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昆蟲記的經典讀後感

昆蟲記的經典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3W 次

昆蟲記是一部概括昆蟲的種類、特徵、習性和婚習的昆蟲學鉅著。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昆蟲記的經典讀後感,相信能帶給大家幫助。

昆蟲記的經典讀後感

  昆蟲記的經典讀後感一

《昆蟲記》是法國昆蟲學家,動物行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的代表作,一套書籍共有10卷,每卷裏有許多不同的章節。它用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各種不同的昆蟲和它們的生活習性,比如:節腹泥蟲竟能讓獵物一動不動,毛刺砂泥蜂會爲黃地老虎幼蟲做手術,石蜂特別的進食和產卵方式, 砂泥蜂和燕子爲什麼喜歡在別人家築巢, 松毛蟲爲什麼總是一絲不苟結串而行, 而圓網蛛織的網不僅結實更像是一幅有規則的幾何圖案……

這些書不僅描寫各種昆蟲的特性,還引入了許多生物知識和專業術語,讀起來還是挺花時間的。我剛完成了第一卷《高明的殺手》 ,其中我最喜歡的章節是關於“聖甲蟲”的。我喜歡它的原因是這一章節不但完整地描述了聖甲蟲的外形,而且還擬人化地描繪了聖甲蟲找糞便、做糞球和推糞球等一系列動作和故事,比如:聖甲蟲會爭先恐後的擠到最前面,有的梳耙表面的糞便,有的往下挖,尋求更好的糞便;聖甲蟲在推糞球時常常會有“熱心的合夥人”來相助,可它真正的目的不是幫助,而是想要搶走這個本來屬於原主人的糞球;當糞球推着推着不小心被固定在一枚大頭針上時,兩隻聖甲蟲就會合力從糞球底部拱糞球,可是如果大頭針太長,聖甲蟲拱不出糞球來時,他們就會立刻放棄,因爲他們想不出其它更好的辦法了……

我覺得這是一篇關於昆蟲的佳作——作者知識非常淵博,更可貴的是,法布爾把對昆蟲的介紹簡化成通俗易懂的語句,並且適當地加入自己的觀點,還爲書中出現的昆蟲們配上了精美的插圖,整本書像一本字典,又像一本童話書,讓我這樣的小讀者也能讀懂這些文章,幫助我走進奇妙的昆蟲世界。就像書中所說的,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看了這本書,讓我喜歡上了昆蟲。

  昆蟲記的經典讀後感二

看了《昆蟲記》後,這本書使我非常着迷, 本來昆蟲世界有這麼多的神祕,我曉得了:清晨,蟬是怎麼脫殼;屎殼螂是如何滾糞球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還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過錯的,蜂抓青蟲不是當成本人的兒子養,而是爲自己的後輩部署食品。

第一次讀《昆蟲記》,不知怎麼的它就吸引了我。這是一部描寫昆蟲們生養、勞作、狩獵與逝世亡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清爽天然;風趣的敘述,引人捧腹……人性化的蟲子們翩然登場,多麼奇怪、有趣的故事啊!法布爾的《昆蟲記》,讓我不夢幻感,那些詳細而具體的.文字,不斷讓我感覺到放大鏡、溼潤、星辰,還有蟲子氣息的存在,好像置身於現場一樣。被我疏忽太久了的昆蟲的身影,及它們囂張的鳴叫,一下子集合過來,我屏住呼吸,而後,憑它們穿透了我心靈的幽暗。是法布爾,讓我看到了昆蟲跟我們人類在生與死,勞動與搶奪等很多問題上都有着驚人的類似。《昆蟲記》不是作家發明出來的世界,它不同於小說,它們是最基礎的事實!是法布爾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單獨的,寧靜的,簡直與世隔斷的寂寞與艱苦。我仰起了頭,這一刻,我十分想仰起我的頭,像仰望星空一樣,來看待昆蟲們存在的奧祕。它使我第一次進入了一個生動的昆蟲世界。

於是,我接着往下看《昆蟲記》。

接着往下看,《昆蟲記》是一個個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種十分兇殘的動物,然而在它剛領有性命的初期,也會就義在個頭兒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蜘蛛織網,“即便用了圓規、尺子之類的工具,也沒有一個設計家能畫出一個比這更標準的網來”, 豐盛的故事件節使我浮想聯翩。 看着看着,這些蟲子們匆匆地清楚起來,我思考着:如果我們維護環境,不傳染環境,這些蟲子是不是還會在呢?當初的環境惡化,又是不是在當前還會有呢?我細心地想着這彼此之間的關聯,這一次的閱讀,《昆蟲記》爲我翻開了一扇全新的門。

當我持續瀏覽《昆蟲記》時,我看到法布爾過細入微地察看毛蟲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顧危險捕獲黃蜂,我看到他勇敢假設、謹嚴實驗、重複斟酌實驗過程與數據,一步一步推斷高鼻蜂毒針的作用時光與後果,螢的捕食進程,捕蠅蜂處置獵物的方式,孔雀蛾的遠間隔聯繫……一次試驗失敗了,他收集數據、剖析起因,回身又設計下一次。謹嚴的實驗辦法,大膽的質疑精力,勤懇的風格。這一次,我感到到了 “迷信精神”及其博大高深的內涵。

昆蟲學家法布爾以人道關照蟲性,含辛茹苦寫出傳世鉅著《昆蟲記》,爲世間留下一座富含常識、趣味、美感跟思維的散文寶藏。它行文活潑活躍,語調輕鬆滑稽,充斥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小氣鬼,身穿一件彷彿"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爲它的昆裔作出忘我的貢獻,爲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高興地進食,假如咱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如許可惡的小生靈!難怪魯迅把《昆蟲記》奉爲"講昆蟲生涯"的榜樣。

我歎服法布爾爲摸索大做作付出的精神,讓我感觸到了昆蟲與環境非親非故,又讓我感想到了作者的步人後塵和輕微的視察。《昆蟲記》讓我眼界寬闊了,對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了,懂得問題的深度也將超出以往。我感到 《昆蟲記》是值得畢生閱讀的好書, 我想無論是誰,只有當真地閱讀一下 《昆蟲記》,讀出味道,讀出感觸,必定能夠知道得更多。

  昆蟲記的經典讀後感三

《昆蟲記》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著名作家巴金說:“它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以人性觀察蟲性,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作者把畢生從事昆蟲研究的成果和經歷用散文的形式記錄下來,以人文精神統領在自然科學的龐雜實據,蟲性,人性交融,使昆蟲世界成爲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學形態,將區區小蟲的話題書寫成層次意味,全方位價值的鉅製鴻篇,這樣的作品在世界上誠屬空前絕後。沒有哪位昆蟲傢俱備如此高明的文學表達才能,沒有哪位作傢俱備如此博大精深的昆蟲學造詣。若不是有爲如此頑強的法布爾,我們的世界也就永遠讀不到一部《昆蟲記》了。

說我們幸運,還有更深的道理。法布爾之所以頑強,是因爲他有着某種精神。如果他放棄了,喪失了自己那種精神,這世界同樣不會出現一部《昆蟲記》。《昆蟲記》中對昆蟲的細節描寫更是令人不得不佩服法布爾超人的觀察力,如蟬和螞蟻乞討糧食時的狼狽形相:“螞蟻站在門檻上,身邊擺放着大袋大袋的麥粒,正調過臉去背對前來乞討的蟬。那蟬則伸着爪子,唔,對不起,是伸着手。頭戴十八世紀寬大撐邊女帽,胳膊下夾着吉他琴,裙襬被凜冽寒風吹得貼在腿肚子上,這就是蟬的形象。”這段乞討的描寫真是惟妙惟肖。

更令人讚歎的是,法布爾對昆蟲倒掛姿勢的描寫:如在金屬籠子裏,椎頭螳螂的幼蟲停在一個地方後姿勢始終如一,毫不改變。它用四隻後爪的爪尖鉤住網子,後背朝下,紋絲不動,高高掛在籠頂,四個懸點承受着整個身體的重量。倒掛棲駐姿勢是如此艱難,然而蒼蠅的倒掛姿勢卻截然不同。蒼蠅雖然也抓掛在天花板上,但是它總要抽出時間鬆弛一下,隨便飛一飛,操起正常姿勢走一走,肚皮貼地,肢體舒展開曬曬太陽。

法布爾對昆蟲的描寫,真是細緻入微,令人讚歎。試問一下,那個人沒看到過蒼蠅倒掛的姿勢,但又有誰去注意它呢?但法布爾在《昆蟲記》中對上千種昆蟲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描寫,這也正是法布爾的成功之處。

然而,法布爾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的一生面臨着兩大難題:一是“偏見”,二是“貧窮”。法布爾勤奮刻苦,銳意進取,從農民後代變成一位中學教師:中學教書二十餘年他兢兢業業,同時業餘觀察研究昆蟲及植物,發表過出色的論文。儘管如此,他想“登上大學講堂”的夢想始終沒有實現,開闢獨立的昆蟲實驗室的願望始終得不到支持。

教育,科學界權威們,骨子裏看不起他的自學學歷,看不貫他的研究方向。這種漠視與某些人的虛僞,庸俗,妒嫉心裏合拍,長期構成對法布爾的偏見。法布爾生在窮苦人家,靠自己打工,讀完了小學,中學;成年後只靠中學教師的工資,要後七口之家的生活,前半生一貧如洗,後半生勉強溫飽。然而,發佈而沒有向“偏見”和“貧困”屈服。他依然勤於自修,擴充知識儲蓄,堅持不懈地觀察試驗,不斷獲得新成果,一次又一次回擊“偏見”。他擠出一枚枚錢,購買壇,罐,箱,籠,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的極了研究資料,化教書匠之“貧困”爲昆蟲學之富有。

他爲了完成《昆蟲記》幾乎是犧牲了一切。他沒有抓住一生中出現的許多機遇去巧取功利,過上幻想中的“好日子”卻安於清苦,坐了一輩子冷板凳,甚至不惜把一家老小也捆在自己這張“板凳上”。

法布爾曾經提出一個問題:“只爲活命,吃苦是否值得?”爲何吃苦的問題,他已經用自己的九十二個春秋做出了回答:迎着“偏見”,伴着“貧窮”,不怕“犧牲”,“冒犯”和“忘卻”,這一切,就是爲了那個“真”字。追求真理,探索真相,可謂“求真”。求真,這就是“法布爾的精神”。

在這本《昆蟲記》中,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昆蟲的大千世界,更應該領略到的是法布爾“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精神。

當我面對池塘,凝視着它的時候,我可從來都不覺得厭倦。在這個綠色的小小世界裏,不知道會有多少忙碌的小生命生生息。在充滿泥濘的池邊,隨處可見一堆堆黑色的小蝌蚪在暖和的池水中嬉戲着,追逐着;有着紅色肚皮的蠑螈也把它的寬尾巴像舵一樣地搖擺着,並緩緩地進;在那蘆葦草叢中,我們還可以找到一羣羣石蠶的幼蟲,它們各自將身體隱匿在一個枯枝做的小鞘中——這個小鞘是用來作防禦天敵和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災難用的。

在池塘的深處,水甲蟲在活潑地跳躍着,它的前翅的尖端帶着一個氣泡,這個氣泡是幫助它呼吸用的。它的胸下有一片胸翼,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像佩帶在一個威武的大將軍胸前的一塊閃着銀光的胸甲。在水面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堆閃着亮光的“蚌蛛”在打着轉,歡快地扭動着,不對,那不是“蚌蛛”,其實那是豉蟲們在開舞會呢!離這兒不遠的地方,有一隊池鰩正在向這邊游來,它們那傍擊式的泳姿,就像裁縫手中的縫針那樣迅速而有力。

在這個地方你還會見到水蠍,只見它交叉着兩肢,在水面上悠閒地做出一副仰泳的姿勢,那神態,彷彿它是天底下最偉大的游泳好手。還有那蜻蜓的幼蟲,穿着沾滿泥巴的外套,身體的後部有一個漏斗,每當它以極高的速度把漏斗裏的水擠壓出來的時候,藉着水的反作用力,它的身體就會以同樣的高速衝向前方。

在池塘的底下,躺着許多沉靜又穩重的貝殼動物。有時候,小小的田螺們會沿着池底輕輕地、緩緩地爬到岸邊,小心翼翼地慢慢張開它們沉沉的蓋子,眨巴着眼睛,好奇地展望這個美麗的水中樂園,同時又盡情地呼吸一些陸上空氣;水蛭們伏在它們的征服物上,不停地扭動着它們的身軀,一副得意洋洋的樣子;成千上萬的孑孓在水中有節奏地一扭一曲,不久的將來它們會變成蚊子,成爲人人喊打的壞蛋。

乍一看,這是一個停滯不動的池塘,雖然它的直徑不超過幾尺,可是在陽光的孕育下,它卻猶如一個遼闊神祕而又豐富多彩的世界。它多能打動和引發一個孩子的好奇心啊!讓我來告訴你,在我的記憶中的第一個池塘怎樣深深地吸引了我,激發起我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