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快樂教育的讀後感大綱

快樂教育的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7W 次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快樂教育的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快樂教育的讀後感

快樂教育的讀後感1

最近在讀斯賓塞的教育學專著《快樂教育》,受益良多。該書通過作者和一個被人遺棄的小孩之間的故事而展開。這本書中沒有長篇累贅的講解一些教育學方面的理論,而是通過一個個小故事來向讀者展示教師和家長應該怎樣去教育孩子。其中讓我映象最深刻的是一章叫做“自然懲罰好於體罰”的。

作者教育我們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採取的方法是“自然懲罰”。也就是讓小孩爲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而這裏所謂的代價就是讓他們承擔起家長爲他們代付的醫藥費,明確告訴孩子這個費用是因爲他自己的錯誤而造成的,所以他應該自己去承擔,而父母只是幫助他墊付的。這個費用可以從小孩的零用錢中扣除,他可能會因爲自己的錯誤而幾個星期沒有零用錢。也可以讓小孩從事部分家務活來抵扣這個費用。這樣就能從靈魂深處讓小孩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以及他因此而需要付出的代價。以避免以後再犯同樣的錯誤。

當然這本書中還不其它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比如教師和家長都不要過於在意學生成績。他現在學不好,並不代表永遠學不好。成績只是一時的,而學生的學習以及生活能力纔是最重要的。總之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以一種全新的`,發展的眼光去對待我們的學生,讓他們健康的成長。

快樂教育的讀後感2

在李老師推薦了這本書後,我一大早就迫不及待的在電腦上找出了這本書,如飢似渴的讀了起來。

確實,孩子在充電提高的同時,家長又怎能置身其外呢。跟不上教育的步伐和節奏,註定是要落後的。之前我曾經有很多種想法,覺得現代的教育方法多如牛毛,讓你眼花繚亂,不知所措,在這種情況下,還不如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孩子。這也許就是所謂的自閉吧。在看到《斯賓塞的快樂教育》第四章的時候,我已深深地的被書中的理念和方法感動。同時,也在深深地反思自己平時的所作所爲,並深懷愧疚。

“即使是飼養一頭牛、一匹馬,人們都知道要去獲取一些相關的知識,而對於養育自己骨肉這樣一件大事,難道我們就不應該去學習嗎?”書中如是寫道。是啊,作爲家長,我曾經自以爲是的想法,自以爲是的教育,在這裏真夠臉紅的。教育子女這樣的大事,如若不用心去學習,勢必會給孩子、給家庭帶來很多困惑和煩惱。感謝用心的老師,感謝這本好書,她讓我在最迷茫的時期,爲我指引了方向。

“種子總是在夜晚發芽,人總是在夜晚長高!”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中不可忽視的一部門。家長就如同一面鏡子,你怎麼樣去對待孩子,孩子就從你那裏學到什麼。自己的脾氣不好,動不動就愛發火,孩子也知道我的脾氣,總是說:“媽媽,你別生氣了行嗎?我聽話。”“媽媽,咱家就你最不愛笑了......”有時候孩子也會表現出一些浮躁和激動的情緒。現在想想,孩子諸如此類的話和表現,已經是自己把這種不良的情緒帶給了他,影響了他,而自己卻全然沒有發覺長期下去的後果。難道自己也想孩子變成性格暴戾的人嗎?不是!這和我的初衷完全不相符,我是想好好教育孩子的,可是爲什麼會變成這樣?!殊不知,這就是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缺乏信心和耐心的結果。今天心情好了,回家對孩子的態度也好,心情不好,就把這種不良的情緒帶給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學會了這樣對待別人。這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可是卻又是家庭教育中最常見的。“朋友們,不論你從事何種職業,不論你每日有多麼辛勞,一旦爲人父母,就不能在孩子的教育中缺席。因爲,孩子既屬於家庭,也屬於社會。一個品行端正、教養良好的孩子,長大成人後會對社會產生積極的作用,甚至會成爲影響整個國家、整個社會的棟樑。相反,一個品行不端、沒有教養、無一技之長的孩子,不但不會對社會有所貢獻,反倒會成爲別人痛苦的根源。”希望我們做家長的永遠都能快樂的陪伴孩子成長!

“快樂教育”和之前聽到的“賞識教育”有很多相同之處。書中也提到了很多這方面的經驗,我也頗有感悟。書中小斯賓塞在練習腳踏風琴的情景,讓我想起了博文練習葫蘆絲的那一幕幕。興趣他自然有,可孩子持之以恆和學習能力卻是需要鍛鍊和磨練的。他吹不好的時候,總是給他發火,這樣他就顯得無所適從,吹得更不如先了。我嘗試着改變方法,利用鼓勵的辦法,即使他吹的我都有些聽不下去了,可是還是面帶笑容的說:“兒子,你這次吹得比之前進步多了,很動聽,也不跑音了,能不能給媽媽再吹一邊?”兒子似乎也很有動力,吹的果然比之前好。細細想想,能採用“鼓勵”的辦法,何必非得要大動肝火,傷己傷人呢。讓快樂充滿着這個家庭,那麼我們的身心自然也是快樂的,孩子也就會在這種快樂的氛圍中變得輕鬆和有成就感。

不要吝嗇自己的擁抱和親吻,孩子的身體就像花一樣,沒有了擁抱和親吻的滋養,就會變得乾枯。曾幾何時,我們因爲工作繁忙、因爲孩子大了、因爲......等等諸多的原因和藉口,忽視了對孩子的關愛和擁抱,以至於孩子慢慢地和我們疏遠。記得小時候我的鄰居家是兩個男孩,他們的媽媽似乎很寵愛最小的兒子,每天都是“娃呀、娃呀”的叫着,聽着很親切,可是對大兒子,卻是常常直呼其名。有一天,大兒子就不滿意了,估計是平時積累的“怨氣”多了,一股腦的發泄出來:“媽,你說你爲什麼就不能喊我一生‘娃呢’,哪怕是喊個‘小樂’也行啊。”孩子多麼簡單的要求啊,足見孩子渴望父母的關愛。而我們做父母的,往往會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忽視了對孩子身體的語言。這件事情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中,所以,我曾經對自己說過,我的孩子,每天我都要給他一個親吻。也許是自己從小很少得到過父母的親吻和擁抱,所以對待兒子格外的愛戀。我和兒子之間也達成了默契,分別之前擁抱一下,臨睡之前親吻一下。這樣小小的舉動,讓我和兒子整個身心都充滿了愛意。

......

當自己的思想和書中的理念產生碰撞的時候,這個時候,整個人都在反思、進步。多讀書,讀好書。不僅工作需要學習,家庭教育更需要學習。深知自己在教育孩子這方面還存在着很多不足和需要反思的地方,自己也誠惶誠恐過,不過今日,在這本書的引導下,希望自己能夠不斷進步,和兒子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