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方與圓優秀讀後感範文(精選8篇)

方與圓優秀讀後感範文(精選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8W 次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方與圓優秀讀後感範文(精選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方與圓優秀讀後感範文(精選8篇)

  方與圓優秀讀後感1

丁遠峙先生所著的《方與圓》,我讀過好幾遍了,現在翻閱起來還是倍感親切,他舉例貼切,耐人尋味,將人的心理活動淺顯地剖析出來,覺得是一本年輕人值得一讀的好書。

《方與圓》,一部我很喜歡的書。只是讀一次就如沐春風,讓春雨給洗禮了…這本書,並沒有訂立條綱,而是從小處着手舉出貼切的例子,淺顯地將人的心理活動剖析出來。由一個人在面對某個問題時的心理及由此而發的行爲上的反應,有滴水藏海,窺斑見豹的味道…這是我們這作所必須學習的,以小見大的方法。例子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

此書從清朝的銅錢形狀——“內方外圓”引入做人的道理。方,就是做人的正氣,具備優秀的品質。圓,就是處世老練,圓通,善用技巧。正如人走路,直走不行,就可以繞過去。一個人如果過分方方正正,就像生鐵一樣,一拗就容易斷;但一個人八面玲瓏,圓滑透頂,總想讓別人吃虧,自己佔便宜,久而久之,誰還願與這種人打交道呢?從而揭示出做人必須方外有圓,圓中有方,外圓而內方的道理。

方,乃做人之本,是一個國家和平安定的精神脊樑。人的外在即內心的反映,內心無也則虛。所以內心方正,外在的處事也自然而然的有之。是的心靈傑出纔可能有行爲事蹟的傑出;人的內心美好,纔有氣質的美好。心之方正決定正如起決定作用的司令,司令具威望魄力,優秀品質纔有能力去命令參謀將士。

“圓”亦是處世之道。懂得圓滑處事之人也往往總是少些遭到他人的“攻擊”,也可將些事委婉說出。正如:

有一次有一個記者向著名歌星鄺美雲提出了一個叼磚問題“你讀書時成績很差,你是否很笨”。面對棘手問題,可鄺回答卻發人深剩“注意到沒有?讀書時成績一流的人畢業後幹什麼?可能當工程師、律師、醫生…而成績二流的幹什麼呢?他們中很多人卻當了那些工程師、律師、醫生的老闆!”

成績一流的成了打工仔,而二流的卻當了老闆,爲何如此?原因之一即爲成績一流的同學過分專心於專業知識,忽略了做人的“圓”,而二流的甚至三流的同學卻與人交往中掌握了圓這一處事之道。

這是由方與圓而聯想到了我們實際生活中的處事方式,給我們以啓示:生活中處事,方與圓不可或缺。

也正如前文所說的方與圓,方的每一個直角彷彿代表着每一目標,圓的始點和終點也代表着每一個木標,而通往目標的道路非

人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說沒有方圓不成規矩。方者,做人的原則,根本;圓者,做人的策略,技巧。沒有方正之心,人就是一片隨波逐流的樹葉,永遠找不到自己的立足之地。沒有圓熟的人生策略,人就像一艘不知道轉向的船隻,東碰西撞,永遠無法駛向自己的目的地。方是以不變應萬變,圓是以萬變應不變。方是做人的脊樑,圓是做事的錦囊。做人要方,不忘大原則。做事要圓,不鑽牛角尖。做人心量要圓,做事性格要方。律己要方,待人要圓。識人要方,用人要圓。總之,做人做事方與圓要有個度,該方則方,該圓則圓。取方者是正直的人。取圓者是聰明的人。方圓並取者,是智慧的人。外圓內方,可謂人生最高境界。做人有方,就能堂堂正正;做事有圓,就能得心應手。方是做人之本;圓是處世之道,掌握人性乃萬圓之源。願做一個方圓有度,進退自如的人。

  方與圓優秀讀後感2

本書的作者丁遠峙先生,那麼《方與圓》給我什麼樣的啓示呢?它沒有使我由瘦變胖,但它改觀了我的品質,幫助我深刻地認識人,認識社會,認識人生,教會我如何爲人處世。古訓說的好:做人要“外圓內方”,即內要方正,外要圓通;既有鮮明的棱角,又有處世的技巧。只有把握好這其中的平衡點,纔算真正把握了自己的人生,從而走向成功。《方與圓》一書從品質篇和技巧篇講述了一個人如何從加強自身的品質修養開始,通過靈活的處世技巧走向成功。

說來簡單,但又有幾人能真正做到呢?從小老師、雙親就教導我們:要想成功,就要好好讀書,知識就是力量。於是我們努力地啃書本,拼命地去爭第一。但是《方與圓》卻告訴我們:學校裏成績一流的畢業後可以做工程師、律師、醫生,但成績一般的卻有可能成爲他們的老闆。可能這其中就存在着一個近年來十分熱門的IQ與EQ的問題,也就是教育學家們念念不忘的“第七名現象”,工作後,成功的往往不是那些在學校裏成績最好的同學,而是當年處於中上游的第七名左右的同學。究其原因,正在於看誰掌握了成功所必需的品質和技巧。優秀品質要具備的三要素:自信、勇氣、熱忱,這是立身之本。而懂得朋友和敵人的辯證法,懂得讚美的威力和批評的作用等等技巧則是成功之道。

首先自信是萬事的保證,有了強烈的自信心,就會覺得做任何事情都底氣十足,否則,一旦遇到困難挫折就打退堂鼓,哪來成功可言?自信會使你創造奇蹟。古往今來,每一個偉大的人物在其生活和事業的旅途中,無不是以堅強的自信爲其先導。拿破崙曾宣稱“在我的字典中沒有不可能的字眼”,這是何等豪邁的自信,正是因爲他的這種自信激起了無比的智慧和巨大的能力,才使他成爲橫掃歐洲的一代名將。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激發進取的勇氣,才能感受生活的快樂,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潛力。其次是勇氣。“勇氣,使你立於不敗之地”。勇氣,就是敢做敢爲,就是將計劃付諸行動的一種膽識。總是在想,總是在說,卻總沒有做,就彷彿熔岩在地層運動,但總沒有足夠的力量噴發。其實,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有屬於自己的機會出現,關鍵在於如何把握,在於有沒有勇氣邁出第一步。之三是熱忱,就是要永遠保持對工作和生活的熱情,對事業的狂熱,“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再說說技巧。良好的技巧能讓人在工作、生活中游刃有餘。每一天我們都在和人打交道,瞭解人性的各個方面,再根據實際情況分別對待,這是掌握技巧的基本方法。尤其是剛出校門的年輕人,初生牛犢不怕虎,方有餘而圓不足,碰壁自是在所難免。與其在社會的大浪淘沙中被動地磨去一身的棱角,還不如在伊始階段就懂得自我調節,少走彎路。

通過閱讀,它讓我更深刻地認識人性,把握人性的'弱點,幫助我樹立信心,建立樂觀的生活態度,培養健康的心理。正像書中所言,刻意改變自己去掌握某種技巧,是永遠無法取得成功的,而優秀的品質纔是人生成功的決定因素。我想提醒自己的是,每天對着鏡子的時候多一些微笑,那麼你看到是就是一個自信的,快樂的,充滿活力的,在走向成功的自己。

  方與圓優秀讀後感3

本人一直保留着睡前翻閱枕邊書的習慣,這幾日在讀《方與圓》,這本書主要講中國哲學中的“方與圓”的概念,結合中外大量真人實例,從得失、屈伸、進退、交際等角度,用深入淺出、繪聲繪色的語言詮釋出方與圓的真諦,揭開爲人處世之道,讀來確讓人“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也有一些內心的收穫,付諸文字。

這本書的書名取自一枚外圓內方的古錢,揭示了做人處事需要“外圓內方”的道理,書中談到,“方”乃做人之本,“圓”乃立世大道,在人的品質培養、氣質修養、爲人處世方面,要善於把握好方與圓的辯證統一關係。這本書恰到好處地回答了一個人怎樣才能做到圓滑而不事故?對待一件事時,是該正直不阿、毫不留情,還是應該不聞不問,裝作毫不知情?又或者是在其中尋找到一個平衡點?

“方”是堂堂正正做人的精神脊樑,是人內在精神的一種反映,人的氣質、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的內在品質決定。“圓”是處世之道,是老練、圓通,善用技巧。方與圓彼此相互獨立,但又辯證統一,只有把握好這其中的平衡點,既要有鮮明的個人立場和棱角,又要有處事的技巧,如此纔有機會真正把握自己的人生,然後創造新的未來路程。

在工作和生活中,在與領導和同事的相處過程中,也要充分地尊重對方,善於聆聽,與人爲善,幫助別人其實就是在幫助自己,勿道人長短,勿觸怒別人,勿探人隱私,學會“心理整容”,打造和諧、團結、融洽的同事關係,才能更有利於工作的推進。

再則,“接地氣”是近兩年來的一個流行語,“順乎人理,接其自然”。“接地氣”也是這本書要告訴讀者的一個重要理念,在保持自己能力、自信、勇氣和熱忱的同時,還有擁有積極的心態,融入自己所處的環境,提高、調整自己的心態、爲人處世的技巧,這些改變會讓人受益良多。學會欣賞別人的優點,遇到問題,考慮別人百思不得其解,反觀自己一目瞭然。

書中談到了很多處事技巧,但我想,“醉翁之意不在酒”,作者羅列衆多案例、技巧的同時,也是讓讀者在品讀中增長智慧,不刻意學習、模仿,但同時又受到啓迪,在遇到類似事情時能得以啓發。

無論是在學習生活中,還是在未來的工作生活中,要做到應該“方”的時候“方”,應該“圓”的時候“圓”,這樣纔會讓一個人在擁有信心的同時又不會失去人心,在方與圓之間找好自己的立足點吧。

  方與圓優秀讀後感4

每月一書,這個月的書終於看完了。怎麼覺得這周的書看得特別的慢,而且這個月的書也稍微比之前的兩本書要厚,是兩部。

看完以後也沒什麼要說的,感覺跟之前看的那幾本書都沒啥大的區別。感覺都是在同一個道理,只是表達方式不一樣,但是翻來覆去的講這些和成功有關的幾個因素的問題。

《方與圓》讀完後的最大感覺就是很像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所以說,《方與圓》是中國版的《人性的弱點》。書中也同樣討論了在很多書中都會經常提起和討論的話題,諸如寬容、態度、信心、信仰等的偉大作用和蘊藏的無窮力量。這些書怎麼說呢,應該給他們起個更好聽的名字,與“成功學”沾點邊的名字。

很多的類似的書,都有類似的內容,讀起來的時候也真的會讓人熱血沸騰,感覺成功就近在咫尺了。可是,讀過這些書的人中又會有多少人會成功?如果讀完這本書每個人都會成功的話,這個世界就不會有什麼“偉人”和“創造”了。問題是,我們讀完這本書一週以後呢,一個月以後呢,半年以後呢?關鍵是我們都沒有把想法付出行動,如果說我們能夠要求、強制自己堅持按照自己的計劃去執行,那就一本這樣的書就足以受用終身。

成功有很多種,我覺得不管做什麼事情,只要做的開心了,認真的去做了,都可以說成功。可是,我們對成功的定義卻往往侷限在金錢、名譽、地位、身份等等很物化的東西上。這就讓我聯想到信仰這個東西,書中也有討論的。而中國最缺少的就是信仰和價值體系。

個人覺得不管哪一個國家、民族或者是個人,都不能沒有信仰這個東西,信仰是一個很可怕的東西。沒有了信仰,人就會缺少歸屬感和安全感,就會心理空虛。因爲沒有信仰,所以我們很容易就會把這些不好的感覺轉嫁到追求物質的東西上。所以,大家都頃其一生的追名逐利,最後透支了自己的生命還過得不開心和憋屈。而當自己的這些物慾都得到滿足以後,人生又沒了目標,重新陷入另一輪的空虛之中。悲觀主義之父叔本華曾說過,人生的兩大痛苦就是物慾沒得到滿足和物慾得到滿足了。因爲我們的心靈一直找不到歸宿,那生命豈不是就成了“行屍走肉”了。生命,是用來享受的,不是用來虐的。

中國的富豪移民到了西方的一些國家以後都會感到很失望,因爲沒有人會因爲你有多少多少錢,或者是某某大公司的總裁、CEO什麼的,或者因爲有了多少多少棟的房產和別墅等等而對你卑躬屈膝、阿諛奉承,甚至是可以開着私家車把人給撞x了還可以揚長而去的。在美國,哪怕你是總統也不可以不尊重一個掃大街的清潔工的,因爲每個生命是平等的,這也是信仰。

看過一些書籍,也和一些在國外的同學聯繫過,不知道爲什麼這些發達國家的人們心態就能那麼的平和和“穩”。這個也是我一直嚮往歐洲國家的一個原因,呵呵呵,還想在有生之年能到歐洲國家去旅行呢。如果有實力的話,去歐洲國家繼續求學。其實,中國人拖家帶口的在國外求學的也不在少數。不是崇洋媚外,因爲真的有很多需要我們學習的,書的作者不是也有建議我們說,能出國的話就儘量出國。個人覺得,視野開闊了,人的心胸也變得很寬廣。

總結了一下,《心靈軟件》和《人生控制論》大多講的都是內因在一個人成長中、成功過程中的作用。其實也就是一個人的心智在不斷的成長和成熟,另外還要真正的去做。

人生需要理想,需要做“白日夢”,這樣纔會使生活充滿色彩,而且當我們越是想象自己的理想會實現時,就會越容易實現。祈禱吧,祈禱理想照進現實,夢想成真。

  方與圓優秀讀後感5

一直很喜歡中庸之論,何爲適可而止,方圓之間如何界定,這也是一門長期的學問。這本書花了一個週末的時間讀完,有精有略,不求全數吸收,但也能感悟一二。方爲原則,圓爲變通,這本身相輔相成看各自如何應用。

前段時間也因工作的事情很苦惱,同事在工作上受了委屈,原本應該爲同事解決爭取的我,因爲上級的和稀泥而無能爲力。一方面嚮往公平,希望與自己的行爲標準保持一致,另一方面又只能安慰同事,工作中的是與非在爭取之後只能學會接受。不知道自己做得是否正確,看完這本書之後,些許釋然。正如那句話:“在想改變環境之前,應先改變自己。”比起改變現在的環境,似乎改變自己會更加容易一些。工作中也不見得都是公平,面對工作各方面的壓力,隱忍,進步,適應都是必然要經歷的過程。解決問題的方式也未必就是拿着道理去理論,達到目的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種,而初衷不曾改變。

生活中的自己,經常會被別人說成一個太過正直的人。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它不完全是一個褒義詞。我也經常會困惑,爲什麼顯而易見的道理,自己去堅持有時候卻顯得格格不入。歸根到底,還是自己不懂得在社會中與人相處以圓爲主。人與人的相處,着重人性,變化方法。而道理爲方,放在內心,只是自己變通的依據,卻不是與人爭論的論據。我也曾因爲別人的評價,因爲自己吃過的虧,懷疑過在這個社會中,想安身立命,是不是要違背自己的內心,做一個“壞人”。但是看完這本書,卻讓我更加堅定,自己的三觀不一定要刻意迎合甚至改變,生活中的相處可以求同存異,對於他人短暫的盈利,也不必太過羨慕,甚至否定自己。比起獲得物質的收穫,做一個自己認可的人,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努力,直到過完這一生,或許這才叫圓滿。

方與圓,正如中庸。兩者結合,過猶不及。

  方與圓優秀讀後感6

《方與圓》是一本丁遠峙先生的着作,他在目錄裏就很準確的告訴我們什麼是方,什麼是圓,因爲時間的限制和自己懶惰的原因,因而到現在只看了書的一部分,看這本書時我感到很親切,因爲它準確地告訴了我怎樣去爲人處世,怎樣去工作和生活。

《方與圓》取名於一枚外圓內方的古銅錢,寓意我們做人須外圓內方,書中說方乃做人之根本,圓乃立事大道。在人的品質培養,氣質修養等方面,如果能恰當的把握方與圓,就能使人生更快樂,事業更成功。如果一個人過於方方正正,就像一根直木一樣,這樣就容易折斷,遍體的菱角在與人交往中,不經意之間也容易磕傷別人。但是如果一個人八面玲瓏,圓滑透頂,凡事總是想讓自己佔盡便宜,讓自己從中得到好處,久而久之,誰都不想跟這種人打交道,這種人自然會失敗。所以做人必須外圓內方,圓中有方,方中有圓。如何才能做到呢,怎樣才能成功呢?

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想得到的答案,按我自己的理解,我覺得要想獲得成功要看他本身是否具有良好的品質和很好的與人溝通的能力。良好的品質最重要的成分是自信,勇氣。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素,自信能激發自身最大的潛能,如果一個喪失信心,那他將走向失敗。在與人交際中,當然溝通是必不可少的,書中說到與人溝通最重要的是讚美和批評,要很好的把握讚美的威力與批評的技巧,人對尊重的需要是人性深處的飢渴,當然滿足人尊重的需要不是要你卑躬屈膝,點頭哈腰去迎合別人。真誠的讚美是激勵人的最佳動力,。如果說讚美是撫慰人靈魂的陽光,那麼批評就是照耀人靈魂的鏡子,能讓人更加真實的認識自己。批評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幫助別人進步,可往往我們大多數時候的批評不是爲了幫助別人,而是爲了泄憤,發泄不滿,通過批評別人來擡高自己,同時掌握批評的技巧也很重要,可能同樣的一句話,換一種說法,收到的效果完全不同,別人也會更願意去接受。

在現在的社會,要想取得成功,自身必須具有良好的品質,對工作生活充滿熱情,對自己要有自信,做好身邊的每一件事,我們一起努力吧。

  方與圓優秀讀後感7

“方”的確是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精神脊樑,人的外在是內在的一種反映,內心沒有的東西,外表就無法顯露;內心有了,外在自然而然就表現出來。人的心靈傑出,行爲纔可能傑出;人的內心美好,氣質纔會美好。人的氣質、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的內在品質決定。正如軍隊,做參謀的,只需要有計謀,但起決定作用的司令官,卻要有威望、魄力、具備優秀的品質。對人生而言,技巧只是方法和手段,而決定人生成敗的卻是品質。

“圓”是處世之道,有位記者向香港著名歌星鄺美雲提了一個刁鑽的問題,“你讀書時成績很差,你是否很笨?”這個問題的確棘手,可鄺美雲的回答卻發人深思。鄺美雲是這樣回答的:“注意到沒有,讀書時成績一流的人畢業後幹什麼?可能當工程師、律師、醫生;而成績二流的幹什麼呢?他們中很多人卻當了那些工程師、律師、醫生的老闆。”

在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建立成功的人際關係。人際關係是開展各項管理工作的渠道,方圓文化是處理各種人際關係的基本技巧。然而,在現實工作中卻因好多人的方法不對,導致溝通失敗,關係緊張,工作難以開展或完成。因此今天與大家分享人際關係溝通的方與圓。要掌握人際溝通的方圓文化,首先要了解方圓的內涵。

方圓文化,從古代鑄幣到名仕修煉,一直流傳至今。一提方圓,大部分人會聯想到內方外圓,方,意指正直,延伸含義處理問題講究原則、公正;圓,圓滑,意指圓滿,延伸含義處理問題考慮實際情況,和諧。因此,內方外圓的方法就是要求你的內心正直、公正,處理問題講究原則,就是要方;而處理問題時要求圓滑、圓滿,大部分人滿意。作爲一個管理者,內心正直,處理問題圓滑一些,讓大部分人滿意,是可以做到的,是內方外圓的體現,也是一種管理的技巧。內方外圓本身就源於人性本善的假定,因此把內方外圓應用到人際溝通,應該適合自己的個性;如果一向性格豪爽、說話直接的人突然很圓滑的和你聊天,也許就會引起你潛意識的排斥和厭惡;同樣,一向很注重方法的人如果突然很直接、簡單的和你溝通某個問題,或許你也不適應;但如果別人和你溝通方式過於直接甚至粗魯,你大概就憤怒了,因爲大家都喜歡聽“圓”一些的話。

因此,在人際關係溝通中,要結合自身的性情及表述習慣,考慮一下對方接受你傳達信息的效果,恰當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表述方法雖然可以方圓變化,但表達內容卻要真誠、真實,畢竟溝通的目標是傳達正確的信息,以求達成共識;如果把溝通內容的真實性丟了,無論溝通技巧有多高,最終將導致人際關係的緊張或是你內心的不安。比如你對鄰居說:“我家有一盆花,你幫我修剪一下吧?”鄰居可能不會樂意幫你。但如果你換一種說法;“我發現你家的花修剪得特別漂亮,你在這方面造詣很高,我家有一盆花,你能不能教教我,看怎麼剪才漂亮?“對方一定就會高高興興地幫你剪花了。

同樣一件事情,說話的方法不同,導致的結果就截然不同。這就是技巧的作用。一個人失去金錢,損失甚少;一個人喪失健康,損失甚多;一個人失去勇氣,則失去一切。從前,有一位聰明的國王召集了聰明的大臣,給他們一個任務:“我要你們編一本《古今智慧錄》,將世界上最聰明的思想留給子孫。”這些聰明的大臣離開國王以後,工作了一段很長時間,最後完成了一本洋洋12卷的鉅作。國王看了說:“各位先生,我相信這是古今智慧的結晶,然而,它太厚了,我怕人們讀不完。把它濃縮一下吧!”這些聰明的大臣又進行了長期的努力工作,幾經刪減後,變成了一卷。然而,國王還是認爲太長了,又命令他們再濃縮。結果這些聰明人把一本書濃縮爲一章,然後縮爲一頁,再變爲一段,最後則變爲一句。聰明的國王看到這句話時,顯得很得意。他說:“這真是古今智慧的結晶,我們全國各地的人一旦知道這個真理,我們大部分的問題就可以解決了。”這句凝聚世界上最聰明思想的話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方與圓》能幫助人們更深刻地認識人性,建立樂觀的生活態度,培養健康的心理,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處理的更好些。

實際上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學習能力,學歷並不重要,學習的能力才重要,只要有很好的學習能力,你就能夠獲得各種你需要的能力,取得進步。不懂不罪不懂裝懂就是罪;不懂不表示你愚蠢,不懂還自以爲是那就是你愚蠢。

別人比你更有能力,更成功,只是因爲別人比你更愛學習,更會學習。一個人如果停止了學習也就意味着停止了成長,停止了進步。

我們時刻要記住:任何一個成功者都是通過學習纔開始走向成功的。終生學習才能終生進步。社會在不斷的發展變化,學習就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沒有原地踏步,人的知識不進步,就會後退,知識就像機器也會折舊,一個人要成長的更快,就一定要喜歡學習,善於學習。

一個要點要伴我左右:你能得到多少,往往取決於你能知道多少,知識能改變命運!

  方與圓優秀讀後感8

《方與圓》給我們最大的啓示就是做人要像清朝的銅錢一樣外圓內正,這樣才能減少失敗和磨難。方,就是做人的正氣,具有優秀的品質。圓,就是處世老練,圓通,善用技巧。做人要像螞蟻一樣,當直行的路行不通時,要懂得轉彎,不然只能到處碰壁。正如於遠峙先生說的:“一個人如果過分方方正正,就像生鐵一樣,一拗就容易斷;但一個人如果八面玲瓏,圓滑透頂,總是想讓別人吃虧,自己佔便宜,久而久之,誰還願與這種人大交道呢?”所以要成爲一個成功者,四個字:外圓內方。

但是要怎麼做呢?《方與圓》裏面給我們很多詳細的例子,就我個人而言,我很贊同他品質篇中提出的三個品質:自信﹑勇氣﹑熱忱。

自信是通往生活成功的階梯。世界著名的交響樂指揮家小澤征爾在一次世界優秀指揮家大賽的決賽中指揮演奏評委會給的樂譜,敏銳地發現了不和諧的聲音。最初,他以爲是樂隊演奏出了錯誤,重新演奏還是不對,面對一羣音樂大師和權威人堅持說樂譜是對的情況下,他再三思考,最後毅然的說:“不!一定是樂譜錯了!”就是因爲這樣的自信,他奪得了桂冠。所以要成功,我們就要想着我能成功,最終我們纔有機會成功。但是自信不等於自負,我們也要謙虛,畢竟沒有人會喜歡一直炫耀自己的人。記得高一時,地理老師第一節課上課的第一件是就是叫我們寫這麼一個句子:我很優秀,我的同學也很優秀。這就是一個自信並謙虛着的做法。

勇氣,按丁遠峙先生的說法,也是通往生活成功的金鑰匙之一。海倫有勇氣接受自己殘疾的事實,並且克服黑暗孤寂的恐懼,纔有了出書的成功:楊利偉不畏生死,勇敢地搭乘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衝向太空,纔有我們飛船載人進太空的成功;李開復勇敢地作出選擇,辭去副教授一職,才了互聯網界中舉足輕重的影響力。有勇氣並不意味着沒有恐懼,只是我們絕不能被恐懼壓倒。如果你覺得你缺乏勇氣,就要去獲得勇氣,而唯一的獲得方法就是多運用它。怕什麼,就去做什麼。

熱忱於你是什麼呢?“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丁遠峙先生認爲“有心人”就是有熱忱的人,而熱忱指的是對生活的摯愛,事業的狂熱。人們活在世上應該是爲了生活,而不是爲了生存,生存只是爲了解決溫飽,而生活上升到了精神境界,這是我們與其他無精神追求的生物的根本區別。《方與圓》一書中提到:人生的真諦就是生活,熱愛人生就是熱愛生活;只有對生活充滿熱忱的人,纔是人生最大享受者。既是如此,人生短短的數十年,我們不應該充滿熱情的活着嗎?時間是客觀的,它不會因爲你快樂而走得慢些,也不會因爲你痛苦而走得快些。我們經常說的時間過得很快或過得很慢,都只是我們自己的態度。就如水流經管道時,它的形狀是管道的形狀,生活的狀態就是我們對待生活的態度。我們熱愛生活,熱愛工作,自然的,生活會寬待我們,老闆會讚賞我們。

以上的只是對《方與圓》其中一部分的感悟,對於丁遠峙先生爲人處世的道理,還包括博愛﹑學會讚美﹑尊重自己等等一些人生感悟。在看的過程中,我相信對我們是有益的,因爲它改變了我的許多想法,例如當發現自己不夠受歡迎,沒得到讚賞時,我不會再抱怨他人,而是審視自己哪裏做得不好,進而發展自己。我相信只要把書中的技巧付諸於行動,我們能夠在生活和工作中游刃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