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蘇菲的世界》有感範文

讀《蘇菲的世界》有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7W 次

讀《蘇菲的世界》有感範文1

有一本書,它改變了我的世界,也改變了我的一生,它就叫做《蘇菲的世界》。這本書中的哲學問題,我覺得它是無數個世界的概況與總結,讓哲學不再枯燥和乏味,而是可以打開每個人心中的那個世界。

讀《蘇菲的世界》有感範文

本書講述了一位叫蘇菲的少女不斷收到一位神祕人寄來的信,在神祕人的引導下,她開始思索,運用少女天生的悟性與後生的知識,企圖嘗試解開一個個哲學問題,從而打開了蘇菲那個充滿好奇心的世界。

“你是誰?”“你從何而來?”這一個個哲學問題看似簡單,卻富有深奧而遠大的答案,這個答案從不分對與錯,只是追尋着心中所想。“我是誰?”“我是蘭博雅。”“我是地球人。”“你從何而來?”“我從媽媽的肚子裏來。”還是“這個世界創造了我?”這些都有無止境的思考,無止境的答案。

爲什麼現在有很多人認爲哲學是個不切合實際的學問?爲什麼現在有很多人不願意去思考這些哲學性的問題呢?也許是因爲他們已失去好奇心,把這個世界視爲理所當然的存在,他們只相信具有實際性的科學證據,並且就此任自己陷入柴米油鹽的生活中而渾然不覺,這些人的世界中只有一定,沒有猜想。

就如我們碰到一個新奇的事物,我們必然會一時注意,讓這樣東西變得不再新奇,去接近它,去接受它。就像小孩子碰到狗,就會對着狗汪汪直叫,而大人卻不會,因爲他們已經不再有興趣。但內心裝有好奇心的人,不會厭倦每一樣東西,哪怕已經看過成千上萬遍,他們也從不厭倦,而是去研究這件東西沒有人發現的點,找出不一樣的內容出來。人一生下來,除了養活自己的本命以外,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那就是--探索世界,觀察世界,發現世界。那樣的人生才具有意義。

少女蘇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夢開始的地方。她用自己的好奇心,聰明的才智,開闢出一個全新,不一樣的世界。蘇菲也教會我們很多哲學問題,它將會喚醒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讚歎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與好奇。

讀《蘇菲的世界》有感範文2

今天我讀了一本名爲《蘇菲的世界》,讓我明白了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知道真相,可是有時候真相不是自己能想到的。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講了,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收到了神祕的一封信——“你是誰?世界從哪裏來?” 從這一天開始,蘇菲不斷接到一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像謎團一般在她眼底展開在一位神祕導師的指引下,蘇菲開始思索從古希臘到康德,從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師所思考的根本問題。她運用少女天生的悟性與後天知識,企圖解開這些謎團.然而,事實真相遠比她所想的更怪異、 更離奇。讓我明白了想知道真相不容易。

就好像生活中的偵探一樣,要找到蛛絲馬跡才能知道真相,不過真相有可能不可思議。也像道理一樣,不管多麼不可思議,它就是真相。真相是不能不相信的,就好像間諜戰中和自己很要好的朋友是間諜,可是你不相信,最後不僅害了自己,還害了別人。所以我們不能戴着有色眼鏡去看事情,越不像真相的有可能就是真相,也不能不相信真相。

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也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

讀《蘇菲的世界》有感範文3

最近閱讀《蘇菲的世界》一書,對書中提到的柏拉圖的學說深感興趣,作者熱情的讚頌“哲學家總是試圖避開這類沒有永恆價值的熱門話題,而將人們的注意力吸引到永遠 '真' 永遠 '善' 永遠 '美'的事物上”,即永恆的真善美,初二年級讀後感:讀《蘇菲的世界》有感。柏拉圖卻是做到了,他是一個真正的哲學家,千年之後當我讀到他關於理型世界的學說時,我徹底地爲這位偉大的哲學家所折服,他當之無愧爲歐洲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他的思想至今影響世人,爲人們思考世界,觀察世界提供一種思路和方法論。

理性世界認爲世界上的萬物都是不完美的,萬物都是理型世界投影到現實世界的影子,是萬物的模型。所以世界上沒有50塊一模一樣的薑餅,但可以有50塊近似的薑餅,這些近似的薑餅都是由一個模型所製造出來的,這個模型就是理型世界。

那麼我們推而廣之,人呢?人是否也是理性世界的投影?如果是的話,就可以解釋人爲什麼是不完美的,因爲投影下的人類和萬物一樣,都是有缺陷的,但是人有和其他動植物不一樣,他可以通過主觀的能動性,比如,讀書,學習,法律等手段使自己變得完美,這樣的話,我們可以總結爲,人總是需要朝着完美的自我發展,追求理型世界中的自我。

而柏拉圖又言道,人除了有變化的身體外,還有不朽的靈魂,靈魂在迴歸,或者是回憶起理型世界一切的過程即釋放靈魂的過程,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釋放靈魂或者都會釋放靈魂,只有真正釋放了靈魂的人才能迴歸到理型世界中。

那麼怎麼能釋放靈魂呢?蘇菲的世界中並沒有詳細介紹,我們是應該按照朱熹所提倡的“明德至善 格物致知”還是說應該學習陽明先生的“心學”,達到“知行合一”呢?這些都是需要我們進一步思考的,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不斷的讓自己進步,把所學的和所知的相結合。

讀《蘇菲的世界》有感範文4

哲學是什麼?或許有些人終其一生也無法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蘇菲很幸運,有一個神祕的哲學老師專門爲她函授這門課程。我也很幸運,能夠跟着蘇菲一起漫步在歷史的長廊,明晰各個時期偉大的哲學家們深刻而富有內涵的思想,同他們一起感悟人生的哲理。

初遇這本書,我便被它深深的吸引住了。讀着這些充滿着神祕色彩的文字,我竟有了一種不真實的感覺,放佛我進入了書中的世界,見到了蘇菲,見到了席德,也見到了行蹤飄忽不定的艾伯特老師。翻開蘇菲桌上的講義夾,我能夠清晰地看到每一章的課程內容。這使我不得不折服於艾伯特驚人的記憶力與淵博的學識。他是一個淵博的宿儒,就如同魯迅在三味書屋的老師一般,但他更有一種超脫的.靈氣。

睜開眼,看見鏡中的自己,心中不免有些驚訝。如果我們不曾見過自己的容貌,定會爲面前這個陌生的孩子而感到匪夷所思。而當我們知曉了其中的奧祕,並漸漸一習一以爲常,鏡子也就失去了它所包含的特殊的價值。時間的推移令我們熟悉了身邊的事物,我們的好奇心也在慢慢減弱。哲學的產生正是源於人們強烈的好奇心。可事實卻在證明,人們並不瞭解哲學,也因此變得庸俗和平凡。

人是這世上獨一無二的生物,與植物、動物不同,人會思考。“我思故我在”是笛卡爾在思索人生時所悟出的道理,正如書中所說:“有一件事情必然是真實的,那就是他懷疑。當他懷疑時,他必然是在思考,那麼他必定是個會思考的存在者。”這話是極好的,對於我們也同樣適用。並不是只有像他一樣的偉人才能夠思考,我們也擁有着自己獨特的思維。終有一天,我們也會明白自己存在的意義。或許,我們可以從簡單平凡的生活中體悟出生命的哲理。

跟隨着蘇菲和艾伯特,從基礎學起,一步步邁進哲學的大門。我彷彿望見了門後那篇廣袤的天地。碧水藍天,芳草萋萋,優美的風光吸引着我,促使我加快了步伐。我看見了當年的蘇格拉底,這個全雅典最聰明的人、一位出色的哲學家最終卻服毒自盡。我爲他感到惋惜,抱怨命運的不公平。如此戲劇一性一的人生,恐怕連他自己也始料不及吧。如果我生活在當時,定會阻止他這樣輕易放棄了生命,儘管我知道在怎麼做也是無濟於事,這一切彷彿早已被命運安排好了似的。

提起命運,我不禁感慨生命的脆弱與短暫。一個好端端的人可能無緣無故倒在地上,經搶救無效而失去了生命。不必說這樣的事不可能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人身上,當它真正降臨時,就算想躲也躲不掉。悲劇的發生正是源於我們沒有理一性一地看待一切不幸的事,沒有珍惜身邊的人。當那一天真正來臨時,我們纔會覺得後悔,感到痛徹心扉。

蘇菲的哲學課程仍在繼續,而我們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也更加深刻了。人生就如一場夢,而我們便是夢中的星辰,照亮了黑暗的人生。一生一世,如夢初醒。因爲有我們這些生命的存在,世界纔會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