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要塞》的讀後感大綱

《要塞》的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3W 次

《要塞》是聖埃克蘇佩裏未完成的遺作,在1948年初版時,是由他人根據遺稿,加上作者的錄音帶、筆記、補充稿整理而成的。接下來小編整理了《要塞》的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

《要塞》的讀後感

  《要塞》的讀後感1

愛和佔有慾不能混爲一談

“真正的愛開始於你不盼望回報的時候,教導人要愛人,進行祈禱至關重要,首先因爲祈禱是等待不到回答的。”

愛一個人如何愛,現在的人嘴上喊着的都是我這麼愛你,我爲你付出了這麼多,難道你一點都不愛我嗎?我爲你放棄了這麼多,我爲了你做這個,做那個,所有聽到的這些都有一個潛在的臺詞“我爲你付出了這麼多了,你要拿什麼來回報我呢?”

愛,一旦要求回報,一旦有了付出感,那也就不是真正的愛看了。就比如生不生二胎的問題,首先給自己提個問題:是自己要生的嗎?要是怕就別生,一旦害怕,那就缺乏動力,也就沒有了相應支持動力的體力了。

羣裏的一起讀,最初的時候一週時間讀一本書都覺得頭暈,現在讀七八本書也覺得沒有之前累了,因爲喜歡,所以有了動力,也就有了體力。

不遺憾過去,不夢想未來,注視現在

“你的全部過去只是一次誕生,同樣,直到今日帝國發生的大事也是如此。你若有什麼事情遺憾,那你就像那個人那麼愚蠢,他遺憾沒能生在另一個時代或者另一個地方,他長得高了又遺憾不能矮。他充滿荒謬的幻想,就會無時無刻不感到失望。”

活在當下,之一種生活狀態。聖埃克蘇佩裏說“不遺憾過去,不夢想未來,注視現在”。

活在當下並不是一句口號而已,而是一種生活態度,專注於當下的此時此刻。

不對過去的事情悔恨亦或是惦念,每一天都是新生,都是開始,只專注於當前,積極的應對生活中的各種事情,遇到困難,就想辦法克服困難,遇到難題就想辦法解決難題,並不抱怨並不指責,做好自己的該做的。

  《要塞》的讀後感2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應在最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可日常生活到處都大同小異?可見對生命意義的理解,還在於人的靈魂!

在第二章《要塞,我要把你建造在人的心坎裏》中,王子的父親說:“因爲我覺得人跟要塞很相像。人打破圍牆要自由自在,他也就只剩下了一堆暴露在星光下的斷垣殘壁。這時開始無處存身的憂患。”

這就是人生的矛盾狀態,我們總欲追尋無窮,可無窮就象沙漠,只是一片荒涼!所以,生命的本能又讓我們在沙漠中建造要塞,並在要塞的圍牆內展開自已的生活,我們不應也無需去追究要塞之外那無盡的黑暗。王子的父親說:“我禁止有人提問題,深知不可能存在解渴的回答。那個提問題的人,只是在尋找深淵。”明白這一真理的人不再刨根問底,把心也放在圍牆之內。“只愛那嫩芽萌生的清香,母羊剪毛時的氣息,懷孕或餵奶的女人,傳種的牲畜,周而復始的季節,把這一切看作自已的真理。”具體一點,就象我們總是對自已的人生充滿浪漫的幻想,可最終卻發現踏踏實實過好每一天才是生命的真正意義。又象人性的本能總是讓我們追求最大限度的自由,可無限制的自由又讓我們陷入無政府主義的狀態中,所以我們又開始制訂規則,規則在讓我們處處受到掣肘的同時,也讓我們體會到秩序的美妙。

自由和規則,應是並存而又相互制約的'關係。

一個先進的民主的社會,應允許思想的絕對自由,並通過法律法規對人的行爲自由加以限制,從而建立起秩序。而道德底線的存在,又是對法律法規的一個補充。

當我們的行爲只代表個人,不影響到集體及他人、不觸範法律法規時,我們的確可以天馬行空,特立獨行。而當我們是集體的一分子時,就要明白自已只是這座宮殿中的一塊石頭,靜默纔是自已的本分。石頭是材料,神殿纔是意義。

當然,無論是我們所處的物質世界,還是我們自個的精神世界,都永遠處於一種相對的動態平衡中,隨着事物的正常發展,原有的平衡隨時會被打破,新的平衡隨時會產生,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可如果事物的發展已經脫軌,那麼,我們是否具備一種革命的勇氣來打破心中原有的圍牆,然後又有能力、並且願意付出一定的代價在現實中建立起新的要塞,這可真是一個要命的問題。要知道,圍牆外的種子是很難生根發芽的。

王子的父親又說:“我救的只是會變、會自我調節內院的女人,如同雪松圍繞它的種子茁壯成長,在原有的極限內盡情發揮。我救的是這樣的女人,她首先愛的不是春天,而是包含了春天的花的處理。首先愛的不是愛情,而是某一張流露愛情的面孔。”

“假若你的愛情遭遇事物的絕對性,比如要跨過修道院或流放地的不可逾越的牆頭,而那個女人反過來也愛你,雖然表面上聽不見,看不見,你也要感謝上帝。因爲世界上有一盞爲你點着的長明燈。你沒法享用我也不在乎。因爲那個在沙漠中死去的人,雖則奄奄一息,還是因爲遠方的一幢房子而富有。”規則,規則,就是這樣來體現出它的美!

最後,我想以周國平的一段話作爲本文的結尾:“人跟要塞很相像,必須限制自已,才能找到生活的意義。我們在大地上紮根,靠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牽掛、責任和愛。沒有立足點的自由不是自由。那些沒有立足點的人,他們哪兒都不在,竟因此自以爲是自由的。在今天,這樣的人豈不是仍然太多了?沒有自已的信念,他們稱這爲思想的自由。沒有自已的立場,他們稱這爲行動自由。沒有自已的女人,他們稱這爲愛情自由。可是,真正的自由始終是以選擇和限制爲前提的,愛上這朵花,也就是拒絕別的花。一個人即使愛一切存在,仍必須爲他的愛找到確定的目標,然後他的博愛之心纔可能得到滿足。”

聖埃克蘇佩裏的這本《要塞》,是與尼采的《查拉圖思特拉如是說》、紀德的《人間糧食》並列的三部重要的哲學小說之一。我想說的是,若把《要塞》比喻爲美味的剌生,那麼周國平爲其寫的序《走進一座聖殿》,就是吃剌生時必備的那碟日本醬油加芥辣(這比喻可真有點粗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