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牛虻》讀後感五年級

《牛虻》讀後感五年級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1W 次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牛虻》讀後感五年級,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牛虻》讀後感五年級

無論我活着,還是我死去,我都是一隻牛虻,快樂的飛來飛去。

令人感動又令人憤怒,令人沉思又令人躁動。很難用一個精確的詞語去形容這本書帶給我的感覺,只覺得看這本書真的很糾結,有時候我多想跳進書裏,將真相澄清

亞瑟,一個眼裏總是流露出純真的愛的孩子,對神父的崇拜之情總是言於溢表,他說,如果沒有神父,我寧可死去。而神父也同樣愛着這個匿名的孩子,這是他的祕密

這樣單純的孩子,這樣令人羨慕的情感卻在政治面前變得狼狽不堪。亞瑟加入意大利青年黨,並熱忱於革命事業,卻被教父卡迪出賣入獄,之後被心愛的詹瑪誤解,更爲諷刺的是,他發現自己最愛的神父蒙太尼裏主教居然是自己的親生父親,這一切,讓他覺得全世界都是謊言。他拿起手中的錘子向牆上的十字架錘得支離破碎,自己的宗教信仰徹底瓦解看透一切的謊言,亞瑟開始密謀逃亡計劃,他僞造自己已死去的現場,然後開始了自己的地獄般的流浪生活。十三年的流亡,讓亞瑟嚐盡了人間的世態炎涼,原來最可怕的地獄還不只是被欺騙,而是爲了生存一次次被踐踏尊嚴,成爲生活的傀儡,扮盡洋相,也因此落下重疾

在這樣的環境下,他並沒有死去,待他歸來,他已經成爲了一隻冷漠但並不無情,粗魯但並不野蠻的牛氓。最初很難理解爲什麼牛虻一定要用那樣惡毒的話語去刺傷他最愛的人,我甚至要開始討厭上這個可惡的牛虻了。但是他是善良的牛虻,不然不會有那麼多人願意爲了他向生活發起挑戰,不會有人心甘情願的去爲了他冒險。

這本書,真是悲劇,劇裏的每個人都是令人心疼的,琦達和馬丁尼的愛卻不得、詹瑪的懺悔的白髮、爲了革命事業而犧牲,爲了愛而掙扎卻又瘋狂的亞瑟,以及神父在信仰與親情之間的抉擇都讓人好心疼。亞瑟與神父,我覺得沒有對與錯,我無法接受別人的評論說神父是虛僞的,難道愛,就一定要妥協嗎,神父他只是想用自己不流血的革命去改變世界,這終究是因爲他的善良,也許他不明白政治的水有多深,不明白革命的血必須撒向汪洋、撒向大地、噴射至天空才能推翻一種舊的制度。但是這能說他是愚善嗎,他要忍受着比亞瑟忍受着的更痛苦的精神折磨,他要在親情與信仰裏抉擇,在雙輸的抉擇裏定奪。

牛虻在逆境裏奮起掙扎,讓柔弱褪去,換上一身的鎧甲終究是讓人萬分欽佩的,一個真正的勇士,像一棵曠野的樹,忍受着孤獨,經歷了狂風驟雨,最終才成爲了蒼天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