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影視編輯學》讀後感900字大綱

《影視編輯學》讀後感900字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8W 次

“編輯”一詞原意就是“收集材料,整理成書”,影視編輯就是將記者或者攝影師拍下來的影片錄像素材進行剪裁、組接、編輯成完整的節目。

《影視編輯學》讀後感900字

本書共十七章,系統地講解影視編輯學的方方面面。影視編輯的工作流程分爲前期、後期、和組織報道和編排節目。前期就主要是確定拍什麼:擬定選題計劃,有階段配合工作。組織攝影組:拍攝大型節目通常需要由編輯牽頭組成攝製組,擬定出拍攝計劃或提綱,實際上創作構思纔是最關鍵的工作。還有就是與攝影記者密切配合:編輯在現場負責拍攝中的組織工作和導演、導播工作,記者必須要精神高度集中抓取拍攝到最理性的鏡頭。後期編輯工作分爲:一是鏡頭剪輯,剪輯不是光把一個個鏡頭“剪開”、“租接”而是要想好要哪些鏡頭,不要什麼鏡頭,該從哪裏剪哪裏接這些都要有高超技巧的。二是,編寫解說詞。完成主要在後期,貫穿全過程,把同期聲的字幕和解說詞銜接好,形成完整文字稿。三是參與音樂創作和音響合成工作。指導與組織音樂、音響工作人員完成配樂。配音響效果,錄製解說詞,組織人員審看節目,併爲複製拷貝做好準備工作。

書中講了非線性編輯、虛擬演播室、電視新聞編輯、電視專欄編輯和剪輯的影像對列構成和時空連續構成等等。大多數是這些鑽研人員從實踐經驗中提煉出來的理論與實踐的精髓。我就描述下我在書中學到的一些注意點。

對於鏡頭的調度,處理影視鏡頭,要瞻前顧後,走一步想三步。必須帶好三腳架,切忌亂推拉搖移,一定用平視角度。遠距離旨在淡化去製造寬鬆氛圍,近距離旨在展示緊張氣氛。影片剪輯時,拷貝工作做好,籌備好所需材料,有時在分鏡頭腳本不明確時還要寫影片的後期腳本,好的剪輯強調的是影片的整體效果,而不是從一個鏡頭到另一個鏡頭的效果。影視剪輯可比作切割、拋光、鑲鑽石。只有通過出色的剪輯,影視作品才能充分地展現生活,就像拋了光的鑽石。鏡頭的匹配是導演水平的考覈,在表現人物、事件時常要戲劇化的手法。如在拍攝談話鏡頭,導演不會單從一個演員的視角去表現,這樣攝影機將保持靜止,呈現的都是與之相對的'那人的近鏡頭,所以導演要拍這個就需要各個角度佈置機位,以便記下有表現力的畫面或細節。在剪輯中動作的連續構成是最容易出錯的,由於攝影機鏡頭是影片唯一的視點,因此動作的連貫性就依賴於攝影師正確設置機位的技巧,它依靠兩個基本因素:由視覺技巧引起的觀衆的期待和畫面自身的框架。剪輯中場景過渡也是重要一課,有分隔式轉場、連貫式轉場、分隔式轉場的特技手法有:淡入,淡出,畫面由暗轉明,逐漸顯現;“空鏡頭”轉場,當情緒發展到高潮,觀衆需要時間回味作品當中的情節和意境,緩和激動的情緒;疊化,就是將上一鏡頭的“淡出”與下一鏡頭的“淡入”互相重疊起來,造成前幅畫面在逐漸模糊中轉化爲後幅畫面的效果。

對最後一節的欄目及頻道形象設計我很好奇,雖然書上內容不多,也給我一些啓示。一是,“意境論”是我國民族藝術理論的主流傳統,不同於西方的力求“外在超越”的“模擬論”,更加註重“內在超越”,給人以詩歌美感。二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意大利電影理論家卡魯杜說,“在電影中也同在其他敘事藝術中一樣,藝術的目的在於激發情緒,而不是敘述故事”。就是被普遍認爲的一公式:“畫面——情感——思想”。在做欄目時要注重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濃郁的地域風味和鄉韻鄉情,如很多電視臺打出旅遊城市特色,就是表現“藝術無國界,一屏相連”。三是。藝術源於生活也高於生活。寫意中包含創造、真理和美。是人類本質特性的反映,是一種超越的豐富而深邃的美學意境。而流行的媚俗文化風靡一時時,我們也要注重現實性和真實性在形象設計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