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三國讀後感範文

三國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4W 次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國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國讀後感範文

三國讀後感範文1

《三國演義》是我百讀不厭的一本書,不同的時期讀它,有着不同的感受。

在幼兒園時,看的是連環畫《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是一個個傳奇的故事,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赤壁之戰……我還明白了俗語“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周瑜打黃蓋,一個願

打,一個願挨。”、“肚子在唱空城計。”……的含義。

在中低年級,我看的是青少版的《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是一篇長篇歷史小說,它不僅使我懂得了許多歷史知識,更讓我記着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鮮活的人物: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忠膽狹義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赤膊上陣的許褚、擡棺上戰的龐德、陰險狡詐的曹操、軟弱無能的劉禪……

在小學高年級,再讀原着《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着非凡意義的鴻篇鉅作。對裏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如我最崇拜的諸葛亮,從火燒新野,罵死王朗、空城計、妙錦斬魏延中顯示出他的非凡才智。可他也並非神仙,如他讓馬謖去守街亭,導致丟失了街亭、柳列城兩個軍事重鎮,一出祁山失敗,自己也被降職。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況我等凡夫俗子。所以我們沒有理由苛求別人和自己不犯錯誤,不應該因爲別人的一點過失而橫加指責,也不應該因爲自己的一次考試的失利而灰心氣餒,更不應該爲自己取得的一點成績而沾沾自喜,人無完人,我們身上也一定存在着需要充實改進的地方。

而我喜愛的三國猛將張飛,長坡橋單騎救主,智奪瓦口,義釋嚴顏,可謂功不可沒,只可惜關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務正業,無故鞭打士兵,導致自己被手下兩名小將刺殺,還陪上了黃忠、劉備和蜀國七十五萬大軍的性命,使蜀國狀況一落千丈。相反,魏國名將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辱罵置之不理,態度樂觀,使一代奇才諸葛亮無計可使,以病死五丈原爲告終。可見當遇見悲傷、痛苦、氣憤的事情時,應該理智地控制情緒,用樂觀的態度去戰勝它,如果意氣用事,後果將不堪設想。

隨着我的成長,每次研讀《三國演義》都有不同感受,《三國演義》真是伴我成長的一本好書。

三國讀後感範文2

中國的歷史中總是刀光劍影、冷槍暗箭、防不勝防,而西漢末年的三國時期正好是一個典型的代表。

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接而破黃巾,救董卓。經過幾次輾轉征途,先後成爲漢亭侯、皇叔、徐州牧。袁紹、袁術經過官渡之戰,實力大減,其子孫後代爭權奪位,先後被曹操所滅。江東歷經孫堅、孫策穩固了政權。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孔明,養精蓄銳。曹操南下,火燒赤壁、敗走華容。劉備取得荊州,孫劉兩家合作告終。周瑜巧施美人計,結果賠了夫人又折兵。周瑜又用假途滅虢之計,不料被孔明識破,生氣過度,一病不起,最終被氣死。孔明又攻下益州,收服了馬超。曹操病逝,曹丕接魏王之位。諸葛亮六出祁山,在最後一次被司馬懿拖住,進食極少,結果“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蜀國姜維九進中原,都以失敗告終。司馬懿之子司馬昭篡位,改國號爲晉,先滅蜀國,後亡東吳,一統天下,建立了晉朝。200多年曆史的西漢王朝終究滅亡了。

諸葛亮善待百姓,在百姓中威望極高,死後,各地都建起武侯祠,每年香火不斷。這時當時皇帝纔有的特權。儘管後主每次都派軍隊去拆毀,可是,百姓又總在軍隊走後重建。後主不得不破例允許祭拜諸葛亮,後代皇帝也都去祭拜這位軍事奇才。“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三國時期名將奇才輩出,每一位皇帝都招賢納士,尊重人才。每一位都盡心盡力,報效自己的國家,爲國出力。劉關張三人情誼十分濃厚,都視對方爲自己,這種仁義寧人揮淚如雨。南蠻孟獲,要不是他浪費孔明的生命,天下又歸漢朝啦!關羽心高氣傲,才丟了荊州,又損兵折將,還被人殺了。張飛脾氣暴躁,愛喝酒,還痛打士兵,結果竟被自己的手下殺了。劉備太重感情,居然動用了80萬大軍討伐東吳,卻落了個“火燒連營八百里”的下場,最後病死在白帝城。總而言之,沒有關羽的失敗,劉張二人也不會死,80萬大軍也不會灰飛煙滅。

劉備乃一世豪傑,曹操則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孫權是一位依賴文武百官的皇帝。三位之間你爭我奪,卻被司馬昭一舉拿下。真是相當的悲慘啊!

三國讀後感範文3

讀完厚厚的一本三國演義,不禁感嘆歷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真的爲讀者生動活現地演義了一個歷史故事,也讓我從中學到了一些爲人處世之道。

先來說說曹操這個人物帶給我的啓示。曹操一生都屬於十分大膽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詐的。他誤殺了呂伯奢一家人,最終明知錯了,還要繼續殺了呂伯奢,其無情無義至此,陳宮便離他而去,曹操之後說的那句話耐人尋味:“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但反過來想想,如果當時他不趕盡殺絕的話,呂伯奢若真帶了些人過來追殺他,可能曹操會就此退出歷史舞臺了。可是奸詐帶來的只會是一時的小利,一向是奸詐的話,自然會遭到報應。之後董承一夥人便刺殺曹操,可惜事敗了。之後陸續都有一些人刺殺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敗了,否則這位曹阿瞞也不會叱吒風雲了。曹操給我的啓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詐。

與曹操截然相反的一個人物就是劉備了,他以仁義當先,他熱愛百姓。劉備一生的行爲都與曹操相反,曹操奸詐,劉備仁義。劉備在落難時,還帶着百姓逃命,他管理一個新野,或是徐州,都是佈施仁政,得到百姓的愛戴。

但不論是曹操還是劉備,他們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十分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個呂韋,祭奠時他不哭自我曹家的人,獨哭呂韋。他的謀臣郭嘉死後,他也十分痛心。劉備則更重視人才了,起初趙雲並不是劉家的將軍,但他十分器重趙雲,幾次留他,之後最終歸到了劉門下,才使得那個扶不起的阿斗兩次脫險。徐庶被曹操“拐騙”到那邊,在送別時,劉備哭着送別,還要砍掉擋在前面的竹林,之後徐庶才又回來推薦了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更是成爲聘用人才的典範。

所以說,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買馬,尋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創立事業,這纔是成功之道。與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紹了,照說袁紹與曹操一戰的時候,擁有明顯的軍事優勢,但袁紹爲人不重視人才,有許多忠臣在身邊也不明白。他如果聽忠臣的話,那曹操怎樣可能勝得了他呢?而他卻聽信一些小人的話,致使敗給了兵力較少的曹操。

三國讀後感範文4

讀完《三國演義》後,腦海裏就一直回放着書裏的點點滴滴。

這本演繹了三國時代的風風雨雨的名著不僅刻畫了200多名人物形象,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給了我們很多爲人處事的啓示。

劉備就是第一個讓我敬佩的一個人,桃園三結義後,我就最這個人物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感想頗多,這個重情重義的人每次遇到事都會站在全局上。

比如請諸葛亮出山的典故《三顧茅廬》,爲了廣納賢才,劉備不惜三次前來真誠請諸葛先生,這不僅僅是爲了自己,更是爲了亂世的統一。

他的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讓我十分敬佩他。但劉備也有一個缺點,就是受到打擊不能控制自己,關羽、張飛被殺害後,他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聽諸葛亮的話,一定要攻打吳國,導致失去了一員戰將,如果他當時聽從諸葛亮的話,就一定能聯吳抗曹。

然後是關羽,他一生獲得了許多的戰功,比如說: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義釋曹操等等,他爲了與劉備會合,便不遠千里來找劉備,斬顏良,誅文丑,結果魯莽的張飛以爲他背叛了劉備,準備要殺他,然後又看見他跟敵方打仗,這才明白。

於是關羽和張飛準備一起去找劉備,最後終於與劉備會合,想象着那令人激動的場面,真爲他們而高興!在書中描寫關羽的一句話是: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手拿青龍偃月刀,還有赤兔馬。這樣搭配,簡直是無人能敵!

最後是曹操,曹操是有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他在與劉備煮酒論英雄時說:當今天下,英雄只有你我二人,劉備嚇的把筷子掉在了地上,又裝作害怕打雷,這才矇混過關。他在統一魏國時,可以說是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他的策略,無不可以統一天下。

但曹操生性多疑,在赤壁大戰中,只是因爲周瑜的一個小計策,而失去了蔡瑁、張允那麼好的將軍,也導致了他們沒有好的水軍將領,也沒能識破龐統爲他提供的連環計,結果大敗而歸,全軍覆沒。

通過這本書,讓我學到了很多:劉備教我們什麼事情都要冷靜對待;關羽教我們忠誠就能得到別人的信任;曹操教我們做什麼事情都不要多疑。我們只要取長補短,就能戰勝一切困難。

三國讀後感範文5

在中國史上,講述三國的故事特別多,在衆多的故事中,我最喜歡的就是《三國演義》。

提起三國,首先想到的是各式各樣的英雄人物,他們都勇於面對困難。猛將關羽中了敵人的毒箭,回到營中,他請來名醫華佗來給他解毒,華佗的刮骨工作一直進行着,血都流了一盆,關羽卻用另一隻手下棋,喝茶,沒有一點痛苦的神色,“刮骨療傷”也由此而來。儘管關羽那麼勇敢,但是結局也很悲慘,就像有人溺水,勇敢的救人者下水施救,光是憑着一腔熱血,結果也可能救人失敗,因此只有勇敢也是不行的。呂布也是如此,三英戰呂布,轅門射戟的故事婦孺皆知,但呂布最終還 是被曹一操一捉住了,這也是有勇無謀的結果。

假如勇敢中深藏智慧、冷靜,結果就不同了,假如發現人溺水的時候能瞬間多觀察一下週圍狀況,量力而行;多做一次呼喊,尋求他人的幫助,那麼溺水者與救人者雙雙遇難的新聞就會少些了。《三國演義》中也有這樣的故事,一次,司馬懿帶着幾十萬一精一兵去打諸葛亮,諸葛亮見此情形,有點緊張,因爲城裏非常空虛,便冷靜地想出了一條妙計,派幾個老兵在門外掃地,城門大開,他還 在城樓上優雅地彈琴,給人的假象是城中沒有兵力,沒有埋伏,可是司馬懿覺得城中一定有埋伏,於是下令撤兵,事後方知中計,這就是“空城計”。生活中各種狀況也是時有發生,當危險悄然來臨的時候,我們要做事前的“諸葛亮”,而不是事後的“諸葛亮”。

三國故事中,馬謖的故事也令我印象深刻,他奉諸葛亮的命令前去守街亭,守在路口,但他生搬兵書上的道理,自作主張上南山,結果被圍,雖然他逃了出去,但還 是被砍頭了,馬謖雖然聰明,但缺少實戰經驗,生搬硬套,空空其談,紙上談兵,纔會落得這樣的下場。在學一習一中也是這樣,我們不能只記住公式,卻不知怎麼用,沒有真正懂得它。題目是千變萬化的,不會學以致用,是做不出來的。

三國時期是英雄倍出的時代,講述他們故事的《三國演義》,仍是我最喜一愛一的書。

三國讀後感範文6

在《三國演義》中,我認識了一個個聰明機智,驍勇善戰的人物:忠義之士關羽,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的孔明,老謀深算的曹操……

小說從劉備、張飛、關羽三人桃園結義,以三國時期魏、蜀、吳爲統治而相互鬥爭爲主要內容,描寫了從東漢到晉朝統一期間的許多的戰爭故事。而在《三國演義》中,一個個鮮明生動的人物更是讓我難以忘懷,使我敬佩不已。

諸葛亮不僅神機妙算,而且爲了蜀國鞠躬盡瘁;趙子龍忠得義薄雲天……而我更加敬佩的是武力羣超、盡忠盡職的關羽。他面對曹操的的百般誘降毫不動心;爲了送劉備的家人平安回到家,不惜自己的生命,過五關斬六將。關羽的忠厚誠實讓我想到了那天下午,那件事……

那天下午,我寫完了作業,碰巧媽媽上班回來了。於是我們決定一起去菜場買菜,說今天要給我燒幾個好菜嚐嚐。不一會兒,我們便來到了菜場,想買一斤肉做成香噴噴的紅燒肉,便走到賣肉的攤主那,問:“老闆,這肉多少錢一斤啊?”攤主說:“我這可是上好的肉啊,你看,多好啊,就十一元一斤吧!”媽媽說:“太貴了,你看,別人賣的都比你便宜,就十元一斤吧!”攤主作出一副難捨難分的表情,說:“好吧,就十元一斤,算便宜了你!”於是,媽媽挑了一塊好肉,讓攤主稱,這塊肉剛好一斤,媽媽便給了他十元錢。之後,我們又去別的地方買了些菜,便回家了。回到家,我見報紙上經常說攤主會缺斤少兩,我便用家裏的電子稱稱了一次,結果不出我所料,他少了我們一兩肉。於是,我便回到菜場裝作買菜,仔細觀察他的稱,才發現了他的稱底下粘了一片一兩的肉,要是別人找上門了,他便把肉往下一揭,便可以逃脫罪責了。我見了,十分生氣,便告訴了媽媽,媽媽知道後,再也沒有去那買過肉。與關羽的誠實忠厚相比,賣肉商家的行爲是被人鄙視的。而在現在,不需要爲誰捨棄生命,更不需要爲了朋友上刀山下火海,只要誠實守信,就能勤勞致富,要不怎麼說是智慧是金,誠實是銀呢?只要把自己的聰明才智放在正道上,自己又誠實守信,就一定能做現代的“英雄”。

三國讀後感範文7

今年寒假,很多電視頻道都在播放《三國》,我陸陸續續看了一些,覺得很好看,於是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少兒注音版的《三國演義》,這本書的內容真是太精彩了,我連續看了三遍,都覺得不過癮。

這本書人物描寫栩栩如生: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忠膽狹義的關羽,陰險狡詐的曹操、軟弱無能的劉禪……

故事敘述有聲有色:三顧茅廬,火燒新野,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空城計……

其中,我最佩服的人物是諸葛亮,最喜歡的故事是草船借箭。

在第十三章《草船借箭》裏面,由於諸葛亮聰明博學,用兵如神,這使得周瑜非常的嫉妒,心懷詭計,他把諸葛亮看作是東吳的心腹大患,要找藉口害他,於是故意刁難諸葛亮,讓他在十天之內造出十萬支箭。諸葛亮卻胸有成竹地說:“十天太長了,我保證三天之內造出十萬支箭。”並立下軍令狀。周瑜大喜,想趁機殺了諸葛亮。

諸葛亮請魯肅準備了二十隻船、六百名軍士和一些稻草人,到了第三天凌晨,諸葛亮和魯肅坐船同往去取箭,當時江面上大霧瀰漫,對面都看不見人,那二十隻船的兩邊卻插滿了稻草人。諸葛亮一聲令下,船隻快速向江邊駛去,天還沒亮,船就行到了曹軍水寨附近,諸葛亮命士兵將船隻在曹營前一字排開,然後在船上擂鼓吶喊。曹操擔心有埋伏,馬上下令一萬多弓箭手,一起向江中射箭,諸葛亮見一邊船上的稻草人都插滿箭,就下令將二十隻船調過頭來,一會兒,另一邊的稻草人也插滿了箭。這時,太陽出來了,霧也散開了,諸葛亮命船隻全速往回開,並叫船上士兵齊聲高呼:“謝丞相箭!”

就這樣,諸葛亮憑他的智慧和膽識,在三天內向曹操“借”了十萬餘支箭,出色的完成了任務,他真是了不起的人物。

讀完《三國演義》之後,我希望自己努力學習,將來成爲一個像諸葛亮一樣博學多才、聰明能幹的人。

三國讀後感範文8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每次聽到這首歌,我就心潮澎湃。《三國演義》是我百看不厭的一部名著,它不僅僅讓我瞭解了許多驚險曲折的故事,還讓我認識了不少個性鮮明的英雄。

說起趙雲,也就是常山趙子龍,大家肯定很耳熟。從“單騎救主”、“截江救阿斗”足能夠看出他對劉備的忠心耿耿。再加上他具有武藝高強、正義凜然的英雄本色,難怪劉備說他“渾身是膽”“乃真丈夫也”。他實在是一個有情有義的硬漢子!

再說關羽,此人在《三國演義》中是一個典型的忠勇人物。因爲他髯髮長二尺,一副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的樣貌,所以被人們譽爲“美髯公”。他不僅僅是個美男子,還是劉備集團的得力干將。不管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還是“千里走單騎”,都能反映出他對劉備的赤膽忠心。他真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提到劉備,在作者眼裏,他是個“亂世梟雄”,但在我眼裏,他只可是是個“膽小怕事”的人。雖說在“青梅煮酒論英雄”中體現了他的遇事老練,工於心計,但他爲了一個“義”字,不聽衆將的忠告,竟大動干戈,率領七十五萬大軍,草率伐吳,最終被陸遜用火攻破,最終蜀軍全軍覆沒。讀到那裏,我真爲他的這種行爲感到惋惜!

談起諸葛亮,他可謂是書中最具光彩的英雄人物。他憑藉自我的絕頂聰明,成功運用了“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巧擺八陣圖、空城計、七星燈”等一系列妙計。爲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和託孤之重,他安居平五路,七擒孟獲,六出祁山,雖說他滅魏吞吳統一天下的雄心沒有成功,可是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已經流芳百世。他永遠是後人敬仰並崇拜的偉丈夫!

反覆品讀《三國演義》這部歷史小說,不但豐富了我的歷史文化知識,並且提高了我的個人道德修養,更重要的是,從書中的衆多英雄身上,我懂得了“英雄”的真正含義———爲人誠信、機智勇敢、胸懷天下、無私奉獻。

三國讀後感範文9

《三國演義》是由明朝文學大家羅貫中根據當時所流行的話本收集而成的,主要是介紹東漢末年,羣雄四起,爭霸天下的野心爲背景,其中,以蜀漢爲主體,所以,作者對蜀漢中的角包括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等人則是讚賞有加。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奇書之一,其中,有許多故事都使很多人拍案叫好,包括:三顧茅廬、草船借箭、死孔明嚇退活仲達等……,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有「過五關斬六將」:當時關羽因爲要保護二位嫂嫂及侄兒的情況下,不得已只好屈服於曹軍之下,但關羽雖處在曹營下,卻在漢,時時打聽大哥的下落,直到有一天關羽終於知道大哥現處在河北袁紹那裏,他趕快提刀跨馬護送着兩位嫂嫂及隨行的女眷們乘車,到了東嶺關口,因偏將孔秀執意要請示曹丞相之後,此時,關羽已怒火上升,就把孔秀劈成兩半,消息傳到洛陽 ,雖洛陽守將韓福和孟垣商量對策,但哪裏是關羽的對手,兩人都被關羽所劈死,像這樣,關羽一連闖過五個關口,殺了六員守將, 才渡過黃河,他雖然感到有些愧對曹操,但此時的他只想趕快和大哥碰面,殺了這麼多人,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看完三國演義,才感覺到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也爲作者的寫作能力而叫覺,羅貫中把所有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如:關羽的義、張飛的直、諸葛亮的忠及曹操的奸等……,讓讀者都與故事的劇情融合爲一體,隨着故事劇情的高潮而起伏,《三國演義》因爲屬於章回小說,故事具有連續性,讓人有一直想看下去的心理,而且不會覺得枯燥乏味,故事編排得宜,緊張刺激,使人有一種深陷其中,好像自己也處在東漢末年,羣雄割據的亂世之中,《三國演義》不僅是在當時有一種象徵的功用,也是令一種體制的創新,更是研究明清小說的典範之一,所以,《三國演義》真是一本值得在再看的好書,每閱讀一次,就感覺多了一次不同的體驗,文學素養也提升了許多。

三國讀後感範文10

這是一個羣雄逐鹿的時代,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這裏曾經走過一批個性張揚的英雄豪傑。在沒落的東漢末年,三國九這樣悄然的登上了歷史舞臺。說它是一段歷史,說它是一段演義,還是一幕精彩的話劇。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短短的百年,三國爲歷史的畫卷增添了絢爛的一筆。

很小的時候就喜歡三國,簡單的把自己幻想成三國的一員,意氣風發的稱雄在千年以前的沙場之上。隨着年齡的增長,也發現小時候的那些幼稚的想法,或許是從最簡單的對三國的喜愛產生的。越是喜愛,就越想去探索它的真實。《三國演義》畢竟是在幾百年之後的角度上用文學的方法來描寫那段歷史。然而文學形象畢竟替代不了真實的那段歷史。之後就開始閱讀《三國志》,想到作者能夠以史學家的身份將歷史與感情融合在一本史書真的很不簡單。當我仍然在三國的歷史琢磨的時候,我看到了《易中天品三國》,易老師以近代視角,以故事說歷史,以人物說歷史,以歷史說文化,以文化說人性。讓我明白到底應該去看待三國,去正確認識三國人物。翻開塵封的歷史書籍,看那些名垂青史的歷史人物。他們的成功與失敗,歸根到底是他們做人上,品性上的成功與失敗。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但是通過三國裏面人物的鬥爭,我們可以發現,分析戰爭還是政治上的勝利與失敗,總歸是領導者做人的成敗。勝敗豈無憑?事實上早在鬥爭的一開始就已經有做人上的優勢與缺點決定了。這一點已經不再僅僅侷限在三國裏面,滾滾長江東逝水,歷史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昔日的盛衰,也不僅僅是鮮活的歷史人物,而是讓我們明白,要以史爲鑑,爲自己在前進的道路上鋪就基石。命運爲你安排了起點,行程則就要自己掌舵。

黯淡了刀光劍影,慣看秋月春風。多少英雄豪傑,繁華盛衰,都已經隨滾滾江水奔流入海。古今多少事,都已付笑談中。學習三國,學習歷史,讓它爲自己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指明方向。鍛鍊磨練自己,一步步實現自己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