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書本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大綱

書本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W 次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書本讀後感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書本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

  書本讀後感1

讀了《剝豆》一文,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剝豆》講述了一位母親與兒子的剝豆比賽。母親盆裏有底子,兒子卻沒有底子。比賽開始,母親瞻前顧後,小心翼翼,剝豆的速度隨着心理的變化時快時慢。不一會兒,一大袋豆很快被剝完了。母親贏了,兒子卻沒有沮喪。

記得有句話,叫“失敗乃成功之母。”是啊,沒有一次次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哪兒來的成功?《剝豆》中的母親也說,“對孩子來說,該承受的,該經歷的,都應該讓他體驗。”即使是失敗,去體驗一下,去承受一下,去經歷一下,又何妨?一棵小樹只有經歷過日曬雨淋,風吹雨打才能長成一棵參天大樹,如果我們的成長沒有經受一點兒困難、挫折、失敗,那麼我們只能像溫室裏的花朵,稍受打擊就會一蹶不振,垂頭喪氣,失去生活的勇氣。

開始,學騎自行車的時候,我總是跌倒。不僅是身體跌倒,自行車跌倒,更是信心跌倒。每當我跌倒之時,就一屁股賴在地上號啕大哭。可父母一次又一次地鼓勵我,一次又一次地幫我分析失敗原因,我就一次又一次堅強地站起來繼續練。最後,經過無數次的跌倒和失敗,我終於征服了不聽話的自行車。

暑假裏,爸爸教我下中國象棋,剛開始,沒下幾步我就輸了,我急得常常掉眼淚,有時還賭氣摔棋子。但漸漸地,隨着爸爸教我的招式越來越多,只要他饒我幾顆,我還能和他抗衡。偶爾他大意,還能擺出殺招,讓他悔之晚矣。這就是一次次失敗和痛苦給我來的成績。讀過《剝豆》以後,我覺得以後無論學什麼,無論多麼艱難,我都要像那兒子一樣,“沒有賭氣,沒有沮喪”,因爲賭氣和沮喪並不能助我成長,助我成熟。

生活是實在的,真實的生活有快樂,也一定有磨難。但我知道,磨練,自有它的價值。

  書本讀後感2

學了培根的《談讀書》後,我又反覆看了幾遍,覺得文章中的每一句話都富有哲理,也是我受益匪淺。

文章大致寫了讀書的目的,讀書的方法和讀書能塑造人的性格,彌補精神上的各種缺陷三個方面。培根在文中寫出了很多讀書的好處和讀書的方法。比如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張才;讀書能補天然之不足;讀書時不可尋章摘句,而應推敲細思;讀書有的須全讀。而只有的只需大體涉獵……

培根的這些觀點與想法都深深的啓發了我,讓我懂得了該如何去讀書。

看了培根的這篇文章後我覺得讀書的好處數不勝數。自己也要多去讀書。讀書時應該用心去讀,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而不應該看表面的意思,只要領會了作者寫作的意圖,才能理解這篇文章。讀書時要把自己幻想成書中的人物,深臨其境,體會書中的妙處,這樣纔會使人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書中的精彩與魅力;讀書還要有探索精神,不能完全相信書中的內容,對有所懷疑的地方要去探求他的真僞,運用學過的知識和手中的資料去驗證,只有這樣纔不會被書中不正確的觀點引向歧途。在培根的話語中我也明白了讀什麼書就會有什麼好處,不過也要有選擇性的去讀,對於那些不健康的小說最好不要去讀,因爲讀這種書不僅不會有好處,或許還會給人帶來傷害,使人走向歧途。要學會去讀書,還要學會把書中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

  書本讀後感3

在讀完《海底兩萬裏》後,我覺得它的作者儒勒.凡爾納,他的驚人之處不但只是他寫的誇張,動人而富有科學意義的小說,更驚人的是他在書中所寫的故事,儘管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已不足爲奇,但是在凡爾納的時代,人們還沒有發明可以在水下遨遊的潛水艇,甚至連電燈都還沒有出現,在這樣的背景下,凡爾納在《海底兩萬裏》中成功的塑造出鸚鵡螺號潛水艇,更有美國在冷戰期間製造出的第一艘核動力潛水艇以鸚鵡螺號命名,這是怎樣的預見力?所以說凡爾納作品中的幻想都以科學爲依據。他的許多作品中所描繪的科學幻想在今天都得以實現。更重要的是他作品中的幻想大膽新奇,並以其逼真、生動、美麗如畫令人讀來趣味盎然。所有這些使他的作品具有永恆的魅力。

《海底兩萬裏》寫於1870年,是凡爾納著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第三部是《神祕島》。這部作品敘述法國生物學者阿龍納斯在海洋深處旅行的故事。書中的主人公尼摩船長是一個帶有浪漫、神祕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尼摩根據自己的設計建造了潛水船,潛航在海底進行大規模的科學研究,但這好像又不是他這種孤獨生活的惟一目的。他躲避開他的敵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探尋自由,又對自己孤獨的生活深深感到悲痛。這個神祕人物的謎底到了三部曲的第三部才被揭開。這部作品集中了凡爾納科幻小說的所有特點。曲折緊張、撲朔迷離的故事情節,瞬息萬變的人物命運,豐富詳盡的科學知識和細節逼真的美妙幻想融於一爐。在漫長的旅行中,作者時而將讀者推入險象環生的險惡環境,時而又帶進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妙境界;波瀾壯闊的場面描繪和細緻入微的細節刻畫交替出現。讀來引人入勝,欲罷不能。

  書本讀後感4

說起令我感觸最深的一本書,就非《愛的教育》莫屬了。這本書主要是以日記的格式向大家敘述着一個名叫安利柯的小男孩在生活中受到愛的教育的故事。比如,在卡勒失去母親時,他卻依偎在母親身旁。雖然這種行爲被慈愛的母親阻止了,但是仍然卡勒在心中留下了一處陰影。看到這些後,安利柯才明白了爲什麼,並改正。就這樣,他把一個個錯誤的行爲都以下了,做了一個懂得“愛”的男孩。

看完了這本書後,我才明白了,爲什麼某些人身患殘疾,一些健康的人會去嘲笑他;爲什麼一些子女討厭父母,拋棄了他們;爲什麼……這都是因爲他們不惜得愛呀!

如果問我什麼是世界上最難懂的字,我就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是‘愛’!”

總而言之,我喜歡《愛的教育》這本書,因爲它讓我懂得了如何去愛一個人,溫暖一個人的心。

  書本讀後感5

追尋恐龍,到人體內部遊覽,探險地球內部,這些事情是不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可這些事情就發生在《神奇的校車》這套書裏呢!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套書,裏面藏着魔力,讓我愛不釋手。漂亮的捲毛老師,她開的車很瘋狂,她的校外課堂很神奇。這部神奇的校車,它能變成宇宙飛船,帶領我們去探索宇宙,它能變成潛水艇,到達海洋的深處,它能變小,飛進人們的眼睛,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它變不了的,這樣的校車,你想坐嗎?

你瞧,神奇的校車縮小了,它在去春遊的路上,變得像一顆沙子一樣小,飛進了警察先生的眼睛裏,我們進入了一片清潔的海洋——晶狀體,接着跟隨光線來到了視網膜,又認識了“光語言”的翻譯件——桿狀細胞和椎狀細胞。終於校車從警察先生的眼睛裏出來了,卻又不小心進入了一個孩子的耳朵裏,跟着神奇的校車讓我知道了耳朵的結構——外耳、中耳和內耳。然後校車又在狗的鼻子裏面開始了嗅覺的體驗……

當校車從捲毛老師的耳朵裏被甩出來,我們神奇的旅程也就結束了,真是一次有趣的體驗啊,這本書不僅讓我欣賞到很多美麗的畫面,同時還讓我學到不少知識呢,我迫不及待地想看完整套書籍呢!如果我們學校也有這麼一輛神奇的校車,該有多好啊,那我就可以跟着老師上宇宙下海洋,學會很多很多的知識了!

  書本讀後感6

在故事中,作者還同時告誡人們:在看到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同時,也要重視防止被利用、危害人類自身危機的行爲。儒勒.凡爾納提出要愛護海豹、鯨等海洋生物,譴責濫殺濫捕的觀念……面對這早在兩百年前的先知者的呼籲,我陷入了更深層次的思考:此書只是讓讀者感受豐富多彩的歷險和涉取傳神知識嗎?不,它是在啓發我們,讓我們的心靈對自然科學有更大的收穫。

儒勒.凡爾納是在告訴我們: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當時具備一定的科學背景,纔可能有來源於現實或高於現實的想象,否則不是科幻只是空想;而如果連想象都沒有,沒有目的、沒有方向,更不可能有科學的進步。

  書本讀後感7

《小王子》,一個充滿着寓意的成人童話,在許許多多看似平凡的細節,卻埋藏着引人深思的內涵。只能用心去貼近和體會,用自己已經慢慢的在變成大人的思維方式來辨別體味,一點點的找回那種純淨的感受,還有對單純的思念和眷戀。

“大人熱愛數字。如果你跟他們說你認識了新朋友,他們從來不會問你重要的事情。他們從來不會說:‘他的聲音聽起來怎麼樣?他最喜歡什麼遊戲?他收集蝴蝶嗎?’他們只會問:‘他多少歲?有多少個兄弟?他有多重?他父親賺多少錢?’只有這樣他們纔會覺得他們瞭解了他。如果你對大人說:‘我看到一座漂亮紅磚房,窗臺上擺着幾盆天竺葵,屋頂有許多鴿子……’那他們想象不出這房子是什麼樣的。你必須說:‘我看到一座價值十萬法郎的房子。’他們就會驚叫:‘哇,多麼漂亮的房子啊!’”

這其實是我們人類的一種病態。我們已經將自身的快樂、價值全都寄託在金錢及金錢等價物上,彷彿任何事物都必須折現之後才能做同等的比較。從而,我們對生活的追求因爲用金錢的衡量而變得淡而無味,變得悲涼悲催。可不是嗎,成爲比爾蓋茨似乎是人們最大的夢想,擁有N多的房子纔是躋身富翁行列的最好象徵。現今,不少人的人生價值觀幾乎到了必須通過物質和金錢才能來體現的境地。

其實,我們不需要講什麼太多的大道理,只要看看現實社會你就會明白,那些坐擁百套房的房姐、房哥們,他們真的狠快樂嗎?那些千萬、億萬富翁的快樂和幸福感真的是平民窟生活的難民的千萬、億萬倍嗎?我想答案無疑是不言自明的。

事實上,快樂、幸福與金錢、權力幾乎無關。我們的前輩、那些早就立業的成年人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多年後往往學會了客套話、學會了圓滑。我們已經習慣用看得見、摸得着的事物來證明我們的成功與價值,譬如學歷多高、年薪多少、家產幾乎……反而我們這些“大人”變得很像“孩子”。沒有這些“成功標籤”彷彿人生變得很失敗,很沒面子。他們不會去關注朋友、家人、同事以及自我的心靈層面的需求。孩子考大學選專業也不是由着性子來的,要選熱門的,易就業的,而興趣永遠只能是口頭上說說的興趣。

《小王子》書中的小王子,其實就是一位讓你與自己心靈對話的小男孩,他能讓你在浮躁的社會裏能靜下心來,真切地看見自己的需求,用純真的心靈去對待複雜的問題。也許我們再也回不到童年,但我們多學學小王子,至少我們還能保持一顆童心。

  書本讀後感8

《媽媽不是我的傭人》?不知道爲什麼剛開始聽到這個名字,我就被它吸引了。也許是覺得自己把媽媽當成傭人了。回到家,我一口氣讀完了它。

故事分爲三個篇章。故事的主人公阿章,是一個一直被媽媽侍候着的小皇帝,在城裏學習非常優秀,還是班上的班長;可是暫時轉學到鄉下,離開了媽媽後,阿章總是丟三落四的。這天竟把自然科學作業也落到了家裏,被老師罰着打掃廁所,阿章心裏很委屈,因爲他的自然作業是經過經心準備的,爲了得高分,他還特地上網找圖並打印,然後把打印出的圖片貼在作業本上。可是很不幸,忘了帶。上美術課,又忘了帶水彩筆,他找曉金去借,可曉金毫不留情地拒絕了他。

當阿章回到家裏,看到作業本擺放在桌上,房間乾乾淨淨時,很是高興,可是這時曉金說話了,她說:你給我聽好!我不知道你的媽媽是不是你們家的傭人,但我的媽媽不是!我媽媽不但要做家事,還要忙關種田,你知道她有多忙嗎?你自己製造的垃圾自己清理纔對,爲什麼老是要我媽媽邦你打掃呢?”說完,曉金離開了房間。阿章的自尊心受到了打擊,並且決定以後自己清理房間,帶齊東西,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一切。

看到這裏,我的內心非常的震驚,是啊,我的媽媽又是個什麼樣子呢?我的媽媽難道是我的傭人嗎?雖然我比阿章好很多,但爲什麼每天晚上媽媽都要不辭幸勞的掃地拖地?爲什麼每次我看完課外書,扔的滿牀都是,當再次要看時,書都擺在書架上整整齊齊。這都是爲什麼?曉金的一句話,讓我想起了好多,我的媽媽每天既要上班,還是照顧我們一家的衣食住行,她很忙很忙,她也很累很累,爲什麼我要把媽媽當傭人呢?想着想着,眼淚流了出來,前幾天,我們一家去浙江,每次吃飯時,桌子上放着可口的飯菜,可我大多不能吃,於是我就在那生悶氣,不管媽媽怎麼說,我就是什麼也不吃,眼巴巴地看着媽媽吃海鮮吃的津津有味的樣子,我可已說是火冒三丈,很生氣的離開飯桌,鑽進我的房間裏看書去了,根本不體會媽媽的感覺,也不知道媽媽今天有多疲憊,當時唯一的感覺就是生氣,生媽媽的氣,現在回想起來,心裏才感覺到一絲絲的心痛,一來媽媽那天晚上就去附近買了點點心給我,二來那天媽媽很累,冒着大雨給我去買的,否則我真的要餓死了。想到這裏,我的羞澀涌上心頭,發自內心的對媽媽說,媽媽,對不起,是我太無理了,是我太自私了,太不懂的愛自己的媽媽了。媽媽您不是我的傭人!

媽媽吃苦耐勞,而我們卻當上了“小公主”“小皇帝”,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好日子,媽媽真的快成我們的傭人了。媽媽生育我們,把我們一口一口地喂大,但我們不知道報答母親,爲她們做些事,讓媽媽放心。

媽媽,從現在開始,我會好好地待你,儘量做到自已的事情自己做,我會自己準備上課用品,也會親自己收拾房間,儘量做到不用你幫我整理理房間,書本。

媽媽,從現在開始,我要高聲地對你說,你是我的媽媽,是我最親最愛的媽媽,你不是我的傭人。

  書本讀後感9

汪中求先生的《細節決定成敗》一書,在我的學生時代就曾經風靡全國,併成爲國人追捧一時,炙手可熱的成功學著作,接下來幾年裏,國內圍繞成功學的著作就如雨後春筍般的不斷涌現。非常有幸,我是曾經聽過汪中求先生的一次講座的,依稀記那是一次有關成功學方面的講座,印象最深刻就是當講座結束時,在場每位同學都信心倍增、躊躇滿志,當時我就驚歎於汪先生強大的感染力和特別的親和力,且不說他演講的內容,光是他獨具眼光的例證分析,充滿激情的互動交流,總是能讓人精神振奮不已。《細節決定成敗ⅱ》仍是汪中求先生繼續探究成功學的一部力作。

通讀過後,我最大的感受是該書行文筆墨一氣呵成,讀來朗朗上口,饒有興致。我一直認爲,細節決定成敗必定是該書的最本質、最核心的觀點,作者儘量窮盡所有的佐證,意在證明立論觀點的正確性和合理性,我沒有像那些持反對觀點的讀者那樣去逐字逐句推敲書中某些說法是否站得住腳,我更是在意此書的出發點,或者說是意圖。其實本書開篇就把立意表達得很清楚,“渴望成功者多,而結緣成功者少”,該書就是一本關於成功學的書。既然談到成功學,首先要搞清楚什麼叫成功?目前雖然沒有一個標準的定義,但是大家可以接受的成功的概念如是:成功是達到預期的目標。目標是重要的,但過程更精彩,成功學是專門研究成功過程的學問,成功學具有很強的應用性。

再進一步,成功學在國外最早來源於英國培養紳士的觀點,代表人物有約翰.洛克等人,中國古代有立德、立功的說法,現代的很多成功學理論其實在孔子的《論語》中都有闡述,並不是很新的東西。成功學原理基礎乃是弗洛伊德的三我,巴弗洛夫的條件反射和第二信號系統,馬斯洛的需要學說,該學說的基本範疇是:觀念(理想、信念)目標、行動、時間管理、情緒管理、人際管理、財商。我理解,“成功學”實際上是一門關於自我管理的學問,或者說是理想信念與目標行動教育方面的內容。學者曾經指出:“雖然‘情商熱’和‘財商熱’都有組織策劃的成分,但作爲一個持續10多年的社會文化現象,成功學現象’卻不是某一個機構力所能及,它既有天時地利的社會環境因素,又有人們心理需要的配合,既有成功學本身的魅力,又有成功學培訓和圖書等豐富的載體的配合。可以說,成功學現象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產物。它的發生和發展對人們的影響是深刻而持久的。”我想,成功學的背後有一樣東西比如何成功來得更重要,那就是追求成功,對待成功的態度,也曾有人這樣說過“態度決定一切”,這個說法從字面上看似乎有些武斷,但是我是非常贊同的。

  書本讀後感10

我有整整一櫃子的書,櫃子裏大部分的書我都看過或者爸爸媽媽給我讀過,其中我最喜歡的書是《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講的是有農場旁邊住着的一羣狐狸的故事。每天晚上狐狸爸爸都會去農場找吃的,它們最喜歡吃雞了。可是農場主卻討厭狐狸,他們一直想抓住它們。一會拿槍打狐狸,一會拿鏟子挖狐狸洞,甚至開着挖掘機挖,最後還想了很多辦法去圍困狐狸一家,想把它們都餓死。狐狸一家幾天幾夜都沒東西吃,也沒地方跑,大家都要餓死了,小狐狸們也都放棄等死。可是狐狸爸爸很堅強也很聰明,不但沒有放棄,還積極想辦法。它帶着小狐狸們用最後的力氣從反方向挖地道,不但挖到了農場主家的雞舍裏,裏面全是肥美的老母雞,還挖到了農場主存放薰火腿的倉庫裏,更挖到了農場主家儲存蘋果酒的酒窖。這下狐狸一家再也不愁餓肚子了,他們美美的吃了一頓大餐,安安靜靜的在洞裏休息。狐狸爸爸用自己的勇氣和機智救了全家。

這本書讓我們懂得,在任何困難面前,我們都不能輕易放棄,要積極想辦法,辦法總比困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