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圍城讀後感500字(精選11篇)

圍城讀後感500字(精選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1W 次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圍城讀後感500字(精選11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圍城讀後感500字(精選11篇)

  圍城讀後感500字1

什麼是最明智的讀書方式?

假使你只是把它定義爲閱讀幾本暢銷圖書,或是把自己關在自己的書房裏閱讀做個安靜的美男(女)子,那或許太過粗暴咯;而真正的文藝青年就應該對自己讀過的每本書都有着自己的見解,也更應該廣泛閱讀各類的圖書,參加各類的精品讀書會,大膽分享自己的思考,享受思維碰撞的樂趣,就像本次讀書會的《圍城》,嘻嘻。

《圍城》是錢鍾書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創作始於1944年,1946年完稿,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印製發行。該書是錢鍾書“錙銖積累”而成的,小說從他熟悉的時代、地域以及社會階層取材。但組成故事的人物和情節全屬虛構。儘管某幾個角色稍有真人的影子,事情卻都子虛烏有;某些情節略具真實,人物卻全屬捏造。而男主角方鴻漸則是取材於兩個親戚:一個志大才疏,常滿腹牢騷;一個狂妄自大,愛自吹自唱。兩人都讀過《圍城》,但是誰也沒自認是方鴻漸,因爲他們從未有方鴻漸的經歷。故事則主要是寫抗戰初期知識分子的羣相。《圍城》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爲“新儒林外史”。

就像錢鍾書先生在書中寫到“圍在城裏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不都如此。”本週HOME書房、仙人掌閱讀沙龍將攜手各位城裏城外的人一起衝進來衝出去,漫談你心裏的那座城,追憶學人錢鍾書先生。

  圍城讀後感500字2

一本好書是經得起時間的磨礪的,《圍城》就是那本經得起時間磨礪的好書,它於一九四七年在上海初印,一九八零年重印,然後到現在,一直受到讀者們的喜愛。《圍城》這本書我也是剛剛讀完不久,但我對這本書的感受特別深。

本書以方鴻漸爲線索,來表現世間百態。人物的描寫十分的精緻,不同的羣體表現出不一樣的爲人處世的方法,很具有諷刺意義。我們都是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我們都活在“圍城”裏,同時又活在“圍城”外。永遠達不到的是目標,永遠滿足不了的是慾望。我相信我們每一次讀它的感覺是不一樣的,五年後看它是新的,十年後看它還是新的,一百年後看依然是新的。《圍城》就是如此。

楊絳先生其實早已概括出了《圍城》的精髓:圍在城裏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是啊,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當我們上小學,上中學的時候,我們都盼望着上大學,因爲上了大學就沒有人逼着我們去做作業了;就沒有人阻止我們幹着幹那了;我們會有大把大把的時間可以做我們想做的事情;我們可以光明正大的跟自己喜歡的異性交往;我們還可以去我們想去的地方……

太多太多的誘惑誘使着我們快點長大。可是當我們真正上了大學,我們才領悟到事實不是這樣的,入學的新鮮感過後,我們開始變得越來越頹廢了,我們開始上課玩手機,逃課,整天把自己關在宿舍裏打遊戲,宿舍門都不想邁出一步,漸漸地我們迷失了自己。

  圍城讀後感500字3

我喜歡讀《圍城》是因爲在錢鍾書老先生的筆下淋漓盡致地人們在圍城下內心的慾望與掙扎,我們不斷地追求以及追求到成功後隨之而來的不滿足和厭煩。其間交織着我們的希望與失望,歡樂與痛苦,執着與動搖。別說你沒有這樣的掙扎,只要活着,我們都有七情六慾和理智煎熬。

雖說《圍城》中引用了英國的一句話“結婚彷彿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去;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其實《圍城》只是以婚姻爲引,牽扯出人生萬事的茫然。更好的理解是法國人類似的說法,“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內的人想逃出來。”

身邊不乏大齡單身女孩,他們無比羨慕結婚生子,幾乎每天都在相親,看多了反而麻木了,已經找不到一見鍾情的感覺。每次聊天,我都會說幹嘛那麼着急把自己嫁出去呢?等待一個愛你的人,等待那份心跳的喜悅。等待或許漫長,但在這個屬於自己的時間裏我們才能自由,才能始終如一地愛自己,因爲當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你的愛就不能完全屬於自己。

光鮮的外表,多彩的生活總會讓人羨慕,於是我們不斷地努力,終於有一天夢想成真的時候又發現原來不過如此。其實最精彩的體驗都是在追求的過程中,如同男人追求女人,當他了解並獲得女人全部的時候,女人就沒有那麼大的吸引力讓男人義無反顧地追求。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很骨感。圍城是人們在心中自己築成的,快樂與不快樂皆在於翻越城牆之上。

  圍城讀後感500字4

沒有結婚的時候很難看到圍城,就是看見也是一個假想,圍城只有身處其中望見圍城的人才會深有感觸,親、朋、妻、友的複雜;柴、米、油、鹽難堪。婚姻在方鴻漸看來是昨日的夕陽,今日的夜幕沒有出路,這時代的情感真的沒有幾個能比方鴻漸好的已經不多了,情感的遊走,身體的犯規、婚姻的越位。身邊好多的人多在暗中運作着他們的情感,也許現在過的比方鴻漸好、過不多時他的圍城將會改變,城池的破口難以修補的時候唯一的方法拆除。

這樣的社會,對一個情感沒有寄託、婚姻沒有約束、道德沒有規範的人,出路會比方鴻漸好的實在不多。昨日你情感出位,今日與你大鬧天宮,明日派人跟蹤,後日與你離婚,拆毀、拆毀再拆毀;沒有補救也沒有退縮,前仆後繼勇往直前。如果我是統計離婚率,我想我對對婚姻失去信心會沒有了希望,就說現在的廣州吧,4年廣東有近10萬人離婚,離婚率整體上升兩成,其中70%爲女方主動提出,爲什麼、爲什麼?

婚姻沒有感情是那麼的無助,方鴻漸就是這樣,他與孫小姐,他愛他嗎?真的不愛嗎?感情的事真的好難說,不能說沒有。也許在他的這個世界失去的永遠事最好的,得到的只是一種無意的接受而已。一個對生活懦弱的人,對情感很難會擔起他該有的責任。方鴻漸很想補救的圍城,卻找不到方法,也找不出可以調解的內心事務。如果可以我想方鴻漸因該有個朋友,有個可以與他交心的,在他困惑的時候給他出路,在他灰心的時候給他安慰。一切的一切只怪這人沒有找到與放下自我,那個時代沒有找到自己的人會這樣,這個時代沒有找到自我的冷不是如此嗎?

  圍城讀後感500字5

時至今日,多數人已習慣於把“圍城”單純地解讀爲婚姻。實際上,《圍城》這部作品是一幅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知識分子視角下的社會畫卷,書中對人情世故的洞悉,衆生百態的描摹,對人的本性和出路的探討,都體現着作者絕倫的智慧和濃厚的幽默感。事業、婚姻、家庭都是此書探討的要素,若僅僅把《圍城》理解爲一部婚姻指南,未免有“管中窺豹”之嫌。

《圍城》的內容包羅社會諸般、各色人等,每次重讀時,總能從中獲得新的體會。然而,本文能做到的也不過是“見其一斑”,撇開“圍城”的經典理論,試圖從另外角度來品讀這部著作。《圍城》的故事發生於抗戰時期,成書於1946年。然而其中反映的種種社會現象,刻畫的一個個鮮活的小人物,雖時隔數十年,在當下依然有着強烈的現實意義,甚至與不少熱點暗相契合。

現下網絡流行各種“鄙視鏈”,譬如看英劇的鄙視看美劇的,看美劇的鄙視看韓劇的,看韓劇的鄙視看國產抗日劇的,諸如此類。其實這一提法的發源時間,也許比很多網友想象的更早—《圍城》中的詩人曹元朗瞧不起方鴻漸,便依循了這樣一條鄙視鏈:“在大學裏,理科學生瞧不起文科學生,外國語文系學生瞧不起中國文學系學生,中國文學系學生瞧不起哲學系學生,哲學系學生瞧不起社會學系學生,社會學系學生瞧不起教育系學生,教育系學生沒有誰可以給他們瞧不起了,只能瞧不起本系的先生。”這條存在於大學裏的鄙視鏈,到了二十一世紀大概仍然適用。或許是尋求優越感,又或許是“怒刷存在感”,總之某些思想並不一定隨着時代的變遷而進步,而是深深固化在整個族羣的血液當中,一直傳承下來。

  圍城讀後感500字6

近來心浮氣躁,書是好久沒碰的了,而越是久不讀書,越提不起讀的念頭。好在這一本是舊相識,翻閱它不會有什麼心理負擔。

但邊讀,邊覺得陌生。這是因爲小時候只把這書當故事略略看過,不着印象。所以這次雖是重讀,但也還是要分一部分精力去關注情節。情節是一部小說裏很重要的部分,但對於值得重讀的小說而言,它是最不重要的東西。除卻情節,才能關注到這部書的精妙,比如這書裏的衆生相。尤爲妙的是楊絳在書後對這本小說各個人物原型的“解剖”,另有作者借主角之口說出的那番話——人人像是電臺,一路調頻只覺得各個電臺莫名其妙,但如果定在某個頻率聽下去,就能明白它的前因和邏輯。將特定的時代背景剝離開,文中各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心理活動,仍能讓讀者覺得似曾相識,或有於我心有慼慼焉的激盪,這大概就是經典之所以爲經典的緣故了。

楊絳在書後有一句分析孫柔嘉的話:她沒有什麼愛好,但善於經營,她一生最大的成功是嫁給了方鴻漸,她一生最大的失敗也是嫁給了方鴻漸。這評價在我一個女性聽來十分刺耳,卻是一針見血。儘管書中,孫柔嘉一直是那個賺錢多的,並且在與方家人交鋒的過程中,處處顯出一個女大學生的進步。但結婚並維持住它,仍然是孫柔嘉最大的人生使命。她的.聰敏和價值,耗在了這個使命上,脫離開家庭婚姻,便不能獨立展現。她不能夠灑脫,這或許是時代使然的悲劇。我爲她可惜,也爲當下仍無法灑脫的衆多女性可惜。

  圍城讀後感500字7

《圍城》是錢鍾書先生的著作,小說“從他熟悉的時代、熟悉的地方、熟悉的社會階層取材。

小說寫出了現實生活的無奈與悲哀,生活就像是一座城,人們永遠無法逃脫這座城帶來的束縛與磨礪。若人人都糾結於生活這座無形的圍城給我們帶來的寂寞與痛苦,人類社會將停滯不前。我想,我們需要的,是一種樂觀地面對生活的勇氣無論是城內還是城外,接受現實才是我們該有的態度,一味羨慕別人所擁有的事物只會是我們自哀自怨,不思進取。只有勇敢地面對我們所擁有的一切,並積極改造它們,使之更完美,生活纔有可能有進步。

《圍城》一書中錢鍾書先生以幽默的語調,批判當時之人或頑固不化或崇洋媚外的種種行爲,調侃當時老人的迂腐、留學生的傲氣,揭露無謂的婆媳之爭、妯娌之爭、情敵之爭、同事之爭。

生活中每一個人都無法逃開命運的安排,命運築起了一堵城牆。學校、家庭、社會,每一個環境都是一座圍城,每一種行爲都處於一個圍城。同學間的友誼和競爭、家庭裏的親情和壓力、社會上的光明與黑暗,從我們出生起就建造着形形色色不可逾越的諸多圍城。我們只有在其中不斷拚殺,始終保持着一顆積極的心去創造這座圍城裏的異彩,讓圍城中的生活變的豐富。我們不會也不可能逾越這座城牆,因爲只要我們有生活,那我們就永遠處於一座圍城之中。

  圍城讀後感500字8

很多人讀《圍城》看到的是“婚姻”這座圍城,而我看到的卻是另外一座城。

這圍城,隔斷了鄉村與城市,也隔斷了身份與地位的層次。在這由克萊登大學博士學位證書搭建起來的圍城中,他戰戰兢兢的生存,然而最後還是赤裸裸的展現在現實中。在國立三閭大學教書時,他的圍城早已破爛不堪,卻還要擔憂敵人發現他的障眼法,畢竟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的紙老虎更不堪一擊。雖然在教書期間,他時常努力的備課,好似努力的修繕“圍城”,但要知道根基不穩的的建築,再怎麼裝飾表面也是無用的。於是,一次撼動,他的“圍城”終於全部倒塌,他赤條條的暴露於現實之中,以後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

有了圍城,它當然可以幫助抵擋住外來的攻擊,但它也成了束縛,深深的阻礙了自由。比如當今,人們有一顆對未來比天高的心,也有很多人拼命往公務員、事業單位的隊伍裏鑽,我想,這當然給人們帶來了充裕的物質,似乎看到今天自己的生活是什麼樣,也就看到明天自己的生活是什麼樣,看到明年自己生活什麼菸酒看到自己一輩子就什麼樣了吧,毋庸置疑的也束縛住人們當初那可向往天空的心吧。

讀錢老的《圍城》,感受到的是當時的社會百態,放在當下亦是如此,小說妙語連珠,展現了錢老不俗的文學功底,我等小輩評價這部書實在慚愧,只是推薦了,好書,值得一讀!

  圍城讀後感500字9

《圍城》是我上高一的時候借的書,那時候班主任還是語文老師,我還沒想好到底是學文還是學理。那時候並不太瞭解錢鍾書,只覺得封面好看,借來就一直放着,偶爾翻兩頁看看。

看了什麼也不記得了,只記得生平第一次被老師當衆辱罵,我哭得很兇,剩下的半個學期都在自暴自棄。唯一的念頭就是不想在理科班待下去了。那時候看了幾頁《蘇菲的世界》,就以爲哲學是自己畢生所愛。學文科就能學哲學,學文科就能逃避理化生,學文科就能逃避所有的嘲笑。那時候學文科這個念頭就成了我唯一的嚮往。

後來我真如願讀了文科,才覺得文科也不過如此,每天重複枯燥的知識點和答題技巧,日子長得望不到邊。完全沒有我心心念唸的所謂“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真有一種待在圍城之中,想逃又逃不出去的無奈。

如今五年過去了,我終於能夠好好坐下來讀一讀《圍城》,才發現自己文學天賦實在有限,足足半月有餘,也只是略微領略到了一些中文之美。直到現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才隱隱明白,原來自己也不過是錢老先生筆下的“城中人”,像迫切渴望成長一樣渴望被理解、被認同,渴望證明自己。等到漸漸長大才發現,原來自己曾經嚮往乃至崇拜的價值,其實也不值一提。

“圍在城裏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出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

人無論如何掙扎都逃脫不了被束縛的命運。

  圍城讀後感500字10

錢老的《圍城》是人生真實的生活狀態,書中的人物代表了我們大多數人,書中並沒有可歌可泣的愛情,沒有偉大的理想,但這就是我們的生活,這就是我們的人生,沒那麼好,也沒那麼糟。

接下來淺顯的總結一下對這本書理解,錢老的文筆功底深厚,書中有很多諷刺的內容,有很多真實的東西,寓意深刻令人回味。書中的主角方鴻漸可以說一生碌碌無爲,但卻嚐遍人生百態。一開始與鮑小姐的相遇,邂逅,後來與蘇文紈的感情糾葛,還有個不打不相識的摯友趙辛楣,更是有個一見鍾情,愛而不得的唐曉芙,最後被千方百計讓其步入婚姻生活(圍城)的孫柔嘉,以及一直被迫更換工作的經歷這些都匯聚成了平凡、真實、不甘、卻又無可奈何的人生。究竟是好是壞每個人有不同的感受,也許我們要做的更多的是,做好自己、活在當下,既來之則安之,過好自己的生活。

最後再說一下我對婚姻的看法,其實婚姻裏相互有所需求,才能構成最牢固的婚姻。婚姻是兩個人的事,需要相互理解、尊重,需要共同成長。要相信家和萬事興,夫妻同心,相親相愛才能有精力去做別的事情。所以不管男人女人結婚後一定要把對方放到第一位,子女第二、父母第三,只有夫妻關係好了孩子纔會開心,父母纔會安心。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閱世長松下,讀書秋樹根。 雖解書中事,猶難世上真。

  圍城讀後感500字11

有一些流傳甚廣的經典作品,由於這樣那樣的緣由,形成了一種先入爲主的感知甚至偏見,那便幾乎再也不去閱讀或沒有意願閱讀了。直到一天,突然翻開,讀罷,發現全書所述所講與讀前印象完全風馬牛不相及,書的內容是那麼或深刻,或有趣,或文筆優美深厚,令人有一種深深的感知上的錯落感,也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老舍的《駱駝祥子》,和錢鍾書的這本《圍城》,帶給我的正是以上的種種感觸。

錢鍾書的這本書,文筆細膩精煉,對人物的刻畫和心理描寫十分突出,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錢老做比喻、打比方的深厚功力了,文中處處可見錢老那精妙絕倫的比喻了,令人十分歎服。

所謂圍城,我的理解是,婚姻是一座圍城,工作是一座圍城,朋友是一座圍城,家庭是一座圍城,處處皆是圍城,有人的地方便有圍城,這世上的人,都逃不出圍城的圈圈。總結一句就是,人生就是圍城。“外面的人想進來,裏面的人想出去”,不過是人生的圈圈裏,對於不一樣人生的渴望和躁動罷了。

因此,不管你的圍城是痛苦,還是快樂,願意留在原地,還是渴求外面圍城的生活,我們都應當讓自己處於一種開放的狀態之下,只管去嘗試,只管去體驗,最終呢,套用沃爾什的觀點來說便是:經驗生命中的一切,最終成爲我們自己。

因爲,如果心裏沒有圍城,這個世界上便也不存在什麼圍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