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看不見的森林》有感(精選5篇)

讀《看不見的森林》有感(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6W 次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讀《看不見的森林》有感(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看不見的森林》有感(精選5篇)

  讀《看不見的森林》有感 篇1

最開始對這本樹感興趣於書中的一個概念—壇城。壇城這個詞於佛教,是對生命之路,宇宙以及佛教菩提的重構,讓人們從小小的壇城中看到整個宇宙。作者借用壇城的概念在美國的田納西州的一片老齡林中,選擇一個方寸之地進行觀察且記錄。

本書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了作者對壇城一年的觀察,語言優美,行簡潔,讀上去讓人有美的感受。一片嫩芽,一隻昆蟲,一堆落葉,三隻松鼠在作者的筆下活靈活現。一場暴風雨,一次日出,一組光線,蔥鬱的冠層,遷徙的候鳥等場景,讓我覺得盛大又美妙,彷彿置身其中。

我讀本書的時間跨度很長,去年冬天的時候讀作者寫的冬天,林中的蕭條與冷雨,刺骨的寒風,厚厚白雪覆蓋的壇城,只有不懼寒冷的個別動物出現,其他一片死寂。這樣的灰色,沉寂讓我感同身受。

直到哪天一股溫暖的春風不經意吹過,喚醒了無數休眠的生物。蕨類植物,春生短命植物,蝸牛,獐耳細辛,飛蛾,漫天紛飛的絮,行走的種子……壇城裏充滿了生命力。除了用眼睛可以看見的,還有用耳朵聽見的,風吹綠葉的沙沙聲,小松鼠們在樹枝上盪鞦韆,樹枝咯吱咯吱的聲音,鳥兒們吱吱喳喳聲……跟隨着可以看到非常多的豐富又有趣的景象。

森林裏的夏天是涼爽的,猶如一座氧泵,空氣裏瀰漫着甜膩的花香,植物散發的辛辣的味道等等,然而它也不總是美妙的,突如其的一場暴風雨,對於植物們說就是一場災難,高大的樹木在一瞬間連根拔起或者是冠層的樹枝順次被折斷……對於災難也有受益者,比如,在冠層下的喜光植物,它就得到了快速生長的機會,下層的低矮植物也能飽餐一段時間。

在秋天,作者着重寫的是種子,落葉堆,真菌,遷徙……一陣涼風,預示着秋天的到,日照時間逐漸減小,植物們也開始啓動秋天的應對機制,大片的樹葉變黃變紅或者是成褐色,進而凋零。壇城上積起厚厚的落葉,踩上去沙沙作響,幾隻小浣熊直直的向作者走,彷彿一點都不怕人,能夠想象出這樣一幅情景多麼美好……轉眼又是冬季。

我向比較喜歡生物學,爲此我買過法布爾的昆蟲記,達爾的進化論,遺憾的是都沒法讀完,都太枯燥太學術論,很難下嚥。而《看不見的森林》不僅內容豐富多樣,情景表述生動美妙,很能讓人產生共鳴。一幕接着一幕不僅長知識,更像是在看一幅美麗的畫卷。

而且,從始至終,它都在給讀者表達一個觀念:世間萬物都是息息相關的,我們人類不是孤立特殊的存在,也不是萬物的中心,我們只是符合進化規則的一種存在。因此,不是深老林纔有壇城,生活中處處是壇城。中國古老的哲學家們早就告訴了大家這個道理,如:一花一世界。作者希望通過此書,讓人們能夠時常向內審視,尋找到自己的壇城,並進行觀察,感受,頓悟。從生態系統中,尋找到明社會發展的方向。

  讀《看不見的森林》有感 篇2

最近,我閱讀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看不見的森林》,大家一定感到很奇怪,怎麼會有看不見的森林呢,聽我跟你慢慢道來。

這篇文章講了主人公小琪肚子坐車會鄉下看爺爺奶奶,在車上檢票時,一個老奶奶居然用銀杏葉當車票,而檢票阿姨確說她相信每個人都有這樣一片銀杏葉。這時,小琪想到,她也有這樣一片葉子,是上次偷了班中胡悠悠的。這時,車上所有的乘客都變成了小動物,原來,因爲人類的破壞,森林全消失了,動物們只有最後一片森林可以生活。小動物全變成人類模樣生活在人類世界,只有銀杏葉,才能帶領它們找到回家的路。此時小琪很難過,她偷走了胡悠悠的銀杏葉,她不能回家了。汽車開啊開啊,總算來到了森里路口。此時小琪被檢票阿姨叫醒,車到站了,她睡着了。原來這一切都是一場夢啊。小琪跟着爺爺奶奶回家了,車上的乘客們也許也回去了,或者回到最後的森林裏去了吧。

讀了這篇文章,我的感受就是,現在人們大量破壞樹木,森林,河流等等,抓捕小動物。它們都沒有家了。小動物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如果我們再不保護它們,保護它們的生活環境,那麼它們會滅絕的。這樣,我們的生活環境也會被破壞,我們不能再這樣了,要人人行動起來。小琪在最後也因爲偷了胡悠悠的葉子感到羞愧,我相信,她一定會還給胡悠悠的,知錯能改,就是好孩子。

  讀《看不見的森林》有感 篇3

在熙熙攘攘的人羣中,總有一些“好事者”,樂此不疲地關注身邊萬物的成長,並且躬下身姿,細緻觀察,以友善、恭謙之心和動植物們交結朋友,並用手中的筆記錄它們的行蹤。其中,美國田納西州西沃恩南方大學生物學教授哈斯凱爾就是這樣一個人物。他在《看不見的森林》這部具有生態學與文學雙重特色的作品裏,忠實地敘述了身邊自然界物種之間鮮爲人知的各種生存之道。

哈斯凱爾是一個學識淵博且很有人文情趣的學者,其文筆細膩、語言生動、表述準確。他並不滿足於曲高和寡的文獻研究,而是津津樂道地把眼光投向了大學附近的一小片森林,並將這塊荒地命名爲“壇城”,在這座“自然城邦”裏,他密切關注着春夏秋冬動植物們的生存方式。隨後,他將觀測感悟整理成教學資料,在課堂上與學生分享。而所有的資料編在一起,則有了這本《看不見的森林》。

《看不見的森林》一經出版,就引起美國各方的關注,並獲得美國國家學院最佳圖書獎、美國國家戶外圖書獎等各種獎項,且入圍普利策獎非虛構類最佳作品。衆所周知,這種生態與人文跨界的作品,若想出彩談何容易,這考驗着作者的.科學認知、人文素養和文字功底。此書之所以斬獲諸多榮譽,一方面表明本書內容與文筆經得起檢驗,另一方面也表明自然生態之問題,已經逐漸由邊緣走向中心,被全社會所關注。

正如本書副標題“林中自然筆記”,這是一本生態觀測筆記。書中,身爲生物學家的哈斯凱爾,以一年的時間爲主線,在每次的觀測中,試圖揭開森林裏動植物的生長、生存規律及其未來的命運。“壇城”是名副其實的自然城邦,也是整個自然界的縮影。書的每一章節中,都以一次簡單的觀測結果作爲行文之起點,比如藏在落葉層裏的火蜥蜴,春天裏野花的初次綻放等。通過這些觀測,哈斯凱爾編織了一張動人的生態網,向人們耐心解釋最小的微生物和最大的哺乳動物相互生存、相互依賴的科學結論,並剖析了延續數千年甚至數百萬年的生態系統是如何形成的。此外,他每天都會在這座“自然城邦”裏漫步,梳理動植物之間盤根錯節的敵友關係。每一次踏進壇城這座自然城邦,對哈斯凱爾而言都象徵着人類與自然的親密對談。

閱讀本書,不僅像經歷了一次探尋物種奧祕的旅行,更會被哈斯凱爾精湛的文筆和科學見解深深折服。例如第一篇“夥伴關係”中,他把觀測點瞄準並不顯眼的地衣。生物學中,地衣是低等植物,因爲匍匐於大地和岩石之上,和挺拔偉岸的大樹無法相提並論。然而,哈斯凱爾認爲地衣是生命力極強的物種,其頑強的生命精神非其他物種所及。他寫道:“地衣並不像動植物一樣依賴於水,在潮溼的天氣裏膨發,在空氣乾燥時癟縮。地衣細胞在冬天睡得不沉,冬季只要天氣稍稍放暖,它就能快速恢復生機。”更爲難得的是,哈斯凱爾對自然物種的觀測不僅富有人文之意蘊,而是從生命科學層面,對物種起源演化、生長規律、生命基因進行了嚴謹理性的梳理。因爲在哈斯凱爾的眼中,自然界中的物種都有着獨特的生存之道。

作者試圖構建起令人耳目一新的“自然城邦”。在這個城邦裏,動植物相互依存,卻又按照各自的生活方式生存,這裏有寧靜也有喧譁,有強者也有弱勢,有豐饒也有貧瘠,有尊貴也有卑微。哈斯凱爾在這座自然城邦裏,找不到人類的高貴感和優越感。同時,也給讀者以啓示:在大自然這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中,所有的物種都有存在的理由和價值。人類也應盡力維持,而不是打破物種之間的平衡關係。

  讀《看不見的森林》有感 篇4

美國作家戴維·喬治·哈斯凱爾所著,我不熟悉這個作者,看這本書,完全是被它的題目吸引的,但是當我讀了幾頁之後,就被作者的才識所征服,可以說戴維是個博學多才的人,他本人是個生物學家,他所著的這本書的內容卻涉及了動物,植物,天文,地理,以及神學方面等。

作者在序中提到,他是以在西藏看到喇嘛們的壇城沙畫爲借托(這裏我有必要對壇城一詞進行解釋,據佛經記載,印度密教修法時,爲防止外道“魔衆”侵入,在修法處劃定界線或修建土壇,並在上面設置諸佛像,表示諸佛聚集或輪圓具足。後來,修法時設置的壇和劃定的界線被稱爲壇城或曼荼羅。——查百度而知),以山中某一固定處爲觀察點(大概直徑一米見方),進行了爲期一年以日記記錄體形式對森林中的微觀世界進行觀察記錄,作者試圖從無限小的事物中尋找整個宇宙,“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作者透過觀察蜥蜴、毛蟲、水波紋、風、光線、真菌、花、地震、地下世界等各種生物以及現象,並悟出各種道理。在此,作者的眼睛已然成爲了顯微鏡,作者的心卻無限放大成了整個宇宙。

對於忙於生活,視覺衰退,色感並不敏銳的我來說,這本書無疑給我一種心靈的衝擊,原來在我們的生活之外,在與我們息息相關的森林世界中,在我們肉眼不能看見的地方,有另一個蔚爲大觀的世界。僅僅我們平時看到的雪花,就足以讓你驚歎不已,這些從天而降的精靈們,在溫度溼度微妙變化中,無時無刻不在展現着變幻形狀的魔術。

我們作爲文明世界的傳承者與享受者,當我們沾沾自喜並陶醉於自我假想的世界主宰者時,你有沒有想過,其實你連一隻山雀也不如!書中的作者進行了親身試驗:在祁寒的雪天,作者看到枝頭歡躍的山雀,便退去身上禦寒之物,赤裸站在雪中,不到幾秒便感覺皮膚灼痛,渾身抽搐。自然這些生理反應都是爲了預防熱量流失,但是依然供遠不應求,因爲早在千萬年前,我們的祖先選擇依賴火和衣物生活時,就放棄了和山雀競爭冬日的山林的主權。

以上我提到了對其中兩篇日記的小小感悟,戴維的微森林呈現給我們的卻是整個無限運轉變化着的宇宙,如果你也讀了這本書,相信也會與我一樣感到不虛此讀。

  讀《看不見的森林》有感 篇5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題記

關於《看不見的森林——林中自然筆記》,給我更多的是關於包容、關於自然哲學、關於生存與競爭的思考。

以前,一說到自然就生硬地進行保護意識的灌輸,感覺自己是一個事事操心的老母親,爲大自然操碎了所有玻璃心。這樣寵溺的關懷或許對自然來說並沒有什麼益處,閱讀完這本書,我釋懷了,不僅僅是對大自然釋懷了,更是對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釋懷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無論是喜還是憂,無論是幸運還是不幸,冥冥中就是最美好的一生。

作者筆下的森林是一座神聖的壇城,不能褻玩更不能褻瀆。一年時間流轉,四季週期交替,彷彿是時間的輪迴,又像是生命的新陳代謝。戴維·喬治·哈斯凱爾記錄了壇城一年的變化,從白雪皚皚到夏日炎炎,從春花爛漫到秋實累累。他只是看,在感受,在靜靜地融入,這是一個神奇的過程,也是一個令人生畏的過程。

大自然是包容的,也是殘酷競爭的。爲了生存,所有的生物都將自然資源利用得淋漓盡致。在夾縫中求生存,在間隙中謀出路,無論是春生植物還是密林中的冠木競爭,時刻都在上演生與死的大劇。就是在這樣錙銖必較的生死關頭,大自然也在生生不息地發展着,這也許就是生命的意義吧。

大自然是包容的,共榮互生。短命春生植物的花季因爲有了昆蟲的剝削纔有生命不息的可能,一方面爲了採蜜,一方面又花朵延續後代。其實這樣互爲食物的現象在大自然中是十分常見的,我們賦予了殘酷、血腥等詞彙給它們,殊不知它們只是在完成自己的生存使命罷了。

十分慚愧,我遠遠低估了大自然的包容能力,彷彿離開了我們人類的保護,它們就脆弱得不堪一擊,正如我們慣性地以爲我們纔是自然的主宰,自然的發展離不開我們呵護嬰孩般守護。保護固然是需要的,但我想還是要遵循自然法則進行適當地保護,不是寵溺,我們做不了大自然的母親。

“因爲熱愛自然便憎惡人類,這是不合邏輯的。人類是整體的一部分。真正愛這個世界,就也應該熱愛人類的聰明才智和活潑嬉戲。自然界並不需要將人工製品清除出去才能變得美麗或是協調一致。”

很幸運,我們可以認知自己在大自然中的角色,大自然的哲學使我們受益終生。或讓我們學會敬畏、或讓我們學會謙卑、或讓我們學會豁達,最重要的是讓我們學會了思考。大地無言,萬語說盡。說不清是我們在效仿自然還是自然學習人類,在與自然的相處過程中,我們可以挖掘出很多相似的地方。

自然的形式千姿百態,讓人厭煩的蜱蟲、呆萌可愛的浣熊、日出時分的鳥鳴、夏夜閃爍的螢火蟲……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感悟,這纔是大自然的該有的樣子。生存與獵殺,溫和與兇殘,我們以慣用的思維和邏輯來定義這些,從道德與倫理來評判自然本身就是一件很片面的事情。我們不能以獵豹獵殺羚羊就說獵豹是兇殘的,是壞的,它們需要填飽肚子,正如人需要吃各種食物(包括肉類)一樣,從這一點上來說,我們和兇殘的獵豹沒有什麼區別,我們無法說獵豹是兇殘的,而人類的食肉行爲情有可原。

我想,作者把這一年的觀察當成了修行,正如他把森林當成壇城聖地一樣。我們和森林中的一草一木一樣都是壇城的一份子,以不同的方式在向生命和自然朝聖。他沒有空洞的呼籲,只是把眼中的自然畫成壇城,以文字形式和我們描述大自然。這些細緻入微的觀察,讓我們看到了鮮爲人知的自然事件,也瞭解自然的本質。這樣真實而赤裸裸的美,讓人不忍褻瀆。

人的存在不一定就是對自然的威脅,就像作者所說的那樣,人與自然是可以和諧相處的,在與自然相處的過程中學會彼此適應,學會互相融合纔是和諧的本義。我們可以能動地爲自然少一些破壞,但絕不是隔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