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教師的語言藝術》讀後感

《教師的語言藝術》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6W 次

在閱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爲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讀後感。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的語言藝術》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師的語言藝術》讀後感

《教師的語言藝術》讀後感1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師的語言修養極大程度上決定着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教學實踐表明:“教師準確、生動、優美、富有感情和啓發性的語言,往往能夠營造出一種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由此可見語言對於教師尤爲重要。作爲一名教師,爲了提高自己的語言水平,我閱讀了《教師的語言藝術》這本書。這本書從精闢的理論和具體詳實的事例向我們講述了教師語言的藝術。下面我具體談談自己的讀書心得。

通過閱讀這本書,我明白了教師的語言應該具有科學性、準確性。語言的科學性指的是語言的準確、嚴密和精練。這是對教師語言最基本的要求。課堂教學中,語言的科學性會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識。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嚴格要求自己,不斷錘鍊自己的教學語言,爭取讓自己的語言更準確、更精練。

其次,我明白了教師的語言應富有感情。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師只有在課堂上聲情並茂,語調抑揚頓挫,才能感染學生,吸引學生,喚起學生的求知慾,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文本的情感或喜或悲,或笑或怒,時而高亢激昂;時而低沉凝重;時而如滔天駭浪,震憾人心;時而如流水小橋流水,娓娓動聽。

教師的語言要具有鼓勵性。教師語言的主要對象是學生,學生正處於成長時期,他們的自尊心很強,因此教師必須愛護他們,注意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時時鼓勵他們積極上進。

教師的語言要具有教育性。作爲一名教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平時要注意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也要講究藝術:說服、疏導、鼓動、表揚、批評。可以針對教育對象的不同和教育內容的不同,選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就可以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師的語言應具有啓發性。思維規律告訴我們,思維啓動往往以驚奇和疑問開始。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激發學生主體意識,增強其學習的內動力,引導學生質疑問難,多爲學生製造懸念和創設意境,使學生不單純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去解決,這樣就能激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求知渴望,使他們融會貫通的掌握知識並發展智力。爲此,教師課前要精心備課,設計好預習習題和課間提問習題,讓學生帶着問題去看書,去聽課。課中要注意循循善誘,因勢利導,深入淺出,多用疑問性提問,還要注意運用發散性提問、開拓性提問、疏導性提問、鋪墊性提問,使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受到啓迪,探求新知識,掌握新內容。

教師語言應富有趣味性。興趣在教學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古代傑出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使學生覺得語文課”有趣“,關鍵在於教師講授能設疑激趣,扣人心絃。教師的語言應當規範、鮮明、簡練、準確、形象、生動、流暢、合乎邏輯,饒有情趣,寓莊於諧,能化抽象爲具體,化深奧爲淺顯,化枯燥爲風趣,使學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受其感染,受美薰陶。而只有教師自己有較好的語言基本功和廣闊的求知興趣,才能通過多種途徑影響和激起學生的求知慾,引發學習興趣,強化學習動機,消除教學中師生的疲勞,改善課堂氣氛,啓發學生的心智活動,促使學生深入鑽研問題,並使課堂氣氛趣而不庸,活而不亂,嚴而不死。因此,教師要廣採博聞,和教材密切聯繫的笑話、故事、遊戲、佳聯、格言、警句、成語、典故、詩詞、順口溜、民間諺語、俗語、當地方言、羣衆口語、歇後語、古語詞、外來語、術語等均可引入課堂,隨心所欲,調動自如,遊刃有餘,以塑造形象,創造氣氛,讓學生感到課堂新奇多趣,知識易於理解,從而吸引學生認真聽講。

在教學中,教師的語言還必須富有藝術性。不同的教學環節要採用相應的語言藝術。如導語的設計,要凝練準確,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學生的心帶到課堂。或從生活中閒聊入手,或採用笑話引起學生的興趣,或用優美的語言感染學生,或利用疑問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提問語也要恰到好處。在提問時,可以巧設懸念,激發學生的興趣;也可以循循善誘,把學生逐步引入思考的情境;還可以鼓勵學生髮問,引導學生自己解決問題。作爲老師,如果做到了提問有方,就會讓提問變得更有價值,更有效果。

教師的語言應有個性特徵,或擅長形象描述,繪聲繪色,讓人聽了情思涌動,沉侵在美的享受中;或是講起話來從容不迫,風趣幽默,讓人聽了興趣盎然,在輕鬆愉快的中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

要使語言有個性,首先應學會含蓄。含蓄是一種美,是一種藝術,課堂教學的語言離不開含蓄。如教師在教學中用說半截話或一語雙關的辦法啓發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這種做法常有”千言說不透、一語破真諦“的妙用。有的教師爲了激發學生情感上的波濤,不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是繞着彎子設問,層層深入,啓人心智,讓學生得到知識、明事理、受教益。有的教師爲了使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受到教育,從不是挖苦諷刺,而是從尊重學生的人格出發,善意地予以提醒和啓發,受到了較好的效果。

要使語言有個性,還要學會幽默。如果教師能用恰當的'使用幽默性的語言授課,往往能夠調節教學氣氛,改變教學情景,提高教學效果。適當說些富有哲理性、知識性和趣味性的笑話,會使學生興趣倍增,形成愉快的教學氛圍。

會說話的老師不一定能成爲優秀的老師,但優秀的老師一定是會說話的人。要想在普通的教師中脫穎而出,攀上你心中的頂峯,你就必須學會說話,這也就是要掌握教師的語言藝術。

《教師的語言藝術》讀後感2

著名教育學家誇美紐斯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裏可以發出知識的溪流。”不言而喻,這句話旨在強調教師語言的重要性。

前些日子到市圖書館消遣,偶爾看到了《教師的語言藝術》一書,這個書名立刻吸引了我,遂借閱回家細細品讀。

《教師的語言藝術》一書首先向我們強調了教師語言的重要性,書中引用了兩位著名教育家的話。其中一位是蘇霍姆林斯基,他說: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着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我們深信,高度的語言修養是合理利用時間的重要條件;另一位是馬卡連柯,他說:同樣的教學方法,因爲語言的不同,效果可能相差20倍。所以教師應該特別注意教學語言的藝術性。

結合我們的教學實際,反思這些教育大家的至理名言,相信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會有深深的體會。同樣一節教案,有的教師能夠用順暢連貫的語言把每個教學環節自然而然地連接起來,水到渠成地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能夠在糾錯中柔聲細語如春風化雨般溫暖孩子的心田,能夠在不經意間表達對孩子的欣賞進而激發孩子的內動力,但有的教師卻語言枯燥,詞彙匱乏,課堂教學生硬呆板,教學效果當然也就截然不同。

《教師的語言藝術》一書分多個章節,分別從課堂提問的藝術、批評的藝術、表揚的藝術、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的藝術、如何和家長進行交流等十多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細細品讀,每一部分都淺顯易懂且簡單實用。特別是因人而異批評法和如何與不同的學生家長進行交流,對作爲班主任的我來講,在與學生和家長的溝通方面啓發很大。

我們的教育工作面對的是活生生的、性格迥異的孩子,《教師的語言藝術》中,針對教師在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時如何做到因人而異進行了科學詳盡的闡述——對於疲沓型學生,採用嚴父式,對於內向型學生採用慈母式,對於暴躁型學生採用以柔克剛式,對於敏感型學生採用溫和式,對於偶爾犯錯型學生採用表揚式,對於知錯就改型學生採用激勵式,對於屢教不改型學生採用嚴厲、漸進、反覆強化式,對於倔強型學生採用商討式、建議式和啓發式,對於性格懦弱型學生採用雙向交流式、幽默含蓄式和迂迴式。

對不同類型的家長,《教師的語言藝術》建議,可以分別採用以下溝通交流的方式:知識型家長,如實反映情況,多徵求家長意見;溺愛型家長,先對孩子給予肯定,再懇切反映情況,婉轉批評滲透期望;脾氣暴躁型家長,要採用和風細雨式交流,使其明確貴在共同幫助孩子進步;放任不管型家長,多報喜,少報憂,強調家教的重要性;後進生家長,說優點要有力度,說缺點要婉轉,貴在樹立家長的信心。

教師、學生、家長是我們教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三個要素。語言是架起三者心心相通的橋樑,教師掌握一定的語言藝術,善於和不同類型的學生和家長溝通交流,三者之間的相互配合,是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極其重要的因素。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書中還有許多寶貴的經驗,還需要我在研讀中進行反思,在反思中付諸實踐,力爭在閱讀中提高認識,在實踐中提升能力。

《教師的語言藝術》讀後感3

作爲老師,語言一定要豐富,這樣才能吸引學生,語言較匱乏,評價較單一是我的不足。暑假期間讀了《教師的語言藝術》這本書,讓我對教師語言有了新的認識。

  一、教師要時刻保持微笑

微笑的人更容易讓人接近。無論是平時的生活中,還是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都要保持微笑,因爲有了微笑,學生就會感覺很親切,願意和你親近;因爲有了微笑,就會獲得學生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他們會更加的聽話、努力。課堂中,最害怕的就是沒人舉手回答問題,就像在唱獨角戲。其實並不是學生不會,可能他已經想到了答案,只是害怕錯了而不敢回答而已。他的眼神在和你交匯,但他的手卻遲遲不肯舉起來,這時,你不妨給他一個微笑,讓他舒緩一下緊張的情緒。相信學生看到你鼓勵的微笑一定會鼓起勇氣舉起膽怯的小手。在他回答時,即使答得不到位,也請你給他微笑,這樣會讓他以後不恐懼發言,變得更加自信。微笑是一種無聲的語言。

  二、教師要善用眼神來表達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心裏是怎麼想的,有時不用說出來,你的眼神就已經表現出來了,因此,我們可要好好利用最具表現力的眼睛的威力。上課了,班級裏還是一團糟,說話的說話,喝水的喝水,收拾課本的收拾課本……看到這樣的情景,相信大家一定滿肚來火,免不了大聲訓斥他們一番。有時你氣得要命,學生卻一點感覺也沒有,而且還影響你上課的情緒。此時,不妨肅立講臺,冷冷地看着他們,眼神掃視班級一圈,然後盯着那個講話聲音很大的人。相信學生看到老師這樣的眼神,聲音一定會戛然而止,手中的動作也會迅速停下。因爲他們知道老師生氣了,所以有時眼神比語言更有效。

  三、教師要學會傾聽

學會傾聽很重要,因爲教師的傾聽可以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靜靜地傾聽,你可能會有新的發現。在處理學生問題時,決不能以平時的印象來給他們定奪,或一時的表現抹殺他的全部,這樣對於學生來說是不公平的。所以,教師的傾聽能夠打開和進入學生的心扉,讓我們遇到事時都能靜下心來認真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