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明朝那些事兒》經典讀後感大綱

《明朝那些事兒》經典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3W 次

《明朝那些事兒》裏,從朱元璋打天下起、朱棣造反、建文帝失蹤、鄭和七下西洋、遷都北京、于謙北京保衛戰、王守仁學派、徐階、張居正、戚繼光、孫承宗等等英雄人物的出現,兌現了歷史的正義戰勝邪惡的經典語句。這些是可以學習和借鑑的:朱元璋從小放牛,上不起私塾(學校),在艱苦的環境下成長着,沒有放棄一絲生存的希望,父母的過世(餓死的)雖然給他極大的打擊,所謂受盡折磨,但他依然拼命的活着,雖然只是活着(當時很不容易的,很多人被餓死,比如他父母,他大哥,他侄子),他當了八年的和尚,討過飯當過乞丐,但他依然挺立着,直到被迫起義,最終成爲戰場上的英雄,在那些叱吒風雲的戰爭中,他文武雙全,大智大勇,深謀遠慮,共計於心,自鄱陽湖打敗陳友諒,解決張士誠,登基成爲明太祖,開創了大明公司,當上老闆,當上老闆也沒閒着,工作兢兢業業,勤勤懇懇,造福百姓,嚴懲*官污吏,改變了當時民不聊生的局面,他的一生是輝煌的,他讓歷史上留下了他的名字,留下了他的足跡,這足以告訴我們:不論再艱苦的環境都要活出生命的價值!我們雖然不能像朱元璋那樣名留青史、流芳千古、被世人所敬仰(當然有些人也許不會敬仰),但我們要懂得生命的可貴與價值,要爲生命所付出才能更顯我們的本色。

《明朝那些事兒》經典讀後感

朱棣雖然造反搶了自己侄子的皇位,但他依然能有自己輝煌的一生:期間鄭和下西洋,讓解縉編寫《永樂大典》、遷都北京等等都是中國史上最有歷史意義的事。總之歷史是一面鏡子,我們每個人都值得擁有,我們雖然不能隨時隨地都拿出來照,但照了對自己沒有害處,它讓我們看清我們真實的自己,瞭解生命的'真諦,臉上髒不髒你問鏡子就知道!歷史有太多的多疑,這些多疑在歷史學家們中都有很多爭議的(至今)。比如明朝的滅亡是什麼原因?有人說明朝滅亡於嘉靖(嘉靖嘉靖,家家皆盡),有人說滅亡於萬曆(萬曆萬曆,不重視教育),有人說滅亡於魏忠賢(忠賢忠賢,壞的沒邊緣)等等,其實說一個時期和某個人是不正確的,他不是數學題是對不是錯,是錯不會對,壹加壹只有一個結果。按理說,同樣可以說明朝滅亡於崇禎,因爲他是最後一個皇帝——朱由檢,只怪他無能?這樣說是不正確的!所以說歷史很全面很複雜,它照出的人影是不樣的,形態萬千,而真正相同的就是兩個字——自己!

歷史有些其實很簡單,在明朝的科舉制度中,什麼狀元、解元、會元(三元)、舉人、進士等等也就那麼回事,在政治利益的鬥爭中,就是“順眼”與“不順眼”,這些我們還是比較有傳統觀念的,傳到今天任然適用。無外乎就是我們不在騎馬打仗、不再用毛筆硯臺寫書(不是泛指)、不再萬歲萬歲萬萬歲,這是社會的進步,先人們用智慧換得的進步,所以歷史讓我們進步。歷史有很多懸念的地方和不解的地方,話說回來就是謎語,比如建文帝失蹤是怎麼失蹤的?怎麼逃出去的?傳說是朱元璋生前知道潘王(應該指朱棣)要造反,還專門畫了張逃跑路線等等,這是很不科學的說法,也許某些史書上是那麼寫的,只能說這個編寫歷史的人太扯——扯淡,只能說他迷信云云。又比如朱重八(朱元璋)先生出身的時候,火光滿地,鄰居還以爲着火了,還跑來救火等等,都是不科學的,成功人士出身時就火光四射,紅光滿面——完全屬於拍馬屁行爲!咋不說滿地都是金子喃?火光漫天,結果是完全燒糊——胡扯。而作者批判了這種拍馬屁的行爲!文中很多地方作者當年明月抓住了員工與老闆的心理,就其太監也好,壞人也罷,反到很同情,畢竟嘛,你是老闆,我跟你打工也不容易的嘛,拿點死工資,偶爾貪點錢,也是混口飯吃,犯得着這樣嗎?所以歷史有很多奇怪(見怪不怪,很正常)的事,這也許會增加你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