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皮格馬利翁效應》讀後感

《皮格馬利翁效應》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8W 次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皮格馬利翁效應》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皮格馬利翁效應》讀後感

《皮格馬利翁效應》內容簡介:就像在古希臘神話中,皮格馬利翁愛上了他親手雕塑的加拉泰亞,每個人也在“創造”着生活中自我和他人的角色。雖然,他人在我們看來就是他們本來的樣子,是我們“發現”了他們,但是關係中包含着無意識的複雜心理過程,引導我們用自己構建的方式去感受他人。心理分析理論使得我們能夠很好地理解人們如何無意識地創造其需要和恐懼,但大多數治療師對此沒有深刻的理解。治療師經常變得和病人一樣,忽略了在人際關係中創造他人時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使得病人好像只是不幸“有”個冷漠的母親,或者“找了”一個缺乏愛心的伴侶。其實,每個人都像一位導演,在舞臺上將其他人塑造成某一個角色,而其他人也會將我們塑造成他們劇本當中的角色。

皮格馬利翁效應的讀後感,來自卓越網的網友:在《戰爭與和平》中,想要掙脫消沉的安德烈愛上了在他眼中象徵着愉悅和重生的娜塔莎。娜塔莎並不知道自己對於安德烈的意義。兩人相愛了。但安德烈從一開始愛的就不是娜塔莎,而是被自己賦予了無限美好之情的娜塔莎,當安德烈看待娜塔莎的眼光改變後,他感到娜塔莎失去了光潤,變成了一個柔弱又癡情的孩子。而對於娜塔莎來說,她還是自己,她先被奉爲新生的使者,然後又被遺棄了。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呢?是什麼導致了娜塔莎的角色改變?人們之間的心理互動是件微妙又神奇的事情。我們是如何在無意之中扮演了別人的良師益友,充當了他人的保護者或者出氣筒的呢?我們爲什麼有時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覺呢?在本書中你會發現答案。本書的作者朱瑟琳·喬塞爾森博士是著名心理學大師歐文·亞隆的得意門生,是一名資深的心理治療師。本書運用心理學理論,通過四個案例,從心理學的角度闡釋了人們是如何創造了對他人的幻想以及安排了他人在自己生活中的角色的.。

皮格馬利翁效應的讀後感,來自當當網的網友:本書中關於人際關係中的無意識過程給予了清晰有力的描述,非常有價值,無論對於治療師、來訪者,還是任何熱衷於探究人類思維是怎樣在人際互動中彼此創造的心理學愛好者,都是這樣。作者向我們指出:我們的原生家庭、當前的人際關係、他人留給自己的印象、自己留給他人的印象,是怎樣複雜地影響着我們的情緒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