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後感作文教學構思

讀後感作文教學構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1W 次

讀後感的“感”可以是從書中領悟出來的真切道理或精湛的思想;也可以是受書中內容的啓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也可以是因讀書而激發出來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讀書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現象的感觸和評論。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後感作文教學構思,歡迎閱讀。

讀後感作文教學構思

  讀後感作文教學構思1

習作簡析:

本次習作是任選一篇你讀過的文章寫讀後感。什麼是讀後感?讀後感就是把讀了文章、書籍後的體會、感想寫下來。本次習作的要求有兩點:一是任選讀過的文章寫——“讓我們就課文或讀過的其他文章寫一篇讀後感”;二是要寫出真實的感想。任選,給了你充分的自由性和自主性,你可以選你印象深刻、感受強烈的材料寫;寫出真實的感想,就是說不要貼標籤、喊口號,不要無病呻吟。

學習目標:

1.初步懂得什麼是讀後感,瞭解多寫讀後感的好處,增強學生寫作的目的性,激發學生寫作的慾望。

2.通過學習例文,初步掌握讀後感寫作的方法。

3.指導學生選擇一本自己喜歡的書,抓住書中印象深刻的內容,寫出自己真實的感受和見解。題目自擬。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抒真情講真話,自由表達,寫出真實的感受和見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習作指導)

一、複習導入,引出讀後感。

1.前幾天我們學習了課文《圓明園的毀滅》誰還記得這篇課文講了什麼內容?

2.讀了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感受?請用一句話概括出來。

3.引出讀後感:讀了一篇文章或一本書,把自己的體會、感想寫下來,就是讀後感。經常寫讀後感可以提高閱讀和作文的能力;還可以增長知識,提高認識事物的能力。

二、範文引路,明確讀後感的結構。

1.打開課文130頁。我們讀一讀提示的內容,看看寫讀感要注意些什麼?

總結:要寫一篇感情真實,令人感動的讀後感,必須要認真讀原文,特別自己深有感觸的內容更要多讀、多想,把書讀懂讀透了,才能產生豐富的或者深刻的感想體會,一知半解或似懂非懂是寫不好讀後感的,所以說“讀”是寫好讀後感的基礎。

而“感”是讀後感的重點,讀後感重點是要把感想體會寫具體。寫感想體會時可以從文章的主要內容入手,也可以從文章的中心入手,還可以從文章的寫作特點入手。這個“感”應是發自內心的,確實是讀完文章後深受教育,深受感染的“感”,最好使讀者讀後也深受感染。

( 板書:讀是基礎 感是重點)

2.自由讀讀《憤怒與惋惜——讀〈圓明園的毀滅〉有感》,邊讀邊注意這篇文章的每一段寫什麼內容。

3.總結結構:

引——引出所讀的書或文章。

概——簡要地敘述原書或原文的內容。

議——對這本書或文章中印象深刻的人或事等內容進行議論。

聯——聯繫生活實際或在書籍、電視等媒體上看到的人和事來談感想。

結——用一兩句精要的話總結自己想要闡明的感想或見解。

以上是我們寫讀後感的一般方法,但這也不是唯一的方法,我們還可以採用夾敘夾議的方法寫讀後感。也就是一點一點、一句一句或一段一段地引用敘述,然後分別談自己的看法體會。無論採用什麼樣的方法,寫出自己最真實的感想體會纔是最最關鍵的。

這就是讀後感的基本架構,如果讓你按這個架構來寫一篇讀後感,你認爲哪個部分最難寫?(議論和聯繫實際部分)

4.我們現在來看看例文中議論部分,你認爲圍繞着文中的內容,可以怎樣發表議論?

(抓住文中你印象深刻的一點,進行評價和議論。)

5.不過,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同學們寫讀後感一般會犯三大毛病:

(1)複述原文。

所謂複述原文就是大量地敘述原文的內容,佔了讀後感的大量篇幅,使得“讀”成了重點,而“感”成了次要內容。有人因此而笑稱“讀後抄”,我們這次寫作可不能成爲“讀後抄”喲。

(2)感想雜多。

感想雜多就是指感想的內容多而零碎。有一位同學在寫讀《二泉映月》有感時,當他讀到二泉的美景時便大談自己的感想,說二泉怎麼怎麼美;當讀到阿炳的悲慘命運,他又大發議論,說阿炳怎麼怎麼可憐;當讀到《二泉映月》這首曲子時又大談感想,說這首曲子怎麼怎麼好聽,文中的詞語怎麼怎麼優美。這樣整篇文章感想多而雜,沒有抓住自己印象最深的內容來談。我們這次習作只要抓住自己感想最深的一點來寫,集中筆力,生髮開來。

(3)感想空洞。

所謂“感想空洞”指的是說大話,說空話,不切合實際,甚至還有說假話,無病呻吟。例如有的同學一寫讀後感就像是在寫檢討書,說自己這兒不好,那兒不好,這兒不如別人,那兒不如別人。如果在這方面有真實感受,確有其事,是完全可以的,但不能無病呻吟,硬往自己身上套,甚至編幾個謊話。

我們今天寫讀後感要防止以上三種毛病的發生。

三、明確關係,定好題目。

1.我們先來比較一下這兩個題目:

(1)讀《圓明園的毀滅》有感

(2)憤怒與惋惜

——讀《圓明園的毀滅》有感

2.你認爲哪個題目好一點?爲什麼?(第二個題目更加具體、明確,點明瞭文章的主旨)

3.品析第二個題目,並舉例說明。

第二個題目是由:一個正標題加上一個副標題組成的,這樣寫我們就更明確文章要寫什麼內容。

如:成功=刻苦+勤奮+機遇

——讀《岳飛苦練成帥才》有感

4、正標題與文章各部分有什麼關係?(正標題是文章的文眼,整篇文章是圍繞課題發表感想的,特別是聯繫實際談感想的過程中,所列舉的事例,都是圍繞文章的題目進行的)

五、過渡訓練,突破難點。

1.讀下面一段話,思考後面的問題。

我讀了《山谷的回聲》這篇文章,很受教育。……“你對別人好,別人就對你好。”這句話說得多好呀!過去我就遇到過這樣一件事,由於不講禮貌,和鄰居的小朋友吵了架。那是寒假的一天,我向鄰居的小朋友借書看,我說:“喂,借本書我看看。”那小孩說:“你借給我一本我就借給你。”我當時沒有書,就不高興地對她說:“借本書也要講條件,真是。”她也說:“你不給我,我就不給你,哼,別想佔便宜。”我被惹火了,就大聲說:“呸!誰希罕你的破書,小氣鬼!”她也不示弱,和我吵起來。吵了幾句,我氣沖沖地奔回家,“砰”地一聲關上門,鄰居家的門也使勁關上了。事後,還是經過雙方家長的教育,我們才和好的。現在想起來,多麼慚愧啊!

(l)“我”讀的一篇什麼文章,是就什麼談感想的?

(2)作者是怎樣聯繫自己去體會這篇文章中那句話的?想一想,讀後感與記人敘事的文章有什麼不同。

2.讀下面讀後感,認真體會讀後感的寫法,並思考後面的問題。

讀《登山》有感

《登山》這篇文章寫的是革命導師列寧同志的一個真實故事。我一口氣讀完了它,從中得到許多教益。

這篇文章記敘了俄國十月革命前的一天早晨,列寧同志爲了看日出,和巴果茨基一道,有意選擇一條崎嶇、陡峭、充滿危險的小路上山;在下山時,列寧又堅持仍從原路回來,目的是有意創造機會,來鍛鍊頑強意志和勇敢精神。作者用繪聲繪色的語言,向我們揭示了一個深刻的哲理:要時刻注意鍛鍊自己的意志。意志頑強,山嶽可搬。在前進的道路上,只有意志堅強,勇於戰勝困難、堅持到底的人才能取得勝利。

“意志頑強,山嶽可搬”,這是千真萬確的道理。你看,三分之二高位截癱的海迪姐姐,在輪椅這個小天地裏奮鬥,要想取得成功,比正常人不知要多付出多少倍的代價,何等的困難啊!然而她沒有向命運低頭、向困難屈服。她沒因水深不過河,沒因有困難不進取。她堅信沒有爬不上的山,沒有過不去的河。面對重重困難再往直前、高歌猛進。自學完了中學的課程,刻苦自修外語,翻譯了30萬字的外國文學名著。毅力驚人的海迪姐姐不就是靠着堅強的意志,奮鬥不懈,一步步登上了成功的高山嗎?

巴爾扎克有句名言:“困難,對於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對於強者卻是一筆財富。”是呀,如果一個人屈服於命運,屈服於困難,那麼他只能是個弱者。但是,如果面對困難,意志堅強,頑強奮鬥,刻苦努力,那他就會是一個生活中的強人。列寧同志能勝利走過那條令人望而生畏的危險小路的生動事例,就給我們揭示了這個真諦。艱難困苦,使意志薄弱者陷入失敗的泥潭,使意志堅強者能攀上成功的頂峯。古往今來,大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是經過了一番艱苦磨鍊,從艱難困苦中崛起的。《孫子兵法》的作者、著名軍事家孫臏,自學成才的大數學家華羅庚,舉世聞名的“鐳”的母親居里夫人,大發明家愛迪生,不都是這樣的嗎?人的一生總會碰上一些困難和挫折,誰沒有過軟弱、害怕的時候呢?人民的鋼鐵戰士保爾想到過自殺,就連魯迅先生也曾徘徊過……然而,他們最終還是選擇了奮鬥的道路,以驚人的毅力,勇敢頑強的'精神,經過堅韌不拔的奮鬥,獲得了成功。

伏案沉思,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那是前不久的一天下午,我們全班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去爬南山的鷂鷹嘴。開始,我還爬得挺有勁,屈指行程未半,就累得頭暈氣喘。看到無盡頭的陡坡,心裏想打退堂鼓。劉芳一邊奮力往上攀登,一邊問我:“怎麼,不上了?”“唉,累死人了。”“這有什麼!”她邊爬邊哼:“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我想,你能“萬水千山只等閒”,難道我不能來個“五嶺透迄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麼?一咬牙,拿出勇氣,壯起膽子,一鼓作氣往上爬,雖大汗直流,粗氣直喘,但我終於爬上山頂,領略到山城的美麗風光。現在回想起來,這不正說明了只要有決心、有毅力,勇於戰勝困難,就會取得成功這一道理嗎?

朋友,當作遇到困難時,就請用列寧同志的這句話來勉勵自己吧:“一個革命者不應該讓害怕征服自己。同志,我們應該每天、每時、每刻,處處鍛鍊自己的意志。”

(l)作者先寫什麼,然後寫什麼,接着寫什麼,最後寫什麼,體會文章的結構。

(2)作者是怎樣體會《登山》啓示的,又是怎樣體會“意志頑強,山嶽可搬”的?

(3)作者是怎樣聯繫自己的實際談感受的?

四、學生習作。

下面就請同學們打開記憶的倉庫,搜尋一下自己最喜歡的一本書,抓住自己印象最深的內容,寫一篇讀後感,並給它擬個題目。從《×××》想到,也可以是:讀《×××》有感,還可以起正副標題,正標題的內容往往是自己要表達的觀點見解,副標題就是“讀《×××》有感”,或“從《×××》想到”等。

  讀後感作文教學構思2

教學目的:

學習並掌握讀後感的寫法 ,並寫一篇有關《生命 生命》的讀後感

教學重難點:

掌握讀後感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來上一節作文課。(板書:寫讀後感)

2、什麼是讀後感呢?

師述:讀後感就是讀完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後,把自己的感想、收穫寫下來,是讀書筆記的一種形式。

二、 學習寫讀後感。

下面我們按三個步驟來學習。

1、審清題意,明確內容。

學生默讀,思考:這次習作的內容是什麼?具體要求是什麼?

交流。

2、確定感點,選擇材料。

①、明白“感點”:就是最讓你受感動的那一點或方面,也可以說是觀點(主題)。

②、給文章列感點。

學生瀏覽課文《生命 生命》,師生共同列出文章的感點。

③、師述:同樣一篇文章,若讓全班同學來寫讀後感,每位同學的感點不一定相同;同樣一篇文章,若要你來列感點,你也許會列出許多個來,你則只需選擇你認爲最重要的感點來寫。

3、按序寫作,詳寫重點。

①、擬題。

直接擬題:讀《……》

讀《……》有感

讀《……》後想到的

讀《……》的感想

讀《……》後的感想

讀《……》後

《……》讀後感

《……》讀後

我讀《……》

有感於《……》

以感點爲正題,以“——讀有感”等爲副題:如:

珍惜生命

——讀《生命 生命》有感

②、讀後感的寫法。

開頭:關鍵字:篇名 感點

(用一兩句話點明原文篇名,說明感點。)

中間:關鍵字:介 議 聯

介(簡介原文主要內容,注意:一定要側重與感點有關的主要內容,以便自然地引出下文的感想。)

議(用一兩句話,對原文內容加以議論,引出下文的“聯繫實際”)

聯(具體聯繫你所瞭解的、聽到的、看到的社會實際或自己的思想、學習、生活實際,談感想感受。)

結尾:關鍵字:照應 總結

(照應開頭的內容,再次強調感點,總結自己受到的教育或啓發)

三、例文賞析。

四、列提綱、動筆寫作。

師提示:寫讀後感三忌:

一忌大段抄錄原文,讀後感變成了“讀後抄”。

二忌大段寫檢查、作保證,讀後感變成了檢討書。

三忌感想脫離原文內容,感想與所讀脫節、無關。

五、寫讀後感

好,剛纔我講了寫讀後感的注意事項,你們回憶一下都是什麼,下面你們試着寫一篇讀後感好嗎?《生命 生命》這篇課文已經學過了,我們就寫一寫這課的讀後感吧。

學生寫作,師巡視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