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精】《資治通鑑》讀後感

【精】《資治通鑑》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1W 次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資治通鑑》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資治通鑑》讀後感

《資治通鑑》讀後感1

最近閒來無事,打開書櫃,找到一本以前讀過的書《資治通鑑》,慢慢讀來,竟然讀出了興趣。

《資治通鑑》是北宋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司馬光著作。此書給當時的人的影響力非常大,更給後人予警示。

《資治通鑑》此書詳解了九世紀在戰國紀的滄桑風雲中,我瞭解了六合一統,在漢紀的泱泱文風當中,我知道兩漢(西漢和東漢)的興衰,在三國紀當中,我清楚了亂世中的演進,在晉、宋、齊、樑與陳紀當中,我瞭解了當時渾亂的場面,在唐紀當中,我知道了封建社會的鼎盛,在五代紀中,我明白了五代十國的演進。此書裏面也寫了許多名人,如賢明帝王有:“千古一帝”的秦始皇、開闢漢風的漢高祖劉邦、開疆拓土的漢武帝國劉徹、渡江稱制的司馬睿;如賢明臣子有:變法的商鞅、縱橫的'蘇秦、“仲父”呂不韋、開闢“絲綢之路”的張騫、外交家班超;如賢明的武將:樂毅、平定七國之亂的周亞父、“飛將軍”李廣、秦叔寶。可見,《資治通鑑》的歷史知識面十分廣泛。

司馬光發憤寫了《資治通鑑》完整記述了戰國至五代時期的種種時間,並且英雄人物輩出。裏面更加給後人給予經驗。俗話說“讀史明志”,所以,讀歷史可以讓人志存高遠。

《資治通鑑》讀後感2

最近我突然對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資治通鑑》變成了我的閱讀對象,它讓我瞭解了許多歷史上的知識。

《資治通鑑》是我國第一部編年史鉅著,由我國宋代著名史學家司馬光組織編撰,其中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的政治,軍事等重要史實,總結歷朝歷代衰敗的經驗教訓,具有很高的史學價值,文學價值和收藏價值。

然而對歷史瞭解多少,那是很重要的,例如在正常交談中,談論某一個人將他和成歷史上的某個英雄或某個小人做比較,自己因爲不瞭解那時候的歷史背景等而插不上話,就算別人沒有注意到你這一點,自己也會覺得非常尷尬。

我們班上的王雨澤,他對於歷史的瞭解很廣,現在正在讀衆多史書中的《明朝那些事》,因爲他對歷史很感興趣所以看過後常常能記得和陳述,所以在上《石灰吟》時這首詩的作者于謙是明朝的人,王雨澤能很好的`陳述出當時的歷史背景,他口若懸河,說的形象生動,把當時于謙的品質和皇帝的昏庸說的有生有色,直至下課鈴響了也不想下課。

可見歷史的瞭解可以改善人們的觀念,也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形象,還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氣質。

《資治通鑑》讀後感3

在我的書櫃中,有一本厚2釐米,包着黑硬殼的書,名叫《資治通鑑故事》,這本書是宋朝著名歷史學家司馬光歷經19年的時間,與衆人一起將這本以其“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的書整理出來的。

這本書的內容主要以政治和軍事爲主,還兼顧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史料,總共敘述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

書中有許多令人深思的句子,從這些句子中也讓我們懂得了一個又一個做人的道理,使我們受益匪淺,如“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是說不能自以爲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遺子黃金滿簏,不如教子一經。”意思說給後人積累再多的金子、銀子,還不如好好教孩子學習。這是一本貨真價實的文學名著,它不僅讓我學會了許多政治與歷史知識,還使我瞭解了不少課本上學不到的做人的真理。這是我第一次讀我國的編年體通史,不僅讓我瞭解了不少的歷史知識,更讓我學會了做人的道理。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本好的書不僅是內容豐富,更可貴的是它會教我們如何做人,這是非常可貴的;所以,我以後也要好好的瞭解我國的歷史文化。

《資治通鑑》讀後感4

今年寒假,我讀了一本名叫《資治通鑑》的書。這本書是宋朝的司馬光編寫的。簡單地說,《資治通鑑》是一部歷史書,它所記載的歷史,從公元前403年起,到公元959年止,時間跨大達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之久,還包括了戰國時代、秦朝、兩漢、三國、魏晉、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國。它是按時間先後記錄歷史,所以稱爲編年史。

其中我感覺最有趣的是《孟母三遷》。這個故事講述了:孟子小時候住在墓地旁邊,他天天學別人裝神弄鬼。孟母覺得很不好。於是就把家搬到了集市裏。可是孟子又學小販們吆喝叫賣。孟母就又把家搬到了一所學校的旁邊,孟子也跟着學生們學習知識和禮節。孟母很高興,便不再搬遷了。

通過這個故事,我得到啓示,一個人想要成大器,和他的'家庭環境以及理想有着很大的關係,就像《三字經》說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人剛出生本性都差不多,但是生活環境的不同,人長大後性格就相差很大。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也要去對我們身心健康有幫助的地方,例如圖書館、科技館、運動場等等。不要去吧、遊戲廳等不良場所。這樣才能健康成長。

《資治通鑑》讀後感5

北宋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司馬光,寫了《資治通鑑》一書。此書給當時的人的影響力非常大,更給後人予警示。

《資治通鑑》此書詳解了九世紀在戰國紀的滄桑風雲中,我瞭解了六合一統,在漢紀的泱泱文風當中,我知道兩漢(西漢和東漢)的興衰,在三國紀當中,我清楚了亂世中的演進,在晉、宋、齊、樑與陳紀當中,我瞭解了當時渾亂的'場面,在唐紀當中,我知道了封建社會的鼎盛,在五代紀中,我明白了五代十國的演進。此書裏面也寫了許多名人,如賢明帝王有:千古一帝的秦始皇、開闢漢風的漢高祖劉邦、開疆拓土的漢武帝國劉徹、渡江稱制的司馬睿;如賢明臣子有:變法的商鞅、縱橫的蘇秦、仲父呂不韋、開闢絲綢之路的張騫、外交家班超;如賢明的武將:樂毅、平定七國之亂的周亞父、飛將軍李廣、秦叔寶。可見,《資治通鑑》的歷史知識面十分廣泛。

司馬光發憤寫了《資治通鑑》完整記述了戰國至五代時期的種種時間,並且英雄人物輩出。裏面更加給後人給予經驗。俗話說"讀史明志",所以,讀歷史可以讓人志存高遠。

《資治通鑑》讀後感6

今天我讀了《資治通鑑》的劉備三顧茅廬,講的'是司馬微向劉備介紹人才,他說:“一般的儒生和俗士,怎能認清時物,能認清的只有臥龍和鳳雛。”劉備問是誰,司馬微說:“就是諸葛亮與龐統。”後來徐庶來這裏也向劉備舉薦諸葛亮,劉備便帶着關羽張飛去了,可是他見了三次,才找到諸葛亮,這時諸葛亮在睡覺,劉備便不去打擾他,等他醒了,才進去,諸葛亮將天下分析了一下,劉備認真得聽着,後來劉備的誠心打動了諸葛亮,諸葛亮答應出山。

後來劉備的天下幾乎都是諸葛亮出謀劃策,說明諸葛亮很聰明,可劉備前兩次都沒有找到諸葛亮,難道真的就這麼巧嗎?我覺得有可能是諸葛亮故意設計出去的,他早已料到劉備要來拜訪,所以溜了,等劉備一走,他再回來,是要考驗劉備是否真心真意,如果是,他絕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來找他,如果不是,有可能來一次就走了,到了第三次,諸葛亮故意睡覺,看劉備走不走,不過劉備不等到諸葛亮還不走了,直到諸葛亮起來,可見劉備多麼有誠意而且信念堅定,不管怎麼樣劉備還是等到了諸葛亮,而且讓諸葛亮出山了。就從這裏就能看出諸葛亮很聰明。(注意,此純爲自己猜想,並非真實。)

諸葛亮真聰明,我佩服他。

《資治通鑑》讀後感7

自從第一次讀這本書,就好像讓我着魔似的迫不及待往下看……

這本書叫《資治通鑑》。是北宋的著名的史學家司馬光著作的,是一個史學鉅著。有“羅宏富、體大思精,爲前古之所未有”的美譽。“資治通鑑”這個名字是宋神宗賜名的。意爲“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光是知道這本書的簡介,就讓我等不及了。

仔細看完這本書,裏面的人物個個活靈活現。尤其是裏面的商鞅。這個人呢可不簡單,因爲才華橫溢,就被秦孝公看中,爲國家獻出了許許多多的貢獻。使秦國富強,讓百姓安康。裏面的荊軻也是一模一樣。爲了阻止暴虐的秦始皇嬴政,不顧危險,爲了兌現他對太子丹的承諾,十分有信用。可是最後卻沒有抓住機會,落到了秦王的手裏。華佗也是同樣,他醫術高超,爲百姓造福,深受愛戴。可被曹操安排在了身邊,再也不能爲百姓服務了,後來雪上加霜,又被關進了監獄,可依然沒有忘記百姓,但被曹操殘忍殺害…………像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很多。

這些個性分明的人物,正是見證了華夏一步一步的足跡,公元前403年一直到公元前959年。多少感人,氣憤的事蹟在這裏發生,正是這些人們,爲華夏填上了一點光彩。

慢慢合上書,書中的情節還在我腦中涌動……

《資治通鑑》讀後感8

今天,我一口氣讀完了一本令我受益匪淺的史書《資治通鑑》。之所以說它令我受益匪淺,是因爲它給我補充了不少“營養”。本書的記載是從春秋戰國開始,直到唐朝的結束。這些知識,填補了不少我對歷史知識的空缺,增長了不少課外知識。此外,這些歷史知識也使我懂得了不少生活或學習的方法。 每一次朝代的變遷,說明了前朝的腐敗、無能。而新一代的皇帝,總是會總結前朝腐敗的原因以及前朝的一些優點,從中吸取教訓,加以改革,取長補短。其實,生活也一樣,當看到別人的缺點時,想一下,自己是否也存在此缺點?看到別人的'優點時,要及時吸取並加以運用,從而彌補自己的過失。皇帝的身邊總有一些大臣和謀士,他們爲皇帝出謀劃策,明智的皇帝會聽衆謀士的建議,而自以爲是的皇帝往往聽不進別人的勸告,一意孤行,結果往往會導致忘國。其實,忠言雖然逆耳,可它利於行,能夠聽從別人的勸告,改正自己身的不足,未嘗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前朝已經用血淋淋的例子告訴我們,一意孤行,後果不堪設想。 《資治通鑑》不但給我補充了知識,還給我帶來了生活經驗,真可謂“一箭雙鵰”啊!

《資治通鑑》讀後感9

《資治通鑑》是我國曆史鉅著,講述了我們古代國與國之間的故事,其中有很多的人物給我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一向不喜歡看歷史,但當我翻看《資治通鑑》的時候,裏面的內容卻深深的吸引了我。我耐着性子看了下去,我讀它的目的是:首先對我國古代歷史有一定的瞭解,其次主要學習《資治通鑑》中人物的謀略,我們處在現代社會,雖然沒有戰爭,但也十分有必要的去學習。在現代社會,我們不妨用古人的'謀略來分析當代社會的局勢,這對我們認識事物有很大的幫助。古今中外,好多人的謀略,爲人處世之道不得不讓人佩服,它可以扭轉乾坤、化腐朽爲神奇,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那就是一個“妙”字,這就是我對《資治通鑑》的評價。

有人善於摸透人們的心理特徵,從而達到預期的目的,有人善於用兵……這些都是我們值得學習的。古代歷史留給我們不僅僅是歷史,而是給我們留下了處事的經驗和方法……

《資治通鑑》讀後感10

最近,我看了一本讓我受益無窮的書,書名叫《資治通鑑》。 這本書一共有八十篇。其中,我最喜歡的一篇是《赤壁之戰》。這個故事講的是:曹操的士兵不習慣坐船,於是他們把戰船首尾相連,人馬於船上如履平地。周瑜的部將黃蓋說:“如今敵衆我寡,難以長期相持。曹軍正把戰船連在一起,可以用火攻。”於是,便選取蒙衝戰船十艘,裝上枯柴,在裏面澆上油,外面裹上帷幕,上邊插上旌旗,謊稱打算投降。離曹軍還有二里多遠,黃蓋便在十艘船上同時點上熊熊大火,當時東南風正急,剎那間,船像箭一樣向前飛馳,把曹軍的戰船全部燒燬。燒死、淹死、嗆死的曹軍不可計數,曹軍的實力大大下降。

看完這本書,我發現古人非常了不起,他們有很多絕妙的計策。比如:以逸待勞,空城計等等。這個故事的主人公黃蓋就非常聰明,他看到曹軍首尾相連的戰船,就想到了火攻的.辦法。諸葛亮算定曹操必敗走華容道,但又想到他對關羽有恩,便放了他一馬,否則曹操必定粉身碎骨。那樣的話,就不會有後來發生的許多故事了。我們一定要像他們一樣遇事保持冷靜,善於認真思考,想出辦法解決。還要學習將士們那視死如歸、奮力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

《資治通鑑》這本書讓我回味無窮。

《資治通鑑》讀後感11

提起《資治通鑑》,你們知道它是什麼嗎?告訴你吧,它是一本歷史故事書,《資治通鑑》讀後感300字。由於我熱愛歷史,媽媽就在我過生日時送了我這本書。

它的封面有四個深紅色的大字——《資治通鑑》。除外就只剩下那“一片草地”和那幾個栩栩如生的、正在翩翩起舞的古代陶製品了。書後還有大約五百字的`簡介,方便人們來了解它。

有人說:“外表美無用,需有實際效果才行。”我給大家說一說它的作用和主要內容吧!它主要講了古代的故事和人物,如:《三家分晉》、《三顧茅廬》和《孔融讓梨》等。整整一千四百多年中所發生的事情都被它講了出來。如果你想查古代故事或人物,只需打開《資治通鑑》,答案就會立刻呈現在你的面前。 有一次:媽媽問我三國時期的“小霸王”是誰。我找了很多資料都沒找到,最後還是在我的“寶貝”——《資治通鑑》中找到了。從此我更愛《資治通鑑》這本書了。 《資治通鑑》真是我的好寶貝!

《資治通鑑》讀後感12

等他醒了,劉備便不去打擾他,而且讓諸葛亮出山了,可劉備前兩次都沒有找到諸葛亮,諸葛亮將天下分析了一下,劉備認真得聽着,難道真的就這麼巧嗎?我覺得有可能是諸葛亮故意設計出去的,) 諸葛亮真聰明,他再回來,諸葛亮答應出山,劉備便帶着關羽張飛去了,這時諸葛亮在睡覺,他說:一般的儒生和俗士,講的是司馬微向劉備介紹人才, 後來劉備的'天下幾乎都是諸葛亮出謀劃策,有可能來一次就走了,他絕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來找他, 今天我讀了《資治通鑑》的劉備三顧茅廬,就從這裏就能看出諸葛亮很聰明,是要考驗劉備是否真心真意,所以溜了,不過劉備不等到諸葛亮還不走了,到了第三次,他早已料到劉備要來拜訪,如果是,可見劉備多麼有誠意而且信念堅定,此純爲自己猜想,看劉備走不走,才進去,說明諸葛亮很聰明,後來徐庶來這裏也向劉備舉薦諸葛亮,直到諸葛亮起來,並非真實,怎能認清時物,司馬微說:就是諸葛亮與龐統,我佩服他。

後來劉備的誠心打動了諸葛亮,才找到諸葛亮,可是他見了三次,諸葛亮故意睡覺, ,能認清的只有臥龍和鳳雛,如果不是,(注意,不管怎麼樣劉備還是等到了諸葛亮。

等劉備一走,劉備問是誰。

《資治通鑑》讀後感13

我在圖書館借了一本書《資治通鑑》,這是一本著名的歷史書。

我最喜歡裏面的一個故事——“商鞅變法”,“商鞅變法”裏的的商鞅是一個著名的改革家。那個故事講的是商鞅不是秦國人,也不姓商,原名公孫鞅。他從小聰明好學,喜歡研究刑名之學。他受不了魏國對他的`冷落,投奔到了秦國,受到了秦王的重用,當上了左庶長,實施了著名的商鞅變法。爲了讓百姓相信他遵守諾言,他在京城南門豎起一根三丈高的木頭,承諾誰要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誰就能獲得10兩黃金。大家都不相信商鞅,商鞅就提高賞金到50兩。於是,有一個壯漢真的把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果然獎賞了50兩黃金給他。這個消息傳遍了整個京城,大家對商鞅制定出的刑法不敢不信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要遵守諾言,才能贏得別人的信任。也讓我想起了《論語》中的一句話:“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與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資治通鑑》讀後感14

《資治通鑑》是北宋文學家司馬光的著作,記錄了戰國到五代的事情,十分精彩,令人百看不厭。

中國古代有去多仁義之士,比如一個叫豫讓的人,智伯對他很好,他也對智伯忠心耿耿,當智伯被趙襄子所殺,豫讓很難過,兩次要刺殺趙襄子,都沒能成功,最後伏劍自殺,看了這個故事,我很驚訝,爲了報仇,他寧可犧牲自己,雖然這種方法不值得提倡,但是我們是否應該在他身上學到點東西呢?

司馬光的最大貢獻就是撰寫了《資治通鑑》,全書共兩百九十四卷,記錄了歷史的許多重大事件,他寫這本書用了十九年的時間,花了他的大量心血,被奉爲儒家三聖之一,這可不是個小稱號,能得到這個稱號的人,太少了。

這本書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

1、古時候的`人比現在的人重情義,講信用,有時候我答應媽媽的事,比如不粗心也做不到,我真該學習他們。

2、只要做了就做好,司馬光寫了十九年的書一定很辛苦,但是司馬光還是憑藉他的毅力留給了後人一部文學著作。現在我正在學習雙簧管,我一定要像司馬光學習,只要做,就要把它做好。

去看看這本書吧,絕對受益匪淺,我要讓這本書伴我成長。

《資治通鑑》讀後感15

這一週表現不好,沒有按計劃讀書,沒有如期寫讀後感。主要原因還是工學矛盾,但魯迅說過,“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只要願意擠,總還是有的”。(我感覺不對,我家洗碗的那塊海綿,曬乾了真的是擠不出水來;我倒是認同網上的段子:時間就像什麼什麼溝溝,擠一擠,還真的有。)這不,到辦公室靜靜地坐着,修復一下說了一天話的喉嚨,在書香中尋找人生的`真諦,亦是休息也是享受。

小時候跟着大人看晉劇,或者在中學時代聽小說連播《三國演義》,或者上班後看電視劇《三國演義》,曹操一直是那種白臉奸臣的印象。後來看《百家講壇》之《易中天品三國》,才發現了曹操的正面形象——所謂“可愛的奸雄”。現在看《資治通鑑》,一件件、一樁樁關於曹操的歷史事件,勾勒出他的形象。有他對漢王朝的忠誠,也有因手擁重權而對皇帝的不肖一顧;有年輕時代的正義,也有爲了維護權力的邪惡;有禮賢下士的用人胸襟,也有不用君子而用小人的心機;有建安風骨的道德文章,也有自我標榜的俏色辭令……他曹操就是一個人,也沒有壞透,也沒有好到成爲模範。但我還是喜歡他身上那份讓人感動、叫好的君子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