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詭計博物館》讀後感大綱

《詭計博物館》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9W 次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詭計博物館》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詭計博物館》讀後感

《詭計博物館》讀後感1

探尋未解之謎,細品縝密推理。

重讀多年未解“懸案”,細思縝密故事情節,讓證據開口說話,才知兇手就在身邊。以邏輯至上的推理解謎爲主,加以驚險刺激的情節與耐人尋味的詭計,本格推理小說一直深受讀者的喜愛。日本“短篇推理之神”大山誠一郎的《詭計博物館》一書便注重公平與理性邏輯,情節上嚴絲合縫,毫無破綻,堪稱本格推理的最高水平。

當兩個性格迥異,各有所長的人因共同的興趣愛好而聚在一起,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因工作失誤而被調遣到犯罪資料科擔任證物保管員的刑警寺田聰,與不善溝通,冷酷但經驗豐富,智商過人,心思縝密的美女館長緋色冴子相遇,兩人面對資料館裏塵封多年的離奇懸案,用證據說話,在一次次緊張而又密切的配合下,通過對情節的邏輯推理,尋找蛛絲馬跡,將一樁樁謎團大白於天下。

跟隨作者一同思考,但往往總會發出這樣的感嘆:“真奇怪,爲什麼又猜錯了。”其實,這也正是本格推理的獨特魅力所在,往往書中每一個案件的開端會使用人們慣常的思考方式去推判,扣人心絃的節奏變化,順理成章的案情推斷,往往就會被得到認同,但就在故事即將真相大白的時候,作者便會來一個大反轉,告訴你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樣,美女館長緋色冴子會提出重重疑點,再從細小之處分析,便會得到那些異想天開但又合乎邏輯的推論,令人燒腦。

十分燒腦的故事情節中,對寺田聰、緋色冴子等人的神情、內心情感變化刻畫更是細膩,故事耐人尋味,這也可見作者對人及其心理的深度研究,才能創作出如此縝密的推理大作,值得一讀。

《詭計博物館》讀後感2

“時效警察”+“安樂椅神探”模式。縱觀推理小說史,往往是偵探走到哪人死到哪,因爲這樣能第一時間獲取更多信息,而“安樂椅偵探”類型僅靠第三方材料進行推理,所以比較難寫,但也更適合“敘事性詭計”的寫法,比如本書中的《復仇日記》,我想稱之爲《“影帝”日記》,正經人誰寫日記啊!雖然故事很悲情,但是就像《金田一少年事件簿外傳犯人們的事件簿》一樣,站在犯人角度就有些喜劇了。

總共5篇短篇,“兇手的意外性”是本書的最大的特色和亮點。詭計設計上都是對經典本格詭計的再創新;邏輯嚴謹,大段的推理囊括了所有可能;行文精煉,沒有多餘的描寫,所有的描述都有作用。大山誠一郎的書的特點之一就是書中人物塑造基本爲零,而且後幾篇對館長的描述幾乎複製黏貼。

大山誠一郎的厲害之處就在於:算你知道是用的.什麼詭計,你也依然猜不出來。比如《直到死亡之日》,開頭就告訴讀者我就是用了“交換殺人”的詭計,但真相依然驚豔。雖然又是左右撇子的老梗。

動機方面也是非常的本格。特別是《烈焰》和《至死不渝的追問》,讓我覺得這樣也行?但是又無法反駁,感覺情理之中。《麪包的贖金》的動機最爲薄弱,操作太過複雜,越複雜越容易出錯,破綻也越多。

本書最大的問題是出現了很多“驚人的巧合”,這些巧合使得本身並不完美的案件反倒成了懸案。比如:《麪包的贖金》中嫌疑人過量飲酒掛了,《復仇日記》和《直到死亡之日》中嫌疑人都是被車撞死了。作者自己也發現了,所以在18年新版中把其中兩起案件的死因進行了更改。

本書其實蠻難拍成電視劇的,都是一大段的推理,如果有機會希望“雪女”由菜菜緒出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