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你的夢想一定能實現讀後感大綱

你的夢想一定能實現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3W 次

看了這本稻盛和夫寫的《你的夢想一定能實現》,我看到了他這些年來走的成功軌跡。而他的成功軌跡強烈的撼動了自己之前所學的那些“心靈”類的觀念。這種憾動並不在於改變了我對那些知識的認可,而是在於我看到了塑造一個真正的成功的人,一個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所應採用的方法。

你的夢想一定能實現讀後感

顯然,從他的人生經歷當中,我看到他並沒有閱讀過太多關於成功學的東西,但是他讀的一本書對他的影響很大,而書中的理念便是心態具有無窮的力量。這種思想與吸引定律是相一致的。但是,從他的人生經歷當中,我看到的更多的並不是他如何去研究這一類思想的原理,而是不斷的通過改變自己的心態,塑着自己的人生。

從他的經歷中,不難發現,他從小並不是一個明顯具備成功特質的人,包括性格方面也存在懦弱等方面特質,但是這一切都沒有阻礙他向前的發展。我學習了太多關於性格,關於人生,關於心靈等的道理,而這些也常使我掉入一個陷阱,那就是自認爲自己並不具備所謂的“成功個性”,因而我需要不斷彌補,纔能有較大的突破。而過份的關注這個“個性上的缺陷”不自覺得使我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一個虛假的命題上,那就是似乎我可以僅僅直接尋找改變性格的方法便可以改變命運。而我也認定自己,在沒有培養出“成功個性”之前,自己是無法成功的……。這一類的限制性信念嚴重的阻礙着我的發展,使我忘記了成長是人的本性。當然,不斷的反省是好的,但是不應該讓反省到的那些缺點影響到自己追求進步追求成功的信念。

從稻盛和夫的人生經歷當中,我看到那些成就偉業的人,小時候的性格未必一定很突出,有明顯的成功特質。這對於我來說,實在是太令我振奮的消息了。因爲我一直覺得自己的性格不會成功,也一直爲改善性格苦惱着,不斷的尋找着各種方法與途徑。但是,當我看到即便此前的性格並不具備成功特質,一樣可以通過不斷的努力完善它,塑造它的時候,我知道我不應該停留在原地轉圈了。是時候起程,爲美好的'未來拼搏了!從他人的生經歷中,我看到真正能夠推動人格的健全,性格的完善的方法,最有效的便是工作!在全力以赴的工作中,在對一個富有意義的目標的追求中,人的性格、人格是在不斷的提升的。

回顧這些年來我的生存狀態,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停止了用努力工作來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我一味的尋找着那些可以迅速改變個性的方法,那些可以藉由“靈性”來創造奇蹟的理論。但是,稻盛和夫的例子告訴了我,唯有腳踏實地,而且全力以赴於當下的工作,纔是最有力的完善自我的方法。在工作中,我們能夠獲得提升,能夠從工作中不斷反省,從而改造性格,能夠在全神貫注的工作中,獲得神的啓示……!努力工作,纔是最佳的成才方式。

通過看這本書,也讓我化解了內心的一種焦慮情緒,讓浮躁的心變得沉靜起來。此前我一直擔心自己轉換行業,進入興趣的行業是否能夠成功。這種擔憂與焦慮使我左右搖擺,徘徊不前。但是通過閱讀這本書,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隻要我肯付出努力,甚至付出超出任何人的努力,那麼我一定會有所收穫。只要我選擇的方向與宇宙的意志相一致,只要我的內心保存着善念。想到這些,我不再爲未來能否養活自己感到擔憂,不再爲自己可能比周圍的同學落後很多而焦慮。因爲我知道,只要全力以赴的工作,就一定能夠收穫幸福!工作,蘊藏着美好人生的一切元素!

除了強調全力以赴的投入工作,我還看到一個富有智慧的稻盛和夫。他的智慧表現在他對每一天的態度。即便建立了如此龐大的公司,他仍舊不刻意爲公司定立5年或者10年等長期目標。而他更重視的是盡全力投入當天,當今天很好的投入以後,第二天自然到來,再繼續以全然的熱情投入其中。因爲,當計劃沒有實現時,一個人難免產生消極的情緒,而竭盡全力於今天,則更容易讓人創造奇蹟,讓人感受到幸福與喜悅。這種活在當下的思想,讓人容易體驗到快樂!

這不禁讓我想到了一句古話:只問耕耘,不問收穫。這句話裏暗含着太多的哲理。當一個人做到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時候,無私的精神更容易從他身上得到展現。而不問收穫,同時也是一種最佳的“放任”思想,只問耕耘,則是最佳的“吸引”狀態。這可以說是深刻的融合了吸引定律的思想精華。不問收穫,不等同於不要收穫,而是相信收穫會自然而然的獲得。就如我渴望從事自己覺得有意義的工作,但是卻又擔心這樣會掙不到錢,養活不了自己,但是牢記這句話,使我相信,只要我勤肯的付出努力,就會獲得巨大的回報。我突然意識到,過去自己有太多的限制性信念,尤其是關於工作與成就。我意識到性格存在的不足後,總是覺得以我現有的這種性格,無論自己如何努力,都無法獲得巨大的成功,但是看到這裏,我突然明白,無論此刻我存在多少問題,但只要我對工作擁有極大的熱情,盡全力投入其中,藉由不斷反省,我就能夠突破自我的種種限制。

學習了吸引定律,深入瞭解了靈性成長以後,我過多的投入精力於如何改善自我,化解各種情緒等問題。妄求通過化解各種負面情緒來達到成就事業的目的。但是,我漸漸的意識到,我找錯了方向,或者說如果我的目標更多的是成就事業,那麼我忽視了真正重要且最爲直接的方法。我感受到,自己在接觸靈性成長等知識後,過多的在意自己是否情緒良好,雖然控制情緒的能力的確增強,也能找回一些能量,但是同時我也發現,爲了讓情緒變好,我有種降低自我標準的傾向。

另一方面,學習了吸引定律,好似爲自己創造了一個幻覺,那就是我只要懂了吸引定律,就可以輕鬆的創造奇蹟。但是,現實不斷的教訓我,也讓我發現,學習吸引定律以及心靈成長的知識,作爲一個渴望成就事業的人來說,並不意味着他可以少做一些事,一切都等待上天給他安排好,相反他仍舊要做那麼些事情,仍舊要刻苦努力,甚至付出比常人多出數倍的艱辛,只不過在付出這些的同時,懂得這些道理的人,應該在心境上更能夠控制得好,能夠儘量保持正面樂觀積極的態度。而真正藉由吸引定律的原理創造奇蹟的人,恰是那些全力以赴,全神貫注,付出比常人多出數倍努力的人,他們的努力獲得了能量的支援,他們的付出獲得了神靈的幫助,他們的思想獲得了神靈的啓示,如此纔會創造奇蹟。

從書中,我還看到了一個令自己感動的實例。那就是要如何面對那些自己不喜歡的工作的態度。雖然新世紀思想等等,都在強調要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但是我漸漸明白事情確實有適合與更適合之分,但是喜歡與興趣確是可以培養的。更重要的是,當眼下的工作並非自己喜歡的事情時,我們要以什麼樣的心態面對它。稻盛和夫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也讓我看到了一種希望。他在剛剛工作時,未來幾乎沒有什麼希望,而與他同去的那些應屇生都紛紛跳槽了,只有他留了下來,雖然這並非他所願意的,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他選擇了換一種心態去面對工作。在一個尚不具備條件轉換行業,轉換工作的時候,即使當下的工作枯燥、無趣,甚至看不到什麼意義,他仍舊應該全力以赴於其中,踏踏實實的幹下去。這看起來是一種愚的表現,但事實上恰是這種踏實的作風成就了稻盛和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