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上帝之城》有感大綱

讀《上帝之城》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4W 次

摘要: 《上帝之城》全書共有22卷、也可以分爲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前10卷,主要批駁異教徒對基督教的責難,重評羅馬史。認爲羅馬的毀滅是咎由自取與基督教無關。第二部分包括11卷至22卷。較爲系統地汲吸歷史觀。具體說來,第十一卷至第十四卷闡述了人類社會的起源;第十五至第十八卷闡述了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第十九至第二十二卷闡述了人類歷史的結局。

讀《上帝之城》有感

一、作者簡介

奧古斯丁354年11月13日出生於的北非塔加斯特,今阿爾及利亞君士坦丁區。他的父親地位很高但財產不多,爲人粗鄙,臨死才皈依基督教。他是那種小時候聰明得過分結果走上邪道的人物,老爸死了以後沒人管,他母親卻是一位虔誠而高尚的基督徒。她對奧古斯丁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巨大的。許多人可能會認爲他是白人。如果知道他是由北非出生的努米迪亞(族名)的黑人的話,很多人會感到驚訝的。正確地說,考古學證明他的臉是黑褐色。基督教兩千年曆史中最大的神學家——不僅在著述上,在思想的深度上,竟然是黑人,是值得驚訝的。 實際上形成初期西歐神學(與東方教會神學區別的西方教會神學)的拉丁神學教父們大部分都是北非出身的黑人。

二、寫作背景

基督教在公元四世紀被定爲羅馬的國教之後,羅馬城就被塗上了神聖的色彩,被認爲是救治人類的分裂和墮落的工具。公元410年蠻族入侵洗劫了羅馬,這一事件打破了二元關係的穩定。異教徒認爲羅馬遭劫是因爲他們的信仰被棄,諸神對羅馬施於的懲罰;基督徒覺得他們的信仰已在羅馬興旺,併成爲了官方信仰,上帝應該會特別喜歡和保護這座城市纔是。作爲主教的奧古斯丁早就感覺到公教信仰的危機,公教信仰不但受到異教徒的仇視,很多基督徒的信仰也並不純粹,公教信仰存在着嚴重的精神危機。羅馬遭劫這一歷史事件要求奧古斯丁必須再度思考關於聖俗關係的問題,重新評價羅馬的歷史地位,《上帝之城》由此誕生。

《上帝之城》被稱爲“奧古斯丁思想的成熟之花”“上帝之城”的說法源於《聖經》,是一個真實存在上帝的國度。本書寫作的背景是在羅馬論陷以後,異教徒乘機對基督教信仰進行攻擊、責難。於是,奧氏寫作本書批駁了異教徒對基督教責難,通過對羅馬史的評論告訴世人羅馬的毀滅是咎由自取,與基督教無關,並對上帝的創造和人類的起源、發展、結局進行了闡述,歌頌上帝的偉大創造與救贖計劃。書中對美的評論主要集中在上帝的創造和救贖上,並對基督徒信仰中的“美”時行了論述。比如,在對殉道者的稱讚上是通過美學的思辨來論證美在信仰中意義。奧古斯丁對希臘哲學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柏拉圖主義的哲學對奧古斯丁解決思想問題起了重要作用。在美學思想上奧古斯丁常常依照柏拉圖的觀點來解釋美的基礎。因此,在奧古斯丁的著作《上帝之城》中多次看到作者用柏拉圖的思想做爲依據來支持其觀點。雖然,奧古斯丁在哲學觀點上深受柏拉圖的影響,但與柏拉圖不同的是奧古斯丁找到了美的根源。因爲柏拉圖沒有徹底處理什麼是美的問題。從信仰的角度來看,奧古斯丁在美學方面雖然受柏拉圖思想的影響,但卻超越了柏拉圖。奧古斯丁認爲一切美都來自於上帝,上帝是美的根源。並且通過一角度作爲審美的標準,將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中的美進行評述,爲加強與捍衛基督教的教義,捍衛教會本身做出傑出的貢獻。

三、《上帝之城》與雙城論

1.《上帝之城》

《上帝之城》是奧古斯丁關於國家,社會和歷史學說的集中體現 。《上帝之城》寫於412年—426年。當時一個重要的事件是410年哥特人洗劫了羅馬城。而那時基督教剛剛被承認爲合法,在帝國廣泛的傳播 。在當時的背景下羅馬人陷入了空前的恐懼,基督徒們在對生活絕望的同時開始對自己的信仰進行懷疑;異教徒則藉此機會攻擊基督教,認爲羅馬的毀滅正是由於允許基督教信仰傳播的結果。可以說整個教會又處於十萬的危機之中。因此奧古斯丁必須要站出來爲信仰辯護,通過《上帝之城》奧古斯丁一方面爲基督教信仰辯護,迴應各個方面的指責,另一方面 ,也藉此機會闡述的了自己的神學世界觀 。

不過,《上帝之城》的主要思想,在此之前已有萌發。甚至可以說,即使沒有羅馬遭劫的事情發生,奧古斯丁也可能會寫一部類似的著作。早在《<創世紀>字解》裏,奧古斯丁就提到,他有可能寫一本書,談論由天使的墮落而導致的兩個“城”。

奧古斯丁將自己一生所從事的學術,概括爲 “識神識己”四個字。而《上帝之城》正是兩個方面的結合,一方面對人類社會的政治文化 、社會經濟進行反思更好的認清自己;另一方面對於上帝對世界和歷史的安排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有人將奧古斯丁的哲學概括爲是關於 “惡”的思考,《懺悔錄》探討的是人性的惡,《上帝之城》探討的是社會的惡 。

這部作品是針對當時教會面對的責難而作的護教迴應。奧古斯丁用了十五年時間,撰述次數,全書共分二是二卷,前十卷是護教性的,後十二卷則旨在陳述奧古斯丁對歷史神學與政治神學的看法,主要闡發他的雙城理論。首四卷說明雙城的起源,中間四卷講述雙城的發展,最後四卷則是關乎雙城的歸宿。他認爲兩種不同的愛,便產生兩個不同的城:愛自己以致輕視上帝,便產生了地上之城(世人之城);愛上帝以致輕看自己,乃產生了上帝之城。在地上之城裏,由於人愛自己,行爲自私,故出現許多罪惡,沒有一個國家可以例外,保持長治久安,人類免不了面對戰爭災難的命運;但地上之城的設立也不是完全無意義的,一個追求公義和真理的政府,可以保障人民起碼的福樂。而這也是上帝的心意,人間權柄是由上帝所設立的。但在地上之城背後,上帝另外又設立了上帝之城,教會是上帝之城的代表。雙城最後的終局是:當新天地來臨後,善人將得永生,惡人將受永刑,上帝之城與地上之城同時結束。[周偉馳.奧古斯丁的基督教思想.

《上帝之城》顛覆了古典哲學的國家正義觀。這本書可以稱爲基督教會第一本歷史神學及政治神學。它將人類歷史的發展,做了一個全面的縱線詮釋,並且確定上帝爲掌握一切發展的絕對主宰。奧古斯丁確認人間政權和人類歷史具有正面但相對的價值,指出人須爲其所犯的罪惡與罪惡所引來的後果負責;同時他亦宣認一切都在上帝的掌握之中,它纔是所有事情發生的最終解釋。

2.雙城論

“上帝之城”、“世俗之城”(地上之城)是奧古斯丁《上帝之城 》中的兩個核心概念。本書的十一至十四卷就是對這兩個概念進行詳細的論述。全文也是以這兩個概念爲中心而展開的一個基督教政治理論體系。而這個體系和以往的政治觀截然不同 。

當把雙城理論運用於現實生活時,奧古斯丁指出,兩個城在現實社會是混合在一起的。根據他的描述,上帝之城是由註定得救的基督徒組成的,他們真誠篤信上帝,具有“虔誠、敬畏、懺悔、勤勞和禁慾”等美德,其餘的人則構成地上之城。到末日審判的時候,兩座城才徹底分開。上帝之城是最高的善,是永久和完美的和平,人們在其中享受永生的幸福。地上之城的人們無論多麼富足,他們仍是悲慘的,註定被上帝所摒棄,永遠遭受魔鬼統治的痛苦。

奧古斯丁否認國家是正義的組織。在區分“上帝之城”與“地上之城”的理論框架內,奧古斯丁闡述了他關於國家與教會的'思想。他並不認爲“上帝之城”和“地上之城”可以等同於人間任何一種社會組織。基督教並不等同於“上帝之城”,因爲教會內也混雜有靈魂未能得救的人。因此,正如他明確指出的,在現實生活中,兩個城市混合在一起的。不過,根據奧古斯丁的看法,上帝之城至少可以由教會來代表,地上之城可以由異教國家來代表。

奧古斯丁認爲,國家職能在於負責人們物質需要的滿足,免受攻擊的安全和有秩序的社會交往等。這是爲地上之城和上帝之城的公民所共同希求的。它是“地上的和平”,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它。所以,世俗國家是上帝實現自己拯救計劃的工具。

基督教會雖然和世俗國家一樣,既包含被揀選者,也包含被摒棄者。但是,奧古斯丁卻賦予教會以很高地位。他指出,上帝的恩典只有通過教會才能在人類歷史上起作用。在奧古斯丁的時代,基督教會是國家的一部分,皇帝是其最高首腦,可以直接干預和控制教會內部事務,奧古斯丁力圖使教會從國家的控制下獲得獨立,免受世俗權威的支配。可以說,正是奧古斯丁 “上帝之城”和 “世俗之城”的區分,把基督教由一種單純的宗教文化力量轉向了一種政治力量。“神權”和 “君權”也在以奧古斯丁的理論爲基礎的前提下,不斷制約鬥爭走進了中世紀。

四、奧古斯丁對後世的影響

奧古斯丁的神學政治理論影響許多偉大的思想家。中世紀的安瑟倫和阿奎那都從奧古斯丁的著作中直接獲利,宗教改革的馬丁路德更是將奧古斯丁的觀點作爲自己思想的理論依據 ,同時從莫爾的《烏托邦 》中也能看到奧古斯丁的影子。可以說《上帝之城》無論是作爲一本政治著作,還是一本神學著作,或者一本歷史著作都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奧古斯丁的著作是使希臘哲學的某些方面傳入中世紀歐洲的一個因素。特別是新柏拉圖主義對奧古斯丁思想的成熟有很大的影響,後來又通過奧古斯丁影響着中世紀的基督教哲學。我們至今還會饒有興致地注意到:笛卡爾提出過著名的論斷“我思我在”,奧古斯丁也提出過隱含這一論斷的思想,當然兩者的說法各異。奧古斯丁是黑暗時代之前的最後一位偉大的基督教神學家,從所有的主流方面來看,他的著作使基督教學說在整個中世紀基本上具有它所要保持的形式。以奧古斯丁爲代表的教父哲學在時間上屬於古代,但就其思想意識形態來說,則屬於中世紀,它是基督教哲學的最初形態。奧古斯丁運用新柏拉圖主義論證基督教教義,確立了基督哲學,他首先提出信仰第一,然後理解的原則,爲西歐中世紀的經院哲學奠定了基礎。

奧古斯丁繼承了自柏拉圖以來對人性的判斷趨向是惡的主流觀點。基督教的基本理論前提也是人性惡,惟其惡,才需要懺悔,才需要救贖,才需要法律的出現. 他的法律思想即是建立在人性惡判斷的基礎之上,其重要作品《懺悔錄》也是在對人性有深刻的洞察之後寫成。從當今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分析,不論人性是惡是善,奧古斯丁的觀點爲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