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遙遠的救世主》讀後感(精選6篇)

《遙遠的救世主》讀後感(精選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8W 次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遙遠的救世主》讀後感(精選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遙遠的救世主》讀後感(精選6篇)

  《遙遠的救世主》讀後感1

《遙遠的救世主》是一部富有哲理、值得閱讀的小說,無論是對我們的生活、對事業、對愛情都有所幫助。小說主要講的是:一個是遊走在法律邊緣,無人能理解的商業怪才丁元英,一個是擁有法國綠卡,卻執意留在國內當刑警的年輕女子芮小丹,由於命運的偶然交錯,引發的不僅是愛情,還有一場關於商界規則,關於正義、道德和人性的紛爭的事情。

丁元英,一個與傳統文化觀念格格不入的另類人物,他活得明白活得透徹,我佩服他也喜歡他。這位傳統文化的叛逆者在柏林私募基金分紅會議上突然宣佈私募基金解散,結束了他在法律真空地帶利用文化密碼對中國股市的屠殺性掠取,孑孓一人回到了中國某古城隱居下來。這種舉動不是常人能做到的。

很欣賞丁元英那首自嘲“本是後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經閣半卷書,坐井說天闊;大志戲功名,海門量福禍。論到囊中羞澀時,怒指乾坤錯。”也很信服書中所講的“一個人的覺解程度,直接決定影響到一個人理解通曉事理的能力”這個觀點。

丁元英,一個不想做生意的人卻爲了他的紅顏知己想要的“禮物”做成了一個神話般的生意;他想過一段平靜而隱居的生活卻過了一段極不平靜的生活;他害怕愛情卻在不知不覺間擁有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也許生活就是這樣愛捉弄人吧,最想得到的往往得不到。

丁元英,在面對他心愛的女人離去時,表現出的沉默,讓我想起來就覺得心痛。

  《遙遠的救世主》讀後感2

《遙遠的救世主》應該說是一本好書,讓我拿起來就放不下,被裏面酷酷的男主角和完美之極的女主角,以及他們之間如天國之戀的感情所吸引。當我最後讀完這本書,心裏覺得十分的不舒服,說不清不舒服在什麼地方,正好老公因工作所累,不能睡覺,沒有他我也睡不着,不妨碼幾個字, 讓自己明白爲什麼不舒服。

芮小丹是書中的主人公,雖然作者沒有直接寫出來,但是《天國的女兒》在書裏一直伴隨着芮小丹。 她是個美麗到極致, 聰明到極點,勇敢到無畏, 對所愛的男人一脫到底無所保留,而又不死纏爛打的女人。 這樣的女人恐怕也只有小說中才可能存在。都說外貌是女人的名片,小說本身是奔着驚人駭俗去的, 而在女人的容貌上還是不能免俗,脫不了女人本身的脂粉氣。爲了烘托這個不僅僅美麗之極的女人,還給與了她聰明和勇敢。如果故事就如此,還不失爲一部好的小說。 可到結尾,芮小丹因爲奮勇和歹徒搏鬥, 失去了雙腳,和美麗的容貌,在看到戰友們到來的時刻,選擇了自殺。

沒有了美麗的皮囊,就沒有了生存的意義。沒有了完整的軀體,就沒有了生命的尊嚴。這是這本書要傳遞的信息嗎?

很多人問過我,在美國這麼多年,有什麼感受。

最大的感受之一, 是對人生命的尊重,無論這個人是以什麼樣的生存方式而存在。

中國最大的歧視,恐怕是正常人對殘疾人的歧視和莫名的優越感。一方面,作爲正常人, 對殘疾人悲天憫人,另一方面,對於殘疾人沒有真正伸出手去幫助他們。在美國,到處都有給殘疾人準備的停車位,桌子,所有的公共交通設施都有爲殘疾人服務的設施,目的只有一個,讓他們有尊嚴的活着。

  《遙遠的救世主》讀後感3

因爲讀書羣的推薦,最近讀了一本書,豆豆的《遙遠的救世主》。書中講了一個概念,給我的印象很深,那就是“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

什麼叫“強勢文化”?強勢文化就是在一定範圍內,佔據強勢地位的文化,其特點是,行爲人以事實求實的態度,按照客觀規律來辦事,其主動性是不以人的意識爲轉移的。

什麼叫“弱勢文化”?弱勢文化就是在一定範圍內,處於弱勢地位的文化,其特點是,行爲人依賴強者的主觀意識去做事,行爲人期待在強者的護翼下,可以不勞而獲,一夜暴富,其本質就是依賴和跟隨。弱勢文化的行爲人對待事物沒有主觀判斷,一切以強者的意識爲轉移。

對照這個概念,我們從書中的事例中就可以得出這麼一個結論,我們的文化是弱勢文化。

以文中的一個人物——劉冰來說明這個情況。當劉冰第一次遇到丁元英,對丁是什麼態度?當時,壓根就沒把丁當回事,在劉冰的眼裏,丁元英就是一個很落魄的小市民,沒有豪表,沒有豪車,穿的也不是名牌,目的還是來賣唱片換錢的,是有求於劉冰的人。他覺得丁的生活狀態還不如他,所以在劉冰的心裏,對丁是有心理優勢的,所以纔會說出,幫丁賣唱片就是交情的這種蠢話。直到劉冰看到了丁元英的寶馬,這才覺得丁是高人。後來,劉冰主動積極參與了丁元英的計劃,這是因爲他覺得,這是一個可以改變他自身命運的機會。緊接着,因爲格律詩事件,樂聖公司的創始人林雨峯出現。此時,劉冰覺得林雨峯可以輕易終結格律詩的未來。這時,林雨峯就是強於丁元英的強人。劉冰怎麼做的?先是退股,然後又想出賣格律詩。自始至終,劉冰有自己的意識嗎?都是跟隨,跟着強者走,哪怕強者從前是自己的競爭對手。

作者寫了這麼多,說明了一個什麼情況?就是在說,我們的落後源於我們有一個弱勢文化,要改變自己的命運,首先要改變自己的文化。我在編輯的過程中已經指出,這個說法是錯誤的。

前些日子,一直在和某個羣友辯論“以儒家爲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是否有毒,中國要想進步,是否要拋棄儒家”的問題。這個羣友就一口認定儒家有毒,中國要想進步,就是要首先拋棄儒家文化。我就感覺很奇怪,文化有有毒和無毒之分嗎?如果有的話,請問,三星堆文化是有毒的還是無毒的?瑪雅文化是有毒的還是無毒的?看來,在他眼裏,就只有西方的基督文化纔是無毒的文化,纔是最好的文化,如果是這樣,那麼請問,同樣處於基督文化圈的德國怎麼會產生希特勒這樣的納粹?這麼善的文化怎麼會結出這麼惡的果來的?

你看看,多年以來,如《遙遠的救世主》這類書籍對我們國人的影響有多大,這類書籍纔是最大的毒,嚴重毒害了我們的思想,使我們國人對自己的文化產生了錯誤的認知,並開始討厭自己的文化,甚至於要拋棄自己的文化,其目的就是要滅亡我們的文化。

一個民族的文化是強勢文化還是弱勢文化,和這個民族所在國家的政策有關,這個國家的政策是開放的,包容的,多元的,他的文化就是強勢文化,如漢唐;反之,這個國家的政策是封閉的,排他的,單一的,他的文化就是弱勢文化,如滿清。難道說,漢唐和滿清,我們中國人的文化不是一種文化?

某偉人說過這麼一句話:“國家亡了,還可以復興,文化亡了,就西娘皮,全亡了。”欲滅其民族,必先毀其文化。都德的《最後一課》中的那個老師,國家淪陷了還在捍衛自己民族的文化,而我們的某些國人卻在主動破壞自己的文化,怎麼會這樣?大家好好想想吧!

  《遙遠的救世主》讀後感4

初次聽說《遙遠的救世主》,是一年前在一個國學羣裏,當時並沒在意,不久前的因緣際會,讓我不得不讀此書。於是上個星期用了三天的閒暇時間讀完了這本書,感觸頗多,不吐不快。

這是一部融合了釋道兩家文化且有一定深度的小說,不同的人對這部小說的理解會有很大的出入,本文只代表我自己的觀點。縱觀整部小說,給人留下印象最深的詞就是文化屬性了。文化屬性是什麼?引用主人公丁元英的話,“透視社會依次有三個層面:技術、制度和文化。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任何一種命運歸根到底都是那種文化屬性的產物。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律,也可以理解爲天道,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強勢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規律的文化,弱勢文化就是依賴強者的道德期望破格獲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強勢文化在武學上被稱爲“祕笈”,而弱勢文化由於易學、易懂、易用,成了流行品種。”

文化屬性是作者貫通全書的主題,很多的橋段都在印證着作者關於文化屬性的定義。

先說說小說的主要人物。男主人公丁元英,是“道”的化身。道家尚自然,循規律,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對於“道”的定義。丁元英的一切行爲都在詮釋着他的“道”,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芮小丹最後的那個電話。電話中芮小丹告訴丁元英自己準備去搏命,但是他聽了後什麼也沒說,因爲他知道,當一個人看破生死的時候,一切的言語都是多餘的,這就是自然規律。所謂道法自然,這就是丁元英的“道”,或許也是作者心目中的“道”。

女主人公芮小丹,是“釋”的化身。釋家,就是禪宗,其本身就是大乘佛教傳入中土後吸收了本土老莊思想甚至是易經的部分思想發展而成的,最易被普通大衆所接受的佛教分支。釋家求覺悟,證涅磐,認爲世間一切皆爲泡影,看破方可得正果。芮小丹從初遇丁元英到最後的自殺,就是一個“覺”的過程。當她最後看破人間泡影的時候,就有了順理成章的涅磐而去。

男女主人公都不能代表真正的人,至少不能代表絕大多數的人。書中的主要配角們,才代表了當今社會下的衆生百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劉冰。他是弱勢文化的代表,他無時無刻不在詮釋着作者所定義的弱勢文化。世上本沒有救世主,自救者得救。他的自殺起到了點題作用,從文學角度來講,他和芮小丹都是不得不死的。

說完了人物,說說小說中給我印象很深三段話。首先是丁元英通過芮小丹之口說給王明陽的話,“神是什麼?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拋開最後的如來二字,我曾經說過一模一樣的話,看到這句話,不禁大生知己之感。道法自然這四個字,包含了太多太多,讀了十年道德經,年年感悟各不相同。此中乾坤,真可謂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第二段是丁元英對智玄大師說的話,“晚輩歎服佛法究竟真理真相的辯證思維,如是不可思議。但是,晚輩以爲佛教包括了佛法,而佛法有別於佛教。佛教以佛法證一,進而證究竟,最終是爲給心找個不苦的理由,成佛,無量壽,極樂。佛教以假度真的方便法門住福相、住壽相、住果相,是以無執無我爲名相的太極我執,致使佛教具有了迷信、貪執的弱勢文化特徵,已然障蔽佛法。晚輩以爲,如果佛教能依佛法破除自身迷障,不住不拘個人解脫,以佛法的如是不可思議究竟生產力與文明的`真理真相,則佛法的佛教即出離宗教的佛教,成爲覺悟衆生的大乘法度,慧於綱紀澤於民生,是名普度衆生。”這段話讓我第二次大生知己之感。長久以來我都對佛教和佛法分的很開,我崇尚脫離脫離了宗教信仰的佛法,而對宗教信仰很濃重的佛教一直不感冒,對待道家和道教也是這個態度。絕大多數信佛信道的人,信的是教還是法?那些進廟就燒香看似無比虔誠的人,只是尊重習俗,還是弱者祈求強者的庇護?所以前面在說丁元英和芮小丹的時候我用的是道家和釋家,而不是道教和釋教。之所以用釋而不用佛,是因爲佛教分支繁多,差別很大,而禪宗是吸收了本土文化的分支,是整個東亞地區的絕對主流。

第三段是丁元英告訴韓楚風爲什麼會討論“得救之道”的對話,韓楚風笑了笑,說:“一招殺富濟貧引出得救之道的討論,罵的是你,疼的卻是傳統觀念。一年多不見你怎麼有了這麼高的境界?”

丁元英擺擺手說:“哪裏是境界,我還沒衝動到爲了讓輿論濺幾滴水花就去招惹那種罵名。當‘得救之道’的討論浮出水面,那就是我要送給小丹的禮物。”

韓楚風頓然目瞪口呆,脫口一聲:“啊?我的天!你知道這件事得折騰多少人?得惹多大動靜?原來就是給一個女人的禮物?”

丁元英說:“天下之道論到極致,百姓的柴米油鹽。人生冷暖論到極致,男人女人的一個‘情’字。這兩個極致我都沒敢冒犯,不可以嗎?”

看到這段話,我只有一個想法,丁元英真乃吾輩楷模!

說了觀點相同的,再說說相悖的。作者對於傳統文化的定義有很大的問題,作者所說的傳統文化只能代表滿清以來百姓所普遍存在的世俗文化,雖和所謂的奴性文化不同,卻頗有相似之處,有人說如今中國處於後清時代,還是很有道理的。然而何謂傳統文化?傳統文化真應該被捨棄?在當代,國外的企業通過研究易經,道德經,孫子兵法等等中國傳統文化的產物來融入到到現代企業管理,松下就是個著名的例子。如何對傳統文化去蕪存菁,盡其所長,值得國人深思。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諸子百家,各有所長。何爲文化屬性?僅僅以所謂的強勢弱勢來給文化定性,顯然太偏頗了。

  《遙遠的救世主》讀後感5

翻完了《遙遠的救世主》這篇作品。這篇文章的主人公丁元英在柏林私募基金分紅會議上突然宣佈私募基金解散,結束了他在法律真空地帶利用文化密碼對中國股市屠殺性掠取,孑孑一人回到中國某古城隱居下來。後其與女警芮曉丹相遇,擦出激情的火花,之後爲了送給芮曉丹所謂的“得救之道”的禮物,以非常規的“劫富濟貧”方式幫助王廟村扶貧,從而引發社會對於文化屬性的思考。最終丁被渲染成傳統文化的批判者,一個“得道之人”。大有“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的特立獨行的個性。

中定義的中國傳統文化是屬於官本位即強權文化,屬於救主救恩的文化,死結在一個“靠”字上。所以丁就是要反其道而爲之,打破救主救恩的這種文化的束縛,因此在扶貧,也就是在幫助弱勢羣體上,規避了一些法律上的真空,採用一些不是傳統文化所能接受的“非道德”的手段,出其不意打敗了大品牌企業樂聖公司,從而讓格律詩公司在市場中脫穎而出。丁的方式,讓我想起偉人的話:“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丁元英也讓我想起紅樓夢中的林黛玉這個封建禮教的叛逆者。悲哉壯哉!

丁元英這個形象的刻畫也與現實的主旋律遙相呼應。中國要打破計劃經濟搞市場經濟,勢必“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傳統的觀念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一點一點受到衝擊,自然會引發文化屬性的思考。

那麼丁元英得道了嗎?無論是佛學、基督、道學,還是王守仁心學都是在強調內心的修爲與平和。丁元英扶貧的動機源於是送給芮曉丹“禮物”;其已意識到中國股市是提款機,但爲了芮曉丹,還是經常性的破戒,指點芮及歐陽雪買賣股票;芮在臨死前給丁電話,丁顯得淡然,而芮死後又口吐鮮血;對於樂聖林雨峯幾乎是趕盡殺絕之勢;對於殺富濟貧,卻又上五臺山求個心安。從丁的所作所爲,從未感受到丁的“空”,只能感受到丁猶如一個殺手般的“冷”,冷靜冷血,爲尋求利益可以不擇手段。其所做的一切在冷上再添個利字。當然這個人把錢看得很淡,有時甚至有仗義疏財的感覺。但錢並不等同利。利可以有另一種說詞:有目的性。這個人每一點每一滴都算計得很清楚,即使他當罵名也是爲了日後混個先驅的聲譽。

另外從丁的身上,充斥的好鬥的特性。在他的大腦裏,利益的獲得就是競爭,就是搶奪。股市一樣,扶貧也一樣。對於股市,丁的觀點就是中國股市就是一臺提款機,所以他賺的錢勢必是掠壓來的。對於股市這樣的認識顯得很偏激,從股市有人賺錢就必定就有人虧錢的這種想法,只能說丁的投資格局本身就不大。買賣雙方對股票的炒作影響了股票的賬面價值,超過真實價值,就是通常說的泡沫;也會有低於真實價值的時候,這叫低估。不論高估還是低估,股票所代表的企業價值是真實存在的,隨着企業的發展,這個價值還會不斷增長。所以不能簡單以人賺錢就必定就有人虧錢的想法來衡量。對於扶貧,丁的想法,市場就那麼大,所以就得以你死我活的爭奪美其名曰競爭來實現。扶貧有很多種方式,但丁卻將其引入已是市場紅海的音像市場,並通過非常規的手段通過打擊競爭對手以獲得其市場地位。

在丁的身上充斥着痞氣,好鬥,世俗的不滿,憤青的激動,強烈的控制慾。他的心何曾有一點的平和。沒有內心的安寧自然談不上何等修爲,儘管滿嘴的得道與大悟。丁元英將一些傳統的習俗觀念與內心修爲混淆起來。習俗觀念只是人腦對於客觀世界的基本反映,只是在修腦的層面,無關內心。修心是內心世界與外在客觀世界的協同。這屬於不同的境界。

修心並不代表需要特立獨行,並不代表一定要有衆人皆醉我獨醒的孤芳自賞。人生處處皆在修心,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當內心不再受外界影響,並且與外界和諧一體,即是得道。

  《遙遠的救世主》讀後感6

讀一本好書,就如同品一杯好茶,清淡入口,餘香不絕,由不得你不去回味,不去深思。就如同在夜空凝望,不是你用眼睛去看星星,而是滿天星輝已悄無聲息地綻放在你的心底!

因偶然的機會打開了這本叫做《遙遠的救世主》的書,很快就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就如同在漆黑的夜裏,爲只是翻看玄幻小說、穿越電影、玩網絡遊戲而打發時間的生活突然點亮了一盞明燈。雖燈光幽微,卻清晰的照亮了腳下走過的路是多麼虛浮和迷亂。如同書中所說的,認識了這個人,你就等於打開了一扇窗戶,能讓你從此學會思考,學會感悟。在該書中,既有做人的道理“自性自在,不昧因果”,也有做事的原則“隨緣惜緣不攀緣”,更有對宗教的理解和經商的剖析。

當然,既是隨想,就有自己的思想存在,就有自己不同於作者的觀點存在。沒有大的架構衝突,只有一些人物的處理想法。第一,芮小丹爲什麼只能以自殺爲結局?書中用丁元英的話說是“她覺得自己沒用了”,那她就真的是無用了嗎?她失去的只是雙腿,殘缺的只是作爲青春標誌的容顏。但這就是她要結束自己生命的理由嗎?

首先,她這是對自己愛情的不自信!從書中可以看出,她和丁元英的愛情絕大部分是建立在感情的交融與思想的和諧交流上的,就像芮小丹說的“不要把所有的記憶都停留在牀上”。她們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所以,她的身體的殘缺並不影響她們可以繼續享受屬於她們的精神愛戀和交流,更不用說,還有維納斯那種極致的美擺在那裏例證着什麼。其次,芮小丹是自私的!她覺得自己灑脫的一槍結束了生命,既沒有給別人留下負擔,又沒有給丁元英留下難以收拾的局面。可她想過沒有,既然她是如此的愛着丁元英,丁元英又是如此的愛着她,那她的離去,給丁元英留下的會是什麼呢?只能是無盡的悲傷和永遠擺脫不了的思念,只能是讓她自己深愛的人終生生活在沉重的追憶中!

第二,丁元英在接到芮小丹電話時的反應,我不覺得這是對芮小丹的理解和別無選擇,在自己最愛的人面臨生死選擇的時候,所有的高尚和大義都是浮雲,生命的價值是世間所有的理由都不能詮釋和放棄的,更不用說是自己最愛的人!在那個時候,他的反應只能是讓芮小丹規避風險來首先保證自己的安全,在這個前提下才能去盡職盡責完成工作。那個時候最基本的對摯愛的人的反應都不應該是理智和冷靜的!當然,這樣的描寫更能展示作者對人物性格的把握和製造劇本的出人意料,但,卻違背感情基礎!

第三,對於林雪峯處理官司敗訴的作法,尤其是最後的結局,讓我感到困惑。林雪峯是一個經歷了最底層的拼殺,而最終依靠嚴謹的態度和不屈的鬥志走向成功的人。在這種經歷的背景下,他最不缺乏的應該就是失敗的挫折和磨礪。更何況,書中對官司結束之後的合作,也點明瞭最大的受益者是樂聖。這一點,以林雪峯的商業眼光不會看不到合作之後的情勢!另外,林雪峯能在創業之初,就提出“樂聖只有矛沒有盾,營銷的策略就是進攻進攻進攻”,如此昂揚的鬥志下,不會掩蓋着一個一敗即潰的靈魂,他完全可以吸取教訓而選擇在未來的商業戰場上繼續一比高低,而不是選擇那些衝動幼稚和充斥着江湖習氣的自殺來讓自己永遠揹負着失敗者的烙痕!

第四,在看到劉冰接過丁元英遞給他的那個所謂的內幕證據的時候,我掩卷沉思了許久,以我對丁元英的理解,他是不會放任自己的朋友置於別人的槍口和刀尖下的,更不用說這把槍和刀還是自己遞出去的,面對的還是自己摯愛的人最親密的朋友。這個橋段的設計,我個人理解是丁元英對劉冰的考驗和送給他的最後的機會,把握住了,劉冰就會最終放棄曾經的狹隘和自私,走到朋友的圈子中來,把握不住,那就是開啓了自己的地獄之門。只是對檔案袋中的材料,我的猜測和作者有了分歧。按我的猜想,丁元英放在檔案袋中的資料應該都是一些虛無縹緲,讓人分不清真僞的東西。

因爲,在劉冰去要挾歐陽雪之前,萬一會打開看看呢,如果是白紙,那後面的情節設置就都會變得沒有意義了。但如果在這裏放上一些以這個劉冰的思維能力分不清真僞的所謂的內幕在裏面,卻可以讓他在瘋狂的道路上繼續瘋狂下去。丁元英送給劉冰這些所謂的內幕資料之後,可以放在其他地方一些擊潰這些資料的影像,來讓劉冰的醜惡彰顯在世人面前,也更能真實的擊潰他的所有的貪婪和慾望,爲歐陽雪和肖亞文掃除一個潛在的隨時可能會背叛的敵人。

猜測只是猜測,隨想只是隨想,個人的好惡也掩蓋不了這本書中人物的活靈活現和境界的傲雪凌霜!

感謝豆豆,感謝丁元英,感謝把這本書帶到我生活中來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