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薦)紅樓夢讀後感

(薦)紅樓夢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7W 次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紅樓夢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薦)紅樓夢讀後感

紅樓夢讀後感1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真實地再現了人物的複雜性,使我們讀來猶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樣真實可信,《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說不得賢,說不得愚,說不得善,說不得惡,說不得正大光明,說不得混帳惡賴,說不得聰明才俊,說不得庸俗平凡",令人徒加評論。不僅僅賈寶玉,林黛玉這對寄託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夢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那惡名昭著的'王熙鳳,也將她寫得在"可惡"之中交織着些"可愛",從而表現種種矛盾複雜的實際情形,構成性格"迷人的真實"。

讀紅樓夢200字的讀後感7

《紅樓夢》這部書我看完後深有感觸,賈、史、薛、王這四大家族也被才華橫溢的賈雪芹用四句經典的話所概括,這四句話便是:“賈不假白玉爲堂金做馬;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東海缺少白玉牀,龍王請來金陵王;豐年好大”雪“,珍寶如土金如鐵”,從這句裏能夠看出四大家族的實力和富裕的生活讓人驚歎不已。

更讓我震驚的事曹雪芹的文筆,他把自我化身爲書中的賈寶玉,栩栩如生的描繪出一個個具有特點的人物,書中人家作詩他也能根據不一樣人物特點寫出不一樣性格的詩。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偉大文學作品。作者把自我出身高貴,晚年生活卻窮困潦倒的命運充分融合到了書裏,寫的十分好,我提議大家看一看,因爲每看一遍都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紅樓夢讀後感2

《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又名《石頭記》,是清代著名小說家曹雪芹寫的。

這本書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爲主線,講述了封建社會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由興而衰的全過程。揭露了封建社會後期的種種黑暗,暴露出了他們殘酷剝削壓迫勞動人民的罪惡,以及那不可協調的'內在矛盾。

這本書的主要人物有:多愁善感、心思細密的林黛玉;賢淑善良、恪守禮教、工於心計的薛寶釵;性格潑辣、見風使舵的王熙鳳;極愛脂粉、平等待人的賈寶玉等。這裏面,我最欣賞的是林黛玉,因爲她的父母雖然先後去世了,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賈寶玉一起成爲了封建社會的叛逆者。她藐視功名權貴,當賈寶玉送給她北靜王所賜的聖上所賜名貴念珠一串送給她時,卻被她殘忍地拒絕了。

林黛玉的故事有:初進榮國府、奪魁菊花詩、重建桃花社、黛玉葬稿斷癡情等。

看了《紅樓夢》這本書,讓我看到了封建社會人們生活的不同層次,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在生活中要做到人人平等,不需要等級階分。因爲人人都是一樣的,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上,就要接受同樣的待遇。我們要做到的是適應生活,而不是讓生活適應自己。

《紅樓夢》這本費盡曹雪芹二十年心血的著作,在中國古典小說創作史上是空前絕後的,書中的知識與哲理包羅萬象,這樣完美的一本書,難道不值得我們再三閱讀嗎?

紅樓夢讀後感3

上完《紅樓夢》收穫還不小:

首先,平時看書一掃而過。剛上閱讀課的時候因爲必須填表單,看不懂的也得逐字逐句地看。起初特別難,有時候一回大半不懂,但練習幾回後發現並不難,不懂的地方就多讀幾遍,多看幾遍,多查幾次。可以說這是我養成一種習慣。

其次,邊讀邊記的習慣。班主任經常告誡我們,不動筆墨不讀書。但我們仍然不經常拿起筆。現在雖然談不上做筆記,但讀不懂的地方會習慣性地標上去。其實把這些零零碎碎的知識標上去還蠻有成就感的。總之,我剛開始讀《四世同堂》的時候,爲了標筆記而標筆記,效果真心不咋滴。現在總算是標了些正兒八經有用的東西,還是挺不錯的。嗯。不錯。

《紅樓夢》閱讀表單對我影響也挺大的。首先是分故事情節,這對做考試中一些把文章分成幾個部分的閱讀題幫助很大,總算不會瞎猜了。表單中寫人物的特徵啊,怎樣刻畫人物啊這些也有用,閱讀題中經常有關於問人物的性格,你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人之類,通過這樣的訓練,碰到這種題就不會蒙了。可以從人物的對話,人物的心理入手,也可以從人物的直接描寫以及外貌特徵入手來分析人物的`性格。表單的最後一個填空其實就是閱讀題中圖片見到的聯想,聯繫生活實際這類題,其實主要就是要想象力豐富,積累多。

以後我再讀別的書的時候,也會堅持這種習慣。

紅樓夢讀後感4

我喜歡晴雯,喜歡她漂亮,喜歡她的反抗、無畏。

有句話叫“晴爲黛副,襲爲釵影”。《紅樓夢》中,我最喜歡林黛玉,不管別人怎麼說,彷彿是一見鍾情,就是很喜歡,有不知名的好感。而晴雯,和林黛玉長得很像,也一樣的漂亮。

但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她的長相,而是她的一個動作——“倒”。在抄檢大觀園的時候,“襲人方欲替晴雯開,只見晴雯挽着頭髮闖進來,啷一聲將箱子掀開,兩手提着箱子往地下一倒,將所有之物盡倒出來。”王夫人下令抄檢大觀園,王熙鳳帶一羣人撞進怡紅院,許多人俯首貼耳,只有晴雯敢於反抗,不僅是因爲無畏,更是無愧。“倒”字就可以充分反應出她的反抗、叛逆精神。即使後來因爲她的反抗,她遭到了報復,最後慘死,但我就是喜歡她。

說實話,我覺得女人一多,勾心鬥角也越多。而像晴雯一樣直來直往的人就越少,而且越遭人厭,但是比起想這想那,誰不想成爲一個灑脫、敢於反抗、無畏的人呢?

“風流靈巧招人怨”。不,“敢於反抗引人愛”。

紅樓夢讀後感5

美,有很多種。可以是一幅畫,一個人,一桌菜......我發現生活中,還有許多令人難以察覺的美,他們都要用心靈去感受。我又在《紅樓夢》中發現了許多“美”。

起初我對《紅樓夢》的興趣並不大,賈寶玉的女聲女氣、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厭煩。不過,看了《蔣勳說紅樓夢》,我對《紅樓夢》又有了新的見解。

《紅樓夢》並不是我想象中的那麼無聊,《蔣勳說紅樓夢》說,賈寶玉並不是喜歡一兩個高貴的`女孩,而是體貼所有的女孩。所以寶玉並不是大家所想的“女聲女氣”,而是一個體貼人的男孩。

而林黛玉在人們眼中,是哭哭啼啼的,書中卻說道:“林黛玉淚水中不只有哭哭啼啼,實際上是一種堅強。”這點還有些不明白,但我知道黛玉是來還淚的,還完就走了。她還有一句“葬花詞”:“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林黛玉已經知道了自己要死了。她是個敏感、細心、聰明的人,表面上很脆弱,其實很堅強。

《紅樓夢》中有許多“美”我還沒發現,這也許就是《紅樓夢》能成爲四大名著之一的原因吧!

紅樓夢讀後感6

生命中,不知有多少奼紫嫣紅的開始,悲風畫扇的結局,但總會遇到一些人溫暖了歲月。——題記

觀看的角度不同,領略到的事物到底是不同的。

年少時初讀紅樓,只認爲這是本愛情小說,不解王熙鳳劉姥姥之緣分,僅認爲劉姥姥是個沒見識的鄉里人,在賈府做個跳樑小醜罷了。直至今日,重溫紅樓,方纔讀懂了這本優秀之作。

劉姥姥初入賈府,不過是因爲家道中落,靠着這一點半滴的血緣關係來賈府混口飯吃,給自己個生計。如劉姥姥嘆道:"一兩銀子,也沒聽見個響聲就沒了。""城裏人不但尊貴,連雀兒也是尊貴的。這雀兒,到了你們這裏也變俊了,也會說話了。"從這隻言片語方中,可看出劉姥姥雖生活在農村,沒見過什麼大世面,但劉姥姥的幽默、風趣,在賈府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在諾大的賈府,看起來她活得最傻,只會拍拍馬屁,將自己的無知顯露出來,自黑讓她活得最通透。

賈府敗落後,劉姥姥知恩圖報,將巧兒姐撫養,她在全書中是一道曙光,是一個救贖。反觀,賈雨村愛世俗官名,借黛玉之師名,爲保全自己而誤判香菱,爲一己之私而漠視賈府。劉姥姥,雖家境貧寒卻不貧困,不識字卻有智慧,置身紅樓外,卻看穿紅樓夢人。

道不盡人間悲歡,品不完時代心酸。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曹雪芹批書十載,刪增五次。這世事無常的歲月中,仍有劉姥姥這般善良的人,也算是留給我們最好的慰藉。

紅樓夢讀後感7

我是覺得曹雪芹對林黛玉和薛寶釵都喜歡,他對林薛兩人的塑造都花了大力氣,我也是兩個都喜歡。玫瑰和蓮花只要看,不需比較。林黛玉和薛寶釵是兩種極其不同的性格。他們的性格沒有一個是完美的,但卻很真實,是立體的人物。

象有人說,林妹妹只會傷春悲秋不食人間煙火,但是我記得當初黛玉一個人進賈府的時候,小心謹慎生怕行差踏錯一分,還有仔細觀察衆人行爲調整自己習慣來融入賈府。後來,她一個無父無母的女性,在賈府這種深宅大院生活(周圍都是些捧高踩低勢利嘴碎的人),除了賈母能偶爾照顧到她,沒有人做她的依靠。身爲一個女子,寄人籬下,沒有任何經濟基礎,除了有尖刻的保護色,我想不到她還能做什麼。

薛寶釵,父親早早就死了,哥哥是個不中用的,母親耳根子又軟,她又怎能不小小年紀就有城府。但是我記得,她細心幫史湘雲張羅詩會;她以自身事例耐心勸導黛玉不要看那些雜書;寶玉爲黛玉起的字‘顰顰’唯有她叫過;黛玉的病需要燕窩(還是人蔘?),她得知後就從家裏帶去給她(不是一次兩次,而是長期以往),還有一次冒雨送過去。她的城府能讓她成爲那個時代合格的`媳婦人選,能讓她進後宮。她這樣才能在那個時代站住腳,還提攜家裏。她是商人之女,務實才最重要,不是嗎?

寶釵需要一個知冷熱的人,我覺得很對。在原著中,寶玉不正是一個知冷熱的人嗎,所以寶釵喜歡他是很自然的事。

紅樓夢讀後感8

讀完《紅樓夢》後頗多感想,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封建制度的黑暗和封建家庭的沒落,這使我對封建制度的痛恨加深了一步。

偶爾得到一本王蒙所著《王蒙活說紅樓夢》,仔細閱讀了n天,著名作家的文字功底深厚,好生了得啊,滿篇的文學味兒。心裏話:讀了這部解讀《紅樓夢》的著作,頗多感想。作家在書中用了“天情”一詞,他稱其爲“杜撰”。“杜撰”得實在貼切:神瑛侍者投胎,絳珠草以淚報恩,這不是天賜的情緣嗎

!一直喜歡《紅樓夢》,一生期盼有天賜的情緣。神往情人間的那種“默契”,有情人之間的“默契”。有了“默契”,所以相互的忠心,所以有權對對方的感情生活感情表現進行無盡的挑剔與求全責備,並甘地情感地接受這一切。“默契”沒有了,一切也就煙消雲散了。一段文字,頗覺經典:眼淚是什麼

眼淚就是情,至情。“上帝”造人的時候造出了人類的發達的淚腺,於是情變成了晶瑩的酸苦的'或熱或冷的淚珠。誰得到的情多誰得到的眼淚就多,誰得到的淚多就證明誰不是枉生一世、白走一遭。有情的人生,就是這麼被表達得淋漓盡致……

書語言近乎口語話,讀來像是王蒙在面對面的做報告。如果要研究紅樓或者進行嚴肅的學術討論,這本書並不適合。不過作爲一本大家談的讀物,聽聽看王蒙如何解讀這部博大精深的紅樓夢,還是有可讀之處。比較喜歡王蒙對於王熙鳳的評論……

紅樓夢讀後感9

雖然只是粗讀,但這會兒在下已經要附庸風雅地想表達同樣觀點了,之所以這麼說,初步是基於以下三個原因:

其一是這部小說通過對雙玉愛情悲劇的深刻描寫,提出了超前於成書時代很多的愛情觀,即要有觀念一致的思想基礎和相互瞭解的感情基礎,沒有心靈共鳴的愛情是不完美的.,這也就是賈寶玉愛的是林黛玉而不是薛寶釵的真正理由;

其二是這部小說通過對金陵卅六釵的生動描繪,提出了那些酷哥、才子以及官、富二代們好色的另類理由,即在世態炎涼和唯利是圖的生存環境下,與科舉、做官、職場、商海、胡吃、瞎混相比,天真少女所特有的純美才顯得是值得留戀的;

其三是通過對不同人物性格的對比刻畫,提出了“性格是否真的決定命運”的命題,供讀者結合自己的體會去思考和判斷……如林黛玉與薛寶釵、賈迎春與賈探春、尤二姐與尤三姐、晴雯與襲人、鴛鴦與平兒、薛蟠與賈芸等等。

自己也鄙視自己,總是這麼不淡定,讀點東西總是會產生好多感慨,而且還要biā出來曬曬,算是平復一下躁動的心情。

紅樓夢讀後感10

多想像寶玉一樣享受着大宅院的豪華;多想像林黛玉一般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多想象寶釵一樣知書達理......

在閱讀了《紅樓夢》這本家喻戶曉的書記後,便喜歡上了一位如水的;柔弱的女子一一林黛玉。

曾讀到這樣一段文字:

在水邊,她吟出了“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詩句;在水邊,她發出了“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的疑問;在水邊,她發出了“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的感慨;在水邊,她拴着花鋤,埋了一地落花;在水邊,他聽着林黛玉說出那些怦然心動,發自內心的詩句,花魂是誰?自是黛玉之自比。她彷彿預料到自己的結局,看到了落花盡頭窮途的幻滅似水的女子是靈性的。

不錯,黛玉不僅靈性也是憂鬱的。在三生石前,她得以被甘露滋潤,得以脫草胎而得人形,爲報灌溉之恩下世爲人。“我把這一生的眼淚給了他,便也償還得過他了。”這就是註定了她爲那個“無故尋仇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的公子流盡一生的`眼淚。

看完了這本書,我發現我哭了,我在哭什麼呢?是林黛玉悲慘的結局?還是寶玉的愛情悲劇?

不願學寶玉的“混世”性格;林黛玉的弱不禁風,寶釵的自私自利。(呂若涵)

紅樓夢讀後感11

《紅樓夢》以上層貴族社會爲中心圖畫,極其真實地,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全書規模宏偉,結構嚴謹,人物生動,語言優美,此外還有一些明顯的藝術特點,值得後人品味,鑑賞。

《紅樓夢》一部四大家族的興衰史。小說以圍繞事關賈府家事利益的賈寶玉人生道路而展開的一場封建道路與叛逆者之間的激烈鬥爭爲情節主線,以賈寶玉和林黛玉這對叛逆者的.悲劇爲主要內容,通過對以賈府爲代表的封建家族沒落過程的生動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會種種黑暗和腐朽,進一步指出了封建社會已經到了“運終權盡”的末世,並走向覆滅的歷史趨勢。

作者充分運用了我國書法,繪畫,詩詞,歌賦,音樂等各類文學藝術的一切優秀傳統手法,展示了一部社會人生悲劇。如賈寶玉,林黛玉共讀西廂,黛玉葬花,寶釵撲蝶,晴雯補裘,寶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還表現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飄然的身影,詩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動人的低泣,脫俗的情趣,瀟灑的文采……這一切,都是作者憑藉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厚藝術素養培育出來的,從而使她在十二釵的羣芳中始終盪漾着充滿詩情畫意的特殊韻味,飄散着東方文化的芬芳。

只這一點點便可窺出曹雪芹先生的胸中丘壑,書中還有很多很多詩情畫意的場景,只有親身走進紅樓中,才能領悟它的美好。

紅樓夢讀後感12

我在如幻似夢的情思中,用目光碾過一本紅樓,讀出來是是非非,讀出來悠悠興亡,讀出來捨得與放下,讀出來捨不得放不下……縷縷紅樓塵煙,盡是人間的種種無奈,恍惚迷離,使人情動於衷。

琅苑仙葩的林黛玉、美玉無瑕的賈寶玉本是一對金玉良緣,天造地設的組合,卻因賈母的一句話,棒打鴛鴦,最終陰陽永隔,可悲可嘆。

最令我難忘的是黛玉香魂欲滅之時,竟是那般悲涼悽惻。黛玉咳血焚詩,那淚中的心酸苦楚又有誰會明白?與此同時,寶玉那邊喜樂悠揚,他還沉浸在迎娶林妹妹的喜悅之中。可憐黛玉魂已歸天,而這偌大的大觀園中竟無一人問津。我爲黛玉的不幸遭遇憂傷哀痛,心緒久久難平……

王熙鳳,一個見風使舵、心狠手辣的壞女人,可從某種意義上說,她難道不是一個標準的女強人?世事難料,又有誰會想到她死的那般悲慘?

賈府的興衰榮敗,逃不掉時代的裁決。這些門名門望族的命運,都是牽引紅樓情節演繹不可或缺的線索。封建社會必須崩潰的.命運,正是寶玉拋棄僞善的封建大家庭,遠離紅塵,遁入空門的重要原因。

一本紅樓,半部春秋。這最後的結局,讓我久久揣磨回味。我願參詳一生,窮究其中的奧妙。

紅樓夢讀後感13

都說讀一本書是在跟作者交流,閱讀過程中感覺作者時常提醒我們要分辨書中的“真”“假”“有”“無”“虛”“實”。隨是如此,閱讀的過程中不免產生悲傷的情緒,歷時65天也有點悲情憂調的,這種傷感其實不是對書本身劇情的傷感,而是跟現實結合起來,雖是清代小說,可是對當下社會的現象真是如出一轍,也才明白《紅樓夢》爲什麼會被評爲現實主義小說。

《紅樓夢》人物衆多,關係複雜,劇情嚴謹,前後呼應,字字鍍金,作者惜字如金,能少一筆的絕不多一筆,以致給讀者產生聯想,這或許是“紅學”產生的一個原因。本文絕不是對《紅樓夢》的評價之文,也不是對劇情的解析,而是愚者閱讀之後的些許感想,這樣一篇鉅著,如果不寫個拙感劣想的,倒覺得有些雁過無留痕的遺憾。

全書從頭到尾離不開一個“緣”字,“緣”字真正體現了一種豁達的態度,因爲不管是書中人物,還是現實中人很多事情都不能自己掌控,有的'歸緣,有的結緣,有的隨緣,有的釋緣,緣起緣滅,花開花落,用很理性地語言:緣字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的發生聯繫可能性的。人們講的最多的諸如姻緣,財緣,行緣,眼緣……想來,這諸多緣分又有多少是人的能自主把握。作者很好把握了讀者對“姻緣”是人註定還是天註定這一永遠沒有答案的疑問,描寫了在封建大家族的姻緣,以描寫封建大家族之所以必然走向滅亡的原因。

紅樓夢讀後感14

紅樓夢第二十三回,西廂記妙詞通戲語,牡丹亭豔曲警芳心,是前八十回中相當重要且經典的一回。在此回中,世人往往多流連於寶黛讀西廂,意蘊非凡,以爲妙絕。然而我卻以爲,牡丹亭豔曲警芳心,固然在意境之處不能比肩寶黛讀西廂,但作爲林黛玉心境的轉折之處,在全書中很是關鍵。當然,《紅樓夢》不單單勝在情節環環緊扣,伏脈千里。細膩的描寫手法,也總是令人心折不已。在黛玉聽曲這一段中,曹公以生動細膩的筆觸,完整描繪出了一幅在藝術欣賞中產生共鳴的畫面。因而,在下文裏,我就想從情節和描寫這兩個方面對此處進行賞析。

從全書的關節來看,此處上銜讀西廂,下接葬花,可謂是一個過渡。如果說在寶黛讀西廂,二人以“戲語”互定愛慕之心的時候,林黛玉尚對命運,對寶黛愛情抱有幻想的話,哭訴葬花詞之時便是她清醒之時。在風刀霜劍之下,豈有平安喜樂;春去春歸,又豈能長久。“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這樣的悲嘆,其實已跟愛情無關,而是黛玉對自身命運的感悟,是自作的詩讖。這樣的情懷,也是寶玉無法用愛情來慰藉或是彌補的,是一種壯烈的`大絕望。從哭唱葬花詞後的每一日,都映照詩中所寫,是“落花流水春去也”。而黛玉的心境之所以有這樣的變化,轉折之處便在聽牡丹亭這裏。

紅樓夢讀後感15

隨着物質生活的豐富,就對精神世界的追求多了起來。每當夜幕來臨,總喜歡泡杯綠茶,聽聽音樂,看看書,覺得生活很充實、自在。偶然翻開曹雪芹的《紅樓夢》讀了起來,感想良多。原來也曾讀過《紅樓夢》,當時只注重故事情節、藝術結構和寫作風格,感慨寶黛的愛情悲劇和十二金釵的.悲劇命運。現在讀的感受要深刻的一些。曹雪芹的《紅樓夢》內涵極其豐富。

我深深感到,作者在書中表現出了濃厚的人生之思困惑:人生在世的目的和價值何在?人固然爲情而生,緣何又情緣總歸虛幻?他作爲社會人生的“徹悟者”,在經歷了人生的風風雨雨這後,終於認識到“色的世界”的一切,包括人生的悲歡離合、興衰、聚散都是空幻的,追根究底看待社會人生和大千世界,悟出了其中的奧祕:人生自彼岸到此岸,又由此岸到彼岸的整個歷程正如紅樓一樣,一切終屬於空。《好了歌》,是他的生命的感悟:好就是了,了便是好。

在這充滿競爭的時代,爲了生存和發展,人們生活得很累。西方有位哲人說過:“快樂一天,就是快樂一生。”希望人們珍惜生命的每一天,凡事不必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只要盡力而爲就行了,這樣活着,快樂將與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