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鄉土中國讀後感(通用11篇)

鄉土中國讀後感(通用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8W 次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鄉土中國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鄉土中國讀後感(通用11篇)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1

中國正在崛起,從傳統走向現代。衆所周知,這是一個艱難而漫長的探索歷程。如同樹木要長的高大就必須有堅實而健康的根系一樣,中國的現代化歷程也得立足於自己的傳統,或對其批判改造或對其繼承發揚。我們要忠於中國的現代化,就要忠於中國的過去。忠於過去我們才知道我們是什麼,我們應該走向何方,應該如何走。

《鄉土中國》就是一本既忠於中國過去又忠於中國將來的書。首先,它面對的是中國的農業社會,通過社區調查追究中國農業社會的特點。在一個靠農業起家的國家,農村佔據絕大部分的領土,直到現在這依舊是中國的一個現實。回到以前,按費孝通老前輩的意思說,中國鄉土社會就是一個生於泥土、長於家族、教於禮教的社會。雖然那裏有現代人看來尚未開化的“愚”和“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私”,然而這的確是一個無爲政治下的太平這會。其次,它對中國的發展趨勢以及如何發展做了一些暗示,如隨着社會的發展,地緣會衝破血緣、傳統教化會名實分離、人們的慾望會向需求發展等。

一、鄉土本色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北方人的相對剽悍、豪放,南方人的相對柔弱、婉約,這與北方平原的曠蕩和南方山水的纏綿是分佈開的。土地養活着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國的鄉土社會也和土地結下了難以割捨的情節。土地之於鄉土社會就如同水之於魚,離開了它就不能生存,土地與人的完美結合也培育出了五千餘年古國古的農業文明,如此互利雙贏的買賣,又有誰捨得丟棄了呢。在在物質生產能力極不發達,靠天吃飯的年代,擁有土地的心情,我不知該如何去描述,我想那就和今天處於小康社會的心情差不多吧。於是,與其說鄉土社會的人不捨得土地,不如說土地束縛住了鄉土社會的人。於此同時,鄉土社會有了另外一個特徵,那就是土地的固定性徵服了人口的流動性,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造成了一個環境內人們彼此熟悉的社會。我想正是這種慣於熟悉的環境而形成的惰性讓鄉土社會與現代充滿着陌生人的社會格格不入,阻礙了中過的現代化。

二、文字下鄉

在兩篇論文字下鄉中,費老分別從時間和空間上闡述了文字下鄉在鄉土社會中的不必要性,而這不必要性正是建要立在一個對外相對封閉而內部非常熟悉的鄉土社會。

文字與語言比較,依費老當時所言,文字適於間接傳播並且有產生歧義的毛病,而語言則適於間接傳播。我們就當代來看,語言在現代可以通過語音設備進行長距離的傳播部分取代文字長途傳播的功能。鄉土社會在空間上因土地的限制而不會太大,並沒有使用文字傳播的必要,又因爲彼此之間以及彼此對環境尤其是生產方式和生產方式的熟悉,語言傳播減少了相當部分的歧義;再從時間上來看,我認爲語言更有適應環境小範圍變化的可變性,因此用語言比用文字在同代和代際之間傳播更具時效性。在鄉土社會語言是優於文字的。

關於鄉土社會中人“愚”的問題,肥老的解釋是,鄉下人並不愚,愚是學習能力問題,而鄉下人不識字只是知識積累問題,鄉里人也有城裏人不知道的知識。由此我的感想是:在社會發展,鄉土的封閉性被打破的必然趨勢下,文字下鄉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並不是一個急於求成的是,而是當局如何抓住時機,提高文字下鄉效率的問題。

三、差序格局

“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在我看來並不是指社會的冷漠,而是指鄉土社會中合作的狀況,在左鄰右舍關門不見開門見,低頭不見擡頭見的小天地裏,怎麼可能“老死不相往來”呢?鄉土社會確實是一個“私”當頭的社會,人們都以“我”中心,考慮與人交往營建生活圈子,賺取社會資本。這一切的根源我認爲在於封建自然經濟的封閉性,自然是因爲自給自足,雖然交換在小範圍內存在,但人們的生活大多依賴於以家庭爲單位的生產實體,合作則多在自家土地上自家人之間產生。要強調的是,在物質生產力水平很低的年代,一心忙於自家的生產而無暇顧及他人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費老把差序格局和傳統格局對比,突出了西方社會的合作分工細緻、權利義務分明與中國鄉土社會“老死不相往來”的鮮明對比。

四、鄉土社會價值體系

麻雀雖小,肝膽具全。鄉土社會雖然範圍小,但它畢竟作爲一個相對封閉的社會有着它獨特的價值體系。就私人而言,有維繫私人的道德,就社會而言,有禮治秩序、男女有別、無訟等觀念。

維繫着私人的道德,費老在《鄉土中國》中將其歸納爲孝與倫常。具體的說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克己復禮”,“恭、寬、信、敏、惠,仁、義、禮、智、賢”等一系列儒家思想。中國素來有禮儀之邦的頭銜,並且這不是自封的,相必着與佔中國絕大部分領土的鄉土社會在私人道德上的教化有很大關係。人們總是力求在對自己的剋制上化解矛盾和糾紛,並用自己的真誠去打動和感化人以此來實現“和”的目的。令人欣慰的是這確實創造了一個穩定和諧的鄉土社會,但它也有不足。在《從傳統到先代》一書中,金耀基先生曾說,中國人對禮的過分注重即對人事的注重,使中國人對自然的探索僅限於美的欣賞,而阻礙了中國自然科學的發展。這是科學方面,中國人也曾爲禮付出過生命的代價。用一部電視劇來說,《中國兄弟連》中就有這樣悲慘的一幕,全唐莊的人對“皇軍”以禮相待,因爲他們從祖先那裏學來的永遠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然而,結果卻是全莊人藏生火海。私人道德對人際關係一定時候是有用的,但不是時時有用,尤其是涉及民族利益之時,這是歷史留下的教訓。

禮治秩序、無訟的觀念、男女有別主要對社會整體而言。魯迅在他的第一部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中就說禮教統治下的社會是一個吃人的社會,它不單吃祥林嫂、吳媽之類的女流,其實對處於統治地位的男性也實殘忍無比。與方飯社會的法治不同,中國社會實禮治,雖然同樣都是人在操作,但操作的規則卻是截然不同的。法有賴於國家權力執行,而禮卻是任何擁護它的人都可以執行,法比較明晰而禮卻很模糊,這兩者結合中國社會如何用禮來治也就無一定之規了。人們對禮教的敬畏也就油然而生,因而在行爲上處處注意、不不小心,生怕一失足成萬古恨,怕違反禮就處處去維護禮。可以說中國的禮治是在人們的敬畏中一步步加強的。對禮的敬畏也是“無訟”的觀念的來源,用“訟”來解決矛盾,雙方都會招致很嚴重的禮與法的懲戒,而採取“無訟”的方式,用禮來教化,代價就會小很多。在人治向法治轉化的過程中,“無訟”的觀念嚴重影響了法律地位的提升,阻礙了法制化進程。

“男女授受不親”是用禮來解釋吳媽爲何會在阿Q的“毒害”下自殺的最好答案。男女有別當然不止於此,費老在這本書中說,中國鄉土社會形成了同性相吸的奇異現象,男女只有在生產和生育上是一致的,在心理上卻不要求一致。這當然是一種畸形變態的社會,它使得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長期底下,但社會又離不開女性實現人類的延續。不過這種社會也有好的一面,那就是它使社會多了一個安定的因素。

五、家的核心地位

這裏的家指家族,費老將其定義爲家庭單系擴展的產物,它是以男性爲對項的擴展。“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都說名女性不在擴展的範圍之內。鄉土中國知家而不知有社會,對他們來說,家就是歸宿,出則爲飄蓬,爲遊子。中國有一套家族制度,它由族中長老控制,長老們擁有教化的權力,“孝”就是他們實現權力的工具。“孝”在中國是一種高尚的品德,“百善孝爲先”就可以印證,但它卻含有相當分量的“順從”的意思,順從於父母、順從於長老、順從於傳統。長老統治下的家族是個人生活的核心,它擔當着政治、經濟、教育等各類事業,其秩序也交於長老來維持。同樣是《中國兄弟連》中的唐莊,如果不是長老的迂腐和堅持,那幾百條活生生的生命也須不會有如此下場。

六、無爲政治

費老在《鄉土中國》中提到了四種權力:橫暴權力、同意權力、教化權力和時勢權力。無爲政治關乎前三種權力。鄉土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物質資料極度缺乏,人們沒有更多的富餘產品去養活一個能控制他們的權力中心。中國有句古語“廟小容不下大佛”,鄉土社會就是一個“小廟”,是不適宜橫暴權力這樣的“大佛”的。鄉土社會是一個鬆散的家庭集合,以家庭爲單位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使人們之間沒有權利和義務可言,是沒同意權力的。一代代的教化使人們都克己復禮,鄉土社會呈現出一片“和諧安寧”的景象。雖說中國古代專制獨裁,然而鄉土社會因其封閉性確是一個國中之國,是一個“小國寡民”的世外桃源。

七、發展趨勢

費老明顯提出的發展趨勢有地緣衝破血緣、傳統教化會名實分離以及人們的慾望會向需求發展。地緣衝破血緣,我的理解就是,隨着社會分工的細化的聯繫的日益緊密,家族在社會中的作用會被削弱,而家族所擔當的事業也會被衆多專門的社會機構所代替。就拿教育來說吧,鄉土社會中的人所受的教育來自家長,而現代社會則很多來自學校。傳統教化的名實分離是隨着社會的變遷產生的,是時勢權力的結果,也是人們面對社會變遷的現實不得不承認而又不願意承認的心是口非的現象。需要代替慾望是隨着社會的發展和知識的積累,人們對自身的需求有了科學的認識並開始探索自己生存的條件用主動選擇代替了順從巧合和本能的結果。

時間倉促,對《鄉土中國》我只用了很短的時間來閱讀,這篇感想多是用自己的話重複費老先生的觀點,甚至其中也會有許多理解錯誤的地方。但讀了它,我更加忠於中國的過去,我也更加忠於中國的未來,因爲幾十年前就有人能清醒地面對中國的過去,中國的崛起指日可待。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2

費老先生的《鄉土中國》在中國社會學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視的。要了解日本文化很多人會去讀本尼迪克特的《菊與刀》,而要了解中國傳統的鄉土社會則離不開這本《鄉土中國》。《鄉土中國》是費老在上個世紀40年代後期,根據他於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所講的“鄉村社會學”課內容整理出來的書,37年後的1984年由三聯書店重刊。主要依據當時鄉土社會的人際生存現狀、社會結構、交往方式等,運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完成。該書中的鄉土中國,其實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通過理解中國鄉土社會的各種元素,再看三十年改革開放之後的中國,可以發現費老的很多說法如今仍然擁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文中開篇就指明瞭鄉土社會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基本特徵,鄉土性,這也是整篇文章的基礎。正是在鄉土性的基礎之上,作者延伸開來得出了很多結論。鄉村社會的鄉土性導致了不流動性,從而產生了一系列鄉土社會的特性:禮俗社會,文字的相對不重要性,差序格局,無訟無政,家族的基本結構,血緣社會等等。整篇文章是一種橫向思維的視野,將鄉土社會不同部分的不同特性以此剖析。

我比較感興趣的是費老筆下的鄉土社會差序格局,他認爲中國傳統社會中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而這個圈子具有伸縮能力,往往根據自己的需要能放就放,能伸能縮。這是自我主義產生的源泉,也是中國小農意識、自私自利產生的另一種詮釋方式。中國人在國際友人眼中永遠頂着“自私”的帽子,沒有集體、國家意識,永遠想着自己及小家的利益。因此他們只掃自家房前雪,他們爲一己之利損害大家的利益,他們目光短促、心胸狹隘,他們不顧天下蒼生只顧自己安樂。

這讓我想起了魯迅筆下的看客,這些看客在魯迅作品中都以羣像出現,是一批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的落後的羣衆,居處在偏僻、閉塞、愚昧、落後的中國鄉村,長期以來的封建意識的毒化和侵蝕,已積澱在他們的精神骨髓中,並在他們思想、心理、性格、言行中自然而非自覺地表現出來,於是他們愚昧、麻木、無聊、庸俗,於是他們集中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民的劣根性,以及我們民族精神中的嚴重痼疾甚至於人類某些弱點,即安於命運,麻木順從,既受人愚弄,又愚弄他人的性格特徵。

不僅以前的文人在批判國民的劣根性,當下也有很多人在反思。昨天和同學看完了姜文的《讓子彈飛》,這是一部很多人期待已久的影片。姜文一改以前懷舊、緩慢、意識流的風格,在這部新片中注入了很多反諷、黑色幽默的東西,使得商業大片的背後也有很多讓人反思的東西。其中之一,就是國民愚昧自私的劣根性。費老先生在開篇就意識到,已經有一種和鄉土基層不完全相同的社會逐漸產生,在這裏可以稱之爲城市社會。如今中國城市化進程發展的如火如荼,鄉土社會確實在逐漸土崩瓦解。可儘管如此,鄉土社會中的很多特性卻殘留了下來,並在城市化中畸形發展,這使得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無論是統治者還是基層民衆都面臨了很多困惑。最近“黃山門”事件愈演愈烈,復旦大學面臨着嚴重的公關危機。事情可能不像網絡輿論中所說的這麼簡單,但歸根結底,廣大網民還是在指責國民自私自利的劣根性。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在費老先生筆下屬於鄉土社會的特性,在中國一流大學的學子們(所謂的知識階層)身上出現。中國經濟的崛起大家有目共睹,於是很多人開始稱中國爲“大國”,但大國絕對不能只是經濟上的騰飛(中國在這方面也還需要繼續努力),國家軟實力、國民文化素質也是很重要的一塊。大國就應該有大國的風範和氣派,而如今中國依舊充斥着小農意識和小市民意識,整個給人的感覺就是,一鄉下人進城穿了套西裝,腳下卻依舊是雙解放鞋,顯得不倫不類。

《鄉土中國》後半部分主要剖析了皇權、官僚、紳士的關係。皇權擁有至上的權力,是天下的擁有者;官僚並非天子的家門,並不和皇上分享政權,他們不過是臣僕、是行政機構;而紳士是退任的官員或官員的親戚,他們沒有權力但是有勢力,他們在官僚機構的庇佑下虎虎生威。紳士是士,官僚是大夫。士大夫聯成了中國傳統社會結構中一個重要的層次,就是到現在還是如此。只不過名稱有變而已,“士”變成了政府官員,“紳士”則變成了“官二代們”。官二代文化或許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以人情、禮俗而非法治爲基礎的傳統也爲官二代文化提供了滋生的溫牀。這幾年公務員考試異常火爆,這是個很值得人們反思的現象。首先參加公務員考試人員的心態已經發生了變化。沒有多少人是真正秉着爲人民服務,做人民的好公僕的目的從政的,大多數的人是爲了混一口飯吃,爲了在得到官僚體制的特殊庇佑。當然每個人都是要生存的,有一定程度上追求物質無可厚非。但官員是特殊的職位,他有一定的權威,在一定程度上是整個社會進步的間接領導者。當一個社會上的官員都沒有了責任心而淪爲物質的奴隸時,這個世界是可怕的。其次,相比公務員固定的收入外,大家更加看重整個官僚體制的庇護作用。這是社會另一種形式的淪落。如今官員與官員之間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相互保護的體系,各種有需求保護自己的勢力都在向官員靠攏,商人表現的尤其明顯。於是出現了,出現了。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3

初讀《文字下鄉》和《再論文字下鄉》,只對先生所提觀點一百個不贊同。先生在兩篇文章中分別從“時間阻隔”和“空間阻隔”兩個角度論述了鄉土社會背景下的中國農村沒有推行“文字下鄉”的需要,原因是在“面對面的社羣”中無需文字就可以很好的交流和生活,文字的使用不但無意義更有可能畫蛇添足。先生的論據是在以土地爲生存基礎的中國農村,人們的生活是相對固定和封閉的,經驗和文化的傳承完全可以通過“口口相傳”實現。看到這些,我心中卻有無數個反駁的理由。我雖不贊同“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但仍然相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識字讀書是幫助人們腦洞大開的重要途徑。只因封閉無需識字其結果豈不是更加封閉。思來想去,感覺唯一能讓我尚且接收書中觀點的理由就是“時代不同,觀念不同”。而先生在書中的觀點也是在特定時代背景下的探索性開拓。正如在84年圖書重刊時先生所言,“這本書最初出版之後,一擱已有三十七年。......我願意把這不成熟的果實貢獻給新的一代年輕人。”

然而,作爲一部社會學著作,我認爲《鄉土中國》必有它的獨特價值。所以再讀,而細讀之後確實讓我眼前一亮,不得不感嘆先生思想的前瞻性和觀點的獨特性。

誠然,在當代社會,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文字和文化學習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科技高度發達的現代中國,文化學習是農村提高生產力的必由之路。然而,在40年代末期的中國,在那時的生產力水平和社會背景下,農村文化普及或許真的沒有土壤。所以,正如先生提出的結論“......如果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也只有發生了變化之後,文字才能下鄉。”而現在中國社會“基層變化”也正爲“文字下鄉”提供了條件,使“文字下鄉”成爲了必須。而先生在70年前提出如此觀點真的是太有前瞻性。

先生的另一個觀點是“......所以在提倡文字下鄉的人,必須考慮到文字和語言的基礎,否則開幾個鄉村學校和使鄉下人多識幾個字,也許並不能使鄉下人'聰明'起來。”這個觀點的明智在於它提倡的是“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真正考慮到受衆特點的教學才能使學習發揮最大的作用,而不只是侷限於形式化的學習。由此推廣到我們的對外漢語教學,考慮到不同國家學習者的不同特點的教學纔是真正科學的教學。也許這就是漢語教學進一步國別化細化的需要。推而廣之,對於我們自身的學習也是如此,真正適合我們、可以提高我們自身能力的學習纔是有意義的,而不是爲了學習學習。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4

《鄉土中國》的主要內容來源於費孝通20世紀40年代後期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講授的《鄉村社會學》課程中的內容。這本薄書顯然談不上是鴻篇鉅作,只針對一個主題分了十幾個篇章闡述觀點。

感覺當時30多歲的費孝通無論在思路觀點,還是研究學問本身,已經相當成熟。這本書直到現在來看,依然感覺很有道理。

費孝通在序言裏講到,鄉土中國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全書整體來看,鄉土中國不只是說中國鄉土或者中國農村,《鄉土中國》是對整個中國社會結構、國民性格,以及這種結構和性格成因的分析。

熟的關係是不能談錢的,所以走很遠也要去集市這麼個環境下去交易,或者讓外來人當商業媒介。沒有血緣(換成其他“緣”也類似)關係,外來人很難融入鄉土環境。

鄉土的人際關係形態上孤立隔膜,本質上卻一點不孤獨,相比之下城市的人際關係,形態上倒是很緊密,本質上卻是異常孤獨的。法律、道德約束人,在中國最能約束人的非“禮教”莫屬,能量要強大百倍。

倒是有一點,原來男女不講愛,不講私情,講的是三綱五常,忠孝義悌,君臣父子的紀律,追求的是有利於家庭團結的效率,好打造事業共同體,夫妻間關係淡漠是常規。如今受西方觀點影響較多,開化不少,男男女女的,好關係既是夥伴,也講情愛,一年中情人節也得一中一洋兩個。

.還有一點,原來的家族概念淡了,大型家族也越來越少,有些形式上還有,但長老的乏力,只是年齡大但發揮不出族長的權威功能。但那些還能保持家族規格的,家族及其家族成員的事業就能綿延與成就。隨了西方觀點的夫妻小家庭成了當前社會的主角,尤其在城市中。

書是分節點分析,便於理解便於閱讀,十四個節點合起來,又是個完整的社會脈絡。鄉土中國換個說法其實就是傳統中國,是我們今天這個中國的邏輯前提。中國的社會脈絡,長久以來都是如此的,感覺長久以後大概也還會是這樣的。

當然,伴隨環境的變遷和歷史的演進,顯然感到鄉土中國的變化,可是,有更多根深蒂固的東西烙在文化中,不易改變。鄉土中國只是四季的轉化,而不是時代的變更。

所以本書的參考意義應該會是極其長久的。讀此書,再聯繫生活的實際,便能理解許多世道、許多相處的章法。幾千來來,文化未曾斷過,也還將綿延下去。大家都是不能置身事外,而得感同身受的觀世、處世。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5

在讀費孝通先生《鄉土中國》一書之前,我對中國的總體認識,還是隻停留在以農業生產爲主的農業國基礎上。因爲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而在這五千年的文明傳承過程中,積累了以生產工具和生產資料爲代表的深厚農耕文化,從而奠定了中國農耕文明史地位。

我們說鄉下人土氣,雖則似乎帶着幾分藐視的意味,但這個土字卻用得很好。“土”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爲在鄉下住,種地是最普通的謀生辦法。在我們這片遠東大陸上,可能在很古的時候住過些還不知道種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樣,對於我們至多隻有一些好奇的興趣罷了。以現在的情形來說,這片大陸上多數的人是拖泥帶水下田村生活的了。簡單的說,在我國廣大農村,特別是在我的老家,至今還沿襲着一部分原始的生產工具,比如犁鏵、馬車、鋤頭、石磨、水車、水磨、紡車等生產工具,從這些生產工作可以看出,在人類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在部分農村還沿襲着這些古老的生產工具,充分說明,中國具有的鄉土性,從而導致鄉土文化的根深蒂固。

中國從古至今,許多農民靠務農爲生,而且世世代代附着在土地上,以定居爲常態,即便正因種種原因離開土地的農民,也像“從老樹上被風吹出去的種子”,又在新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定居下來的農民附着在土地上,很少流動,鄉土社會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在缺少流動和變化的鄉土社會裏,每個人都在一個“熟悉”的環境裏生活。在相對穩定、熟悉的生活環境下,構成了許多鄉土中國的獨特現象。“土”,是中國人的根,是中國人身上的烙印,是中國人骨子裏流淌着的東西。“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我們小時候就能朗朗背誦的詩,其實就能說明以前中國社會以農民爲榮,尊敬、崇拜他們。

文化是依賴象徵體系和個人的記憶而維持着的社會共同經驗。這樣說來,每個人的“當前”,不僅包括他個人“過去”的投影,而且是整個民族的“過去”的投影。歷史對於個人並不是點綴的飾物,而是實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礎,人離開社會生活,就不能不學習文化。文化得靠記憶,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記憶力上不能不力求發展。我們不但要在個人的今昔之間築通橋樑,而且在社會的世代之間也得築通橋樑,不然就沒有了文化,也沒有了我們現在所能享受的生活。中國受儒家思想的影響,至今都是在仁、義、禮、智、信的禮教下前行,並不斷在道德與法律的相互影響制約中慢慢前行。可以說,文明的進步,離不開生產生活,是在幾千年中國老百姓通過艱苦卓絕的鬥爭中總結出來的。他們在原始的生產生活中,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最後戰勝自然和一切困難,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農耕文明,從而推動中國一步一步向前發展進步。

家庭是指婚姻關係、血緣關係或收養關係基礎上產生的,親屬之間所構成的社會生活單位。這是個親子所構成的生育社羣。親子指它的結構,生育指它的功能。親子是雙系的,兼指父母雙方;子女限於配偶所出生的孩子。這社羣的結合是爲了子女的生和育。在由個人家擔負孩子生育任務的社會裏,這種社羣是不會少的。但是生育的功能,就每個個別的家庭說,是短期的,孩子們長成了也就脫離他們的父母的撫育,去經營他們自己的生育兒女的事務,一代又一代。在任何文化中,家庭這社羣總是賦有生育之外其他的功能。如果家庭不變質,限於親子所構成的社羣,在它形成伊始,以及兒女長成之後,有一段期間只是夫婦的結合。夫婦之間固然經營着經濟的,感情的,兩性的合作,但是所經營的事務受着很大的限制,凡是需要較多人合作的事務就得由其他社羣來經營了。在中國是一個講裙帶關係的社會,在這個社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的因素就是家族。雖然現在中國已經建立健全各種制度,加強社會治理結構管理,但在社會這個共同體中,家庭勢力同樣佔有一席之地,而且勢力不可小視,充分說明中國的鄉土性。

總而言之,要弄清中國的鄉土性,就必須要從生產工具、土地、文化、家庭等方面來綜合分析研究,找出有中國鄉土性代表性的因素。在結合社會學有關理論,充分找出各因素之間的關聯性及在社會治理結構中所發揮的作用,進而講清楚中國是一個具有典型鄉土性的國家。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6

費孝通先生的這本《鄉土中國》在大一時就有所耳聞,當時還向同學借了,但是一直都沒看,這次寒假也算是機緣巧合,在整理東西時被我翻了出來,於是便帶回家通讀了一遍,頗有些體會。

在網上看到很多人對於這本書的評價,知道這本書是費先生先生在上世界四十年代後期,根據其在西南聯合大學和雲南大學所講“鄉村經濟學”一課的內容,整理彙編成冊,發表於1948年。此後多次再版,其內容依然沒有過時,無論是專家學者,抑或是普通讀者,都不吝讚揚,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好了,它已經帶給我足夠的誘惑,吸引着我對這本小冊子發起進攻。我斷斷續續讀了幾個星期,總是不斷回頭去看:先生是怎麼論述一個問題的!對於我這樣一個來自農村的孩子來說,費先生所描述傳統基層的鄉土社會與我的生活環境有很多的相似之處,甚至可以說它將我的生活環境用簡單而明瞭的文字抽象之後,再還給我。原來閒聊中以爲是個例或是當做笑話的事情也有其必然性,生活中墨守成規的風俗、慣例也有深刻的成因,最重要的是它讓我感受到:學術與生活在我的腦海裏第一次這樣緊密的聯繫起來。當我試圖將不足百頁的小冊子整理一下,將它從內在邏輯上梳理一下,才發現原來如此困難,它包含了很多東西,順着其中一點深入思考下去都可以有很多的收穫。除去叢刊序文和後記,一共十三篇短文,總字數不過萬餘字。下面我將根據自己的閱讀體會,談談這本書帶給我的一些收穫。

第一篇《鄉土本色》相當於一個概述,爲我們簡單描述了鄉土社會的種.種,爲我們重新認識了“鄉土”的含義,土地將人們限制在一定地域,形成一個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的社會,這個社會以基本的村子爲單位,村子之間相互隔膜、孤立,村子中的人形成有機團結,進而形成熟人社會,在這樣一個社會中生存並不困難,只需要嚴守上代人口口相傳的經驗。總之,它爲我們描述出一個鄉土社會的輪廓,也爲讀者更好的理解在此基礎上的差序格局等一系列新的概念奠定基礎。第二篇和第三篇《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更像是爲鄉下人“平反”,邏輯的起點是有人說鄉下人愚開始,繼而那些人產生這樣想法的原因是因爲鄉下人不識字,然後再追問,爲什麼鄉下人不識字呢,然後論述文字對於鄉土社會這樣的熟人社會的意義,另一方面從文字作爲一種意思傳遞方式,它的侷限性,容易造成意思表示的誤解,有時候不能準確全面的傳情達意,且與鄉土社會的不相符,相比較直接的接觸時的語言而講,實用性相差甚遠,甚至連語言也不是最好的傳遞方式,共同生活經歷形成的特殊語言、動作、表情纔是更好的方式。在《再論文字下鄉》中,又從文字下鄉的時間阻隔來說,世代的阻隔僅僅需要口口相傳就可以完成,因爲不同時代的人在這個向泥土討生活的社會中,面對的是同樣的問題和遭遇,經驗無需積累,只需保存,在這樣的情景下,文字的用處自然不大。

兩篇文章用說理性的文字,成功爲鄉下人的“愚”辯護,土是一種鄉情,與愚昧等貶義詞無關,“不識字”只是在一種自然經濟的基礎上形成的社會中自然形成的。這樣一種寫法,倒像是蘇力式的存在即有理由,爲現存的制度和現象辯護。我們也許可以說他沒有改革的決心和勇氣,但是我們卻要重視他們的意見,因爲那睿智的語言之下,是對社會改革的慎重,是從理智的思維出發,爲我們分析前進路上的一塊塊擋路石,以及可能出現的障礙。當我們認清楚這樣的現實,瞭解傳統的鄉土社會對於文字的需求後,才能更好理解作者所言:如果中國的社會的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也只有在發生了變化之後,文字才能下鄉。但我認爲並非只有等產生了文字需求之後,文字纔要下鄉,文字提前下鄉更好。

事實上在傳統的鄉土社會中也存在着對於文字的需求,只不過需求量比較少罷了,豈不見“立字爲據”,豈不見“地契”,從另一角度來講,鄉下人沒有機會接受教育,從小就不識字,哪裏談得上對於文字的需求。只有我們提前文字下鄉,纔可以瞭解鄉下人對文字的需求,逐漸讓鄉下人的瞭解文字的優點,讓他們有選擇。我認爲,一定的時間和空間範圍內,只有在可以充分選擇的基礎上,充分了解每種溝通交流方式的利弊,纔可以談需求。同樣的道理,送法下鄉也是如此。我們同樣可以從農村中小的法律需求出發,培養人們一種利用法律的習慣,比如說在農村土地流轉、村幹部選舉、繳費依據等等,涉及到農民切身利益的事情上着眼進行法制宣傳。等隨着經濟社會的轉型與發展之後,農民對於法律有了更加強烈的需求後,再順應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下鄉宣傳。只有這樣循序漸進纔可達到真正法治社會。不要像現在的普法宣傳一樣,上去就給人家一疊傳單,宣傳民法、刑法、婚姻法等國家大法,好像盼着別人家裏出現不守規矩、欠錢不還、家庭不和似的,雖然是好心,卻讓人感覺心裏挺彆扭,等過不了幾天就可以看到這些傳單出現在廁所。畢竟中國人目前還有樸素的厭訟心理,習慣於事後纔去尋求法律救濟。不講求方法的送法下鄉達不到預期效果,並不能否認送法下鄉本身。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7

費孝通先生把這本小冊子稱爲“不成熟的果實”,但這本小冊子卻是展現中國鄉村圖景、研究中國傳統社會不可或缺的一份參照。費先生用自我的親身經歷與感悟,將自我在鄉村實踐中的所見所感融合在了社會學這一偌大的智慧體系中,將中國鄉村社會中的一幕幕具體情境抽象成一些符號和概念,或許正如他自我所說,“那裏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勾勒成像的色彩線條背後更爲凝練點睛的筆道與風骨,是鄉村社會生活習俗背後的文化沉澱與精神承載。

鄉土中國以《鄉土本色》開篇。的確,用“土”字來形容鄉下人是最恰當可是的,土地不僅僅養育着一方人的成長,還寄託着他們的終老;不僅僅寄棲着他們的一生,還替他們養育繁衍着世世代代。生活在鄉村的人以土地爲生活的根基,絲絲縷縷都牽扯着泥土,怎樣能不沾染點土氣,又怎樣不是鄉土本色呢。中國人歷來安土重遷,這也是因爲以農業爲生的農民是附着在土地上的,土地是根本,是搬不動也離不開的,僅有當一個地方繁衍至人口到了極限,纔會有一部分人去開拓新的地方。正是這種與土地相依相息的生活方式,成就了中國鄉土社會的特有文化。鄉土就是本色,即便隨着現代化的推動鄉土早已成爲粗俗、野莽的象徵,在國際化中的經濟較量中農村總是作爲城市化進程的阻礙被擠壓、貶低,誰也改變不了,多少年前的我們祖上先輩都是依存着土地代代相傳的事實,誰也否定不了,當今社會再先進發達也離不開靠着一身鄉土氣耕種收穫的衣食父母。

說起鄉村社會的不變求穩,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我是深有體會。這種不變的心理不僅僅在個人中、一個家庭中,而是在整個農村的普遍觀念中、在代際相傳中,根深蒂固。以前我將這理解爲傳統、保守,因爲農村社會圈子封閉,對外來事物和變動的理解本事差,只是想着在自我的一畝三分地上過着知足的生活,大概實在是沒什麼可失去了,所以即使日復一日地碌碌無爲,他們也樂得求個平平淡淡。於是乎,鄉村中的許多生活習慣於模式都由這個不變而衍生出了來。

因爲不變,空間的固定和時間的簡單複製,文字在鄉土社會成了剩餘的東西。當今社會,人們把不識字、不會寫字的人叫做文盲,現代教育的發展目標之一就是全面掃除文盲,可是在鄉土社會,文字這個東西卻是可有可無、不見得受待見。很多農村人文化水平低,被城裏人嘲笑愚蠢,費孝通先生卻認爲鄉下人不是因爲“愚”,而是由於鄉土社會的本質決定其不需要文字,在《文字下鄉》和《再論文字下鄉》中他分別從空間和時間兩個角度論證了這一點。首先從智力上說,鄉下人和城裏人是沒有高下之分的,這一點有過親身經歷的費老在文中就以自我孩子的例子做比。所不一樣的是,城裏的孩子受教育的機會、和文字打交道的機會更多,見的世面更廣,所以在學習上容易顯得更勝一籌;鄉下的孩子沒有有文化的父母,沒有接觸更好教育的機會,但同時他們也沒有養尊處優的條件,而是從小見慣十分接地氣地生活技巧,學做各種農活,積累了不少生活經驗,所以從解決問題的實踐本事上看,鄉下孩子不必須比城裏孩子低。在這個基礎上再看文字在鄉村的應用也就不用扯到智力問題了。農村其實是一個個小圈子社會,是一種熟人社會,圈子裏的人都是世代生於斯、長於斯的,是天天都能見面的,是互相瞭解得不能再瞭解了,在這種應對面的直接接觸中,語言就已經足夠滿足交往的需要,作爲間接工具容易產生歧義又多有不便的文字就顯得沒那麼必要了。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8

因爲不變,人際關係的穩定不變,所以形成了以自我爲中心的差序格局。差序格局是費孝通先生在這本書中自己總結提出得一個概念,用以區分西洋社會像成把、成扎、成捆、成挑的柴一般界限分明的團體——“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地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繫。”他用這樣形象的比喻來解釋中國農村的這種格局。這種格局下的直接產物便是中國私德之盛行,西方社會都是先有了國家再有公民,先團體而後才個人;但是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在一畝三分地上,誰不能自食其力,只有在偶爾的特殊情況下或者一個人會需要其他人的幫忙,這遠遠不能構成一個團體的震懾。所以西方人民有着一個共同的信仰叫耶穌,而中國鄉土社會中的人們只有一份用私人聯繫起來的道德,從儒家的“仁義禮智信”到現今的中國式關係。中國式的關係社會也可謂是這種格局下的鮮明例子,不同於西方連孩子與家長組成的團體中都會界限分明,中國社會則恰恰相反,是一個攀關係、講交情的網絡,而這個網絡在差序格局中又是具有伸縮能力的,所以小家庭的關係網小,大家族的勢力強,也纔會有“樹倒猢猻散”這一類說法。但這樣的人際關係在現代城市生活中則徹底被衝散,因爲在每天遇到形形色色的陌生人、每天需要與從服務員、清潔工到快遞哥的各色人等打交道的現代生活中,人際格局每天都在變動並且錯綜複雜,再不能像鄉土社會這般保持着穩定的一圈圈的差序格局了。

因爲不變,所以重視傳統、重視經驗,維繫着長老統治。農村生活像一個固定的模子,從日出而作到日落而息,從春天忙種到秋天忙收,從嬉戲垂髫到蹣跚老人,一天、一年、一生的日子都是這麼過來的,這個模子從來沒有變過,只有跳到這個模子裏的人一代代更迭,一步步跟着前人的腳印走着同一條路。這樣,“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的老人就成了至高無上的權利象徵,也即長老統治。“一個鄉土社會裏種田的老農所遇着的只是四季的轉換,而不是時代變更。一年一度,週二復始。前人用來解決生活問題的方案,儘可抄襲來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經過前代生活中證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長者傳遞給你生活經驗、讓你少走彎路,告訴你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呵斥你遵從規則與傳統——這些在代代相傳中都被證明是正確的,也在不斷沿襲中成了習以爲常的事。在農村,無論是婚嫁喪娶這等大事,還是逢年過節這種小事,都有不少繁複的禮節,這些都是靠老一輩人口口相傳告誡下一輩,有時遇到一件什麼大家都不知該如何是好的事,就只得找更老一輩的人詢問清楚。同樣的,倘若是誰和誰之間發生什麼衝突了,請一位老者出面,兩人即使再不服氣也會緩和下來。這當然形成了一定的等級,老者儘可指手畫腳,晚輩只得唯唯諾諾。這就是在不變的鄉土社會中形成的以傳統、以老者爲尊的秩序。

讀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將常所見所聞的現象讀出社會根源上的思考來,將具體的平凡小事讀出抽象的意味來,將知其然讀出了知其所以然來。然而我也不敢說我讀懂了什麼,或許我多少讀到了些什麼,也或許我什麼都還沒讀到。“它不是一個具體社會的描寫,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的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一本看似薄薄的小冊子,實則是怎樣的厚重呀,勾勒出一整幅關於中國鄉土社會的探索與思考,無論是對我這種小讀者的啓發來說,還是對整個社會學關於中國鄉土社會的研究來說,這都是一本

最後想補充一點自己另外的想法,同城市完備的基礎設施、便利的生活方式和先進的醫療教育資源,農村自是不能比的,城市成了人們汲汲以求奔向的地方,農村逐漸虛空成空巢,某種意義上,鄉土社會已經成了現代社會的一種落後、負累,但其中的鄉土之情卻不是可以如此這般輕易抹去的。經濟在發展,物質在充盈也在被摧毀,但情感,我們不能輕易說放棄。鄉土社會中那種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傳統,那種貼近泥土的親近自然,那種比鄰而居相互串門的熱情街坊,還有雞犬相聞的那份安逸閒適,都是鄉土社會中諸多概念構建的骨架中鮮活的血肉,在這個城市化不斷髮展、農村逐漸被淘汰的時代,也能化作一種讓人割捨不下的情懷。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9

費孝通先生在此書開篇第一句就言明:“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費孝通先生正是希望通過《鄉土中國》一書來探討回答:“作爲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法國社會學家孔德曾經說過:“凡在上級的必然以下級爲基礎,因此也可以用下級來解釋上級。”農村是整個中國的基層,中國現存與新興的很多階層都是從農村分化出去的,因此研究鄉村問題對於我國現在以及未來的發展都十分重要。

什麼是“鄉土”,這是費孝通先生在全書開篇就着重討論的問題,在費孝通先生看來“泥土”是與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分不開的,正是土地塑造了中國幾千年的榮光,但也是土地束縛了我們向上飛的翅膀。在鄉土社會裏,“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是生活的常態,一塊能用腳步丈量其長短的土地,可能就黏着一個家庭幾代人的一生。固定的生活模式、熟悉的生活人羣、不流動的生存空間、在各自孤立的社會圈子中形成了的“熟人社會”,是一種沒有陌生人的社會。在鄉土社會中的每一個人從長大到死亡都是在一個熟悉的圈子裏,人們從熟悉得到信任和安全感,契約與法律在鄉土社會中反而成了多餘之物,因爲維繫着鄉土間信任關係的是一種由熟悉而帶來的可靠性,但這種“約定俗成”卻往往格格不入於當下這個由陌生人所組成的社會。

在傳統的鄉土社會之中,世代定居是常態,遷徙則是變態,哪怕是被迫離家遷徙,鄉土社會的“根”還是不變的,他們就像被風吹出去的種子一樣,在落地生根以後,仍然會在新的村落中延續舊的習慣。

在鄉土社會之中,文字也是多餘的,但這並不意味這鄉土社會沒有文化,更不意味着鄉下人是“愚”的。在鄉土社會的人們更加重視文字的有用性。我們對文字的定義是:記錄思想,交流思想,承載語言的圖像與符號。但是鄉土社會是一種“面對面社羣”。相對狹窄的人際交流結構與封閉式的生產生活方式使得鄉土文化只需要橫向之間或者縱向幾代人之間經驗上的傳習,而文字卻是因爲人們在傳情達意的過程中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阻隔的限制而產生的,歸根到底,中國的文字並不是在基層中發生的。鄉土社會是一種近乎於“重複”的社會,在這種社會中單憑語言已經足夠傳遞世代的經驗。詞不一定要文,中國古代的勞動者並不是缺乏創造力的,以《詩經》爲例,《詩經》的風部集合了各地民歌,其中就包括最膾炙人口的《蒹葭》、《關雎》、《桃夭》等等,這些民歌在鄉間口口相傳,但若無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可能這些名篇就難以傳世。在中國基層的鄉土社會中,文字的實用性會大打折扣,因此在我們初步推行文字下鄉的過程中會遇到困難也就成爲能夠預料的事情了。

在費孝通先生看來,中國人“私”的毛病也是有章可循的。費孝通先生運用社會結構分析法,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在差序格局中,每個人都是以“己”爲中心來結成社會關係網絡的,但是這個網絡的大小並不是固定的,而是具有伸縮能力的,《增廣賢文》裏曾言:“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正體現了這個社會圈子會因爲中心勢力的變化而變化的特點。書中以《紅樓夢》中的賈府爲例子:在賈府鼎盛之時,只要沾親帶故之人都可以包容進這個圈子,但到了風雨飄搖之時,便樹倒猢猻散,縮成一團了。圈子的大小與“血緣”、“地緣”、“經濟水平”、“政治地位”、“知識文化”水平都休慼相關,在這種由一個個社會圈子所組成的社會之中,羣己的界限就模糊了,公私的範圍也就有了相對性,“克己”也就成了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德行。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10

“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巍巍古國,五千年的屹立;鄉土中國,億萬人的傳承。鄉土中國,於開闔博大處海納百川,於細謹微小處亦有講究無數,是中華文明於五千載春秋代序中堅定的後盾,亦是五千載日新月異中無言的堅守,在《鄉土中國》中,費孝通先生娓娓道來,地理環境、文化生態等造就的鄉土文明,幾千年來的文化形態培養造就的獨特國民性格和文化習慣,感受時代的變遷與社會的進步,感受儒家思想的價值體系浸潤的文化傳統,發覺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探尋現代社會的發展規律,深刻認識當下社會,深入理解鄉土社會,感受鄉土中國。

鄉土本色

土,泥土。這是鄉下人的根脈,賴以綿延的奧祕。君不見遠行的遊子常備上一包家鄉的土,嗅其味便可治癒水土不服;君不見生命垂危的老人硬撐着最後一口氣也要拜託家人將自己的屍骨埋葬在家鄉的土地,以求落葉歸根;君不見那撲鼻而來的土氣,正是人們心中家鄉的味道,足以使歸鄉人熱淚盈眶。

土,土地。這是鄉下人的飯碗,賴以生存的寶藏。上古后稷於小包山上教授農民“適時播種,適時收割。”農業便與中國結下不解之緣。戰國時期鐵犁牛耕的推廣,木石鋤的創造何不是中原人民的智慧結晶,男耕女織的精細生活,水稻大麥的豐收圖景,中國人在土地上生根發芽,繁衍生息,發展壯大,農業文明的滋養,亦是土地的滋養,王安憶曾說:“風颳起黃土,底下還是黃土,我們都是黃土的孩子。”黃土之上,土地之上,我們無比地深愛着這片生養我們的土地,正如艾青曾言“我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生於斯長於斯,亦是造就了中國人安土重遷的民族性格,愛土地重土地,亦是培養了中國人樸實勤勞的人格特點,這也正是中國人的鄉土本色!

家族傳統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及其重視“家”的概念,家的構建、家的傳承、家的興盛……也因此衍生出很多有關家的詞彙,家族、家庭、家教、家風、家和萬事興等等,古語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見,家在中國社會中的重要地位,一個家族的興旺與否亦是考驗着家族中每一代傳承人的智慧,對家的管理,一直都被人們高度重視,費孝通先生亦是給出了相似的理解,認爲在鄉土社會中,家庭的主要功能是作爲事業組織,家庭的主軸在父子之間,生育在這裏是次要的,要爲家族事業讓步,事業要求紀律,排斥私情,追求穩定,排除一切未知因素,造就了男女有別的歷史性局面,解釋了中國傳統的實用精神和現世色彩。

亞普羅式的鄉土社會和浮士德式的現代社會造就了不同歷史階段的中國社會,亦造就了鄉土社會中的家族傳統。

禮法秩序

禮,禮儀,禮貌。中國人講究禮,不難記起幼時父母便教育我們要講禮貌,長大些我們亦是懂得禮儀、規矩。

“禮之用,先王之道,斯爲美”,中國人形容政治混亂爲“禮崩樂壞”,自古以來,禮在中國的安邦定國大計中都是意義非常,最初的禮是帶有階級性質的禮,中華典籍《禮記》便詳細規定了各等級的用度、行爲以及規格,在當時社會中,爲國家穩定、長治久安提供了一種模板,中國人自古便是很有禮貌的,這種禮貌甚至可以上升爲民族自豪感,禮治亦是鄉土中國的重要特點。

管子言“雖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規矩之正方圓也。”有分有寸,是中華兒女的氣度,亦是中華文化的風度。一餐飯,長者爲尊,幼者承歡膝前;一餐飯,除卻山珍海味,還有捧飯安著的晚輩,嚴謹的禮節,中華之禮,是長幼有序,溫文有禮。

禮的現代意義與現實內涵在今天實則已劃爲內化爲德,道德。在法治社會的今天,我們更是要始終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提升人的內在修養,並通過法律的強制手段對人們的行爲加以約束,讓禮法秩序在現代社會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品讀《鄉土中國》,感受至深,回味無窮,對中國社會,鄉土社會有了更深的理解,這種鄉土味,這抹中國風,這份家國情,縈繞心間,久久難忘。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11

初次接觸《鄉土中國》這本書是於高三備考階段。語文老師在分析以該書爲背景的題目時聯想到了過去的鄉下生活,在他描述的那個“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童年環境中,我對《鄉土中國》這本書產生了巨大的好奇,奈何時間原因,至此才得以讀畢。

我自小就知道中國人存在自我主義,我還知道中國人克己尚禮講求交情,我知道中國人崇尚傳統……讀完此書,我終於明白了這些問題的根源所在。

中國人存在自我主義,與“差序格局”密切相關。在差序格局下,團體的界限並不清晰,無論是在親屬關係還是地緣關係中,團體以個人爲中心,其覆蓋的範圍是任意的。作者在原文中提到“一說是公家的,差不多就是說大家可以佔一點便宜的意思,有權力而沒有義務了。”這說的就很恰當,不然人民公社“大包乾”最後是怎麼失敗的,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又是怎麼成功的?一個是降低了人民幹活的積極性:當人們知道幹多幹少都有政府給的同樣飯碗時,那干與不幹就沒有質的區別,故索性選擇後者;另一個則提高了人民幹活的積極性:當明白了幹得多自己就得的利潤多,自己獲利大時,有誰不想多幹呢。

說明中國人從“私”的角度出發的還有一點:古人崇尚克己、慎獨等這樣的修身準則。這些準則的出發點是自身而不是別人,主要是強調對自己的約束,通過完善自身的品質品德來影響教化他人。說到教化,那還要提到中國的“尚禮”。禮既不等於道德,道德是社會輿論所維持的對人的約束;更不等於法律,法律是從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罰是由特定的權力所加之於個人的。禮是“合式的路子,是經教化過程而成爲主動性的服膺於傳統的習慣”。

作爲一種傳統,禮並不是簡簡單單用文字傳承,而是祖祖輩輩通過講話、行爲甚至是一些特殊的表情傳達的。這也就解釋了爲什麼在中國依然很多鄉下人還是文盲。“生於斯,死於斯”,很多人生活的社會是“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他們彼此都很熟,不需要什麼特定的文字進行信息傳遞,文字只是傳情達意的一種工具,並非唯一的工具,其本身也是存在缺陷的,能傳達的情意也是有限的。所以改善文盲率還是很困難的,這也就造成了文盲率始終不能降至爲零的原因。

最後我想說,作者以深厚的理論知識作爲支撐,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濃濃的鄉土氣息,在我讀罷頓感一份瞭然在胸的豁然開朗。我體會到了鄉土所造成的對我們民族的“束縛”:當人與人發現同爲老鄉時,我們之間沒有了距離感;當人與人交往過程中,我們始終秉持着作爲中國人的獨特品質;當人與人交流過程中,可能一個動作就心領神會……這就是我們的鄉土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