事,我的心中感慨萬千。這個故事讓我看到了一個深明大義、爲國家利益着想的藺相如和知錯就改的廉頗形象。如果沒有寬容,可能藺相如與廉頗二人就會拔刀相見;如果沒有寬容,藺相如和廉頗就會與他脣槍舌劍,寸步不讓;如果沒有寬容,世界將變成仇恨的海洋。

寬容是人間至美,是心靈裏種下的一顆善良的種子。寬容,可以讓人心向善,可以驅散黑暗。

關於將相和的讀後感3

今天,我讀了《將相和》這篇文章,我的'心被觸動了。一個聰明的藺相如,通過完璧歸趙這件事,當上了上大夫,後來又因爲在澠池之會上立了大功,當上了上卿。但武將廉頗對此不服氣,到最後,廉頗負荊請罪,兩人和好。藺相如受人尊敬。

他,聰明。他不會知難而退。他的人生遇到過很多的難題,他從來沒有認輸過。她沒有高貴的身份,沒有高強的武功。但他會靠自己的聰明才華去爭取。

他,勇敢。他的膽大無人能比。就連趙王也要怕他三分的秦王,他一點兒都不怕。他說的那句:現在我離你五步遠,你如果不妥協,我就跟你拼了。無不時刻顯現藺相如的勇敢。他用常人無法超越的勇敢,爲趙王挽回了臉面。這不禁讓人感嘆!

他,寬容。廉頗曾揚言讓藺相如下不了臺,到後來廉頗認識到錯誤,負荊請罪,他毫不猶豫地原諒了廉頗。在很多人眼中,他的做法也許得不到認可。而我卻非常贊同他的做法他。他在乎國家利益,他寬容。最終,他勝利了。他保衛了國家,他收穫了友誼。

正因爲藺相如聰明、勇敢、寬容、愛國,他纔是一位真正受人尊敬的人。

關於將相和的讀後感4

《將相和》是一個令人感慨萬分的故事,講述了趙國文將藺相如的故事。

《將相和》分爲三個故事,第一個故事是《完璧歸趙》,說的是秦王聽說趙王得到了一塊無價之寶,便是和氏璧。爲了得到它,他寫信給趙王,說願意用十五座城來換此璧。趙王很爲難,到底要不要做這個交易。後來,一個叫藺相如的人,不僅羞辱了秦王一番,還把和氏璧完好無損地送了回來;第二個故事是《澠池之會》,秦王本想在這次大會中侮辱趙王,可又被藺相如羞辱了。藺相如立下了汗馬功勞,趙王封他爲上卿,職位比廉頗高。廉頗是趙國剛愎自用的大將軍,他很不服氣。藺相如爲了國家利益,總是避免與廉頗見面,後來,廉頗知錯就改,負荊請罪,兩人一起合作保衛趙國。這就是第三個故事《負荊請罪》的主要內容。

通過這一系列的故事,可以看出:藺相如智勇雙全、高瞻遠矚,還赤膽忠心,是個不可或缺的人才。他懂得思考,爲趙國作出了許多貢獻,趙國有像他這樣的人才,不難想象趙國將會多麼強盛呀!

在這些故事中,最令我感慨萬分的藺相如之所以避免與廉頗相見的原因,是呀,藺相如根本不怕廉頗,而是爲了國家利益,爲國着想。將相和,國則安,將相不和,國則危。這幾句話充分表現了藺相如以國家利益爲重、顧大局、識大體的高尚品質。

我們從藺相如的故事中,得到了許多啓示。我們現在則要努力學習,成爲一個像藺相如一樣爲國爭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