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尋找平山團讀後感範文大綱

尋找平山團讀後感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67K 次

紮根紅色沃土的精神敘事——長篇紀實文學《尋找平山團》讀後感(傅強)

尋找平山團讀後感範文

當下的革命歷史題材創作,小說也好,紀實文學也罷,看得多了,一種閱讀的直感便是:作家們紛紛尋求對創作題材和歷史觀唸的突破,試圖從個性化的視角切入,建構起祛除政治之“魅”的歷史“真實”。宏大敘事和史詩精神不再作爲一種深刻而必然的金科玉律規約着作家們的思考和寫作,一種區別於主流意識形態和官方歷史記錄的民間視角與個體記憶逐漸浮出水面,並迅速成爲另一種炙手可熱的寫作模式。作家們往往習慣於解構和戲仿,以繞開復雜的歷史存在和混沌的戰爭現場,革命歷史作爲一種豐贍厚重的題材資源被快速且過度地“消費”掉了。

虛妄的歷史、傳奇的故事、臉譜化的人物、類型化的敘事甚囂塵上;遠離了沉實與豐饒,不見了宏闊與壯麗,甚至連革命歷史本身雄渾奇崛的面影亦變得含混且曖昧。在我看來,無論創作主體的思想如何深刻、視角多麼新鮮、價值判斷怎樣個性多元,對歷史經驗的具象書寫以及對戰爭進程的正面描摹,都應該成爲判斷革命歷史題材創作價值意義的重要標準

在長篇紀實文學《尋找平山團》(作家出版社)中,作者程雪莉的寫作是一種深植於“內在經驗”的本土敘事。她對平山地域的自然地理、人文歷史、風物民情、鄉村傳統的熟稔是基於廣泛深入的實地走訪和耐心細緻的田野調查。更爲可貴的是,作家在對這片紅色沃土上的生存經驗與生命情態的精準描摹與深刻思辨中,試圖找尋並復現那些湮沒在歷史進程中的鮮活動人的故事和元氣淋漓的生命,進而揭示出“平山團”賴以存在和延續的精神傳統。

在抗日戰爭中,僅有25萬人口的平山縣,就有7萬餘人蔘軍參戰,參加自衛隊、農會、婦救會、兒童團等各種組織,平山縣幾乎人人皆兵,成爲晉察冀抗戰史上的一個典範。“太行山上鐵的子弟兵”的故事堪稱傳奇,然而程雪莉的敘事重點卻並非編織傳奇的故事,她筆下的歷史是由具體而微的日常生活場景和鮮活獨異的個體生命所構成。她試圖從有限的歷史信息中拼接建構起屬於平山團的真實的時代圖景,試圖從後人們隻言片語的傳說中勾勒出這些革命先烈的舉止樣貌。那些美好的名字、青春的軀體,最終幻化爲烈士墓碑上的`一行簡短文字,曾經激情燃燒的歷史在後輩的眼中熟悉卻陌生、在場卻缺席。找尋與建構歷史的過程喚醒了作者的兒時記憶,接續起家族的革命血脈,也生髮出巨大的精神力量。《尋找平山團》就題材而言便具有了歷史和文學的雙重價值。

歷史題材的書寫對當下作家的考驗不僅在於知識儲備和經驗積累,更在於對人的心靈、情感、日常生活、生命存在等本體性的“內在經驗”的掘進深度。作家需要爲自己搭建起有“內在經驗”作爲支撐的對話場域,纔有可能與宏闊的歷史、時代對話,與具象的生活、生命對話,與高遠的精神、信仰對話。程雪莉的《尋找平山團》,既是在同自己家族的紅色傳統對話、同鐵血報國的革命先烈們對話,更是在同太行東麓、河北中部的地域文化對話。在歷史文化散文《故國中山》中,程雪莉曾經將燕趙大地的文化精神特質總結概括爲“仁厚實在、忠勇穩定、悲歌慷慨”。事實上,“平山團”與“子弟兵”作爲一種精神符號,其中蘊含着豐富的地域文化存在。對這一地域精神傳統的探尋,只有植根於厚重的鄉土生存經驗之中才會有所依託。程雪莉曾經用力、用情、用心於斯,在對“平山團”的找尋中自然也得益於此。

以散文的筆法來寫作紀實文學,程雪莉的行文富於節奏的變化,講究文字的韻味和畫面感。《尋找平山團》是由一個個獨立成篇的故事所組成,每一篇都附帶作者的採訪手記。這種作者主觀視角、情感立場、思想觀點的介入,使得作品對生命存在的描摹細膩且生動,對生活細節的捕捉精準且到位。我們既會爲戰士犧牲前的那聲呼喊“娘,給俺捎一雙新鞋”而悲傷,亦會爲“子弟兵的母親”戎冠秀送子當兵後,獨自一人在皋上撕心裂肺的哭喊而震撼……

從河北、山西、陝西、湖南、北京、貴州、重慶、新疆一路走來,掂試精神和信仰的重量,作者對紅色歷史現場的執着守望因其稀缺珍貴而更加令人感喟。程雪莉在深情探訪自己精神原鄉的同時,亦達成了對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武裝在抗戰歷史中地位作用的有效梳理和有力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