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童年後有感

讀童年後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8W 次

讀童年後有感1

在這假期中,我看了《童年》這本書。《童年》是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爲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讀童年後有感

這本小說所寫的是19世紀沙俄統治時期作者童年經歷的苦難,它講述的是阿廖沙3歲到11歲時期的童年生活。小說從“我”隨母親去投奔外祖父寫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間”混飯吃結束,生動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國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在這個小市民家庭裏,恃強凌弱是人們的癖好。半瞎的老匠人首當其衝。這裏的人幾乎每天晚上給這個老匠人安排一個污辱性的惡作劇式的“玩意兒”:有時用火燒燙他的剪子刀把兒,有時在他坐的椅子上插一個尖頭朝上的釘子,或者把顏色不同的料子偷偷地放在這個半瞎的老匠人手邊——讓他把它們縫成一匹布。阿廖沙的兩個舅母先後被兩個舅舅毒打、摧殘而死。阿廖沙的繼父也經常毒打他的母親。就連年邁的受人尊敬的外祖母也難逃外祖父的打罵。孩子們當然也不例外。這種殘暴的行徑給孩子幼小的心靈帶來了嚴重的傷害,使他或者鬱鬱寡歡,或者也像大人們惡毒。

從《童年》裏我知道:父親的老實、本分;母親的美麗、善良;繼父的脾氣暴躁;外祖父的兇狠、殘暴;外祖母的勤勞、善良;夥伴的聰明、善良;客房的知識淵博。其對我們都應該向父親、母親、房客一樣老實、本分、善良、知識淵博。

我們和阿廖沙對比,我們比阿廖沙幸運多了,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目前的生活。讀完這本書後,我不僅從中讀到扣人心絃的故事情節,獲得珍貴的精神糧食,而且還學習了作者刻畫人物性格的匠心獨運和簡練的敘事風格。高爾基的生平教會我們如何從容鎮靜地去面對人生的危機與挑戰;我受到了一次靈魂的洗禮,心靈如雨後的晴空、清新、明淨,一片蔚藍。

讀童年後有感2

在我們的童年裏,是多麼快樂,無憂無慮,可我暑假閱讀《童年》這本書,才知道名人高爾基的童年和我們的差別。

他經常被外公打·罵,而他母親也遠走他鄉,在他最無依無靠的時候,外婆伸出雙手,像天使一樣保護他,所以他最喜歡外婆。他住在外公外婆家,他們家不富有,也不奢華。可高爾基不辭辛苦,撿點垃圾,賣點錢。學校證書也賣。他堅持不懈,這就是他的過人之處。

高爾基是個堅毅的人。努力讀書,考試考得好。只要不放棄夢想,終有一天會實現。

我們生活中也有一些堅強的孩子,比如一些流浪漢。可他們心裏有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遇到困難別放棄,要樂觀面對生活。

我們要像小草一樣堅韌不拔,不做養育在花盆裏的花。在任何情況,都要做一個堅強自信的人,在不平坦的.道路上學習,成長,敢於磨鍊自己,當一名強者。

對於廣大小學生們,寒假就應該是快樂而又充實的。希望我們提供的讀童年有感,能切實的幫助大家做好寒假學習計劃,高效的完成寒假作業!

讀童年後有感3

鄉愁

余光中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裏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每當捧起《甬潤童心》這本書,我就不由得吟誦余光中的這首《鄉愁》,腦海中浮現出孩子們長大後離開寧波,閒暇之餘,回憶童年時光,會是怎樣的思潮起伏?一本薄薄的《甬潤童心》,或許在漫長的時間長河裏輕如蟬翼。一本厚厚的《甬潤童心》,或許在一個孩子成長的步履中刻下重重的一筆。我無法想象這是出自小學生手筆的一本書,欣賞之餘,更多的是震撼。

“景”潤童心

用鏡頭和文字滑過寧波的每一寸土地,月湖畔,老外灘,天封塔,蓮橋第,南塘街,暮靄中的東錢湖,“錢葉會館”前的樹影搖曳,中山公園陽光掩映下的小花廳,舟宿夜江中精緻又復古的小巷,夜色中雪白的長豐橋,漂亮又詩意的琴橋,每一處青草,每一灣綠水,每一道橋樑,每一條古街,都是美的象徵。細細讀來,這所有的文字和圖畫都在吸引着我的心,透過孩子們的心靈之窗,我也在用心和寧波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樓宇古剎,青磚黛瓦進行對話。胡老師精挑細選的圖片,反覆欣賞,每次都不忍合上書。

“情”潤童心

用真情撫摸歷史,絲絲縷縷網住時間。隨着蔡一林徜徉天一閣,一個小女孩賦予歷史的洪流多麼清麗的筆墨,嫋嫋的青煙,晨鐘暮鼓多了一份優雅的氣質。追隨馮奕程的腳步,踏進古韻悠悠的南塘街,真情必逢美景,即便是戲臺上排列的橫樑,模糊的紋理也被披上朦朧的遐想。當申屠菲兒帶着走進寧波博物館,從建築理念到細節描寫都令人賞心悅目,使之與人融合的便是那無限的想象。沒有情之所至,便不會賦予靜止的建築生動的靈魂。

“趣”潤童心

“陶公風度荊公心,西子風光太湖魄”,范蠡與西施的美麗傳說在這裏流傳。竹林扶風,綠意盎然,穿越林蔭騎乘,感受原始森林的錯覺,其中有真趣,用童心去感受,獨特而生動的寧波。看到“老三進”“趙大有”時,桑立煌的媽媽如同發現新大陸般歡呼起來,媽媽像風一樣飄來飄去……多麼可愛的描寫,母親的童年因爲孩子的童年而泛起紅暈。沿着外灘老街,尋訪一條小路,夕陽西下,酒吧上演音樂和不同的情懷。

“智”潤童心

天主教堂的鐘聲,敲擊着內心的莊嚴、虔誠,銘記河姆渡不滅的光芒,智慧凝成陶藝天一閣的寶書樓在召喚我,在書香裏落成大氣的輪迴。和章館長的交談中,多了一份敬意。“督學行署”再現了當年學生學習、考試的情形,獨佔鰲頭的章鋆何等的 。高麗使館詮釋了政治、經濟、文化的意義。徜徉舊時貨幣交易場所,心中打起了小算盤。在歷史的變遷中,是多少智慧的磨礪,演變成閃閃的珍珠,此刻被捧在手心。講學聖地白雲莊,以浙東學派的學術要地而馳名中外,孔廟牌坊的“節孝”二字,把美德注入童心。一個孩子的成長,經歷了這樣的洗禮,難道不足以終生受益?

惠特曼說:“一個孩子向前走去,首先遇見什麼就會成爲什麼樣的人。”《甬潤童心》悠然於時光外,珍藏於記憶中。胡老師帶着孩子們領略寧波風采,追尋寧波歷史,品味寧波文化,情景合一,智趣橫生,詩情畫意中見真情,一筆一畫中看寧波。讀過驚歎!讚歎!邂逅流年之後,孩子們的鄉愁裏,一定因爲《甬潤童心》而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