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關於讀後感範文

關於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9W 次

關於讀後感範文1

朱自清先生曾經說過:“我的寫作大體上屬於樸實清新一路。一方面自己的才力只能做到這一步,一方面也是國文教師的黃靜教我走這一步。”朱自清先生的話說得實在是謙虛。是的,人在成名的時候不要滿足於此刻,而是要把自己當成一個求知若渴的學生來豐富和增廣知識。

關於讀後感範文

朱自清先生寫在《小學生朱自清讀本》中的文章,一至五十頁我已看過了,其中,我最喜歡的文章就是《過新年》了。

《過新年》寫的是朱自清先生兒時有關新年前夕的故事。從一句“昨天家裏來了些人到廚房裏煮出些肉包子、糖饅頭和三大塊風糖糕來,他們倒是好人哩!”中看出了朱先生小時候的天真,和並不常吃肉包子、糖饅頭、風糖糕,只有過新年才能吃到。所以纔會使兒時的朱自清十分喜歡、十分感激那些蒸肉包子、風饅頭、蜂糖糕的人們。

還有一處,從這一處可以看出朱先生兒時的天真、可愛以及看了媽媽的舉動後的幼稚可愛可笑的想法。這一處便是“我看見娘放好幾碗菜在畫的人兒面前,給他們吃;我的寶寶們爲什麼不吃呢?呵!只怕我沒有磕頭罷,趕快磕頭罷!”

兒時的朱先生真是很可愛呀!

關於讀後感範文2

翻開書本,三個黑漆漆的黑影映入眼簾,隨着芬妮被強盜抓住,我們的心都揪了起來…之後的故事可以用峯迴路轉來形容,三個強盜居然華麗麗的轉身,變成了可憐孩子們的養父,並且化身爲三座高塔被人們永遠的銘記!

合上書本,我們不禁要問,是什麼帶給強盜們如此大的轉變?是可愛的小女孩芬妮?只是爲了回答“財寶是做什麼用的”這個問題?不是,是奉獻的快樂改變了他們,當他們看到流浪孩子們的笑容,當他們被人們愛戴,當他們被人們銘記,強盜們的心在改變,他們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所在,從此他們有了人生的目標,不再迷惘。

奉獻是不求回報的,奉獻本身就是快樂的,而且是那種發自內心的快樂,我們不要做披着斗篷的強盜,那會迷失自己,我們要做那三座高塔,在奉獻中快樂的生活!

關於讀後感範文3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作家海倫·凱勒的散文代表作,她以一個身殘志堅的柔弱女子的視角,告誡身體健全的人們應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賜予的一切。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海倫凱勒,她在十九個月大的時候生了一場怪病,天天發高燒,直到有一天燒突然退了,但海倫變得又聾又啞,她的父母曾在醫院讓醫生幫她檢查過,但無法好轉,從此她只能在黑暗中尋找光明,她的父母給她請來了一位來自柏金斯學校的老師─安妮莎莉文,在這段時間發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在暑假,莎莉文怛帶海倫去大海體驗水的感覺,漸漸地海倫凱勒要學說話了,老師教給她盲語,莎莉文讓她的手放在自己的臉上感覺老師的發音變化。有一天,老師讓她把手伸過來在手上寫上了“水”這個單詞,她模仿着老師的動作,在老師的手上寫了一遍,她學會了拼寫,經過莎莉文的細心教導,她考上了大學。她的朋友、家人和老師對她十分關心,她又對這個世界充滿信心和希望,經過不懈的努力,她在艱難的環境中寫了三本書,建起了許多慈善機構,爲殘疾人造福。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身體上的不自由不是一種缺憾,不能因爲身體上的不自由,而沒有希望,沒有希望纔是一種真正的缺憾,而我們作爲一個正常人爲什麼不能像海倫學習呢?

關於讀後感範文4

打開書,就隨着她輕盈流暢的敘述,走近只有她們這代人才有的成長足跡,彷彿走進另外一個世界。從幼兒園到學校,從小夥伴到同學,從友誼到愛情,在我們這代人眼裏,她們這代人似乎就只有這麼簡單的經歷,簡單的人際關係,簡單的故事。但在張悅然筆下,在這簡單中展開的卻是一個斑駁陸離的世界,鋪排的是看似偏執簡單、實則同樣艱難的心路歷程。正如小說主人公杜宛宛的作畫風格:“線條總是粗而壯碩,它們帶着顫抖的病態,毀壞了畫面的純淨”,所以“只能畫水彩畫或者油畫,用厚厚的顏色蓋住那些心虛而彷徨的線條”,因此“畫總是大塊大塊淤積的顏色,一副不知所云的樣子”。

小說講述了兩個息息相關的女孩——杜宛宛和段小沐從小到大,由敵爲友,面對友誼、愛情、生存和死亡的心路歷程。通過她們和紀言、小杰子、唐曉、管道工等人的愛恨情仇,強調了人與人之間的愛,人與自然萬物的和諧。故事告訴我們,由苦難到平靜、由惡到善的橋樑是皈依宗教。雖然宗教不能阻止人生悲劇的發生,但卻可幫助悲劇的生命平靜生存,不會因過度恐懼而心智迷狂,不會因過度憎恨而施暴於人,在逆境中同樣可以去尋找幸福。這樣的思想盡管是有所本依,但我認爲已經深深地打上了張悅然個人的印記。這是一代新人對困擾人類靈魂的基本問題艱難思索後得出的答案,這裏已經基本上散盡神學的光環,閃爍着的是一種人性的光芒,是一種悲憫的人文情懷。這種情懷,成爲了在這個原本是虛空和撲風的世界追求幸福生活的支撐。這種情懷,在當今這個怨怨相報、永無止息的世界,更顯得寬宏大量,猶如大教堂管風琴發出的質樸渾厚的迴音。

張悅然不同於那些少年作家,她所講述的顯然不僅僅是青春放縱、反叛傳統,而是在成長的迷惘中,小心翼翼地夢想和求證,思索和感悟。她的小說中,沒有了大多數少年作家作品中那種已經變成了時髦套路的憤世嫉俗,沒有了那種貧嘴饒舌和不着邊際的喧囂浮躁,沒有了那種僅僅在字面的意義上玩弄文字的小技巧——那其實還是一種學生腔調,而這一切,是與她思想的深度分不開的。她的思考,總使我感到超出了她的年齡,涉及到了人類生存的許多基本問題,而這些問題,儘管先賢聖哲也不可能給出一個標準答案,但思想的觸角,只要伸展到這個層次,文學,也就貼近了本質。

張悅然耽於幻想的稟賦與憂傷的氣質,使她的小說浪漫而神祕,婉約而典雅。她感官敏銳,多才多藝,在諸多領域嘗試探索,並因之使自己的青春斑駁絢爛。她輕靈精巧地捕捉這個時代賦予的每一個有價值的信息符號,而後完美細緻地將之整合在自己的小說中。在故事的框架上,我們可以看到西方藝術電影、港臺言情小說、世界經典童話等的影響。在小說形象和場景上,我們可以看到日本動漫的清峻脫俗,簡約純粹;可以看到西方油畫濃烈的色彩與雅靜的光暈;時尚服飾的新潮的樸素與自由的品位;芭蕾舞優雅的造型和哥特式建築驚悚的矗立。在小說語言上,她有流行歌曲的貼近和煽情,詩歌的意境和簡潔,電影經典對白悠長的意蘊和廣闊的心靈空間。這代青少年所接觸的所有有關的文化形式,基本被她照單全收,成爲她的龐雜的資源,然後在這共享性的資源上,經過個性稟賦的熔爐,熔鑄出閃爍着個性光彩的藝術特徵。

應該說,張悅然是幸運的,是勤奮的,她有了與其年齡並不相稱的寫作才華:超凡的感覺,卓然的思維,對結構和文字的駕馭能力,而這正隨着她的成長而日益枝繁葉茂。她對文學創作孜孜不倦的探索和追求,成就了這些點點滴滴的收穫。讀完《櫻桃之遠》,我就有這種感覺,而且同作者一樣,不時也在品味這種收穫帶來的愉悅。

作者對於事物的感覺是纖細的,敏銳的,帶有她那個年齡段的一種深入和執着。生活中一切事物、現象,都是引發她產生感覺產生聯想的觸點。不用說書中的鞦韆、教堂、櫻桃——這是一種特有的情結,成爲書中人物固有的一部分。看見的,聽到的,想起的,她都可以對其進行感覺刻畫和心理剖析,這也許同大多數人喜歡從閱讀中進行品味思考的接受習慣並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