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失明症漫記》讀後感

《失明症漫記》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1W 次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收穫不少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失明症漫記》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失明症漫記》讀後感

  《失明症漫記》讀後感 篇1

我在下着雨的泰安火車站幾乎一口氣把這本書讀完。

火車站是最適合讀書的地方之一,即使現在可能有人穿着黑衣服拿刀砍人,我依然這麼認爲。

不緊不慢的雨沿着高大的玻璃幕牆形成一股股水流,站外的人行色匆匆,站內的人則在想方設法打發等車的時間。如果時間比作財富,我在這個小車站裏算得上富豪。

有些書就是有讓人翻開就生氣的能力,這本書就讓我很生氣,多好的故事,卻句句是你心裏有、嘴上無的,太欺負人了。

如果一種奇怪的眼疾,讓全世界人都失去眼睛,會發生什麼?所謂“慎獨”會在這種情形下發揮最用嗎?患上眼疾前後人們會有怎樣的變化?會不會發生早上擠公交車的那樣的瞬間角色鉅變:踏上車前,人們拼命擠着喊:“擠一擠、擠一擠,都上班,不容易!”踏上車的一刻,轉身就開始厭煩身後的人:“別擠了,別擠了,上不來了,下一班吧,不要耽誤大家的時間。”會不會有多數對少數的強權與戕害?失去監督約束和制度垮塌會讓人類衝破原有組織形式,產生新的勢力劃分嗎?在我們睜着眼睛的時候都肆虐的羣體無意識,在對所有人來都突然陌生起來的世界裏,會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如果在集體的盲目中,有一個人的眼睛保留下來了,這是她的幸運,還是不幸呢?

我所有的疑問,作者都在作品中給予了耐心的.解答,感謝薩拉馬戈。

留下了12頁上車纔讀。一方面我覺得我已經猜到作者會怎樣安排故事的結局。另一方面,就像吃奧爾良烤翅一樣,我總會把翅中和翅尖的部分留下,停頓一下再吃,以便自己更好的回味整個過程。

火車開動,我看完書的最後一頁,合上痠痛的眼睛,心裏不禁想:再睜開眼時,我還能看見這個世界嗎?

  《失明症漫記》讀後感 篇2

如果你想經歷絕望,可以看下這本書,把自己代入進去,就當自己是自己,把自己現有的一切帶着,比如健康、體面、地位,學識、財富、道德、尊嚴;順便把人性的良知、人類的教養放下;放下比帶着好,因爲只有這樣,你在書裏才能活過三小時。

我在六天裏花了七小時二十分鐘斷斷續續看完,書的開篇就讓人不安,接着恐慌;讀到三分之一處我感到難過和胸悶,我說我不看了;再看幾十頁,我更加慘叫:我不能看了。這時我在書裏已經死了。

在一開始就死了比活着其實更幸運,看不到地獄在人間的肆虐;可如果你代入的是醫生妻子,你連死的資格都沒有,因爲周圍都是瞎子,整個城市整個國家,就你一個視力正常。在盲人國度,有半隻眼睛都是國王,而醫生妻子卻不敢聲張。

不敢說自己看得見的你繼續在書裏活着,和頭批失明者關在一個瘋人院裏,外面有士兵把守,盲人們敢走出警戒線就地槍斃,士兵們不敢接觸盲人,連看都不敢看,生怕傳染這種未知名的疾病。每日雖有食物送來,但有些失明者卻吃不到,誰能想到眼睛都瞎了都會有瞎子強盜打劫呢?強盜且是一羣有組織有頭領有武器的強盜。成爲強盜並不是“壞事”,起碼能吃飽,還能以食物爲要挾強迫其他盲人送上財物甚至女人。失明的傳染性不明,好人壞人都會失明,因爲失明,好人才會變壞嗎?沒法定義,“美德在通往完美的道路上總會遇到困難,而罪孽和惡習很受好運垂青”。

“失明症在蔓延,但不像突然出現的海潮那樣洶涌澎湃,摧枯拉朽,淹沒一切,而是如同千萬條涓涓細流緩緩滲透,逐漸把土地泡軟,悄然間把它變成一片澤國。”每個人都在澤國裏掙扎,包括並沒失明的你,你被無助的孤獨感包圍,你因爲能看見而更加不幸。人生已經艱難,爲何還要經歷絕望?

還好只是一本書。

感謝朋友阿凡的推薦,“如果你能看,就要看見,如果你能看見,就要仔細觀察”,於是我在經歷後選擇相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