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3篇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9W 次

心理學的規律和效應非常多,《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一書精選了64條,並將它們分爲教學、教育和管理三部分,以適用於教師的不同方面的工作。那麼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這本書的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3篇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一)】

依稀記得幾年前的業務考試,考試前,單位通知要考《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內容,爲了順利過關,每天不得不啃那些難懂的、乾澀的文字,本就不喜歡讀書的我,更是被打敗了,不讀這些書還好,每次一拿出來就如同催眠曲一樣,睏意馬上來襲,眼睛困澀的睜也睜不開。考試結果可想而知,凡是牽涉到這兩個內容的習題,我基本靠蒙。

至此,《心理學》《教育學》一類的書成了我的噩夢,但凡是看到此類書籍,我就會繞道而行。《教育中的心理效應》是歪打正着在某寶上買的一本書。那天閒來無事,就在網上逛書城,無意間看到這本書,鬼使神差翻看評論,沒想到閱讀過這本書的人給這本書很高的評價,普遍反應本書通俗易懂,很多人被劉儒德教授順利圈粉,於是就網購了此書。

這本書的確跟我以前接觸到的心理學方面的書籍不一樣。沒有抽象的道理,讀起來一點也不晦澀難懂,本書用一個個鮮活的案例、生動的故事、有趣的實驗,用極盡淺白的語言描述了66條心理學的規律和效應,讓我明白了教育的規律,還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舉一個經典的例子,說到心理學,心理建構是越不過去的,“魚就是魚”的童話就是典型的建構主義。有一條魚,它聽說陸地上有很多有趣的事兒,只因無法脫離水的擁抱,而無法實現想了解了解的心願。它的好朋友青蛙知道了這件事,就把它在陸地上看到的景象向魚彙報:人、鳥和奶牛。魚沒有見過這些事物,只能根據青蛙的描述進行想象,在它的頭腦中每一樣東西都帶有魚的形狀,只是根據青蛙的描述稍作調整:人被想象成了用尾巴走路的魚;奶牛是長着乳房的魚;鳥是長着翅膀的魚。這就是建構主義。即在原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進行重新組裝,構造起對新知識的理解。

由此,我終於明白爲什麼說見多能夠識廣;也知道了同樣的問題,爲什麼不同的孩子理解的不一樣;萬事皆有因。這本書中像這樣生動有趣的案例比比皆是,我一邊讀一邊用他指導我的工作和生活。

就拿班主任工作來說吧,有時它確實需要講點藝術。在班主任經驗交流會上有一個老師談到她的管理藝術時說,列舉了這樣一個例子:在接班第一天,班級裏亂成一團,她沒有大聲呵斥,也沒有厲聲制止,而是馬上找了一段輕音樂,在班裏播放,不到一分鐘,班裏就安靜下來,同學們的心情也很快平復,上課時我們都心情愉悅,那節課上得非常順利。試想一下,如果她不這樣做,而是採取另一種辦法:看到亂成一鍋粥的教室,她大發雷霆,惡語相加,批評有時會上癮,會控制不住,越說越多,最後估計也能達到讓學生安靜的目的,在接下來的上課環節老師和學生心情都會一團糟,結果也會可想而知。

不久前讀過這麼一則寓言,講的是南和北風比賽威力,比賽的項目就是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發威,一上來就拼命颳起凜冽的寒風,冷風刺骨,行人爲了抵禦北風的侵襲,把大衣越裹越緊;輪到南風了,他則不緊不慢,徐徐吹動,頓時變得風和日麗,行人覺得溫暖如春,就解衣敞懷,慢慢就脫掉了大衣,最終南風獲得了勝利。

不難發現,兩件事兒性質一樣,這是巧合嗎?答案是NO!這本書告訴我這是——南風效應。何謂南風效應?就是以啓發自我反省、促使喚醒內心良知、滿足自我需要而產生的心理轉變,被稱爲南風效應,有時也被稱作溫暖法則。“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種效應同樣適用於生活。夫妻雙方生活在一起,經常會有很多生活瑣事,處理不好就會雞飛狗跳,一個很小很小的事情可能就會成爲引爆戰爭的導火索,多多采用南風法則:不排斥、不強力、不對抗。就會收到奇效。

我們都聽過陶行知四顆糖的故事,在孩子犯過錯後,陶行知先生沒有責備,沒有諷刺,也沒有體罰,他用四顆糖果讓學生一步步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他還發掘出了四個優點,守時、尊重人、正義感、勇於認錯。這就像那溫暖的南風,拂過學生心靈的土壤,留下一份溫暖,一份感動。

前段時間我卻做過一件北風做的事情,現在想起來還追悔莫及:在社團活動時,拉丁舞社團兩個領舞的女生,跳着舞嘴裏還含着棒棒糖,外露的小棒肆無忌憚地左右跳動,學校裏有明文規定不準攜帶零食進入校園,你們偷偷帶進來也就罷了,居然還在上課的時候吃,居然還這麼目無法紀,怒火攻心,我三步並作兩步,到女生面前,怒目而視,她們快速把吃了一半的棒棒糖裝在了口袋裏,這樣看來,她們是明知故犯!不知者不罪,我更加生氣,厲聲呵斥,並要求每人寫一份500字的檢討書,第二天一早就交給我。

到了第二天下午,兩人還沒有把檢討書送來,居然挑戰我的權威,你們不來,我去!到班裏給她倆要來了檢討書,自此,一見我就問候“老師好”的學生少了兩位,她倆見到我早就躲得遠遠的了。過失一旦產生,縱使你有萬般方法去補救,它終究會留下一道傷疤。我意識到,老師越強硬,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越會激發學生產生一種本能的保護意識,他們就會本能地產生一種“自我保護”的防禦。在習習南風溫暖的包圍下,學生反而會慢慢地卸下“盔甲”,向老師敞開心扉。

這本書好像有一種神奇力量,它總是能牽住我的思緒,讓我不自覺地回憶起身邊的那些教育教學案例,對號入座,時而開心,時而激動,時而遺憾,時而感同心受。我深深地體會到,一個老師懂得心理學,並且在教育教學時善於運用,將會事半功倍!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但願這本小書能夠拂去我內心的塵埃,讓我不再愚鈍。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二)

暑假中,我閱讀了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劉儒德編寫的《教育中的心理效應》。整本書從教學、教育、管理三個領域深入淺出地爲我們揭示出一個個教育心理學規律,淺白的語言、生動的故事、有趣的試驗、鮮活的案例介紹了曾讓人感到抽象枯燥心理學知識,很有可讀性,一時竟捨不得放下,一篇篇文章讀下來,常常給你豁然開朗的感覺,受益匪淺。

我們曾經見到過很多孩子背誦詩歌或課文時吞吞吐吐很不流暢的樣子,當時,我們一定批評過孩子,說孩子你怎麼這樣懶惰,不去認真背誦,回想一下我們可曾教過他們一些記憶的有效方法呢?大部分時候,我們只是一味要求孩子自己去背誦,並沒有教給他們方法,使有些孩子花了很多的時間還是沒能達到我們的要求,完成背誦的任務。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記憶有系列位置效應,短時記憶的容量是有限的,提高記憶力是有方法的。

我們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開頭和結尾的部分。老師在課堂的開始和結尾講重要的內容,處理重要的事情。學生要重視一節課的開頭和結尾,不要讓上課的前10分中在找練習本中度過,也不要讓快下課的後10分鐘在想象和玩耍中度過。背誦課文、單詞變換開始位置,每次學習時間不宜過長。合理安排學習材料的順序。每一節課給學生的學習任務不能超載,考慮7+2的特點合理安排學習任務。這些就是好的提高記憶的方法。我們要把這些方法教給我們的孩子,使他們提高學習的效率。

同樣的,讀了書中的“給學生留點空白——超限效應”這一篇,讓我也有很深的感觸。美國著名幽默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使人感動,準備捐款。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於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到牧師終於結束了冗長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未捐錢,反而從盤子裏偷了2元錢。這種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的心理現象,稱爲“超限效應”。

我想我們在教學中不是也經常像牧師一樣講了又講,生怕學生聽不懂?以後我在教育教學中要避用“超限效應”。例如複習階段的字詞鞏固練習,如果只是一遍一遍、多次重複的聽寫,必然只會造成浪費時間,而收效甚微的結果。我們安排的每一次聽寫都應該有明確的目的性。有些平時掌握字詞比較紮實的學生,在全班性的聽寫中能夠獲得通過的,下一次就不需要再聽寫了,他們可以把時間花到自己相對薄弱的環節中去。

有些基礎不紮實或者記憶力不太好的孩子,他們需要聽寫,但是要針對個人,對的字詞說明已經掌握了,他們的難點在於寫錯的字需要反覆強化。而這種強化不是一味的靠抄寫,靠聽寫,如果方法是如此單一,學生的心理會有牴觸的情緒。我們在進行練習的設計時要處理好數量和質量的辯證關係。只注意練習內容,而缺乏一定的數量,達不到鞏固知識,掌握技能的目的。相反,只求數量而不注意練習質量的重複性練習,不利於能力的培養,是勞而無功的,還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不償失。

我們不僅在教學中應避免超限效應,在批評教育學生時也要注意避免超限效應――給學生留點“空白”。學生犯了錯,只批評一次,千萬不要一件錯事重複批評,如果有必要再次批評,也要變換角度、方法,以免學生出現反抗心理。在批評學生時,應點到爲止,切不可“宜將剩勇追窮寇”,適當的留點空白,讓他們自己來思考、反思。這種方法尊重孩子的人格與自尊,真正將教育滲透到心靈。要運用民主的科學的方法去建造一架溝通的心靈之橋,設身處地爲學生着想,在愉悅的情境中互相觸動,你的教育才有效果,才能實現身心的健康成長。對學生的批評應注意“度”,對學生的表揚其實也需要一個度。《傑米揚的魚湯》:傑米揚是一個十分好客的人,有一次他請朋友喝鮮美的魚湯。朋友喝了一碗,覺得很滿意;傑米揚請他喝第二碗,朋友感到有點撐;可傑米揚又熱情地要朋友喝第三、第四碗,朋友忍無可忍,拂袖而去。這正如哲學家德謨克利特所言,當人過度時,最適宜的東西也會變成最不適宜的東西。在教育學生中對學生的表揚不能太“廉價”。如果對一個調皮的學生總是用表揚的方法,一開始他可能會很有改進,但時間久了他會覺得老師在哄他,甚至是變相批評他,這樣難免有牴觸心理。

一個老師懂得心理學,並且在與學生打交道時善於運用心理學,肯定會得到更多的雙贏——學生更加積極主動,老師也更有成就感。

讀讀這本書,讓我們多掌握一些心理學的規律,讀懂孩子們的的心理,會使我們的教與學和班級管理收到事半功倍之效。這就是我讀了此書以後的收穫。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三)

“教育的大道理從來不是晦澀難懂的,心理學的知識本來也是扣人心絃的”。在未讀《教育中的心理效應》這本書時,我對心理學有一種莫名的敬畏感,總覺得心理學高深莫測,殊不知,在近二十年的教學中,自己其實也在潛移默化地應用着某些心理效應。

這本書脫離了以往深奧的心理術語,採用淺顯易懂的文字,結合有趣的實驗以及鮮活的案例來介紹,演繹了心理學規律,讀的時候不知有一種什麼力量總是牽住我的思維,讓我不自覺地就回憶起身邊的那些教育案例。

此書分爲三輯,分別爲教學中的心理效應,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以及管理中的心理效應。可以說,大部分讀者都能從中找到自己需要學習認識的部分並從中獲益。諸如“超限效應”,我們其實在雜誌中就曾讀過關於馬克吐溫關於演講募捐的例子,故事講述的道理也淺顯易懂,再聯繫我們的教育教學就更令人茅塞頓開。我們在平日教學中,常常生怕講的內容學生不懂,拼命抓住下課後的幾分鐘,“不厭其煩”地指導教育學生,卻不知道此時學生已由一開始的耐心漸漸演變到了不耐煩,可想而知教育效果之差,因此這一小節作者用了“給學生留白”的小標題,讀後不禁大悟,這不就是我們一直在追求的給學生空間,留白的目標嗎?

教育要講究“布白”藝術,有了“布白”,才能產生美感,給孩子自己去思考、反省的空間,對學生的批評更應該點到爲止,切不可“宜將剩勇追窮寇”,要運用科學民主的方法去建造一架溝通的心靈之橋,惟其如是,才能使成長中的兒女把父母或者教師視作自己信得過的良師益友,從而甘願接受其教育,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健康發展。這一輯有助於我們改善教學技巧,提高教育效率,學習需要有效的記憶方法,還需要有效的目標,有效的誘導方式,科學的學習方式等。

讀完此書,我才發現許多心理效應其實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甚至自覺或不自覺地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應用的,比如思維定勢、暗示效應、名人效應、從衆心理等等。積極的心理暗示,帶給孩子的是積極的認識和體驗。與說服教育相比,暗示教育更能協調家長與孩子間的關係,更能避免說服教育給孩子帶來的壓抑感。真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啊。

一本能引發讀者新的思考的書就是一本好書。作爲一個職場媽媽,我還在此書中學習到了很多育兒心理,比如,知道了邊際遞減效應,我們就會懂得對孩子的批評不可喋喋不休,對孩子的表揚也不能“廉價”給予;知道了互惠原則,我們懂得了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只有做到“我爲人人”,才能收穫“人人爲我”;知道了遺忘曲線,我們懂得了在學習中要及時複習……

這樣的一本書,真的值得你一讀再讀,每一次都令人有新的體會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