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文化苦旅》讀後感(通用15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3W 次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文化苦旅》讀後感(通用15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1

暑假在家無聊,於是跟着餘秋雨先生走進了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歷史長河。

《文化苦旅》書寫了文化之苦旅,描述着歷史之盛衰。餘老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着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的西南邊陲,他的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流着中國文化色彩的莫高窟,逐漸消失在大漠風朔中的陽關雪,古代文人薈萃的廬山,恩澤天府之國的都江堰,聲勢浩蕩的長江三峽……

中國文化如奔騰不息的黃河、長江,流經祖國大地,奔向浩瀚的太平洋。在這兒,已超越了時空的限制,它是一次艱難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歷史的漫遊,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對那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的默認。讀它,讓我受到了心靈的震撼,精神的洗禮,靈魂的昇華。

隨着作者的筆觸在字裏行間中游歷了大半個中國,最觸人心絃的還是莫高窟及其大門外的道士塔。餘老先生說:“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是的,一千多年的層層累聚,不同的色流記錄着不同的年代:青褐渾厚的北魏,暢快柔美的隋朝,流利噴射的唐代,精細溫煦的五代……這是一條色彩的河流,也是歷史的河流、文化的河流,一直洶涌地向我們奔瀉而來。可是堂堂一個佛教聖地卻交給區區一個道士來看管,這是一個多麼巨大的民族悲劇!當餘老先生在心底痛苦地呼喊“住手”,並想跪下來求他等一等時,我的心靈也震撼了。但是當作者說他腦中一片慘白時,我也只能做無奈的嘆息。是啊,等又能等什麼呢?王道士只是這出悲劇中錯步上前的小丑,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縱然是他從外國冒險家手裏接過極少的.錢財,讓他們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我們可以在道士塔前唾棄,但就像餘老先生說的:“讓他這具無知的軀體全然肩負起這筆文化重債,連我們也會覺得無聊。”在這裏,我的思想顯得多麼蒼白無力。如錢塘江大潮,細細密密的文字卻有席捲一切的磅礴氣勢。每一個跳躍的字符都是最完美的組合,平實而催人淚下。

旅行結束,本應陶醉於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然而我卻無法使自己陶醉,心頭莫名地涌出一種苦澀的感覺。中國燦爛的文明正在被時光磨滅,不知在角落裏邊回味心酸史邊唾罵歷史罪人的人們,是否真曾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

從文化大家的園子裏歸來,被露水打溼的衣領上還殘留着花的香氣,腦海裏保留着和這早晨一樣新鮮的記憶。我不揣冒昧地把這些既不連貫,又不準確的記憶寫下來。作文

《文化苦旅》讀後感2

旅行,你會發現更多的可能性。一句話,直抵我內心最柔軟的那部分。於是這一期,也便有了更多不一樣的意義。

小時候,父母會趁假期帶着我們到處走走。那時年少,對旅遊沒有概念,更無談渴望。那時的我眼中,旅行,即是父母安排下在景點前的各種擺拍,拍照留念,僅此而已。

讀書時,看了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通篇讀完,蕩氣迴腸。特別是《風雨天一閣》裏,當作者在如注暴雨中拾級而上,一遍又一遍叩問歷史時,我徹底被打動,彷彿與作者置身其中,冒雨一同尋找歷史的印跡。爾後便在讀後感裏寫道,磅礴大氣的描述,作者對遊地的感悟遠超於觀看或欣賞本身,旅行的意義已成爲歷史感悟與家國情懷的糅合。那時我以爲,遊地與景點,只能是一種不可褻瀆的存在。旅行,要帶着歷史感悟與家國情懷上路,在對遊地與景點的回味中,尋找旅行的真正意義。

待到後來有機會自己出遊,我帶着那本《文化苦旅》出發,來到餘秋雨先生筆下的風一閣去探尋歷史的痕跡。可惜,我失望了。沒有歷史積澱,沒有家國情懷,天一閣只是天一閣,它安靜地佇立,但卻未曾在我心中撫來一層漣漪。帶着一絲無奈與失落,我離開多年來牽掛的天一閣,陷入對旅行的無限深思。此後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再次迷茫於旅行的意義,找不到最真切的出行動力。

直至有一次,當我跟隨如潮人羣來到廈門鼓浪嶼度假,在一個天微亮的.清晨,在清脆的鳥鳴聲中,我漫步於鼓浪嶼無人的小巷裏,感受着小島上最真實的生活,體驗着小巷弄裏厚重的年代感。那一刻,我才真正邂逅旅行,讀懂了旅行的意義——那就是將自己置身於自然與環境之中,感受着一草一木,感受着風清雲淡,感受着人情世故,感受着身邊人。爾後每每翻看那時拍下的照片,重溫的不是風景,而是重溫那種與旅行邂逅的心情,我想這也是當時拍下的照片至今唯一存在的意義。

淙說,旅行與攝影,也無非是這樣三種境界:到此一遊、純拍景、人景相融。但是,旅行,卻會使你在每一次踏出熟悉城市時,在陌生城市裏遇見各種可能性。金雞嶺看日出,炫眼的日光讓你忘卻拍攝;龜齡島觀星空,浩渺星空下忽然感受到自己的渺小;麥徑徒步,身心俱疲時考驗自身的毅力;西藏窮遊,在虔誠的朝拜中打動心靈最深處。

不踏出這一步,任憑你手中的設備有多高端,也不管你看過多少風景美照,都無法體驗旅行帶來的快感。旅行的意義,就是在感受不同地域的美景與風情,記錄下屬於當時獨一無二的心情。這便是“用眼睛感受旖旎風情,用快門留住剎那永恆”。

感謝淙,爲我們帶來這樣一期既能觀片又喚醒心靈的分享。

《文化苦旅》讀後感3

讀罷《文化苦旅》,我輕合雙目,那雪,那泉,在我眼前久久迴盪,卻又揮之不去……

再次睜眼,卻發現自己已在陽關之前。大雪未止,廣袤的大地被雪覆蓋,一片潔白。西風呼嘯而來,雪片飛揚,天地間頃刻變得白茫茫。遠處,幾塊嶙峋的怪石卻依舊保持着黑色。

面對這樣一個陽關,王維竟絲毫不露凌厲驚駭之色。面對即將出徵的好友,他深知友人的遠征可謂九死一生,更明白此次分離或許就意味着永別,卻只是文靜淡雅地寫道:“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他們的離別,沒有過多的悲嘆與勸阻,而是將目光放在未來。這,便是唐人風範。

或許前路遙遠,或許歷經坎坷,亦或宦海沉浮、身世飄零,亦或今天的離別,便是永遠的告別,但,苦澀中他們總會體會到甜美,艱難中他們總在尋找希望。於是,我看到,他們的告別是經常的,他們的步履卻是放達的。所以,即使八月的胡天北風捲地,白草斷折,面對漫天大雪,岑參仍能喜悅地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所以,即使“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仍能高歌“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所以,即使二十三年被棄置在“巴山楚水淒涼地”,劉禹錫仍能達觀地寫道“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所以,……

陽關之前,我看到他們緩緩向我走來,目光那麼平靜,笑容那麼肯定,神采那麼自信!

又是北風呼嘯,沙塵席捲而來,我站在沙山之巔,遠眺夕陽下沙山的美景:一天一地都被鋪排得大大方方、明明淨淨,色彩單純,氣韻酣暢。陶醉中我低頭俯視,卻發現山腳有異象——那裏有一泓清泉,橫臥山底。漠漠沙漠中,它顯得如此突兀;茫茫黃沙中,它是如此明亮。它太清澈了,清澈到讓人覺得它不該屬於這個地方。以它的品貌,應在江南水鄉,溫婉而寧靜地流淌,涓涓不息。而它卻在這漫漫黃沙中營造出一片如此可人的天地。漫天的飛沙,難道從未將其填滿?夜半的颶風,難道從未將它吸乾?

沙山之中,清泉之畔,冥冥中,一個聲音傳來,不疾不徐,從容鎮定,字字分明:因爲堅守,因爲堅持,所以永恆!

在餘秋雨先生曾經站立過的地方,我仰視,我俯瞰,我感動,我喟嘆,那自然的`山水啊,那人文的山水啊,那如珠璣般的字句啊,都是我生命的養分,滋養我的思想,滋養我的情懷!

《文化苦旅》讀後感4

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爲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寫本書!它不甘甜,因爲裏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爲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而作者運其妙筆,以乾淨漂亮的散文,組合,使它們成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

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不禁嚴肅起來。像一羣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於我們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實像,壁畫依然不言,我們靜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啓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裏,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爲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並非外表炫麗,而是它只是一種儀式,一種人性的,及它深層的蘊藏。我們在這兒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國千年的標本,一樣美的標本,縱使它曾經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轉換。

「淺渚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這副楹聯道盡了江南小鎮的魅力。江南小鎮它不是經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屬於華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們不曾到過此處,但書中的江南小鎮卻給予我們一種,回到家中那般自在,難怪歷年來,許多文人遇到了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時,便會到此隱居起來,但在荒山結廬有着生活上的麻煩,「大隱隱於市」便成了文人來江南隱居的最好推力。其實我們對「隱」有着正反兩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當中國文化受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遊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區而開始凋零時,文人或學者們就會帶着他們的知識修養到此處隱居起來,藉以免於戰爭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與官場浮沉是文人們的失意時刻,做什麼事都不順心,此時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的身心獲得紓解,找個地方隱居,等休息夠了又是一段新旅程的開始。壞處是有人會把隱居當作沽名釣譽的工具,假隱以求得一官半職,這些舉動讓中國特有的隱的文化開始產生變質,隱士生前的孤傲和死後的名聲全然黯暗。儘管如此,我們對隱還是保有着正面看法,因爲古代中國給文人發展的空間實在大狹隘了,逼得他們除了隱或許只有一死,與其這樣讓自己的雄心壯志殞落,我們會選擇沉潛,待有朝一日能東山再起。

餘秋雨曾說他常佇立前人佇立過之處,觀察自然與人文環境中去思考前。

《文化苦旅》讀後感5

《文化苦旅》這本書是餘秋裏教授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全書共235萬字,有三十七篇。這本書的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是,在那一處處古蹟的的背後卻隱藏着人們不爲人知的一面,而作者運其妙筆,給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其中最爲感觸的是《道士塔》。

《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就拿道士塔的第二節來說吧,文章是這樣寫的`:真不知道一個堂堂佛教聖地,怎麼會讓一個道士來看管。中國的文官都到哪裏去了,他們滔滔的奏摺怎麼從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其時已是20世紀初年,歐美的藝術家正在醞釀着新世紀的突破。

羅丹正在他的工作室裏雕塑,雷諾阿、德加、塞尚已處於創作晚期,馬奈早就展出過他的《草地上的午餐》。他們中有人已向東方藝術家投來羨慕的眼光,而敦煌藝術,正在王道士手上。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歡到洞窟裏轉轉,就像一個老農,看看他的宅院。

他對洞窟裏的壁畫有點不滿,暗乎乎的,看着有點眼花。亮堂一點多好呢,他找了兩個幫手,拎來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裝上一個長把,在石灰桶裏蘸一蘸,開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顏六色還隱隱顯現,農民做事就講個認真,他再細細刷上第二遍。這兒空氣乾燥,一會兒石灰已經乾透。什麼也沒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淨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順便打聽了一下石灰的市價。

他算來算去,覺得暫時沒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這幾個吧,他達觀地放下了刷把。當幾面洞壁全都刷白,中座的雕塑就顯得過分惹眼。在一個乾乾淨淨的農舍裏,她們婀娜的體態過於招搖,她們柔柔的淺笑有點尷尬。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一個道士,何不在這裏搞上幾個天師、靈官菩薩?他吩咐幫手去借幾個鐵錘,讓原先幾座雕塑委曲一下。事情幹得不賴,才幾下,婀娜的體態變成碎片,柔美的淺笑變成了泥巴。聽說鄰村有幾個泥匠,請了來,拌點泥,開始堆塑他的天師和靈官。泥匠說從沒幹過這種活計,道士安慰道,不妨,有那點意思就成。於是,像頑童堆造雪人,這裏是鼻子,這裏是手腳,總算也能穩穩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他們刷白。畫一雙眼,還有鬍子,像模象樣。道士吐了一口氣,謝過幾個泥匠,再作下一步籌劃。今天我走進這幾個洞窟,對着慘白的牆壁、慘白的怪像,腦中也是一片慘白。我幾乎不會言動,眼前直晃動着那些刷把和鐵錘。“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見王道士轉過臉

《文化苦旅》讀後感6

《文化苦旅》如同歷史長河中回望的老人,帶着憐憫的眼神回望着着一望無際的荒漠。

1閱讀來源

最早看到這本書來自於大學室友,那個時候的自己還迷戀着郭敬明的青春,《鬼吹燈》《盜墓筆記》的刺激,以及《安德的遊戲》的天馬行空,對於這種偏厚重的書嗤之以鼻,甚至覺得不夠時尚,但十年以後真想啪啪給自己加個巴掌,如果早點接觸這些書籍或者我現在的外在評價就不是一個天真無邪的老人家,而是成熟穩重的人了。

但是人生嘛。

天真無邪也好,幼稚無趣也罷,還是不怎麼後悔的,至少哪些書給那時的自己帶去了很多樂趣。

而《文化苦旅》十年以後,我也並沒有錯過。

早晚都會遇到,那麼在能夠更好的理解的時候遇到,並不是一件不好意思的事情。

也許早點回更好,但,當下其實也不錯。

2內容

《文化苦旅》的題材應該是隨筆集,現在的這個版本若分類,既有關於文化、旅行、建築的深刻反思,也有對於人生的質問。

目錄中最爲熟悉的應該是《道士塔》,因爲這篇文章是我那個時代語文課本中的書籍,但是這也是我錯過《文化苦旅》的原因,《道士塔》的感情是悲傷的,以至於第一次接觸的時候,我不喜歡那種陰霾的調子,讀完眼前的黃沙漫天,天陰人悲,相對於陽光明媚的豆蔻年華,我不喜歡,不喜歡那種哭若無聲的悲情,而十年在讀,卻也發現,每個人的人生,即便掙扎再三,也不能翻出歷史的長河,歷史在悲鳴,人渺小若星塵,唯一能做的,不過是有一顆淡定的心。

所有的文章,從前到後,我的喜歡程度變得越來越淡,最喜歡的是第一篇《牌坊》,最不喜歡的是後期關於個人的一些思考與反思。

哪些思考與反思,讓人覺得無力而悲傷。

3文化

前段日子聽過這樣的一段話,說所謂的代溝最初來原因我們小學不讀一樣的課本,不學一樣的文章。

隨着成長,我們遇到不一樣的事情,看了不一樣的世界。

我喜歡餘秋雨的`文字,他的文字讓我看到了七八十年前的文化對行文的影響,每一個字都用得巧妙,字句工整,甚至在一些排比上能夠看到幼童時期中國早期文化教育對餘秋雨的影響。

這本書從文字的結構使用與編排上,值得好好的學習。

而這本書對於歷史、文化的研究與思慮,值得深深的思考。

這本書後期對於自身的探討,值得借鑑與學習。

推薦指數:四星

推薦年齡:對於天真浪漫的小朋友建議晚一點閱讀,因爲裏面的有些感情,不易讓小朋友理解。

《文化苦旅》讀後感7

“文化苦旅”,望文生義,自然是一個“旅”字貫穿全書。但這部書又不是簡單的山水遊記。“原因是,我發現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深深腳印的所在,說明我心底的山水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住我的全身,使我無端的感動,無端的喟嘆。”我想,這便是文化二字的分量。而一個“苦”字應該說可是全書的主旨。作者並不在乎旅途勞累之苦。這個“苦”乃是對全民族意識的苦苦思索,對人生至高理想的苦苦追尋,讀中華民族文明覆興的苦苦祈盼。“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我以爲,最能體現作者一個“苦”字的文章是《道士塔》在作者筆下,我們看到了一個爲了蠅頭小利就可以把大車大車的經書、繪畫運往兩方的土道士。也看到了一羣眼睜睜看着國寶流失卻不聞不問的道臺,藩臺。“偌大的中國,竟存在不下幾卷經文。”“我好恨”。作者恨的不是王道士,也不是哪個藩臺,在中國,這樣愚昧、麻木的國民又何止千萬?王道士不賣,李道士照樣要賣,張藩臺不管,趙藩臺更不會管。“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 “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面對如此國民,作者怎能不苦?百年之後,王道士早已化爲灰燼,莫高窟的歷史文獻也在大英博物館的玻璃窗裏沉睡了多年。儘管我們再也不會讓一個矇昧的道士去看管我們祖先的遺產,可他們似乎還活在我們身邊,盲日庸俗的`國人似乎也還不少,也許文明離我們還很遠哪!我們期待着中華民族真正崛起的那一天。

再談到“文化”二字,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書中的一篇文章《柳侯祠》。柳宗元是中國歷史上的文學巨匠,但他命運多劫,兩次遭貶,又客死他鄉。然而正是由於他官運不濟,被貶永州,才使中國文化史擁有了《永州八記》和其他篇什,華夏文學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峯性的構建。“可此時的柳宗元仍時皇宮內的青磚綠瓦一片癡情,因爲他是中國文人,他是封建時代的中國文人。他已實現了自己的價值,卻又迷惘着自己的價值。永州歸還給他一顆比較完事的靈魂,但靈魂的薄殼外還隱伏着無數誘惑。”而此時,命運和他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柳公滿心歡喜的返回京城,而等待他的卻是更加荒涼,更爲邊遠的柳州。這不能不說是中國文人的悲哀。

我又想起了批評餘秋雨的文章,說它的詞藻華而不實,說他的文章軟弱無力。我不知道這是不是真實的,也沒有必要去探個究竟。因爲文學本身就有它的兩面性。真正重要的是我們看到了餘秋雨的書,在他的書中看到了文化,看到了歷史,看到了世界,看到了人生。我想,這就夠了。

《文化苦旅》讀後感8

我一直不明白餘秋雨先生爲什麼要把他的旅途稱爲苦旅,直到我把目光投向窗外那縱橫的土地,我才明白,用身體去丈量土地,用心智去打磨文明是多麼不可能的事情。餘秋雨要做的不是頓悟、揭祕,而是體驗,僅僅如此,足以讓他名留史冊。

因爲存在的本身比他的衍生更有意義。

秋雨先生無法做到重建,因爲散文不是小說,《文化苦旅》更不是《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歷史已實實在在地發生了,存在了,即使再巧的筆已無法更改歷史的選擇,再靈的口也辯不贏已成的事實。餘秋雨只是用自己的巧手給厚重的歷史添加了一縷清幽,僅僅如此,就足以讓《文化苦旅》傳遍大江南北。

因爲歷史的本身比任何浮華的餘綴都更爲厚重。

餘秋雨的文才並不突兀,也不虛浮,是一種淡然的雅。他深知天賦不過是一種巧合與上蒼的`遺棄,所以他不張狂,不恃才。他把一切文才與天賦都化作了一句句對古人的追問與一卷卷對山河的摩挲。因爲他已見過太多從山峯到谷底的摔落,所以他深知救贖之路固然如朝聖般潔淨,但除非墮到谷底,誰也不想走這條不能回頭的路,所以他選擇把自我之才徹底熔化,鑄成一把利刃,插進中華的大地中,深深地聽着大地的脈搏。

苦旅是艱辛的,他到了莫高窟,對神祕的深窟投向了一束同樣神祕的目光,向躲在暗處竊喜的蔣孝琬投去一個祖國的蔑視。他到寧古塔,看着中原名士與南國佳人流徙在塞北遼陽。他到了杭州,看到了水龍王錢鏐,看到了白居易和蘇軾,他看到了一切,卻又像什麼也沒看到一樣走了,把所有胸中的感嘆都寄託給了一枝枝瘦削的筆和一張張單薄的紙。

苦旅更是心靈之旅。

先生的感悟都埋在心底,祕不示人。歷史的虛妄與蒼桑都是引子而已,心中的靈感一旦爆發就如黃河氾濫一發而不可收。黃州於蘇軾,琵琶女之於白居易,苦旅之於餘秋雨,都是產生偉大藝術前的鳴奏,通往陡峭山峯上的臺階。

苦旅不是爲了弄清楚什麼,而是爲了探索的過程,有些東西並非人類一朝一夕間可以明曉,但過程可以在瞬息間積累。換句話說,探索是爲了安撫自己的內心,因爲一切你未經探索深究就深信不疑的事情,一定受到了主觀喜好的影響,一切你未經深思熟慮就極力排斥的事情,一定受到了內心恐懼的左右。

先生顯然不想在歷史中摻雜太多的個人情感,他想要的是真實的歷史,哪怕在此基礎上再加以評判。

餘秋雨先生在“巴金百年”中說過:“憂鬱,是巴金對社會的審視,對未來的疑慮,對人性的質問。”那樣,苦旅,是餘秋雨對文明的融入,對歷史的敬畏,對自我的剖析。

苦旅絕非是一條實實在在的道路,即使是,它也不會有盡頭。

《文化苦旅》讀後感9

書籍是我們生活的導航,它教會我們去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讓貧乏和平庸遠離我們。然而讀《文化苦旅》,當茶餘飯後咀嚼着其中優美的文字,欣賞古代歷史人物的零碎故事,都能讓人有所感、有所動。

打開一本好書,迎面撲鼻的是清香而深邃的氣息,彷彿是那新翻耕的泥土散發出馨香。在若有若無的音樂聲中,我們可以隨意想象,想象自己是藍天,一望無際;想象自己是月夜,寂靜美麗;想象自己是海浪,澎湃不息;讀小說,我們會隨着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運或喜或悲;讀抒情的散文詩歌,我們會在作者淡淡的憂鬱中品味他們對生命、生活、自然的態度;翻閱輕鬆詼諧的書,我們可以盡情地放聲大笑,把一切煩惱都拋到九霄雲外…

然而讀《文化苦旅》,讓人變得深沉達觀。

任何物體都有承載它的器皿,唯有知識無垠無度。文化的承載,不只是書籍,就像餘秋雨所言,歷史文化的滄桑,散佈於歷史的古蹟中,需要人慢慢去探索、挖掘。托爾斯泰曾坦言: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恰恰羅素·羅蘭又說:“智慧,友誼是黑暗中唯一的光亮,倘若沒有鑰匙,如何打開智慧之門,又何談放射光芒?文化苦旅這本書,昭示古代歷史,人類告別愚昧混沌,從事文化探尋的歷程與辛酸。文化,看似平凡,實際上是人們心靈與古今中外一切民族優秀文化,智慧相結合的過程,也是繼承與發展的過程。沉溺紙醉金迷的世界,讓我們遠離了文化的正面薰陶。讀《文化苦旅》,不但能改變人的氣質,還能使人樹立更爲健康人生觀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辜負蒼天賦予的生命,成爲滄海中不可缺少的`一粟。這對於人生的回答,對於國家的培養,對於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對人類的歷史,無疑是最好的回答。

讀《文化苦旅》,是一種陶冶,是一種享受。

在茫茫人海生芸芸衆生中,不以榮辱待己,不論成敗待人。不熱衷追名逐利,使自己超凡脫俗,你會仰頭看天,藍天澄清,白雲悠悠,釋懷心裏的鬱結,面對現實,笑對人生。在物慾橫流的日子裏,品味古人談的“知足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的教誨,會注入一股清醒劑,快樂地生活着。當我因辛勤工作而收穫甚微感到牢騷滿腹時,書會告訴我要笑對生活,這時我會渾身充滿工作的激情;當我遇到困難,想打退鼓堂時,我想起了嵇康,他是如何退出渾濁的官場,如何獨善其身,激勵我,鼓起勇氣繼續努力;當我志得意滿時,一個個歷史人物的興衰榮辱告訴我盛極則衰……

《文化苦旅》讓我體會”怦然心跳“的共鳴,有一種“莫名感動”;《文化苦旅》讓我進行自我審視,也曾感嘆人生百態。我只願心情伴書平和而寧靜,靈魂伴書純潔而超然。有時候讀書不是一種消遣,而是提高自己的學識,開闊自己的眼界,聆受文化的薰陶,暢想無暇的夢想。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逝川與流光,飄忽不相待。時光不斷向前翻涌變化,於歷史中尋找自己的背影,唯有文化永恆。

這本書的來源也很奇妙,1991年,曾經作爲上海戲劇學院院長的他,辭去一切職務。孤身一人尋訪中華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相關重要遺蹟。出於對人性本真的執着,他不畏艱險,長途跋涉,只爲探訪那些經過幾千年風吹雨打可能早已破敗不堪的人類結晶。他的文字裏用極富中國化的語言描繪出了相當深的哲理內涵。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喚醒了那個時代中華兒女對歷史遺蹟的記憶。

回到《文化苦旅》這本書,先簡單介紹一下,全書共包含了四個部分,分爲起點,中國,世界,和人生。通過這四個部分,我們可以更切實地感覺到文化與我們血脈相連,我們的生命裏都有着和它扯不斷的關係。跟隨着餘秋雨的腳步,我們將離開鋼筋水泥的大城市和燈紅酒綠的繁華夜景。看到的不再是人頭攢動的景點,車水馬龍的街道,而是沙漠之外,雪山之巔,只有幾頭犛牛的地方,只有幾艘小船的地方。那是水墨江山,是高山背後蘊藏的古老神話傳說,是溪水之上的竹筏裏留着的記憶與無名情懷。起點寫的是作者的幾個童年往事,一名女教師來到了餘秋雨先生幼時所在的小山村,用新鮮的知識爲鄉村解凍,作者也因此有機會走出鄉村,前面的.起點看似和文化苦旅沒有任何的關係,但其實這是餘秋雨先生年輕的時候埋下的一個伏筆,也是他後期進行文化之旅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第二個部分中國之旅主要是對中國文明遺址的探索,以及對背後故事的挖掘。第三個部分世界之旅記錄了餘秋雨踏遍的一些重要的文明遺址的足跡。有兩河流域、埃及、阿拉伯半島、希臘、羅馬等重要古城。在我看來最重要的部分是第三部分,他是對人性的探索以及對這些文物背後的創造者以及相關者的介紹,這樣更能使我們從現代和古代進行一個文化的飛躍。

在我看來最重要的部分是第三部分,他是對人性的探索以及對這些文物背後的創造者以及相關者的介紹,這樣更能使我們從現代和古代進行一個文化的飛躍。就像文中的風雨天一閣一文中,餘秋雨先生在痛恨文化結晶流失的同時,也贊同了人們對天一閣的堅守。寫了範先生及他的後代對古籍的精心呵護,勾畫出了一個文化戰士。而中華民族的韌性就是在這份堅守中體現。

其實我認爲這本書最大的意義,並不在於他給我們展現了多少文化遺蹟,而是我們自己穿越歷史走到這些文物面前,去聆聽他們過去的故事。瞭解過去的人和過去的悲歡離合,併爲之感動。同時自己也不斷地在思考:怎樣在健全的文化人格中將自己內心深處的精神困頓拯救出來,有厚重深遠的憂患意識,並利用這種意識對文物進行最大程度的保護,這纔是最大的意義。

千般荒涼,以此爲夢,萬里蹀躞,以此爲歸。面對文化,我們永遠都是迷途的歸人。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文化苦旅是一種怎樣的旅行?爲什麼非要用到一個“苦”字?

沒錯每一種文化都具有歷史的厚重感,是歷史產物,能留下來的可供緬懷的是那樣少之又少,又怎能不可惜呢?

文化本身不是一個簡單輕鬆的詞彙,置身於文化的海洋裏,總是不免讓人有一種蒼老的感覺,越是古蹟,越是更多的駐足者,越是有那麼多的思想相互碰撞、交流與融合。既是憑古,又怎能不傷感,既是碰撞也怎麼避免悲悲劇。

思想的構建本身就是一件繁複而枯燥的過程,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報以熱情的,文學創作不是簡單的文字堆砌,文化的形成也不是純粹的相加。這是一個整合的過程,其中既有個人的辛酸,也有民族的榮辱,更有國家的興衰。

南懷瑾先生說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亡國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這就會淪爲萬劫不復,永遠都不會翻身。”

我們國家的文化歷經三千多年而連綿不絕,其間也歷經苦難,才成就瞭如今的燦爛中華文明。

餘老的這篇散文文字非常優美,寫到人文景色時猶如欣賞一副山水畫,寫到敦煌莫高窟等寶藏時,有驚歎有驕傲更多是心疼,寫到都江堰時,猶如發現寶藏,仿若我國古老文明在中華大地散落的珠寶

“某家一子,出門旅世,因步履開闊、人氣健旺而遭來多方記恨,不時有穢嚴凶訊傳回門庭。家人塞耳有聲,閉目有魘……”黑暗的社會中,存在着怎樣的'心靈淨土?一場文化苦旅,走遍了人生悲痛與苦短,就像筆記中的浪子,“一路傷痕斑斑,而身心由健。”

第一次讀這一本書已經頗有一段時間了,如今再次翻開此書,再次被餘秋雨先生嚴肅深沉卻又遼闊邃遠的筆觸深深折服。迫不及待翻開‘莫高窟’這篇章節,感受將印度文明與希臘文明包含在內的佛像石窟,那看似毫不起眼的石窟,卻是兩個偉大文明的精彩。

歷史總是肅穆的的,維繫着一個民族靈魂發展以及不接的的源動力。當我們從歷史當中尋找文化存留下來的腳印的時候,就應該明白和註定是一場苦與樂的較量,而在這場較量中,註定苦之勝利。這場苦旅無疑是一場嚴肅枯燥甚至有些沉悶的工作了,但卻絲毫不敢有所懈怠。無論他們隱匿於山水之間,亦或是荒野村莊,終會被現代文明所侵蝕。但是,不斷地侵蝕,帶給我們的真的是輝煌嗎?

歷史在嘆息,在傾訴着一個古老民族的悲切和深沉。只願那些先知先覺關心着我們精神走向的站在時代之前的人們,多去聽聽這山谷的足音,或許我們就該知道明天該往哪兒走了。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很榮幸在這裏向大家分享,《文化苦旅》這本書,可能有一部分人讀過這本餘秋雨先生的著作,那接下來我對這本書的描述和看法,就當作與你們想法的溝通,如果你沒有看過這本書,那麼我希望接下來的推薦能讓你對這本書留下印象,也希望你能夠捧起這本書去細細品味。

首先我想先讓大家瞭解一下這本書的寫作背景。《文化苦旅》是餘秋雨教授80年代在外講學和考察途中寫下的作品,是餘秋雨通過對國內外的文化進行考察和思考,結合自己的人生體驗和對社會、歷史文化的深刻認識而撰寫的系列散文集,這本書中提到了很多中國境內景點和一些標誌性建築,也寫到了一些自己的`所見所感,可以說是一本餘秋雨先生的遊記,但是他在描述這些建築和地點時,用一些情感方面的故事來向讀者展示這些建築和地點背後的歷史痕跡,可以說是一本描述文化歷史的書,因此,這本書名爲《文化苦旅》,正好反映了這本書的主要寫作內容,旅行所見的建築和地點,引出自己對文化的看法與見解,這本書還有一些人文方面的內容,例如巴金百年,以及爲媽媽致悼詞等,我認爲作者將這些內容也歸於這本書,展現的是他自己人生道路上的家人、朋友對他的影響。

接下來我向大家介紹,我比較感興趣的一些內容。《都江堰》這一節體現了中國古人的智慧,世人皆知萬里長城,但細細想來,都江堰比萬里長城更激動人心,萬里長城的實際功能歷來並不太大,而且早已廢弛,都江堰不同,有了它,讓汗澇無常的四川平原變成了天府之國,而且他永葆了青春,一直延續至今,其主持修建者李冰的精神也一直被世人傳頌,《道士塔》、《莫高窟》兩節,讓我看到了華夏文明的興衰,寫出了歷史的深邃蒼涼,這兩節內容都描述了敦煌莫高窟用一些現代人物描繪出莫高窟中的畫卷、壁畫被一些愚昧的人以及西方列強盜走的歷史,深深表現出作者對莫高窟的破壞、文物的丟失的痛心。在《寧古塔》一節中更是描述出晚清統治者大興文字獄以及追崇嚴酷立法的歷史。餘秋雨先生在書中說:“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連在一起。”在山水中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讓自己的心靈感受到山水及文化的雙重洗禮,正是這本書的獨特之處,而我在這本書中也看出了一些中國落魄時一些人的無可奈何。在受到苦難時一些文人不甘於命運,用自己的才華來爲社會做出一些貢獻,不同社會背景下的人生百態也在這本書中有所體現,讓讀者對此有所深思,以史爲鑑。

“縱是一片廢墟,我們也要看到歷史所賦予它的真正意義,用他來激勵自己,警示自己。”

我相信《文化苦旅》這本書的含義不僅僅只有我所領悟的這麼多,我更希望你也可以來讀這本書,有自己對這本書的見解及感悟。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苦,文化之苦旅。

思,歷史之長河。

——題記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教授的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全書的主凋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物構成。或許在常人眼中山水僅是高山流水,不無特別之處,象徵大自然的美好。但在作者心底山水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由此可見,當他泛舟於千年文明的長河之中,對自然風光情由獨忠,纔會有獨樹一幟的思想見解。他超越了現實中的詩情畫意,還回顧與歷史,欣賞着了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在遊歷的途中,再翻開歷史的長卷,疊加自身的觀念,呈現給讀者新的“文化之旅”。

他踏遍中國河川。第一站就是莫高窟。在莫高窟外,高高低低建着幾座僧人圓寂塔。塔的主人竟然是敦煌的'罪人。他目光呆滯,畏畏縮縮。他買掉了一車又一車的文化古物。這不僅是自取其辱,對於中國也是莫大的侮辱。他是中國的罪人,也是歷史的罪人。餘秋雨恨他,那些專家們也恨之入骨。我猜想他是恨自己的渺小,眼睜睜地看者外國人運走中國的東西,卻無能爲力,也恨世界上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罪人,恨歷史無法改變。但值得慶幸得是,無論敦煌運到倫敦,巴黎,運到彼得堡,東京。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他們可以帶走文化,卻帶不走文化。

他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西南邊境。他的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也是他悠久燦爛中華文化的苦苦求索。

他又來到了工程浩大的都江堰。只要被問到中國歷史上令人最激動的工程是什麼?幾乎每個人都會毫不憂鬱地回答道是長城。而餘教卻說是都江堰。他總有獨特觀點。着要說服人們得要花點工夫。因爲他必須把自己的思維灌輸到別人的腦袋裏。在描述長城時,他大力讚揚,從孟姜女痛苦流涕到全身投入到對歷史,對歲月,對民族的巨大慷悸。感覺深厚多了。如此力褒長城,想要突出都江堰的宏偉就更難了。可他娓娓到來。從修建的時間看,他比長城早數十年,早已穩穩當當地造福千年;從對社會功用看,長城早已頹廢,而他還在爲無數民衆輸送汩汩請流;從歷史人物看,他造就了孔明着一代英雄人物;他讓中國在抗日戰爭中有一個安定的後方;從建造的歷史人物看,秦始皇築長城的指令,雄壯,蠻嚇,殘忍,而李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作者妙趣橫生,甚至打動了我。想想也如此,想當年秦始皇築長城的目的是阻止匈奴南侵的積極作用。如今,世界和平統一,他常常成爲了排場。

我非常佩服餘教的獨特的審美能力,也正因爲如此,他才能揭示中國文化的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爲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新的範例。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首先來介紹一下《文化苦旅》的作者餘秋雨。餘秋雨,生於1946年8月23日,中國藝術研究院“秋雨書苑”院長、上海圖書館理事長。中國著名文化學者、理論家、文化史學者、散文家。

而《文化苦旅》這本書主要是由“中國之旅”、“世界之旅”、和“人生之旅”三部分組成。在“中國之旅”中,作者踏遍了中國文化的一條條天地之線,將中國各地區各民族的文化串聯起來,帶給我們一場異彩繽紛的文化盛宴。“世界之旅”更是作者冒着生命威脅地穿越數萬公里考察了巴比倫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來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遺址後彙編而成,其中對當代世界文明作了全新思考和緊迫提醒,而最後的“人生之旅”尤其發人深省。作者通過謝晉、巴金、黃佐臨、陳逸飛等文化代表以及自己的生平經歷向我們講述了“何爲苦旅”。語言感染,是人深切體味到那些文學巨人們所要面對的心酸而當然的人生。只是我依舊不知結束本書的那簡短一句“且拜且祭,且憶且思,且喜且泣”是作者對過去人生的一次總結,還是對未來人生的一種猜想,又或者是其他。

如果說看完這本書的第一感覺,我想借用一下黃佐臨的四字名言:可喜,可惜!可喜的是這本書的作者極好,寫了一本好書。可惜的是拿着這本書的我卻稱不上是個好讀者。周國平先生在《思想的星空》中淺淡過一個真正的讀者應該具備的特徵。他說了三點:第一,養成了讀書的癖好;第二,形成了自己的讀書趣味;第三,有較高的讀書品位。自知以上三點未能有一點達到,因而就只能粗略地說一些書中的感想較多之處了。

“文人的魔力,竟能把諾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而作者餘秋雨認爲:“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他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脫也擺脫不了”。我想,這個原因對每個中國人來說,同樣合適。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人物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爲真正意義上的古蹟,陳年的石頭和木塊也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蹟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因此,文人也是豐富歷史古蹟內涵的要素。沒有了歷史事件和人物,人們對於無論有着任何意義的景觀都只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與技術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不會有更深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傳統精神。

《文化苦旅》這本書,猶如一片巨大花園,作爲一隻小小的蜜蜂,我所能採到的只是一點點花粉,請喜歡賞花的讀者們原諒。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在《道士塔》一文中,作者餘秋雨表達的是對王道士深深的恨,而我,從中看到的是當時中國的弱。

20世紀初,中華民族的瑰寶莫高窟由一個做了道士的農民王圓籙掌管。可是,這個王道士卻嫌壁畫太暗,將它用石灰刷白;他又砸碎古樸的中座雕塑,重新堆塑上幾個怪里怪氣的塑像;他還將發掘出的文物送往京城的各個官員家中。當那些爲敦煌文物慕名而來的外國冒險者想用大量的金錢換取它們時,王道士竟然也只收取極少的貨物,甚至還會把文物主動送給這些外國人。

看完這個故事時,我真恨這個王道士,他就是個賣國賊,可是再仔細想想,又覺得他很可憐。王道士是個沒有文化的農民,那時候的農民根本吃不飽飯,可以賺到點零碎銀子是很不容易的,更別說接受教育了。當時的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這些文物有多麼珍貴,即使王道士他知道,但在吃不飽飯的情況下,他也一定會把文物賣掉的,因爲他要吃飯,要活下去。畢竟,像朱自清那樣“寧死不吃美國救濟糧”的有氣節的人是少數。而“塗牆砸像”讓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是王道士個人的審美觀與敦煌壁畫完全不和造成的。因爲當時的中國農民都讀不起書,沒有接受過什麼教育,他不知道這些壁畫也是一種美,這些文物有多麼的珍貴。

王道士不是可恨,是愚昧,是可悲。可恨的是當時中國是個弱國。弱國,國民吃不飽穿不暖;而強國,國民的生活蒸蒸日上;弱國的大部分人上不了學,而強國,大部分人都接受了教育;弱國,就是內部人心渙散,而強國,則是所有人團結一心。“王道士”是一個民族的悲劇!

經過幾代中國人的.努力,我們現在已經邁上民族復興的道路。毛澤東、周恩來帶領人民打跑了日本鬼子,併爲新中國的富強奮鬥一生;科學家錢學森放棄了美國錦衣玉食的生活,毅然回國報效祖國;馬雲創建了淘寶公司,不僅使我們的購物生活更輕鬆,還使許多人實現了“做老闆”的願望。再回到我們的身邊,每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有老師、司機、農民、消防隊員還有環衛工人……他們都正在爲中國能成爲強國而奮鬥着。假如中國是一列火車,14億人就是火車上的零件,少了一個火車就會減速,零件多了火車則會跑得更快。

周恩來曾說:“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作爲一名普通的中學生,我們現在要爲中華之富強而讀書,要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