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國志》卷二十二 魏書二十二 桓二陳徐衛盧傳大綱 桓階字伯緒,長沙臨湘人也。仕郡功曹。太守孫堅舉階孝廉,除尚書郎。父喪還鄉里。會堅擊劉表戰死,階冒難詣表乞堅喪,表義而與之。後太祖與袁紹相拒於官渡,表舉州以應紹。階說其太守張羨曰:夫舉事而不本於義,未有不敗者也。故齊......

  • 《三國志》卷十六 魏書十六 任蘇杜鄭倉傳第十六大綱 任峻字伯達,河南中牟人也。漢末擾亂,關東皆震。中牟令楊原愁恐,欲棄官走。峻說原曰:董卓首亂,天下莫不側目,然而未有先發者,非無其心也,勢未敢耳。明府若能唱之,必有和者。原曰:爲之奈何?峻曰:今關東有十餘縣,能勝兵者不減萬人,若......

  • 《三國志》卷二十一 魏書二十一 王衛二劉傅傳第大綱 王粲字仲宣,山陽高平人也。曾祖父龔,祖父暢,皆爲漢三公。父謙,爲大將軍何進長史。進以謙名公之胄,欲與爲婚。見其二子,使擇焉。謙弗許。以疾免,卒於家。獻帝西遷,粲徙長安,左中郎將蔡邕見而奇之。時邕才學顯著,貴重朝廷,常車騎填......

  • 《三國志》卷五十九 吳書十四 吳主五子傳第十四大綱 孫登字子高,權長子也。魏黃初二年,以權爲吳王。拜登東中郎將,封萬戶侯,登辭侯不受。是歲,立登爲太子。選置師傅,銓簡秀士,以爲賓友。於是諸葛恪、張休、顧譚、陳表等以選入。侍講詩書,出從騎射。權欲登讀《漢書》,習知近代之事......

  • 《三國志》卷三 魏書三 明帝紀第三大綱 明皇帝諱睿,字元仲,文帝太子也。生而太祖愛之,常令在左右。年十五,封武德侯。黃初二年爲齊公,三年爲平原王。以其母誅,故未建爲嗣。七年夏五月,帝病篤,乃立爲皇太子。丁巳,即皇帝位,大赦。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諸臣......

  • 《三國志》卷六十四 吳書十九 諸葛滕二孫濮陽傳大綱 諸葛恪字元遜,瑾長子也。少知名。弱冠拜騎都尉,與顧譚、張休等侍太子登講論道藝,併爲賓友。從中庶子轉爲左輔都尉。恪父瑾面長似驢。孫權大會羣臣,使人牽一驢入,長檢其面,題曰諸葛子瑜。恪跪曰:乞請竺益兩字。因聽與筆。恪績......

  • 《三國志》卷四十三 蜀書十三 黃李呂馬王張傳第大綱 黃權,字公衡,巴西閬中人也。少爲郡吏,州牧劉璋召爲主簿。時別駕張鬆建議,宜迎先主,使伐張魯。權諫曰:左將軍有驍名,今請到,欲以部曲遇之,則不滿其心,欲以賓客禮待,則一國不容二君。若容有泰山之安,則主有累卵之危。可但閉境,以待河......

  • 《三國志》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樑張溫賈傳第 劉馥字元穎,沛國相人也。避亂揚州,建安初,說袁術將戚寄、秦翊,使率衆與俱詣太祖。太祖悅之,司徒闢爲掾。後孫策所置廬江太守李述,攻殺揚州刺史嚴象,廬江梅乾、雷緒、陳蘭等聚數衆萬在江、淮間,郡縣殘破。太祖方有袁紹之難,謂馥......

  • 《三國志》卷六十 吳書十五 賀全呂周鍾離傳第十 賀齊字公苗,會稽山陰人也。少爲郡吏,守剡長。縣吏斯從輕俠爲奸,齊欲治之。主簿諫曰:從,縣大族,山越所附,今日治之,明日寇至。齊聞大怒,便立斬衆。從族黨遂相糾合,衆千餘人,舉兵攻縣。齊率吏民,開城門突擊,大破之,威震山越。後太末、......

  • 《三國志》卷十七 魏書十七 張樂於張徐傳第十七 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也。本聶壹之後,以避怨變姓。少爲郡吏。漢末,幷州刺史丁原以遼武力過人,召爲從事,使將兵詣京都。何進遣詣河北募兵,得千餘人。還,進敗,以兵屬董卓。卓敗,以兵屬呂布,遷騎都尉。布爲李傕所敗,從布東奔徐州......

  • 《三國志》卷三十二 蜀書二 先主傳第二大綱 先主姓劉,諱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後也。勝子貞,元狩六年封涿縣陸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舉孝廉,官至東郡範令。先主少孤,與母販履織蓆爲業。舍東南角籬上有桑樹生高五丈餘,遙......

  • 《三國志》卷四十七 吳書二 吳主傳第二大綱 孫權,字仲謀。兄策既定諸郡,時權年十五,以爲陽羨長。郡察孝廉,州舉茂才,行奉義校尉。漢以策遠修職貢,遣使者劉琬加錫命。琬語人曰:吾觀孫氏兄弟雖各才秀明達,然皆祿祚不終。惟中弟孝廉,形貌奇偉,骨體不恆,有大貴之表,年又最壽。爾......

  • 《三國志》卷二 魏書二 文帝紀第二大綱 文皇帝諱丕,字子桓,武帝太子也。中平四年冬,生於譙。建安十六年,爲五官中郎將、副丞相。二十二年,立爲魏太子。太祖崩,嗣位爲丞相、魏王。尊王后曰王太后。改建安二十五年爲延康元年。元年二月壬戌,以大中大夫賈詡爲太尉,御史......

  • 《三國志》卷三十四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 先主甘皇后,沛人也。先主臨豫州,住小沛,納以爲妾。先主數喪嫡室,常攝內事。隨先主於荊州,產後主。值曹公軍至,追及先主於當陽長阪,於時困逼,棄後及後主,賴趙雲保護,得免於難。後卒,葬於南郡。章武二年,追諡皇思夫人,遷葬於蜀,未至而......

  • 《三國志》卷六 魏書六 董二袁劉傳第六 董卓字仲穎,隴西臨洮人也。少好俠,嘗遊羌中,盡與諸豪帥相結。後歸耕於野。而豪帥有來從之者,卓與俱還,殺耕牛與相宴樂。諸豪帥感其意,歸相斂,得雜畜千餘頭以贈卓。漢桓帝末,以六郡良家子爲羽林郎。卓有才武,旅力少比,雙帶兩鞬,左......

  • 《三國志》卷二十八 魏書二十八 王毌丘諸葛鄧鍾大綱 王淩字彥雲,太原祁人也。叔父允,爲漢司徒,誅董卓。卓將李傕、郭汜等爲卓報仇,入長安、殺允,盡害其家。淩及兄晨,時年皆少,逾城得脫,亡命歸鄉里。淩舉孝廉,爲發乾長,稍遷至中山太守,所在有治,太祖闢爲丞相掾屬。文帝踐阼,拜散騎常侍......

  • 《三國志》卷五十七 吳書十二 虞陸張駱陸吾朱傳 虞翻字仲翔,會稽餘姚人也。太守王朗命爲功曹。孫策徵會稽,翻時遭父喪,衰絰詣府門,朗欲就之,翻乃脫衰入見,勸朗避策。朗不能用。拒戰敗績,亡走浮海。翻追隨營護,到東部候官,候官長閉城不受,翻往說之,然後見納。朗謂翻曰:卿有老母,可......

  • 《三國志》卷六十一 吳書十六 潘濬陸凱傳第十六大綱 潘浚字承明,武陵漢壽人也。弱冠從宋仲子受學。年未三十,荊州牧劉表闢爲部江夏從事。時沙羨長贓穢不修,浚按殺之,一郡震辣。後爲湘鄉令,治甚有名。劉備領荊州,以浚爲治中從事。備人蜀,留典州事。孫權殺關羽,井荊土,拜浚輔軍中郎......

  • 《三國志》卷四十六 吳書一 孫破虜討逆傳第一大綱 孫堅字文臺,吳郡富春人,蓋孫武之後也。少爲縣吏。年十七,與父共載船至錢唐,會海賊胡玉等從匏裏上掠取賈人財物,方於岸上分之,行旅皆住,船不敢進。堅謂父曰:此賊可擊,請討之。父日:非爾所圖也。堅行操刀上岸,以手東西指麾,若分部人......

  • 《三國志》卷十 魏書十 荀彧荀攸賈詡傳第十大綱 荀彧字文若,穎川穎陰人也。祖父淑,字季和,朗陵令。當漢順、桓之間,知名當世。有子八人,號曰八龍。彧父緄,濟南相。叔父爽,司空。彧年少時,南陽何顒異之,曰:王佐才也。永漢元年,舉孝廉,拜守宮令。董卓之亂,求出補吏。除亢父令,遂棄官......

  • 《三國志》卷五十八 吳書十三 陸遜傳第十三大綱 陸遜字伯言,吳郡吳人也。本名儀,世江東大族。遜少孤,隨從祖廬江太守康在官。袁術與康有隙,將攻康,康遣遜及親戚還吳。遜年長於康子績數歲,爲之綱紀門戶。孫權爲將軍,遜年二十一。始仕幕府,歷東西曹令史,出爲海昌屯田都尉,並領縣......

  • 《三國志》卷五十六 吳書十一 朱治朱然呂範朱桓大綱 朱治字君理,丹楊故鄣人也。初爲縣吏,後察孝廉,州闢從事,隨孫堅征伐。中平五年,拜司馬。從討長沙、零、桂等三郡賊周朝、蘇馬等。有功,堅表治行都尉。從破董卓於陽人,入洛陽。表治行督軍校尉,特將步騎,東助徐州牧陶謙討黃巾。會......

  • 《三國志》卷五十一 吳書六 宗室傳第六 孫靜字幼臺,堅季弟也。堅始舉事,靜糾合鄉曲及宗室五六百人以爲保障,衆鹹附焉。策破劉繇,定諸縣。進攻會稽,遣人請靜,靜將家屬與策會於錢唐。是時太守王朗拒策於固陵,策數渡水戰,不能克。靜說策曰:朗負阻城守,難可卒拔。查瀆南去......

  • 《三國志》卷三 魏書三 明帝紀第三 明皇帝諱睿,字元仲,文帝太子也。生而太祖愛之,常令在左右。年十五,封武德侯。黃初二年爲齊公,三年爲平原王。以其母誅,故未建爲嗣。七年夏五月,帝病篤,乃立爲皇太子。丁巳,即皇帝位,大赦。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諸臣......

  • 《三國志》卷八 魏書八 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 公孫瓚字伯珪,遼西令支人也。爲郡門下書佐。有姿儀,大音聲,侯太守器之,以女妻焉。遣詣涿郡盧植讀經,後復爲郡吏。劉太守坐事徵詣廷尉,瓚爲御車,身執徒養。及劉徙日南,瓚具米肉,於北芒上祭先人,舉觴祝曰:昔爲人子,今爲人臣,當詣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