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魔法數學》讀後感

《魔法數學》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9K 次

當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魔法數學》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魔法數學》讀後感

《魔法數學》讀後感1

數學——一個再熟悉不過的名詞,從我們被賦予生存的能力開始就附隨在我們身上,伴隨一生。然而對於數學,你又瞭解多少呢?我想大多數人都是徘徊在四則運算之間,那是爲了他們的生計吧。更多像我們這般的學生是爲了應付那煩瑣的考試吧。

記得讀此書的開端,有一個問題震撼了我——爲什麼要學數學?書中的朋友們的回答很合理,“我需要這門科的學分才能畢業;數學能協助我管理私人財務;數學對我將來的工作會有幫助,諸如此類。可是,都沒有命中目標——興趣。可能你會笑,這多麼虛僞啊!如果我們談論的是音樂或美術,就會很自然了。

其實,數學和音樂、美術一樣,都能爲我們的人生添加意義,增加深度,使生活更多姿多彩,一直延伸到遲暮之年。而當今的人們,一直在四種錯誤的迷思中走不出來:一、數學枯燥無味;二、數學盡是寫刻板的大鬍子老頭,與現實脫節;三、世界上共有兩類人:一類是懂得數學的人,一類是像你我這些不懂數學的人;四、女性缺乏數學頭腦,不過反正她們也不需要。事實上數學是科學使用的語言,是工業和商業的偉大工具,同時,數學不但是學生有超高的能力解決困難的現實問題,還能幫助我們瞭解宇宙如何運行,數學是直接而即時的喜悅之源,所以數學觀念的本身就是我們學習的目標!

真正地學習數學並不是使自己變爲一個做題的機器,而是清楚地瞭解數學的發展和文明。在讀完此書後,讓我對數學的神奇進化不得不驚訝自從人類誕生的那天,他們就已經從日月更替時光流逝中感受到了神祕的無形的存在。就算還無法描述與記錄下來,他們也已經直覺地把數學運用在與自然的生存鬥爭裏。所以數學與其他一切哲學不同,它伴隨着人類來到這個世上,即使你從心底排斥它,卻擺脫不掉它。數學不是純粹的科學,它已經從骨髓裏跟我們融爲一體了。

《魔法數學》讀後感2

當人們一提到這兩個蘊含的無數智慧的字——數學,就會想起那眼花繚亂的公式,複雜深奧的算式,就不禁泛起頭暈而又感到無比震驚和疑惑:怎樣學懂數學和利用?什麼方法會更簡單明瞭?……這麼多疑惑,這麼多智慧。卻可以融入精簡到一本薄薄的書裏。

這本書就是《魔法數學》!魔法跟數學有什麼關係呢?這本書十分神奇,它不僅能讓讀者學懂數學,還能讓讀者更有效的掌握方法,像施了魔法一般,讀者在體驗有趣的數學小故事的同時,漸漸把數學的知識吸入了大腦。不會感到疲倦和厭倦,正是所謂的“在快樂中學習”!魔法數學可以讓我們瞭解數學本質,愛上數學思維挑戰,主動探索,自我成就!帶我們探索數學的魔法世界,體驗數學神奇之美,愛上數學引導我們思考數學的本質,培養全局視角看數學!培養我們靈活變通創造力,打破思維定式,大膽嘗試,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給大腦洗個澡”、“活動大腦的筋骨”、“和數學一起生活”、“不要讓代數和算術打架”、“數學遊戲和數學魔術”……正如這一個個頗有意思的名字一樣,這確是一本生動有趣的書,它帶給學生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讓你對數學不再懼怕、不用再皺眉頭,從此對它充滿好感,從而品味數學帶來的樂趣。

真正地學習數學並不是使自己變爲一個做題的機器,而是清楚地瞭解數學的發展和文明。在讀完此書後,讓我對數學的神奇進化不得不驚訝。學習數學,不是爲了做,而做,我們要珍惜學習數學的時間,好好在生活中利用它,體現出它的“本事”!用神奇的數學魔法,把那些之前以爲那一理解的題目帶到心中,牢牢記住,到一定的時機就發揮出來,體現智慧的力量。

《魔法數學》讓我不再厭倦數學,而是充滿活力和激情的去探索它,讓我們不再牴觸數學,盡情發揮吧!

《魔法數學》讀後感3

讀有關數學的書籍與讀文學創作作品的區別是,前者作者的語言直白通透,沒有那些藝術的修飾,於是給我的感受也是直接的,不似文學作品經過細細雕刻的藝術加工後的美感,讓我只朦朦朧朧地對其的"美"進行享受。

——陸妤雯,進才中學20xx級10班

老實說,寫這篇讀後感的時候,我這本書大約只看到一半。但是閱讀的感受頗多,怕自己會淡忘這種感受,於是迫不及待地想提筆寫下來。必須承認這是我在補作業期間抽出時間讀的數學書,但很快任務型閱讀的心態發生了轉變,擠出的幾個小時去閱讀這樣一本書讓我覺得非常值得。所以即使我目前只閱讀了一半,我卻能肯定這幾乎是從小到大以來寫過這麼多篇讀後感中,真正完全寫"感受"的一篇,因爲有真切所感,所以有敘述的慾望。

《數學魔法》是我第一部真正用心去看的數學書籍。讀有關數學的書籍與讀文學創作作品的區別是,前者作者的語言直白通透,沒有那些藝術的修飾,於是給我的感受也是直接的,不似文學作品經過細細雕刻的藝術加工後的美感,讓我只朦朦朧朧地對其的"美"進行享受。

第一章——數字是怎麼來的?簡單說來,這一章就是對數學的產生以及原始的發展作介紹。有些東西我已在BBC數學紀錄片中看過,但文字與視頻的區別在於,文字給人的想象空間更多。以前說到數學與文學,我開腦洞想象的時候,總覺得數學常常是和現代科技聯繫到一起的,我能很容易地想到它在現代實驗室裏發揮了多大作用;而對於文學,我則輕而易舉地聯想到古樸,覺得這兩個字讀起來就像是有厚重的歷史性。但這種聯想今天被打破了。作者一點一點把蘇美爾人、巴比倫人、古埃及人以及古希臘人對數學的`摸索細細寫出來,我看到書中呈現的,今時看來晦澀不通的,在那時卻至關重要的數學符號,我想到的是古代人類在甲板、在沙地上用粗糙的工具刻下這些最原始數學的畫面。那些符號,彷彿也帶來風沙裏風塵僕僕的意味。作者隨着時間的推進,以介紹幾位古代著名數學家的形式把數學的歷史與發展娓娓道來。這種寫法讓我不由想起另一本哲學啓蒙書《蘇菲的世界》。這兩本書在這一部分的寫法十分相似,都是讓我追溯到古代去對古人的智慧一探究竟。我腦中就出現這樣一幅畫面:穿着粗糙的古人,嘴裏說着生澀的文字,時而在地上寫畫數學符號,時而擡頭望着蒼穹思考着至今無人知曉答案的哲學問題。他們對這個還有太多未知的世界感到神祕而好奇,到處充斥着對了解周圍一切的渴望。這樣一想,文學、數學、哲學好似都能融合在一起,從人類誕生初時就一直被探索着的奧祕,他們的奇妙都是從古時便爲人開啓,並一直延續下來,直到未來。

第二章着重介紹了古希臘的貢獻。我對其中一句句子印象極深:對古希臘人而言,數學理念的趣味並不是來自它的有用與否。這本書裏的許多句子我都能記憶住,它們不是名句,並不能幫助我在語文寫作中獲得高分,而只是因爲對我觸動很深,於是記住了。這種觸動就如同文藝青年閱讀到感人肺腑的詞句詩作而忍不住去記憶,如同古希臘人被數學巧妙而神祕的特點吸引住而不斷探索。這種欣賞、觸動、樂趣不是因爲有用或者出於功利的目的而發生,只是遵循了心中對"美"的渴望的本能。那個時期提出許多問題至今無法解決,書的作者着重寫了其一:一條線究竟是有很多而據有大小的點組合起來,還是由無窮多個沒有大小的點組成。兩種說法似乎都對,仔細研究又好像都不對,究竟有沒有更妥帖的答案,至今不得而知。這種神祕感如同哲學著名的三個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將要到哪裏去?沒人能說自己給出的是絕對正確的答案。也許永遠都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數學與哲學此刻彷彿又融合了,這種思考不需要有太多的基礎知識,古人就是從發明或發現已有理念中思考出了無數問題,而後來爲我們所敬仰讚歎的充斥着各種基礎理念與符號的數學,也是由這種基礎開始建立的。

第三章——數字要證明什麼?我欣喜地在這一章中看到,作者介紹的一種嚴謹的、"專業數學家"所用的證明方法,赫然是完全歸納法。這種方法古時就爲人所用,而我們在現代又系統地進行學習。這彷彿是把我們現在認知的數學,與古代的數學架構起一座橋樑,讓我們得以一窺從前數學的神祕。這麼看來,一直爲我們所吐槽"不是真正數學"的應試教育下的數學,仍有它的可取之處。記得當初天天寫幾乎一模一樣的格式句型對作業本上一道道證明題寫下完全歸納法,我們總說"要寫的字太多"、"這都是一個套路嘛";如果按照書中作者的話來理解:使用這這種方法的纔是"專業數學家",而不完全歸納是"業餘數學家"採用的——那我們如此操練的時候,不是正成爲"專業數學家"的時候嗎?想想還有點小激動XD.作者還寫到這樣一處:費馬是史上很著名的一位業餘數學家。因爲其費馬大定理只能證明前五個數爲素數,第六個數竟產生了合數。這正是建立於沒有嚴謹證明的基礎之上。證明並非是"套路",它可以說是數學中最基礎的一環之一。我們說數學美在它的嚴謹性,而證明就是演繹它嚴謹性最常用的方法。

……

《數學魔法》介紹了許多有關數學的東西:名人也好,發展也好,一些定理也好,證明也好;我幾乎沒多久就會忘。就像《蘇菲的世界》把哲學的魅力隨着時間的推移一點點呈現出來,於我而言,這本初中時代讀過的書,其中內容已經忘得差不多了。我唯一記得的就是閱讀這兩本書的感受。在閱讀時直白通透的欣喜,甚至說是"刷新了三觀",就讓我覺得閱讀它們是值得的,這種感受彌足珍貴。

這篇讀後感很多東西基本就是我在閱讀時腦中迸發出的念頭。我一五一十地把它們記述下來,作爲我很重要的記憶之一。這種讀後感對別人來說也許價值不大,因爲每個人閱讀的感受不同;但對於我自己,它就是讓未來的我與此刻的我產生共鳴的絕佳鑰匙。我很感謝寫讀後感這個機會,否則即使我感受再多,也不一定會想到記下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