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馬說文章讀後感

馬說文章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4W 次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馬說文章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馬說文章讀後感

馬說文章讀後感1

今天,我讀了《馬說》這篇文章,讀得即認真又仔細。

《馬說》的作者是我國唐代著名詩人,此文寫於貞元11年至貞元16年間,這時的作者初登仕途得不到重用。曾三次上宰相求擢用,但沒有達成,便寫下此文來抒發“伯樂不常有”的情感。

《馬說》這篇文章寫的是刻畫出一匹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千里馬”因爲得不到“伯樂”的發掘,又因爲“食馬者”用不適當的方法去飼養和對待這匹“千里馬”,從而導致了“千里馬”被埋沒。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把自己當作“千里馬”,把發掘他的“伯樂”當作是“伯樂”,把愚妄淺薄的統治者比作是“食馬者”,在最後,食馬者還因不懂的是別“千里馬“而感嘆:”“其真不知馬也”中可以看出“愚妄的統治者的昏庸無能而把有才能的人流失。此文直接地闡述了封建社會中人才被埋沒的原因,對統治者有眼不識英雄和摧殘人才的現象進行了猛烈的抨擊,對於不識人才,埋沒、摧殘人才的行爲發出了強烈的譴責。這篇文章巧妙的運用了比喻手法。將韓愈本人比做“千里馬”;將中用韓愈的人比作“伯樂”。

在現實生活中,人才需要學會表現自己。我們需要“伯樂”,但我們更要學會自己去找“伯樂”。只要有真本事就應該展現出來。

社會給了人才一個施展本能的舞臺,創造了一個公平、公正、自由的人才競爭社會,讓每一個人靠真才實學贏得社會地位。最重要的就是靠自己,如果你是“千里馬”,如果你確實有才,那麼你就應該展示自己的風采,讓“伯樂”發現你。

這就引發我們深思。在愈加強烈的社會競爭中,怎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除了必須的才能以外,我們必須要進取、必須要自主、必須要堅強、必須要爭取一切機會。如果甘於做個平凡人,那縱然有成萬雙手託舉你,你仍然只是個平凡的人。振奮起來,抓住機會,真正能夠拯救你的人只有你自己而已。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是珍珠總會發亮的,只要付出自己的努力,哪怕是沙子也會發出耀眼的光芒的。

馬說文章讀後感2

《馬說》是韓愈寫的。大家肯定知道韓愈很育才。可是,在那時,韓愈懷才不遇,曾三次上書宰相以求得提拔,卻一直未被採納。韓愈的坎坷遭遇正式寫這篇《馬說》的思想基礎,這篇文章另一用意是惋惜的表白心跡,並與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這篇文章巧妙的運用了比喻手法。將韓愈本人比做千里馬;將中用韓愈的人比作伯樂。

我覺得,最能體現韓愈懷才不遇,也最帶有諷刺意義的句子是: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意思是:這樣的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飽,力氣不足,才能和特長也就顯現不出來,想要跟普通的馬等同尚且不可能,又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它的內含意義是:我韓愈,雖然有許多才華,許多智慧,但不給我一個機會,不給我一個展現才華的舞臺,我有再多的智慧也展現不出來。想要和平常的人一樣還辦不到,怎麼可以要求我能夠爲你解除憂愁呢!

我突然由韓愈想到了一位同樣是懷才不遇的另類奇才——東方朔。他是漢武帝身邊的一位弄臣,十分搞笑,他曾說過“我爲什麼不哭呢?躺着的`是屍體,立着的是墳墓,我來到一片墓地裏,怎麼能不不哭呢?”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東方朔是一位“相聲演員”。但真實的東方朔卻不是這樣的。真實的東方朔是一位才華橫溢的人。他寫的文章都很有水平,他在文章裏也曾寫道“我懷才不遇,我那樣做是爲了親近漢武帝。”

由韓愈的這個文章,我突然覺得引申到現在正合適。現在這篇文章的意思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每人都有各自的特長,要根據他人的特長來使用。就像《馬說》中所說的“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一樣。

哎,伯樂不常有啊!即使有,也是那麼一點點,很難碰上啊!悲哀!悲哀!地球人的悲哀!

馬說文章讀後感3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從古時伯樂尋得千里馬的故事寫出了著名的《馬說》,提出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的觀點。我認爲並不是這樣的。我曾讀過一篇作文,大概是這樣講的。

曾經有一批千里馬,他一直期待着伯樂來尋找到它,但卻一直不去尋找伯樂,在他等待伯樂的期間,分別有農民,工人,商人想讓他爲他們工作,跟着他們,但千里馬心高氣傲,不願意跟隨,他等了一年又一年。

終於伯樂受命尋找千里馬,來到了這匹等他許多年的千里馬面前,千里馬十分興奮,但伯樂卻頭也不回的走了,千里馬攔住他,伯樂停下來問千里馬,你瞭解我國的地域嗎?你上過戰場嗎?千里馬都搖了搖頭說,雖然我不會這些,但是我能夠日行千里。伯樂讓他試一次,但沒跑出多少步,千里馬便已經累得跑不動了,他已經老了。

很遺憾,我替這些千里馬感到不值,她只知道一味的等待別人去發現他的才能,卻不給自己創造機會,使得他自己的才能被衆人所知。

而在現實生活中,這也是無比合理的,許多人埋怨自己的才能得不到發揮,令人喪失自己的時候,卻從未想過讓他認識到自己的優秀,機會總是有的,但要看你抓不抓得住,而且機會不一定會向你走來,因此,你也不一定能等來他那,但你可以走向機會,去擁抱機會。

另外我認爲等待他人發現自己的才能從而獲得機會走向成功,是一種無比無能的表現,這樣的成功是別人給的,不是屬於自己的,更何況如果沒人發現你的才能那麼難養,也是碌碌無爲,你的才華也將被埋沒,

我認爲成功需要五種條件:有才華,對自己有信心,不懂得主動展示自己優秀的品質,有一定的運氣。其中可能可能有一定的運氣,是我們無法掌控的,但有才華對自己有信心,不懂得主動展示自己優秀的品質,我們確實可以自己掌控的。

馬說文章讀後感4

韓愈不愧爲唐宋八大家之首,寥寥數百字寫出自己的鬱郁不得志,但,這對於馬兒,是否有些公平?

人類做到的最高貴的征服,便是征服了這豪邁和剽悍的動物——馬。它和人分擔着疆場的辛苦,同享戰鬥的光榮;它和主人一樣,有無畏的精神;它的馴良不亞於它的勇敢,它不逞自己的烈性,它知道剋制自己的動作;它爲滿足主人無保留地貢獻自己,儘自己的一切力量爲人類服務。

上面所說的,是一匹有才能的馬,是天然品質被人工改進後的馬,是從小就被人養育,後來又經過訓練,專爲供人驅使而培養出來的馬。然而這樣的好馬,它的教育從喪失自由開始,以接受束縛而告終,這種動物被馴養得太普遍、太悠久了,即使解除了羈絆,它也不會因此而變得活潑些了。

天然的卻比人工的美麗得多。看看那些生活在南美各地的馬匹吧,它們行走奔馳着,它們跳躍着,不受拘束,沒有節制,不因受到羈勒而自豪。它們不屑於受人類照顧,它們能夠自己尋找適當的食料。它們沒有固定的住所,除了晴朗的天空外沒有任何庇廕。它們呼吸新鮮的空氣,這種空氣,比我們爲壓空間而禁閉它們所提供的空氣,要新鮮得多。所以那些野馬比家馬來得強壯和輕捷。因爲,它們有大自然給予的美質,有充分的精力和高貴的精神。而人類擁有的家馬,僅是技巧和妍媚。

其實,從一匹馬的角度來看,自由纔是最寶貴的。不管它是否日行千里或者能否遇上伯樂,也不管它在幹什麼工作。一匹具有高貴品質的馬,恰恰是馬性喪失得徹底的馬。馬的悲劇,不是因爲他們沒遇到識馬的人,而是因爲它們本不該遇到人。它們一切的變化開始扭曲,而這樣的變化不是因爲自己,是因爲人。

韓愈一生在政治上的無所作爲是由他的性格所造成的,《馬說》告訴我們,韓愈的本性是自由、豪邁的,他受不得約束,他本該屬於一片自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