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範文(通用6篇)大綱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範文(通用6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7W 次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黃仁宇《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範文(通用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範文(通用6篇)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

《萬曆十五年》經過記錄在16世紀中國的歷史背景下,萬曆年間朝中上下七零八落的事,折射出以德替法制度的混亂,反映了當時社會,高級官員的悲慘人生。

這本書用傳記的手法敘述了當年張居正他生前得志、揚名立萬,死後失勢、遭掘棺之恥;大英雄戚繼光在張居正生前位至“總理薊州軍務”,在張居正死後罷官家居;名士李贄失勢後,以知府身份掛冠而去;海瑞,一個富有傳奇性的人物充分重視法律的作用並且執法不阿,可是作爲一個賢傳培養下成長的文官,他又始終重視倫理道德的指導作用……即便是鄭貴妃、張鯨、馮保、高拱、盧鏜、也統統沒有好結果,或身敗,或名裂,沒有一個人功德圓滿。

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無不成爲以德替法制度的犧牲品。黃仁宇先生認爲:中國兩千年來,以德替法制度,到明代爲極限,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

本書告訴我們在以德替法的封建專制制度下,爲民、爲官之人是沒有保障的。因爲帝王維護或保護的不是他的子民,而是他的統治地位。爲了帝國的傳承,帝王能夠犧牲一切,包括所謂的“德”。“德”字何解,就是執法公正不阿,待人謙虛,對朋友不分高低官職。對底下臣民則應當視如兒女,這就是君王所要有的“德”。

沒有保障的爲官之人整天就遊手好閒,吃喝玩樂,沒有保障的爲民之人不屑爲朝廷盡忠,在異族的鐵蹄下,明帝國最終灰飛煙滅。我想一個國家的潮起潮落不全在於國主,民衆纔是最重要的,俗話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想讓船跑得快,水纔是關鍵。順勢的話,朝廷會發展和快,逆勢則會慢,嚴重的話船也保不了。最終,大臣們的貪福之心也所以破滅,居民們的生活保障就得看下一個君王了。

歷史滄桑,萬曆皇帝萬世傳承的願望隨同歷史的波濤一齊消失在我們目光盡頭,漸漸的久遠。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讀後感2

《萬曆十五年》是一本改變了人們歷史觀唸的書,它的大歷史觀使人們對歷史的認識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該書是黃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三十年嘔心力作。最早在美國出版,從1999年第一版到現在,《萬曆十五年》出版二十餘次,這在學術上日益邊緣化的今天無疑是罕見的。

書中介紹了受制於他人事事不能自己做主的萬曆皇帝,深諳爲臣之道,處事圓滑的首輔申時行,出色的改革家張居正,孤獨的將領戚繼光,古怪的模範官吏海瑞,還有自相沖突的哲學家李贄。作者寫這本書時說“中國二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極,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寫作這本書的目的也重在說明這一點”。書中所寫的人物或身敗或名裂,沒有一個人功德圓滿,其中緣由並非其個人所致,而是當時的制度已至山窮水盡,他們只是制度的犧牲品。

對於萬曆皇帝,所有人都認爲他昏庸無能,但他也值得同情。他雖貴爲天子卻事事被他人壓制,羣臣在立儲問題上與他針鋒相對,使他最後被迫妥協。在無奈下,他用沉默向百官反抗,開始了長達三十二年的x工。因此,使中國的國力不斷衰敗,這讓人十分扼腕。由於成憲的不可更改,一個年輕地皇帝沒有把自己創造能力在政治生活中充分利用,他的個性也無從發揮,反而被半信半疑地引導進這烏有之鄉,充當着活着的祖宗。幾百年之後,他帶着人們最強烈的印象,仍然體現着命運的殘酷。

儒家的道德中做官要清廉,做人得正直,孝順。但現實卻是做官的腐敗,做人背信棄義。張居正想改變現狀,但無奈根基太深無法撼動。海瑞爲官清廉與體制格格不入,最終導致了悲劇命運。當時的中國是一個以道德維繫的體制,但這種道德只有聖人才能做到而大部分人都不是聖人,所以當道德與現實相差過大時,人們選擇放棄道德,成爲“兩面派”,開始了明着一套,揹着一套。

正是在這種傳統的影響下,人們雖然口口聲聲說着道德,但私底下卻沒有人這麼做。現代社會道德的缺失也正是如此,老人跌倒了不敢扶,以及“小悅悅”事件正是這種道德缺失的具體體現。只加強道德建設並不夠,還需要健全法律制度。學習西方的法律體系和法律制度,完善我國的法制,這纔是改變現狀的必由之路。

中國以道德代替法律是一種失敗的,但現在很多西方人士,認爲西方法律纔是道德的根源,這也是不正確的。正如作者所說:西方所謂的“自由”與“民主”都是抽象的觀念,務必經過每一個國家的地理及歷史上的因素才行得通。英國之民主即不可能與日本之民主相同,而法國的自由也和美國的自由有差別,所以要具體分析。

書中指出道德並非萬能,不能代替技術,尤不可代替法律,但從沒有說道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道德觀點應當遠大。凡能先用法律和技術解決的問題,不要先扯上一個道德的問題,因爲道德是一切意義的根源,不能分割,也不能妥協。所以,在現代應加強法制建設,同時重視道德作用。只不過不要把道德技術化,要優先考慮法律的作用,這樣便不會重走以前的老路。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讀後感3

真是好喜歡這本書,相見恨晚。

合上書本才知道,曾經學過的那種固話了的歷史教科書原來那麼的扁平。比如萬曆皇帝,在我原來的認知中他只是個非常平庸的皇帝,甚至沒有什麼影視作品願意去闡述他的故事。

讀過《萬曆十五年》才明白,在萬曆皇帝的平庸之下,是他對自己身份的無奈和痛苦。皇帝在體制中逐漸成了一種象徵,他的身份帶給他的限制完全不少於任何一個普通人。他甚至不能根據自己的心意去立儲,正是意識到了自己只是這強大體制中的一個象徵,而非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所以他只能消極怠工,這是他反抗的一種方式。而和皇帝對立的文官集團,他們信仰道德禮教,相信世世代代傳下來的規矩禮法,而在皇帝“無爲”的統治之下,他們一腔熱血毫無用武之地。皇帝和文官之間長久的博弈,使得矛盾日漸加深,最終成爲雙方皆敗的悲劇。

另外還有張居正和戚繼光,他們是那個時代中璀璨奪目的人,就如黃仁宇先生所說,他們有造反的能力,但沒有造反的心思。但是這種能力終究是讓人忌憚的,因此他們最終也是樹倒猢猻散的結局,只能感嘆一句“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末了”。還有海瑞,以前他給我的映像就是個十全十美的清官、完人,然而真正看了這本書才知道海瑞的侷限,真的有點可憐,不合時宜地想要以一己之力去撼動體制,但最終因爲能力和智力都不夠,只能活成一種正義清廉的象徵,而將自己的人生搞得一塌糊塗。李贄就更復雜了,我大概還要去多看一些書才能真正讀懂他。

最終,黃仁宇先生這本書裏的人,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他們都有自己的抱負和理想,但在個人之上還有體制,體制之上還有更大的命運,人們身處其中無力反抗,造成了本朝巨大的歷史遺憾。所以,作者提出了自己大歷史觀裏一個很重要的東西,他說“人世間很多殘酷的事都用道德的名義去施行,也是中外古今一律。”

所以在一個法制不健全朝代中,皇帝和官員只能以聖賢的“道德”標準去行事,在這樣強大的道德壓力之下,每個人或多或少地活成了自己身份的象徵,而非有血有肉的靈魂,於是大家被禁錮的姿態都顯得異常絕望。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讀後感4

在上高中的時候就常聽老師說起《萬曆十五年》,讀完《萬曆十五年》,你會發現在近代中國發生的許多事情都是可以預見的,中國近代的衰敗與腐朽,懦弱與自大,無疑可以從《萬曆十五年》中品味出來。

萬曆十五年,這一年平淡無奇,和歷史上絕大多數的一年一樣平淡,但就在這平淡無奇的一年中,發生了很多細枝末葉的且極容易被忽略的事。這些事,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發生大事的癥結所在,也是將在得以掀起波瀾的機緣。在這一年中發生的事爲將來孕育了禍根。

萬曆皇帝在剛剛9歲的時候就登上了皇位,一成不變的生活,重複的事情,不變的禮儀,令年僅24歲的萬曆皇帝心生厭惡,權力被束縛,行動言語都受到約束,彷彿一個提線木偶,無法自主。萬曆皇帝的一生處於不斷的被束縛中,萬曆皇帝也想做一個好皇帝,但朝堂上的寸步難行,一成不變的生活令萬曆喪失了信心與激情,到了後期萬曆的做法是無爲而治,不在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管理國家事務。在這個國家治理體系中,沒有絕對的權威,即使你是皇帝,很多事情也是不能做的。

在多年學習中,我們都接受了這樣的觀念:封建集權統治在明清空前強化,皇權至高無上。但是在萬曆皇帝身上,我們似乎看到了皇權的旁落或者弱化。尤其在立儲這個問題上,萬曆皇帝前前後後奮鬥了三十幾年,終也沒有實現立他最寵愛的皇三子常洵爲皇太子的夢想。

萬曆皇帝是可悲的,他曾竭盡全力想做一個好皇帝,一個好君王,可是文官集團勢力的強大,讓萬曆皇帝寸步難行,作爲一個皇帝,他是可悲的,作爲一個君王,他是不合格的。在僵硬的體制下,萬曆皇帝似乎已經成爲了一個象徵,在祭祖大典上作出正確的禮儀與行爲,在朝堂上只需要同意文官集團的奏摺,在萬曆皇帝的身上我們似乎看不到像秦始皇的唯我獨尊,看不到唐太宗的不可一世,皇帝似乎成了一個文官集團爲了統治國家而推出的傀儡,寸步難行的萬曆,無法作爲的的萬曆。在這段歷史中,我無法說明誰對誰錯,只有一聲嘆息。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讀後感5

一直以來都有一種說法,“明亡於萬曆”。這是明朝走向衰亡的轉折點,而萬曆十五年又是極其重要的一年,這一年發生了許多看似平淡的小事,卻引起了蝴蝶效應,對中國歷史產生重大影響。

以前就聽朋友誇張的闡述,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文風恣肆雍容,讓很多沒有飽讀史書的人,豁然開朗,一旦捧起來,就會陷進去,抱着不信邪的心態,我也試一試,原來歷史可以真的這樣好看呢,夾敘夾議夾評論,不僅能夠深入瞭解了明朝萬曆年間文化政治制度的癥結所在,人心被制度的扭曲,更是讓我學習了一種大視野看問題的思維。

以前的史書裏,歷史人物都是被有着屬於自己的固定模式化“人設”並誇張處理,而這本書採用的`卻是“聚焦”的寫法。萬曆十五年,這個春寒料峭的公元1587裏發生的林林總總,看似平淡無奇,卻已爲大國本朝的衰頹埋下了伏線。怠政罷工的萬曆皇帝,雷厲風行卻悲劇收場的張居正,位極人臣卻未老先衰的首輔申時行,戰功卓著卻孤獨終老的將領戚繼光,剛正不阿卻爭議不斷的海瑞……某一年,某一人。這些在歷史課本中出現的角色,在《萬曆十五年》中一一出現。

但是在這本書裏,這些歷史人物都是立體的、飽滿的、鮮活的,也並不都是我們所認爲的那樣的。認真讀下去,就彷彿在親歷他們的處境、他們的苦惱,他們的夢想,他們的野心,他們的無奈,他們不爲人知的那一面……這種切入筆法細微得很,但牽動全文的是一條張馳自如的線:牽出這高拱、鄭貴妃、鄒元標,牽出耕織伍旅、財貸制度、民德風俗,牽出官場的陰與陽,皇尊的欲和權。合上書後我鮮明地感受到書中的裏承外合、互文相應的妙處。

黃仁宇寫的不是“巧合”,而是“必然”。他通過萬曆十五年前後幾個典型人物的命運,告訴了我們,明朝錯過16世紀末改革機會的原因,不是官員陽奉陰違腐敗無能,不是皇帝怠政懶散昏庸無道,不是首輔拒絕改革無德無能,更不是將軍守土無方拘泥成例,而是明朝以“仁”治天下的立國之精神,已經耗盡了生命力,這種單純以意識形態來約束子民,用道德代替法律的制度,不但將龐大的帝國拽入了深淵,還使16世紀末,萬曆御宇之下的每一個改革者,要麼身敗名裂,要麼壯志未酬。歸納《萬曆十五年》,黃仁宇的中心意思是要表達:萬曆年只是明朝建國以來矛盾衝突的爆發點,而王朝的根本矛盾則早已埋定。正如其序中所言“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至極,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因爲這個癥結的存在,所有人在其中的角色都是悲劇。

也許,對於一本好書,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讀法,每一個人都能讀出自己的《萬曆十五年》。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讀後感6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我的感受:那就是被主宰的悲哀命運。我覺得這句話適用於這本書裏面的每一個人。

黃仁宇的這本《萬曆十五年》,介於學術與通俗之間,讀起來有如在讀一本小說。他的文字雖然通俗,文筆也不失生動,卻在深入淺出中演繹了深刻的道理,字裏行間充滿了微言大義,爲中國歷史的研究和寫作開闢了一塊新的天地。每一位閱讀這本書的人都會覺得,原來歷史可以這樣寫,原來歷史是如此的有趣、複雜、豐富,原來歷史人物並不是只有歷史書上才真正靈動、有趣。

讀到張居正時,我感到了世態炎涼,生前的榮華和身後的悲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當時,張居正搞經濟體制改革,在道德立國的環境下,試圖改變文官系統,以效率代替道德倫理對官員進行績效管理,卻得罪了全體官員,招致死後兩年被抄家。申時行試圖建立和諧社會,希望通過誠意感化官員們道德的一面,使“不肖者猶知忌憚,而賢者有所依歸。”卻因爲立太子一事被迫辭職。海瑞試圖保持執政意識形態集團先進性,卻僅憑一人之理想,干預境內的農田所有權,同時損害了地主和農民的經濟利益,而被迫辭職。戚繼光試圖實現國防現代化,採用現代軍事理念管理軍隊,並且取得了輝煌的勝利,但是張居正倒了,戚繼光也跟着被革職。李贄主張個性解放、思想自由、提倡功利主義,但在當時的環境下,最後選擇了自殺。作爲他們的統治者萬曆皇帝,實際上也失敗了,雖然貴爲皇帝,他並不自由,他不能出皇宮到各地視察,不能將自己喜歡的兒子立爲太子,甚至不能決定死後和自己喜歡的嬪妃葬在一起,於是他三十年不理朝政。

從他們身上,我們清楚地看到,整個明代社會在發展,但是國家管理系統卻保持原樣,而且一切改革都被視爲異端。所以那些歷史人物雖然努力想作出改變,但在整個一成不變的體制面前卻只能碰壁,帝國也就走到了盡頭。

以史鑑今,通過讀《萬曆十五年》,我們瞭解到,法治與德治在中國自古就是一對矛盾,當今中國正進入社會轉型期,改革所產生的利益的重新分配,需要我們居安思危,時時去撥開安定的表象,看清這個時代的脈絡和架構。這也是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想要告訴我們的,就是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待歷史。不要片面瞭解歷史的一部分內容,只有這樣我們才知道每個人物與每個朝代又爲何會發展成這樣。

我們無奈與幽暗,也儘量做到讓幽暗無奈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