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500字4篇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500字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4W 次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主人以一個身殘志堅的柔弱女子的視角,告誡身體健全的人們應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賜予的一切。一起來看看讀後感,僅供大家參考!謝謝!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500字4篇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1

最近,爸爸終於講完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作者是海倫·凱勒。這本書一共有四章。第一章:張開心靈的眼睛。第二章:信心與希望。第三章:走出黑暗與寂靜。最後一章: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主要寫了海倫·凱勒小時候因爲生病,失去了聽力和視力。在安利·沙利文老師的鼓勵下,她克服了種種困難:看不見、聽不到、不能獨立讀書、寫不了字。然而最終她憑藉驚人的毅力學會了讀書寫字,並且考上了大學。在大學裏,她一開始極不適應,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才慢慢適應了。

終於成長爲19世紀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她以自強不息的頑強毅力,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國語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着作,海倫用頑強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熱愛生活,會騎馬、滑雪、下棋,還喜歡戲劇演出,喜愛參觀博物館和名勝古蹟,並從中得到知識。真的難以想像她爲此付出了多少努力。

我要珍惜每天的時光,珍惜老師的關心,珍惜父母的疼愛。還要珍惜周圍的一草一木。我要仔細去聽鳥的歌唱,去聞聞花草的香氣,嚐嚐每日飯桌上父母爲我備好的美食……珍藏好生活給予的每個日子。當然這本書還告訴我成功的祕訣:要成功,必須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當我在以後的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想想海倫·凱勒,一切困難也就算不上困難了。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2

父母常常教育我們: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通過讀美國失明失聰女作家---海倫_凱勒寫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才徹底懂得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篇文章把作者對人生的感慨和對光陰的渴望淋漓盡致地展現在我們面前,使我深受感動,從中受益匪淺。

文中寫到:“要是人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最後一天該多好呀,那就更能顯示出生命的價值。”我們的生活、學習,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時間是無限的,猶如長江水一樣源源不斷,然而每個人能夠利用和享受的卻是有限的,是最寶貴的,儘管如此,仍有一些人不懂得如何使用時間,任時間一分一秒的在自己手中溜走,仍過着“天堂”般的生活-------作爲學生卻整天打遊戲、看電視……此時我真想對這些逍遙快活的人說:“覺悟吧,快些領悟時間的珍貴,好好利用,別讓時間永遠地消然流逝。”

文中有一句話,使我心潮澎湃,那就是:“事情往往是這樣,一件東西一旦失去它纔會留戀它。”這話不無道理。當我們貪玩而使得身體受到損害時,纔會留戀以前的歡聲笑語;當你漫無目的的走完一生,纔會留戀時間;當你失支光明時,纔會珍惜以前那雙清高的大睛……這又一次如同警鐘般敲響在我們心田。可見珍惜我們周圍的一切是何等重要。

文中作者還提出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假如你只有三天光明,你會怎麼做?”三天!我們只享受三天光明是多麼殘酷,又多麼珍貴呀!第一天我會陪自己的親人四處玩玩,想到他們三天後爲我淚流滿面,心裏真是心如刀割;第二天和自已的同學老師聚一下,最後看一下他們那熟悉的面孔;第三,我將苦讀詩詞歌賦,多學知識,讓自已明天眼盲,文不盲;第四天微笑着迎來黑暗的黎明……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3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是美國的海倫·凱勒,一個又盲又聾又啞的女作家,懷着惶恐不安的心情寫下的從出生到當時生命歷程的自傳。

海倫·凱勒是在一歲幾個月的'時候得了一場大病,便使自己永遠失去了能聆聽鳥兒歌唱的耳朵,能目視一切美景的眼睛。但即便如此,在她母親與莎莉文小姐光明與溫暖的鼓舞下,堅強地活下來。

其中最令我震撼的一篇文章是第十四章——學會說話。一個又盲又聾又啞的人竟然有了語言表達能力。她在學說話的過程中總是一個勁兒的失敗,但是她不斷鼓勵自己“或許我馬上就能發出準確無誤的音了”。然後練習,練習,再練習,堅持不懈,最後終於成功了!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出自一個又盲又聾又啞的女作家更加難能可貴。一經出版便風靡世界。她的精神也鼓舞了很多人,這樣一位身患數種殘疾的人都可以學會聽、說、讀、寫,而我們現在擁有令人賞心悅目的視覺,靈敏聰慧的聽覺,口齒伶俐的語言表達,健康充滿活力的身體……我們更應該好好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一切,並且好好利用起來。即使生活中會遇到很多的困難與挫折,我們也不要懼怕與退縮,而應該勇敢面對,並戰勝他們,這樣我們纔會掌握更多的科學知識,學會更多的本領,來爲社會做貢獻!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4

不知從何時起,我們總是不停地抱怨,抱怨晚飯不好吃,抱怨作業太多,學習太累,抱怨爸媽工作太忙,無法帶我去玩。

最近讀完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陷入深深地思考:作爲一個又盲又聾的殘疾人都能樂觀堅強地面對人生的不幸,健全的我們憑什麼整天怨天尤人呢?

海倫凱勒從小就失去了光明與聲音,但這並沒有讓她絕望,相反使她充滿了對生的渴望。她爲自己認識了一個新詞而瘋狂,在老師的帶領下她學會了說話,考上了哈佛;她爲自己感受到水的流動而歡喜,爲自己享受陽光的溫暖而微笑。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會怎麼度過……”我一次次讀着書中的這一段,看海倫用自己的方式描繪我們生活中最普通的場景,然後自己閉着眼睛去想象我們的生活,我發現周圍許多人不知道珍惜,忽略了生活美。今天的我們總是匆匆忙忙,忙着做作業,忙着聊天,忙着看電視,忙着打遊戲,許多寶貴的時間和自然的美好就這樣與我們擦肩而過。

現在,清晨醒來,當我看到明媚的陽光,會告訴自己:“世界多美好啊!”坐在明亮的教室,看着老師拿着書本走上講臺,我會默默地對老師說一聲:“老師,您辛苦了!”當與同學互動時,我內心真心地感謝他們給我六年的同學友誼和太多的美好記憶。每天放學回到家,看見父母燒好的飯菜,會脫口而出:“謝謝爸媽!”

我要感謝身邊一切美好的東西,心存感恩,懂得珍惜,與愛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