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推薦]《傅雷家書》讀後感

[推薦]《傅雷家書》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9W 次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傅雷家書》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傅雷家書》讀後感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

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強烈感受,便是“愛”之一字。父母是怎樣愛着我們的,夫妻之間應當怎麼相處爲宜,究竟怎樣愛對方,怎樣愛你自己,怎樣跟外人相處,在寄予其子傅聰的書信中,傅雷先生髮於肺腑,吐盡心血,娓娓道來,仿如潺潺流水,漫過我的心田。

傅雷先生當初與朱梅馥女士結婚,或許是是因爲門當戶對,或許是因爲青梅竹馬,或許是知根知底,總之不是因爲愛情,所以婚後幾年,傅雷由於年輕的心太過飛揚,做了不少荒唐之事,不僅傷害了夫人的情感,也沒有盡到多少照顧孩子的責任——最初,他不是一個好丈夫,也不是一個好父親。

傅雷先生最初不是好丈夫、好父親,但是到了他寫《傅雷家書》這些信件時,他跟夫人關係和睦,相敬如賓,對傅聰滿懷愧疚,關懷備至,這時的他,傳達出的那種“愛”之力量,震撼人心,不能不讓人爲之感動。

我讀到一些傅雷先生“囉裏囉嗦”,彷彿和尚唸經一般的追問,“看照片,你並不胖,是否太用功,睡眠不足?還是室內拍的照片,光暗對比之下顯得瘦?又是誰拍的?在什麼地方拍的,怎麼室內有兩架琴?有些背後有競賽會的廣告,是怎麼回事呢?通常總該在照片反面寫印日期、地方,以他他日查看。”——這般密不透風的關愛,一般人能受得了?如是我,簡直要瘋了。

然而在每月一兩封充滿音樂和藝術相關知識點的囉嗦語言中,卻又能夠讀出一位老父親的竭盡心力,使人愣怔良久,長嘆一聲。在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想起我的父親母親,雖然他們與傅雷先生文化程度相差巨大,其關愛子女、爲子女擔憂之心卻無差別,都是一般唯恐受傷害,都是一般小心翼翼,都是一般愛子更勝愛自己——可憐天下父母心。

父母是怎樣愛你的,父母究竟有多麼愛你,讀一讀《傅雷家書》,當有一番體會,進而能夠對父母少一分不耐煩,少一分對抗,多一份理解,多一些主動溝通的意願,我想這也是這本書被選爲初中必讀課外書的最大原因。

傅聰出國留學學習,受到極多國家支持,可以說是國家財力和國家關係培養了他。但他學成之後,懼怕國家當時的政治混亂,不顧父母的殷切呼喚和安危,沒有選擇歸國,而是輾轉跑到英國發展,其愛國之熱忱與盡孝之義誠,跟同時代的那些大師相去甚遠,讓人佩服不起來。而傅聰三段婚姻皆爲不幸,也讓人懷疑傅雷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否值得借鑑。

我覺得我們不要直接去學習傅雷先生教育傅聰的手段,本就不可學,傅雷先生自己字裏行間都在檢討呢,而是應該去體會傅雷先生表現出來的價值觀與爲人處事之道。

在自我批判精神和自我意識方面,其表達了幾個觀點。一是時時警惕,天下事有利必有弊,有長必有短,面對新感受,當以冷靜而強有力的智力,仔細分析;二是把自己的思想寫下來,寫下來需要正確精密的思想,所以寫在紙上的自我檢討,格外什麼,對自己也印象深刻;三是對於過去的事和人生起落,要明白“人一輩子都在高潮與低潮中浮沉“,應當在高潮中不至於過分緊張,在低潮中不過分頹廢,正視現實與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並做將來的借鑑。

在工作與休息上,傅雷先生提倡經常體會藝術,每月要郊遊幾次,接近大自然,認爲這是調節身心、保持敏銳、保證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你離開琴,沉浸到大自然中去,多沉思默想,反而對你的音樂理解和感受好處多。人需要不時跳出自我的牢籠,纔能有新的感覺、新的看法,也可有更正確的自我批評。”“多和大自然與造型藝術接觸,無形中能使人恬靜、曠達,維持精神與心理的健康。”

在教育目的方面,傅雷先生認爲“人的偉大在於幫助別人,受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和積聚更大的力量去幫助別人,而絕對不是盲目的自我擴張”。

在經濟上,傅雷先生強調:“越是輕視物質越需要控制物質,想要保持藝術的尊嚴、人格的獨立,控制物質更是最迫切、最重要的先決條件。”唯有經濟有確實保障,才能維持人格的獨立。凡不長於理財的人,少有不吃銀錢之苦的。肖邦跟經理人談起利益,也是寸步不讓的。

在婚姻上,傅雷先生寫到:“成功的婚姻不僅對當事人是莫大的幸福,而且溫暖的光芒和無窮的詩意一直照射到、滲入透雙方的家庭。”他強調雙方應當互相理解,共同修煉。“共同的理想、感情,需要長期不斷地灌溉栽培,不是光靠興奮時說幾句空話所能支持的。而一本正經地說大道理,遠不如日常生活中瑣瑣碎碎的一言半語來得有效。”只有平靜、含蓄、溫和的感情方能持久。

最後,借用傅雷先生的一段話送給青年人:“這是你一生中的黃金時代,希望你好好享受、體驗,給你一輩子做個最精彩的回憶的底子。眼看自己一天天地長大成熟、進步,瞭解的東西一天天地加多,精神領域一天天開闊,胸襟一天天的寬大,感情一天天的豐滿深刻:這不是人生最美滿的幸福是什麼!這不是最雋永最迷人的詩歌是什麼!孩子,你好福氣!”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2

父母是我們身邊最貼近的人們,他們時刻關懷着我們,在身邊教導着我們。同樣是父母,傅雷通過書信的方式溝通。正是這一封封的書信,感動着我們,打動着我們。

傅雷是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他是一個博學,睿智,正直的學者,極富個性。母親朱梅馥是一個具有東方文化素養,又經西方文化洗禮,既溫厚善良,又端莊賢淑的東方女性。

傅雷對當今中外的文學、音樂、繪畫、涉獵廣泛,研究精深,個人的文化修養極高。而他培養的對象又是從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終於成長爲國際大師的兒子傅聰。他深刻懂得,藝術即使是像鋼琴演奏也需要嚴格的技術因素,但絕不是“手藝”,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體現。

讀了《傅雷家書》之後,真爲傅雷先生對人生的如此認真和對子女的如此關愛而感動萬分。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爲人父母的可以從中學習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學藝術的特別是學鋼琴的可以從中學習提高技藝的方法。而此書中對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強個人修養。從家信的話語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對自己要求極嚴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讓兒子立下的三個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愛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動。

一封封書信,在表達濃濃親情的字裏行間,映照出美好的人際關係、高尚的生活準則、優良的行爲操守與道德傳統,拳拳的愛國熱情。這些內容,都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

有人認爲書信是最爲真切、自然和誠實的文字。是啊,因爲寫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時即刻的內心所想,思想到哪裏,文字就到哪裏。給親人寫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於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的經歷中給出經驗和教訓。所以,我想讀傅雷家書我們讀到的應該就是傅雷自己吧。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啓迪。

讀了傅雷家書後,我懂得了許多,我更瞭解父母了。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教育書,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與孩子的一本書,讓孩子更瞭解父母,讓父母更瞭解孩子。

媽媽在我讀四年級時就爲我買了這本書,便沒有去好好品味。這當中原有如此之多的道理。讓人怎樣兼顧事務與學業。有了它,我便確定了路該如何取走,事該如何處理,人要怎樣去做。

《傅雷家書》文藝評論家以及美術評論家傅雷寫給兒子的書信編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編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書信,最長的一封信長達七千多字。字裏行間,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期望,以及對國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愛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對兒子的愛卻沒有成爲那種普通的溫情脈脈,而是始終把道德與藝術放在第一位,把舐犢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對兒子童年嚴格的管教,雖然不爲常人所認同,但確乎出自他對兒子更爲深沉的愛。

該書由於是父親寫給兒子的家書,是寫在紙上的家常話,感情純真、質樸,令人動容。

這本小書裏,不是普通的家書。傅雷在給傅聰的信裏這樣說:“長篇累犢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種,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在書中我也讀懂了自己面對以後的生活不是手忙腳亂地去過。而是控制好每一件小事,讓自己的生活秩序有條不紊,不去因爲瑣事而放寬自己的事業要求。不因爲自己要做一些額外的工作而影響了自己分內的學習任務。做好自己,老師的作業認真完成,同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和父母多溝通。分享自己的想法,讓他們理解你,懂你。

通過這些書信,不僅兒子和親人之間,建立了牢固的紐帶,也通過這一條紐帶,也使傅聰與遠離的祖國牢牢地建立了心的結合。後來的事實證明不管國內家庭所受到的殘酷遭遇,不管他自己所蒙受的惡名,他始終沒有背棄他的祖國,不受祖國敵對者多方的威脅利誘,沒有說過或做過有損祖國尊嚴的言行,這就是一個父親對一個兒子的薰陶,這與父親在數萬裏外,給兒子殷切的愛國主義教育是分不開的。時間,距離都不是問題,有心的父母,你那顆不眠的愛子之心,就是不可替代的教科書,人生的加油站。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3

這本書是傅雷的家人將傅雷夫婦與傅雷的兒子的來往書信輯錄而成的。收錄了從1954年到1966年間傅雷及其夫人寫給兩個兒子(尤其是長子傅聰)的家信100多封。

樓適夷說過“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這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

在傅聰成長過程中,雖然與父母分隔兩地,卻一直聯繫着,彼此牽掛着。他們以書信的方式進行交流與溝通。傅雷在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關注着他們的成長,也在一封封來信中教會了他們許多。

在傅雷與他的兩個孩子們的家信當中,他首先強調的就是做人的問題。在1959年3月12日的信裏只有短短的四行字,其中三行分別寫到“一、對外只談藝術,言多必失,防人利用。”“二、行動慎重,有事多和老輩商量,三思而行。”“三、生活節約,用錢要計算。”這三點雖然字數不多,卻包含了許多做人道理,“謹慎、三思、節約”。想必這三點也是父母經過挫折以後總結出來的或是別人得出來的結論,這也許是他們自己認爲非常正確,也深受啓發的句子。他們這樣教導孩子是爲了讓孩子以後少走彎路。雖然語言嚴肅,但也體現出父母對孩子濃濃的愛。

看到這一段,就突然聯想到了我自己。許多時候有些問題沒有與父母進行討論,甚至沒有與他們進行交流,就自己盲目的做了決定。結果到最後才發現,自己的決定不正確,或者說有更簡單的處理方法。如果當時能和他們進行討論和想法的交換,也許就能省下很多時間,也能少遇到一些麻煩。所以,漸漸的,不管大事或小事,我都與他們交流和探討,也學會了許多。而在節約用錢的問題上我認爲傅雷先生教育的很好。不管你多有錢,也不管這些錢來源渠道是什麼,都需要去珍惜,每花一筆錢都需要去記錄。我就是一個例子。盲目的花錢讓我發現自己的皮夾永遠是空的。如果每一次自己的多少錢花在了什麼地方都進行記錄,就能有效避免盲目花錢或者浪費錢的種種行爲,也能清楚的知道自己每一筆支出和收入的來源。

傅雷和他的孩子的書信中不僅僅強調了做人的問題,還強調了傅聰的生活和成長的問題。在7月15日的書信中母親寫道:“我有句話,已久在心裏嘀咕:我覺得你的愛情不專,一個接着一個,在你現在的年齡,不算少了。我是一個女子,對這方面很瞭解女人的心理,要是碰到你這樣善變,見了真有些寒心。”這句話是母親以女性視角告訴傅聰自己作爲一個女人,希望他愛情要專一,感情太多,對他終生是個累。想必這個觀點很多人也有所共鳴。對於愛情來說,專一是很重要的。如果對於愛情都能不能專一,那你還能對什麼事情專一呢?

母親不僅僅在愛情方面給了傅聰很多教導,在其他方面也給了他很多建議。在7月4日的來信中,母親寫道“像你這樣的鋼琴家,每月至多兩三次(演出),那麼纔有充分的時間學習其他東西,須知不進則退,於你是不利的。你應該有個打算,好好的安排,也可以和經紀人商量,總以演出不妨礙學習和休息爲主。”這一段文字寫的是母親認爲傅聰練演出太辛苦,沒有時間休息而擔心不已,怕演出耽誤了他的生活,使他沒有時間休息。

想到在我日常生活中,也許學習花費了我很長的時間,讓我沒有時間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父母總是很諒解我,他們總是鼓勵我去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也經常帶我出去玩,感受外面的世界。但在他們的看法中,我雖然可以出去玩,但是學習成績不能落下。

傅雷夫婦和傅聰之間生活和成長的問題的.對話,不僅僅講到了愛情和休息,還講到了理財,不要做經紀人的搖錢樹等等,都體現了父母對孩子的關愛和照顧。

在藝術方面傅雷常常給傅聰灌輸藝術方面的知識,也告訴他一些彈琴的技巧,還與他一起討論知名的鋼琴家和一些前輩。都體現出了父親對孩子藝術的培養和重視。

當年我在學琴的時候,我的父母也常學習老師教我時說的話,並把老師教的東西一遍一遍的給我講,告訴我怎麼彈琴,他們不僅僅每天督促我彈琴,還不厭其煩的告訴我要慢慢彈,不要着急,如果着急反而會出錯,影響效果。在他們的督促和老師的精心教導下,我的鋼琴技巧在一天天的成長,逐漸能談出高難度的曲子。每次一個音符都不錯的彈完一首高難度的曲子,我就會覺得很開心,因爲那是我、父母和老師一起努力的結果。直到現在我都很享受這種感受。

家書的內容也不僅僅是這幾個方面,來信中無時無刻不體現出了傅雷對於收到來信的喜悅。他寫到“這麼長久沒有接到你信,怕你太用功,疲勞過度,不知身體好了嗎?”“能夠起牀了,就想到給你寫信。”“你來的信我們總要反覆看三四遍。”……字裏行間流露出作爲父母對孩子的想念。在回信中,父母一度稱彌拉爲“親愛的彌拉”,甚至“最親愛的彌拉”,也表現了他們的友善、愛孩子、親近孩子。和孩子書信往來沒有擺架子。

我的外婆經常會給我打來電話,我也時常會給她打電話。她每次接到我的電話,總是非常的開心。雖然他沒有表現出自己內心的喜悅,但是我感受得到,每次我跟她說話的時候總是能感覺到她在電話那頭笑。

親情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感情,即使分隔千里,這種親情並沒有受到距離的限制,甚至更加強烈。愛,一直存在。傅雷和他的夫人時時刻刻想着孩子,把人生中遇到過的挫折困難都告訴孩子,讓他們少走彎路。這也能體現出父母對孩子們的關心。

《後來的我們》中林見清的父親說:“我只希望你們能過上自己想要的日子,過得踏實過得快活,健健康康的。”這想必也是所有父母的心願吧。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4

豈無萬里思親淚,不及高堂念子心。家信裏的每一句話,無不透露着父母對孩子的愛。

距離再遠,遠的只是萬水千山。《傅雷家書》裏一封封的家信背後承載着傅雷暨夫人朱梅馥對遠在萬里之外的遊子傅聰的關懷,關懷他的爲人、生活、藝術,關懷他的苦悶、開心、感悟。傅聰和他的父母之間的感情不因空間的阻融而削減半分,是最令我感動的地方。也許血濃於水的親情便是這樣,就算不能天天陪伴在一起,也能念茲在茲互相放在心上。

在讀着傅雷寫給傅聰的家信時,我也會不自覺的想到自己的父母,想到十多年來父母對我的點滴付出。大概因爲人的有些感情是相通的緣故吧!看到信中傅雷對傅聰的殷切期望,我似乎也感受到我的父母希翼我成人成材的心情;看到傅雷因爲傅聰沒有處理好工作和休息的關係而擔心不已時,我彷彿也聽到我的父母平日裏要我多注意身體的細語叮囑。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就是帶着這樣一種體會傅雷也體會我的父母的心情把《傅雷家書》看完的,回過頭來發現感觸非常多,也多了幾分對自己的父母的理解和感恩。

在樓適夷寫的《傅雷家書》代序中他提到:“傅雷親自編制教材,給孩子訂定日課,一一以身作則,親自督促,嚴格執行。”大概這個世界上,最有效的教育便是以身作則。我的父母都是農民,父親唸書到初中便輟學回家,母親沒念過一天書(受當時重男輕女觀念的影響,三個舅舅都可以上學,唯母親不能),我從來沒有因爲自己的父母是農民或學歷低而自卑過,相反,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幸運生活在農村,幸運有樸實的農民父母,同時也暗自歡喜自己的童年可以輕吻土地的氣息,感受大自然的真切,可以在落日餘暉下看牛羊成羣走在路上,在青草芳地裏看蝴蝶嬉戲留影。從我的父母身上,我學到了書本上所不能學到的知識,那便是每一箇中國農民身上所都有的勤勞、樸實、能幹的品質,從小到大,他們在我的記憶中總是身體力行的詮釋着這幾項可貴品質的力量,給了我很大的影響。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損傷,孝之始也”,這是《孝經》開宗明義章裏的一句話。《傅雷家書》中傅聰的父母,從通信起到最後一封信,有一句話一直貫穿於其中——便是傅雷的父母希望傅聰多保重身體。一九五九年傅雷就囑託傅聰要多去郊外走一走,多親近大自然,但傅聰沒有聽從他父親的意見,因而在時隔兩年後,傅雷給傅聰的去信中,傅雷說:“兩年來我不知說了多少次,勸你到森林和博物館走走,你始終不能接受。孩子,我多擔心你身心的健康和平衡,一切都得未雨綢繆,切勿到後來悔之不及”。就是在傅聰的父母去世前的幾封家信中,也可以看到這樣的話語。可見,我們的父母對我們身體健康的關心,無一時中斷啊!

每一個人都很可能會低估別人的能力,作爲著名的文學藝術翻譯家的傅雷也不例外,他常常低估兒子傅聰的能力,爲此,傅聰的母親也常常勸說傅雷不要低估兒子的能力,傅雷自覺到這個缺點後,他便發出這樣的感想:“母性的偉大不在於理智,而在於那種直覺的感情”。這種直覺的感情,我也曾從我的母親身上體會過。初中時,有一段時間,我的脾氣變得很糟糕,彷彿要以這個世界爲敵,和父親講話時總會說不上幾句便引起衝突,最後鬧得父子之間很不愉快。母親以她那種直覺的感情意識到我正處於叛逆期,便充當我和父親之間的和事佬,儘可能減少我們的.衝突,以免破壞父子之間的親情。母親的耐心教導和寬容使我慢慢度過了那段可怕的時期,人格也能夠正常的成長。

傅雷在男女戀愛方面的見解,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在一九五五年的家信中。傅雷知道兒子遇到感情上的煩惱並寫信寬慰:“你該想到,熱情是一朵美麗的火花,美則美矣,無奈不能持久。希望熱情能永久持續,簡直是狂妄;不考慮性情、品德、品格、思想等等,而單單執着於一段當年美妙的夢境,希望這夢境將來會成爲現實,那麼我警告你,你可能會遇到悲劇的”。但願我們每個人都不要遇到這樣的悲劇纔好。一九六二年給傅聰的家信中他又談到這個問題:“人人都有缺點,談念愛的男女雙方更是如此。問題不在於找一個全無缺點的對象,而是要找一個雙方缺點都能各自認識,各自承認,願意逐漸改,同時能彼此相容的伴侶”。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在閱讀《傅雷家書》時我就感受到這本書的分量,我總是停下來做筆記,生怕錯過一字半句的教導。因而所寫的讀後感也只是就一些可以和我的生活聯繫起來的感想,更多的寶藏還待於我們靜下心來結合此書的教導去生活中發現。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5

每一封家書都是文化遺產,《傅雷家書》更不用說了。家書,顧名思義,是指家人、親人之間往來的書信。大約在文字產生後,家書就出現了,可以說是源遠流長。隨着文字語言的逐漸豐富,紙張的發明,家書逐漸流行起來,一直到今天,家書都是維繫親情紐帶之一。

一封封書信,在表達濃濃親情的字裏行間,映照出美好的人際關係、高尚的生活準則、優良的行爲操守與道德傳統,拳拳的愛國熱情。這些內容,都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以《傅雷家書》來說,傅雷所寫下的近百封家書,總的主題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華文明爲準;立志成才,要以報效祖國爲要務。整本家書,可以說是對中華民族優秀道德的最好闡釋。

傅雷家書給我們瞭解過去歷史,開啓了一扇窗戶,很好地爲我們保存那個時代的記憶,正是由於它的存在,纔將中華民族優秀道德清楚闡釋出來,它不僅是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我們立身行事的準則。

傅雷家書除了教人們立身行事,還洋溢着濃濃的親情,字裏行間透露的親情令人感動。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們雖不是偉人,不像傅雷那麼出名,也不能說出讓人立身處事的大道理,但他們事事爲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會先爲我考慮,爲我打算。傅雷家書中有着許許多多做人處世的大道理,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樣講道理,然而他們總是爲我好。

讀了《傅雷家書》後,我學會了許多做人的大道理,還感受到了親情的偉大。

到5月14日爲止,花了一個月時間,利用晚上休息前或其他一些零碎時間完成了《傅雷家書》一讀。 當要回頭寫讀後感時,我覺得很不容易。因爲全書收錄的這些家書,可謂篇篇精彩,字字珠璣,做筆記或任何總結概括都有可能損害這部經典之作。所以,在這裏我只是記錄一些一讀該書後的重要印象,以及我所理解的作者所表達的重要思想。 首先,從形式方面看,《家書》讓我瞭解了什麼是細緻入微,無微不至,嚴謹認真……相信所有讀過家書的讀者對這些特點都深有感觸吧。根據自己很少的經驗,我覺得,之所以能夠如此,很大程度因了書信這種表達、交流或寫作方式。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纔能有如此涉及廣泛、自然舒暢的作品誕生。他不僅談藝術學習,還談生活、戀愛,談做人,談修養,甚至於兒子寫錯字,父親也會“鄭重其事”地指出並耐心分析、糾正。也正是這種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如論文,譯作),使得我們可以直截地清楚地感受到,著名文藝評論家、文學翻譯家傅雷先生做人、做學問的細緻、嚴謹、認真的態度和作風。如果說《傅雷家書》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或者經典的'“教子篇”,那麼,我想首先而最具這種意義的應當是這種態度和作風。但絕不僅限於此,還有,傅雷先生由於自己的學識、思想而能將任何大事小事闡發出深刻但絕不艱澀的道理,從而給人以啓發。 當然,我不認爲它僅僅是“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或者“教子篇”,對於像我這樣並非藝術學徒(狹義)的讀者,這些家書仍不失其偉大。書中處處閃耀着智慧的光芒,時時給人深刻的開導。其中貫穿始終,我以爲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關於做人、修養以及學問的關係實爲一體的思想。 在我看來,這就是重視和強調“一般修養”的重要。在其他信中,這種思想都有出現,比如關於去博物館、去森林等建議,便是希望通過這些方式提高一般修養,而不是一味練琴、搞音樂。 對我的啓發則是,讀書只是修養途徑之一,另外還應有其他。即使讀書,也不應僅限某某學科。一般修養的建立和提高即要求文學藝術,科學、哲學、社會學、經濟學,歷史諸領域都需閱讀。因爲,人生或生活絕不像大學學科分類那麼規範齊整。各領域都只是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的一個側面,要理解我們生活的世界以及我們自己,廣泛閱讀是有好處的。其實我早就受了毛澤東的影響而這麼要求自己了。 除此之外,其他比如,關於感情(激情)和理智的關係,應當以理智控制感情;常以星際或宇宙的視野看待人生的一切事物,因而明白人的侷限性,等等,皆爲真知灼見,無不閃耀着理性的靈光! 以上便是一讀《傅雷家書》後的一些感想。所謂“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讀後感只能記錄我的一部分收穫,更多的則寫不出來,而是要融入身體。本來讀書筆記、讀後感之類就是手段而已,理解並踐行其中的道理纔是最後目的。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6

當時選擇讀這本書的原因是,想看看文學大家對於自己的孩子會有哪些教誨和期望,我自己會很感謝父母在我小時候教給我的一切,不管是思維方式,生活等等,只是現在會比以前更爲成熟,有時候跳出來從另一個角度去看自己會發現自己的侷限,有些侷限歸結出原因是和小時候的家教有關係的!

傅雷的成長篇章(次序)——感悟

一個人的完美程度,成功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和家庭教育有着莫大關係,那些受過教育的父母的終究還是在教育孩子上要更加用心,孩子也會成長的更加完美。這裏的"受過教育"不是單純說上過學,我知道相對於不識字的父母,上過幾年學,識字的父母會好很多,這一點我深有體會,相對於我父母和我親戚家相比較而言,我確實感覺的出來,家裏的兩位會更加容易溝通,交流起來壓力會小許多,他們也願意尊重我。其實這裏的"受過教育

"我更加偏向那些有着文化底蘊的父母,我知道這些年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很快,但是那真的只是應試教育而已,在教育孩子這麼重要的事情上,僅僅應試教育和有着文化底蘊的父母之間還是有着巨大的鴻溝,這是無法跨越的,都說財富階級躍升通常(不乏有特殊情況,這裏只論述平常情況)是一個家族或者是一個家庭裏面一代又一代的傳承最終到達頂尖地位,教育又何嘗不是,而一個人能否獲得成功,或者說活的更加讓人羨慕,也許不是獲得成功,僅僅是讓人羨慕,教育也是佔很大程度決定要素的。章節最後傅雷先生說傅聰散漫之類的,這裏我倒是覺得可能僅僅只是代溝罷了,不管是怎麼樣的父母,終究和孩子之間的代溝還是存在的,或許父母看不慣甚至無法忍受,但是對於我們孩子來說那可能只是我們生活中稀鬆平常的事情。

最後還是羨慕下傅聰先生有着深厚文化底蘊的父母,也羨慕他的家庭能夠提供的教育是豐富的,全面的和富有內涵和美好的`!

信件——感悟

做父母的首先考慮的還是孩子的生活,要孩子不要生病,要補足營養。傅雷先生對於孩子的教誨有生活,交友,學習,時間管理,做事各個方面,把其中的利害關係,邏輯分析都一點一點的道出來,還舉了自己當年的例子,尤其是對於戀愛的那段,舉例子自己對於孩子母親的三番四次的看法的改變,真得讓人覺得可愛。還有文學大家人到中年面對孩子也要時常哭一下,也讓我想到我自己的爸爸,我還和姐姐提過好幾次自己家的老父親真是年紀越大性子越小,說是思念孩子有時會哭一場(來源是母親,父親大概是不好意思的)

看到了一個傅雷先生提到的點,青年人都是"忘恩負義"的,其實不是,那個年紀是眼睛往前看的,身後的旁邊的都看不見,這個點也是我自己和父母有許多摩擦的地方,一方面父母不像傅雷先生那種大家,能夠看得出理解出青年人的這種特點,另一方面,我自身也沒有認識到這個問題,還是《傅雷家書》這本書讀的太遲了呀!不過傅雷先生提到這個點雖然是青年人的通病,如果能夠早點認識到,那麼爲人處世也會更加遊刃有餘,不會給人感覺"忘恩負義",最憋屈的是青年人被認爲是"忘恩負義"而實際上僅僅是因爲年輕氣盛,忽略了他人罷了,哪裏是"忘恩負義"這麼嚴重的人品道德問題!

父母果然都是囉嗦的,傅聰先生髮了一張照片給父母,傅雷先生從體重,學習用功與否,睡眠,拍照地點,拍照的人,拍照的光暗,爲什麼有兩家琴,背後的競賽廣告什麼?廣告上的日期,地方又是什麼。

這麼一段下來,我都覺得好麻煩好囉嗦啊......

看到傅雷先生和傅聰說的"說服人"和"好辯論"是不好的,我也在反思自己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問題,首先我不能肯定這兩個點到底是不是有問題的,"說服人"這個我是覺得是不是存在於對自己的認知上,很多時候會有一種感覺是兩個人在不同的思想認知上,認知高一些的人會去普及一些東西,在本質上是沒有壞心的,只不過對於接受方,可能會認爲自己被鄙視或者輕視了,二來人生導師不是那樣好做的。人生百態,經歷不同,各自歡喜,各自感悟!

至於"好辯論",想到了當前烏煙瘴氣的網絡環境,不知道傅雷先生所說的"好辯論"是不是現在大家所說的"槓精",再來心直口快,我一直無法準確去界定心直口快和率性直接,一絲一毫的逾越二者就混合了,無法準確控制這個度,或者說生活中總有不自知的時候跨越了!

傅聰先生在傅雷先生被批判的時候還寫信告知自己的苦悶境遇,一方面我羨慕這樣的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另一方面我又想這樣做會不會讓父母壓力很大,父母是孩子的遮陽傘沒錯,但是徒增父母的煩惱,從孩子的角度來說,我會覺得內心過不去這個坎(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7

隨着信息化世界的發展,在這個網絡世代,人們彷彿已經和書寫漸行漸遠。書信已經被大多數人遺忘。現在是視頻聊天的時代,可是人與人之間距離不見得比舊時代近多少,反而生出很多的隔膜和冷漠。機械的文字冷冰冰的,缺少了書信中書寫人手下那濃濃的情感,與淡淡的書香。

早聞傅雷的育子之道,而當這次讀完《傅雷家書》,心中不免還是蕩起一層漣漪,每一封書信字裏行間都充滿了他對子女的諄諄教導與深深關愛。懷揣一份感動,心繫一絲景仰,讀完靜坐回憶,感觸最深的就是傅雷對兒子那真摯充滿期待的愛……

傅雷是一個睿智、博學的學者,我國著名的文學藝術翻譯家,育有一子一女。《傅雷家書》是傅雷及其夫人寫給孩子的信,而這其中大部分是寫給出洋在外並最終成爲著名鋼琴演奏家的大兒子傅聰的信件。由於在傅聰幼年時傅雷先生對他的教育過於嚴格,導致父子二人關係並不親密。面對這樣的父子關係,傅雷先生在通信伊始就對兒子表達了自己的悔恨,並且在以後的信中也一再提到自己的教育有不適當的地方,並感嘆兒子能夠避開這些不利因素,成爲一個真正優秀的藝術家。

《傅雷家書》收藏了從1954年開始長達十餘年共計兩百餘封的信件,字裏行間滲透的是傅雷夫妻對兒子生活的關心,對兒子成長進步的欣慰,他告誡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遇困境不氣餒,獲嘉獎不驕縱;要有尊嚴,有強烈的民族榮辱感,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另外在日常生活注重勞逸結合,對待感情需謹慎不要過早投入,他認爲傅聰應以事業爲重,如此細緻與全面的關心,閱讀之後我不禁被傅雷的精神深深感動,感動的是傅雷不僅在學術上的成績令人信服,更難能可貴的是傅雷對子女那種細緻的,體貼入微的愛,這是一種將畢生心血全部寄託的根深蒂固的愛。

很多人認爲父母對子女的關愛是一種天性,但傅雷對兒子傅聰與女兒傅敏的愛則是一種因材施教的愛,這源於傅雷對子女特有的教育和關愛方式,他始終把教育和藝術放在首位,簡單的呵護和疼愛放在第二,從《傅雷家書》中也可以看出,在兒子的成長途中,傅雷採取的更多的是嚴格的管教,有時甚至有點不近人情,這一點在少年傅聰的成長過程中尤爲明顯,顯然這無法得到很多人的認可,特別是當今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教育上的大勢所趨,人們都把孩子捧在手掌心,疼到心坎裏,捨不得他們受到一絲一毫的傷害。但細細品味,傅雷的這種教育使得傅聰在音樂上展示出了自己的天賦與實力,施展自己的才華,也爲其成爲鋼琴大師奠定了堅實而又有力的基礎。

縱觀《傅雷家書》,它是以一種家常談話的口吻,字裏行間流露的是質樸,真實的感情,平易親近,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也因爲這樣的`一種真實,在讀完之後,這本書中的諸多細節仍然令我回味,這本書裏烘托的情感讓我久久不能忘卻。

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一段話,“親愛的孩子,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點鐘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着,也說不出爲什麼。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裏,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着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通俗的語句,字裏行間將傅雷的愛子之情描寫的淋漓盡致。這段話寫於傅聰剛出國不久,對於一直在身旁的兒子,傅雷感慨頗深,既有對兒子成長的欣慰,也有對兒子目前生活的關心與寄託。

作爲父親,傅雷希望自己培育的兒子能夠成人成才,而今也已經實現,但是孩子剛離開,不捨之情還是溢於言表,孩子出國是爲了熱衷的鋼琴事業,這一點卻又是傅雷一直希望的結果,這其中夾雜的對子女的複雜情感怎能不讓人動容?兒子不在身邊,感覺失去了好多,感觸也多了好多,這些回憶讓我們也清晰的理解傅雷“愛恨交織”的愛……

《傅雷家書》更像是一部人生紀錄片,記錄的是一段濃濃的父子情,傅雷的循循善誘,從中感受他那高尚而又正直的靈魂,傅雷不僅僅是在給他的孩子指引方向,更是在給剛剛起步的中華民族指引方向,他也讓我們瞭解了那個年代的歷史,那個年代中華民族的父輩對子女和國家的情感,他的思想成熟不失穩重,理性評價社會的同時,帶來很多自己生活的獨特見解,印象深刻的是這其中還包括與兒子談馬哲中悟出的諸多人生哲理,現實而又客觀,真實中蘊含對兒子的深深關切,和對這個國家前途命運的深深眷戀。

而從《傅雷家書》聯想到自己的父母,心中有種說不上的酸楚。父母們一輩子的操勞,爲了誰?他們雖然無法像傅雷那樣與自己的子女溝通,可是他們無時無刻不在傳達他們的關愛,半百的年紀,漸漸花白的頭髮,爬上眼角的皺紋,長滿老繭的雙手,還有那雙時時充滿期盼的眼睛。

幾十年如一日,他們一直都在用自己的愛呵護着我們,面對我們的不解與叛逆,他們又偷偷的流過多少淚水,但還是堅強的給予理解,微笑相對,其實他們的嘮叨和教誨是對我們最最深切愛的詮釋,我們需要做的是理解他們的愛,感恩他們的付出,用我們的努力和成績讓他們感覺到欣慰,最後感謝全天下父母畢生的操勞!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8

一氣讀完《傅雷家書》,深切感受到一位父親對兒子的苦心孤詣,諄諄教誨。那一封封家書,一段段文字,是用最偉大的父愛,用最殷切的期盼凝聚而成。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兒子傅聰等的家信摘編,寫信時間爲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1954年,傅聰出國學習鋼琴,孤身遠在他鄉,孤獨枯寂,傅雷夫婦以家書來鼓勵兒子潛心學習,報效國家。多年來,傅雷夫婦的家書一直伴隨着傅聰的生活,學習,乃至戀愛,結婚生子。傅聰後來成爲鋼琴大師,傅敏成爲一名優秀的英文老師,都是與傅雷夫婦的的悉心教誨分不開的。

傅雷是兒子思想的啓蒙者,傅雷教導兒子:先爲人,次爲藝術家,再爲音樂家,終爲鋼琴家。一個人的機會、享受,是以千千萬萬人的代價換來的,那是多麼寶貴。讓兒子抓緊時間,苦修苦練,報效國家,對得住同胞。

傅雷雖是一位翻譯家,但卻不能不令人佩服他的博學多才。他給兒子的家書中涵蓋了哲學、音樂、美術、文學、歷史、戲劇等多方面的內容,用及其開闊的眼界讓傅聰去感受人生的博大,壯闊,讓他用這些營養去滋潤自己的音樂藝術,以達到更高的境界。

他經常給兒子寄唐宋詩詞,元明散曲,讓他了解唐宋人如何唱詩,唱詞,他還經常鼓勵兒子多讀作品,去看美術展覽,聽自己的彈奏錄音,以此豐富學識,加深修養。

他希望兒子對於新感受的東西不要讓它浮在感受的表面,而要仔細分析,究竟新感受的東西和原來的觀念、情緒、表達方式有何不同。這是需要冷靜而強有力的智力,才能分析清楚的。希望兒子常常用這個步驟來鞏固他得來的新東西。長此做去,不但演奏風格可以趨於穩定、成熟,而且智力也可大大提高,受到鍛鍊。

傅雷是兒子事業的支持者,在1954年12月27日的信中,他這樣說:“一位匈牙利小提琴家的演奏,從頭至尾都是拿出譜來拉的,我個人總覺得“差些勁”。周伯伯前晌談到朗讀詩歌,說有人看了原文念,那是念不好的,一定要背,感情才混成。我覺得這話很有見地。詩歌朗誦尚且如此,何況鋼琴、拉琴!我自己教恩德唸詩,也有這經驗。凡是空口背而唸的,比看着原作念得,精神更一貫,情緒更豐富。”他希望傅聰能背下樂譜來演奏,這樣才能駕輕就熟,更深刻地表達作品。

他常鼓勵兒子多寫信談音樂問題,談自己的感想和心得,還有老師和別的教授們的意見。說一個人的思想是一邊寫一邊談出來的,藉此可以刺激頭腦的敏捷性,也可以訓練寫作的能力和速度。在1955年12月21日早晨給傅聰的信中這樣寫道:“多寫信討論問題,就是多些整理思想的機會,許多感性認識可以變作理性認識。你一邊寫信一邊整理思想,一邊就會發現自己有很多新觀念,無論對人生,對音樂,對鋼琴技巧,一定隨時有新的啓發。”傅雷常常鼓勵傅聰,把苦悶寫下來,相信能憑一些經驗安慰兒子。讓傅聰多多來信分析自己,發泄情緒,讓兒子有健康的心理。他有足夠的勇氣擔受兒子的苦悶,也有足夠的力量幫兒子擺脫煩惱。

在傅聰彷徨時,他鼓勵兒子說藝術家沒有矛盾不會進步,不會演變,不會深入。有矛盾正是生機勃勃的明證。解決一個矛盾,便是前進一步!矛盾是解決不完的,所以藝術沒有止境,需要我們日以繼夜,終生的追求、苦練。

兒子的每一次比賽,他都會給以鼓勵。在取得成績的時候,祝賀的同時,他不忘鞭策。他說:“多少迂迴的路,多少痛苦,多少失意,多少挫折,換來你今日的成功!可見爲了獲得更大的成功,只有加倍努力,同時也得期待別的迂迴,別的挫折。人生本是沒有窮盡的`馬拉松賽跑,你的路程還長得很呢:不過是一個光輝的開場。”

在傅聰的生活上,傅雷如同嘮叨的老人,提醒兒子的生活習慣,生活細節。在1954年8月16日晚寫給兒子的信中,他提醒兒子到別人的家裏,進了屋子,脫了大衣,不要還留着圍巾;二是不要把手插在上衣口袋裏,或是褲袋裏。這兩件都不合西洋的禮貌。在飯桌上,兩手不拿刀叉時,也要平方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擱在自己腿上或膝蓋上。出臺行禮或謝幕,面部表情要溫和,切勿像過去那樣太嚴肅。在兒子的戀愛問題上,傅雷希望兒子不要憑藉一時的熱情去選擇愛人,而要考慮性情、品德、品格、愛好。

傅聰從未從事過音樂,卻對一位音樂家在藝術生活中所經過的心路歷程體會得多麼細緻,多麼深刻,兒子的事業傾注了最大的熱情和期望。就是這樣一位父親,嘔心瀝血,高度負責,在兒子遠赴他鄉,留洋在外,孤獨落寞之時,送去一封封感人至深的家書,滋潤孩子的精神,時時給他以指導、鞭策和鼓勵,使他有勇氣去面對迂迴曲折,堅強地走自己的理想之路。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應該向他致敬,向他學習,傅雷的教子思想也將永放光芒!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9

一、傅雷的愛子情深

“親愛的孩子,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點鐘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着,也說不出爲什麼。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裏,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着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

前面的語句摘自《傅雷家書》,是傅雷老師寫給他兒子傅聰的。從上面的語句,字裏行間可以看出傅雷的愛子情深。對於長大的兒子,希望他茁壯成長,向外發展,但又不忍孩子遠離身邊。其實家長都是這樣的,從八月懷胎到十月分娩,家長辛辛苦苦,一步步將兒女哺育成人,爲的就是希望子女纔有所用,以後不至於露宿街頭。而,兒女成才之際,亦是離開屋檐獨飛之時。作爲父母,既爲他們而高興,也爲此傷心難過。畢竟是骨肉之情。作爲我們應該體會、理解父母的苦心,讓父母看到他們想看的一幕——我們快快樂樂的生活,也算是報答了父母含辛茹苦的養育之恩

二、傅雷對兒子的鼓勵

“以演奏而論,我覺得大體很好,一氣呵成,精神飽滿,細膩的地方非常細膩,變化的確很多。我們聽了都很高興,很感動。好孩子,我真該誇獎你幾句纔好。回想一九五一年四月剛從昆明回滬的時期,你真是從低窪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從此注意整個的修養,將來一定能攀蹬峯頂。”

這是傅雷老師,聽過兒子傅聰的錄音後,對兒子所講評的。這裏麪包括了,傅老師對兒子的錄音,精細的分析,以及客觀的讚賞。並且在後面提到了對兒子的希望。這是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法。既要體現出自己對孩子的肯定,讓其有努力拼搏的決心,以及會成功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給孩子指明瞭前進的路線,發展的方向。而我們當子女的,也應在父母指引的道路上,吸取父母的經驗,取長補短髮展自己的新道路。

三、傅雷的囑咐

“在公共團體中,趕任務而妨礙正常學習是免不了的,這一點我早料到。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堅定的意志和立場,向領導婉轉而有力的去爭取。否則出國的.準備又能做到多少呢?——特別是樂力方面,我一直放心不下。從今以後,處處都要靠你個人的毅力、信念與意志——實踐的意志。”

千叮嚀萬囑咐,父母心放不住。兒子面臨社會千變萬化,如何應對,作爲父母百感交集。用自己走過的經驗,提醒兒子少走怨路,多踏捷徑。這是天下父母的想法。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是父母心中托起太陽的希望。父母走的彎路,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轍,希望他們能比自己“更上一層樓”。青春期的我們,應該放下逆反的心理,聽從父母的教訓,理解父母的苦心。其實,這也是爲了我們自己好,爲了我們以後的生活更加輕鬆、快樂。

四、母親的關心

“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學問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當然那是要靠你堅強的信心,剋制一切的煩惱,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對於你的感情問題,我向來不參加任何意見,覺得你各方面都在進步,你是聰明人,自會覺悟的。我既是你媽媽,我們是體戚相關的骨肉,不得不要嘮叨幾句,加以規勸。”

要說還是母親的心細,父親在兒子前途上,用心良苦,而母親在最細微的地方——兒子的感情問題着手,給兒子一明確的道路方向。告訴他如何處理自己的感情與事業的問題,讓兒子明白着重點是那裏。我們也應接受傅雷妻子的教訓,我們應該明白自己的重點,明白自己的任務以及道路和方向,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把握住方向的分寸。這樣有助於我們成功。

五、傅雷愛子心切

“孩子,我謔待了你,我永遠對不起你,我永遠補贖不了這種罪過!這些念頭整整一天沒離開過我的頭腦,只是不敢向你媽媽說,人生做錯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寧!真的,巴爾扎克說得好:有些罪過只能補贖,不能洗刷!”

離別之時,父親傅雷自責對兒子的管教嚴格,手段“殘忍”。竟然成了自己的錯誤。哎,其實這是愛子情深啊!“少時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傅雷老師在兒子幼時,嚴加管教、一絲不苟,“殘忍地打”了兒子傅聰。聽來笑話,哪裏有父親打自己的親生骨肉的呢?俗話說得好,棍棒底下出孝子,而傅雷老師用的是嚴父底下出才子。平時,父母對我們實行“暴力”的時候,我們應該抱有理解的態度,我們要體諒父母的心急如焚。因爲他們這麼做是對我們好,也是恨鐵不成鋼。畢竟父母們都抱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啊!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0

聽朋友介紹說《傅雷家書》是一本父母教子的好書,幾次都想看一下,這個暑假比較有時間,終於有幸拜讀了,讀後被傅雷夫婦其對子女的愛深深感動,不禁對自已平時教育孩子的疏懶行爲自慚形穢,在慚愧和不安的心境裏寫下以下讀書心得: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傅聰、傅敏等的家信摘編,寫信時間爲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教子篇,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

輯印這本小書,不是普通的家書。傅雷在給傅聰的信裏這樣說:“長篇累犢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閒話、閒談),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啓迪。

我們很多家長忽視了同孩子的朋友關係,養了十幾年,卻沒有真正地享受過爲人父母的樂趣,他們因爲迫切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待孩子的心態扭曲了,各種揠苗助長的措施出籠了。有些家長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我想,他們有傅雷那種身教重於言傳的品質嗎?光學傅雷一個“打”字,打得出一個好結果嗎?於是孩子嚐到了辱罵、拳頭的滋味嚐到壓力和恐懼下學習的苦頭,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雖然由於__的原因飽受折磨,但在這一點上他是幸福的,因爲他和兒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現在,很多家長也爭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這就成了親子教育的典範。

在寫讀後感時,我覺得很不容易。因爲全書收錄的這些家書,可謂篇篇精彩,字字珠璣,做筆記或任何總結概括都有可能損害這部經典之作。所以,在這裏我只是記錄一些一讀該書後的重要印象,以及我所理解的作者所表達的重要思想。首先,從形式方面看,《家書》讓我瞭解了什麼是細緻入微,無微不至,嚴謹認真……相信所有讀過家書的讀者對這些特點都深有感觸吧。根據自己很少的經驗,我覺得,之所以能夠如此,很大程度是因爲書信這種表達、交流或寫作方式。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纔能有如此涉及廣泛、自然舒暢的作品誕生。他不僅談藝術學習,還談生活、戀愛,談做人,談修養,甚至於兒子寫錯字,父親也會“鄭重其事”地指出並耐心分析、糾正。也正是這種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如論文,譯作),使得我們可以直截地清楚地感受到,著名文藝評論家、文學翻譯家傅雷先生做人、做學問的細緻、嚴謹、認真的態度和作風。

如果說《傅雷家書》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或者經典的”教子篇“,那麼,我想首先而最具這種意義的應當是這種態度和作風。但絕不僅限於此,還有,傅雷先生由於自己的學識、思想而能將任何大事小事闡發出深刻但絕不艱澀的道理,從而給人以啓發。當然,我不認爲它僅僅是”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或者”教子篇“,對於像我這樣並非藝術學徒的讀者,這些家書仍不失其偉大。書中處處閃耀着智慧的光芒,時時給人深刻的開導。其中貫穿始終,我以爲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關於做人、修養以及學問的關係實爲一體的思想。

在我看來,這就是重視和強調”一般修養“的重要。在其他信中,這種思想都有出現,比如關於去博物館、去森林等建議,便是希望通過這些方式提高一般修養,而不是一味練琴、搞音樂。對我的啓發則是,讀書只是修養途徑之一,另外還應有其他。即使讀書,也不應僅限某某學科。一般修養的建立和提高即要求文學藝術,科學、哲學、社會學、經濟學,歷史諸領域都需閱讀。因爲,人生或生活絕不像大學學科分類那麼規範齊整。各領域都只是我們所生活世界的一個側面,要理解我們生活的世界以及我們自己,廣泛閱讀是有好處的。除此之外,其他比如,關於感情(激情)和理智的關係,應當以理智控制感情;常以星際或宇宙的視野看待人生的一切事物,因而明白人的侷限性,等等,皆爲真知灼見,無不閃耀着理性的靈光!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1

傅雷家書凝聚着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所有傅雷家書讀後感600字。信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的疑問。

傅雷用個人的經歷現身說法,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同時,對兒子的生活,傅雷也進行了有益的引導,對日常生活中如何勞逸結合,正確理財,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疑問,全部像良師益友一樣提出意見和意見。圈圈愛子之心,溢於言表。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傅聰、傅敏等的家信摘編,寫信時間爲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讀了《傅雷家書》之後,真爲傅雷先生對人生的如此認真和對子女的如此關愛而感動萬分。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爲人父母的能不能從中學習到教育子女的辦法,學藝術的特別是學鋼琴的能不能從中學習提高技藝的辦法,對解放初期至文革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也能從傅雷這位當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瞭解,而此書中對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強個人修養。從家信的話語中瞅出傅雷是一位對個人要求極嚴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個人的味道,傅雷讓兒子立下的三個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愛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動。

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教子篇,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

有人認爲書信是最爲真切、自然和誠實的文字,讀後感《所有傅雷家書讀後感600字》。是啊,由於寫下的一切文字全部是即時即刻的內心所想,思想到哪裏,文字便到哪裏。給親人寫信更是如此,並且是他敢於剖析個人,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的經歷中給出經驗和教訓。所以,我想讀傅雷家書我們讀到的應該便是傅雷個人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對傅聰音樂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強調技巧、而後反覆要他能真正領悟作品本身,這也便是凡事多從"爲啥"的角度思考疑問,從而瞅到事物的本質。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經歷也在不斷的提高,在傅雷身上我們瞅到的是中西二種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養出成功的兒女。傅雷夫婦一生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培養的兩個孩子,全部很有成便。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啓迪。

弗蘭西斯。培根曾說:"人類的命運,操縱在個人的手裏。"我們全部渴望成功,期望做一番大事業,這便需要智慧的指引。

那麼,便從這本書開始吧!它將給我說您全部邁向成功的辦法和技巧,幫助您打開財富的智慧之門,開創您輝煌的人生傅雷不愧是好父親,能以如此的心態和耐心來教育孩子。傅雷究竟是如何有這種力量呢這種偉大的父愛能不能說影響了傅聰的一生,爲傅聰走向未來做出了鋪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此,傅雷所寫的這些書信也便是非常重要的,給傅聰上了一堂人生課,讓他曉得如何在這個世界上生活。

這真是教育子女的一本好書,同時也應該是作子女的瞭解父母的一本好書。子女能不能通過這本書瞭解個人的父母,父母能不能通過這本書瞭解個人的子女,傅雷在信中所寫的每字每句已經成爲經典,永垂不朽的經典。

傅雷作爲父親,對子女的情感是十分豐富的,他對子女從不苛刻。並且他對傅聰的音樂事業十分的重視。傅聰事業的點點滴滴全部非常的在乎,這讓傅聰十分的感動。

其實,我們身邊的父親也跟傅雷一樣的平凡與偉大。我們的父親也是經常爲我們的生計,爲了我們的學習,爲了我們能上一個好的學校,爲了我們能擁有好的成績,使得個人的頭髮全部白了,費盡了心血,這是真正的偉大,這纔是真正的父親!傅雷能不能說是千千萬萬個父親中的一個傑出的代表,他的對子女的充滿愛心的心理使得他的子女能不能健康的成長。

傅聰的母親在信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也給她的兒女寫了好幾封信。信中充滿了對子女的關心和憐愛。同樣,她對於傅聰的音樂事業也非常的在乎,這也同樣讓傅聰十分的感動,他也懂了母親的愛對他有多重要。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2

讀《傅雷家書》感受最深的當然是傅雷夫婦對孩子的那種無私的博大的愛。傅聰從小就極有音樂天賦,20歲時留學波蘭,這是他第一次離開父母:

車一開動,大家都變了淚人兒,呆呆的直立在月臺上,等到冗長的列車全部出了站方始回身。回家的三輪車上,個個人都止不住流淚。敏(傅聰之弟)一直抽抽噎噎。昨天一夜我們都沒睡好,時時刻刻驚醒。今天睡午覺,剛剛朦朧闔眼,又是心驚肉跳的醒了。昨夜月臺上的滋味,多少年來沒嚐到了,胸口抽痛,胃裏難過,只有從前失戀的時候有過這經驗。今兒一天好象大病之後,一點勁都沒有。媽媽隨時隨地都想哭,--眼睛已經腫得不像樣了,幹得發痛了,還是忍不住要哭……

這是家書收錄的第一封家信。傅雷對孩子要求極嚴,他爲人極爲嚴肅,甚至刻板、不近人情。妻子朱梅馥女士是傅雷青梅竹馬的戀人,兩人情深意篤,相敬如賓。就連她也說有時和傅雷在一起是“精神上備受折磨”。傅雷性格倔強,一生追求藝術第一,真理第一;而傅聰年少氣盛,更是一個“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的人,所以導致後來的父子反目,傅聰離家出走。其實還是性格使然。但這件事對傅雷的打擊很大,在這封家書裏傅雷表達了作爲一個父親的真誠的愧疚之情。自從有了元元之後,我身兼老師和父親的雙重身份,對傅雷的這種感情應該說是體會更深。我現在明白了並且有了一個結論,這個結論也許有的人不會同意,那就是:一個沒做過父親(母親)的人也絕不會是一個好的老師。在我看來,在很多方面做父母和做老師是相通的,他們面對的都是孩子,都是要教育的對象,並且都是未成年人,而父母或老師手中有一種權力,這種權力好象是天生的,你擁有它是天經地義的一樣,所以我們有時就不免濫用這種寶貴的權力而做出一些讓人後悔的事來。傅雷其實就是這樣,他可能覺得作爲父親,管教兒子是天經地義的事,而且做父親的擁有不容質疑的絕對權威,他不允許兒子來挑戰這種權威。其實做老師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試想想,當老師這麼多年,做出的傷害學生的事情還少嗎?給他們帶來的身體上和精神上的傷痛還少嗎?真是不堪回首,不敢回首啊。

再看這一封:

親愛的孩子,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點就醒,翻來覆去睡不着,也說不出爲什麼。好象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裏,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着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這一類的話我們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說,可是不敢說,你這個年紀是一切向前往的,不願意回顧的;我們嚕哩嚕囌的抖出你尿布時代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時代的往事,會引起你的煩惱。孩子,這些我都很懂得,媽媽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終身會印在我們腦海中,隨時隨地會浮起來,像一幅幅的小品圖畫,使我們又快樂又惆悵。

這哪裏是一個著名的翻譯家、藝術家寫的文字呢?這分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鄰家老者對孩子的喃喃細語、絮絮叨叨啊。但就在這些樸實無華的文字裏包含着父母對兒女多少的愛戀和期盼。我讀這些文字的時候總是不自覺地想起自己的父母,想起天底下所有的父母,“可憐天下父母心”!同樣的道理:做兒女的也只有自己做了父母之後才能真正體會做父母的這種感情。

兒女的婚姻大事歷來是父母最關心最操心又最擔心的事。傅聰英俊瀟灑,身材修長,才華橫溢,溫文爾雅,更兼藝術家的氣質和稟賦,多少女孩子對他表達愛慕之情。加之一個人長年在海外,身邊沒有一個親人,孤單和寂寞可想而知。做父母的深知這一點。但是爲了孩子的事業,他們苦口婆心,循循善誘,一封封家書就像溫暖的火種不僅安慰了異鄉的遊子孤寂的心,也照亮了他前方的.路:

其次我不得不再提醒你一句:儘量控制自己的感情,把它移到藝術中去。你周圍美好的天使太多了,我怕你又要把持不住。你別忘了,你字誓要做幾年清教徒的,在男女之愛方面要過幾年僧侶生活,禁慾生活的!這一點千萬要提醒自己!時時刻刻防自己!一切都要醒悟得早,收蓬收得早;不要讓自己的熱情升高之後再去壓制,那時痛苦更多,而且收效也少。親愛的孩子,無論如何你要在這方面聽從我的忠告!爸爸媽媽最不放心的不過是這些……

再看看媽媽寫給兒子的話:

幸運的孩子,你在中國可說是史無前例的天之驕子。一個人的機會,享受,是以千千萬萬人的代價換來的,那是多麼寶貴。你得抓住時間,提高警惕,非苦修苦練,不足以報效國家,對得住同胞。看重自己就是看重國家。不要忘記了祖國千萬同胞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爲人類的幸福而努力。尤其要想到目前國內生靈所受的威脅,所作的犧牲。

這纔是真正的愛、博大無私的愛!這是拋棄了狹隘的小我,成全了高尚的大我的愛。在最隱私最坦誠的家書面前,傅雷夫婦爲孩子做出了表率,表現了一個正直的知識分子的道德和良知。這種高尚的品德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積澱下來的優秀文化,是我們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可惜在現在的時代我們漸漸離它而去了。傅雷夫婦堪稱天下所有爲人父母者學習的楷模。

花了一個月時間,利用晚上休息前或其他一些零碎時間完成了《傅雷家書》一讀。

當要回頭寫讀後感時,我覺得很不容易。因爲全書收錄的這些家書,可謂篇篇精彩,字字珠璣,做筆記或任何總結概括都有可能損害這部經典之作。所以,在這裏我只是記錄一些一讀該書後的重要印象,以及我所理解的作者所表達的重要思想。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3

父母,永遠是我們最親近的人。細細品味起來,那一句句看似是斥責的話語,無一不蘊含着父母對我們的愛;那一句句提醒,無一不蘊含父母對我們的關心。從《傅雷家書》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了父母對孩子的諄諄教誨與無限的愛。

《傅雷家書》是傅雷夫婦在1954年至1966年間寫給孩子們的精選書信,最長一封信長達7000餘言。這本書是中國現代最經典的家教版本,裏面的每一封家書都充滿傅雷先生的“拳拳父愛”之情,字裏行間流露出一個博學且具有豐富情感的父親對兒子的諄諄教誨,細心引導和健康成長的期待。

讀了這本書,我的感觸頗深。傅雷是一個翻譯家、教育家,美術評論家,正因爲如此,他對兒子的要求也更爲嚴苛。他對兒子做人方面,生活方面,藝術方面都提出了許多建議。傅雷與兒子無話不談,談生活、談藝術,他向朋友一般給予兒子平等的意見,全方面爲兒子着想,即使生病了也不忘堅持寫信,爲的就是給異國的兒子謀取幸福的生活。這份望子成龍、細膩,爲兒子苦心造詣的父愛令人動容。

這又不免讓我想到了自己的父親。我的父親與傅雷不同,他既不是一個教育家,也不是一個文學家,跟我也不是無話不談,但是我知道,他對兒女的關心絕對不比傅雷的少。是的,天下的父親,有哪個不是愛自己的兒女的呢?說實話,其實我是很少關注父親的,從小到大,寫感謝信、說什麼親暱的話,似乎都是給母親的。我現在才發現,自己讚頌母愛的同時卻忘了父愛的偉大。仔細想想,父愛就像一座山,默默地奉獻着。父親說的話也許沒有所謂的“我愛你”,也沒有體貼的溫馨的話語,但那一句句普通的話是那麼的樸實無華卻又令人受益匪淺。父親雖然看起來嚴厲,但他一直默默地關心我,呵護我,做我最堅強的後盾,這難道對我來說就不是深沉的父愛嗎?父愛難道就一定比母愛的少嗎?不是的,父母都是一樣的,母愛像水,無縫不入的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父愛像山,在我們無助時是我們的堅實後盾。他們對我們的愛只是表現形式的不同,但他們都是最愛我們的人,最關心我們的人。所以,我們是否只記得母愛,而忘了這如山的父愛?讀了這本書,才發現自己一直都忽略了父親的愛,那從現在起,我一定要拾起這份虧欠了,千萬不要等父親老了,纔想起他的那份愛孤獨了太久太久……

這本《傅雷家書》令我受益匪淺,讓我懂得了父母無私的愛的同時,重新體會到父愛的深沉與偉大。

x 讀了《傅雷家書》後,我學會了許多做人的大道理,還感受到了親情的偉大。傅雷家書讀後感:《傅雷家書》它告訴我們:一顆純潔、正直、真誠、高尚的靈魂,儘管有時會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難、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齒於人羣的絕境,而最後真實的.光不能永遠掩滅,還是要爲大家所認識,使它的光焰照徹人間,得到它應該得到的尊敬和愛。

每一封家書都是文化遺產,《傅雷家書》更不用說了。

家書,顧名思義,是指家人、親人之間往來的書信。大約在文字產生後,家書就出現了,可以說是源遠流長。隨着文字語言的逐漸豐富,紙張的發明,家書逐漸流行起來,一直到今天,家書都是維繫親情紐帶之一。

一封封書信,在表達濃濃親情的字裏行間,映照出美好的人際關係、高尚的生活準則、優良的行爲操守與道德傳統,拳拳的愛國熱情。這些內容,都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

以《傅雷家書》來說,傅雷所寫下的近百封家書,總的主題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華文明爲準;立志成才,要以報效祖國爲要務。整本家書,可以說是對中華民族優秀道德的最好闡釋。傅雷家書給我們瞭解過去歷史,開啓了一扇窗戶,很好地爲我們保存那個時代的記憶,正是由於它的存在,纔將中華民族優秀道德清楚闡釋出來,它不僅是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我們立身行事的準則。傅雷家書除了教人們立身行事,還洋溢着濃濃的親情,字裏行間透露的親情令人感動。

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們雖不是偉人,不像傅雷那麼出名,也不能說出讓人立身處事的大道理,但他們事事爲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會先爲我考慮,爲我打算。傅雷家書中有着許許多多做人處世的大道理,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樣講道理,然而他們總是爲我好。

讀了《傅雷家書》後,我學會了許多做人的大道理,還感受到了親情的偉大。

傅雷家書讀後感:《傅雷家書》它告訴我們:一顆純潔、正直、真誠、高尚的靈魂,儘管有時會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難、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齒於人羣的絕境,而最後真實的光不能永遠掩滅,還是要爲大家所認識,使它的光焰照徹人間,得到它應該得到的尊敬和愛。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4

自我聽說有這麼一本傅雷家書就很感興趣,因爲傅雷是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作爲一個半路自學入門的野路子翻譯,自然是對這些翻譯大家們都很敬仰和好奇。之前也存過電子書,但一直未讀,這次爲着買成語大詞典湊單,乾脆便一併買了一本來,畢竟實體書在那裏,就會讀的動力大一些。

因爲閱讀目的就是想從傅雷家書中汲取關於翻譯和學習的養分,所以讀的時候也就有意識的尋找相關內容。翻開1954年前三篇論文,傅雷在信中表達了對剛離開家的傅聰的思念,通篇都是父親母親對兒子的愛和想念,給我一種錯覺,以爲家書都是這樣的內容,馬上束之高閣。但在前幾天讀奇蹟男孩的譯者後記時,發現了對傅雷家書的引用,很有意義,發現我也許是對傅雷家書判斷過早了,於是昨晚第二次翻開了這本書。 家書是傅雷夫婦在長子傅聰留學波蘭期間書寫的家信,用了昨晚和今早通讀完這本書,感覺吃下了一大碗精神食糧,使我得到了這樣幾個益處,或者說產生了這樣幾點感受。

不要買這個版本除非買給中小學生

1. 傅雷和兒子討論了很多關於藝術和鋼琴學習方面的內容,尤其是在一些大師作品的領悟和理解,傅聰自己的表演的點評等方面。雖然很多藝術大師的名字和作品我都不很瞭解,也不太明白信中的評價,但也能從旁領悟到跨界學習的好處,就是傅雷所說的不能只用音樂來學習音樂,也不能過於激情澎湃。讓我聯想到我的現狀,同理,不能只用寫作來學習寫作,要用一些其他的藝術學科來從旁領悟寫作。

2. 由於寫作年代的關係,能從家書中感受到那個時代國內的發展變化,就像是在讀同爲書信體的小說《查令十字街84號》時對當時英國和美國的國情有所領悟一樣,給沒有身處那個時代的讀者們一些更貼近的體會。也同樣因爲時代的關係,信中使用的`詞彙和句子帶有明顯的書面語感,都是我們現在所少見的了,讓我想起去年讀的那本葉聖陶和夏丏尊所著的《文心》,用的也是類似的書面用語。現代24小時住在互聯上的遊民大概已經寫作口語化了,多讀一些書面用語作品,對於詞彙的擴充和文章邏輯的把握還是很有好處的。

3. 傅雷先生在每封家書中幾乎都會提到家中來往的親友,林林總總一大串名字,無論是日常交往,還是來祝賀傅聰取得的成績,讓人充分感受到傅雷夫婦與朋友之間的親密友誼。這固然是因爲這些朋友本身的品性,也源自於傅雷夫婦對於朋友的真誠付出,比如爲了朋友的要求花費一天時間認真審校作品,對於朋友的缺點也能毫不避諱但注意方式方法的指出,不是居高臨下的指手畫腳,而是期待他們有所改進。

4. 家信中分享了傅雷對待翻譯工作的認真態度和嚴謹的工作方式,不僅有傅雷自己所分享的近期翻譯工作的進展和心得,也有傅雷夫人信中側面講到的傅雷對於工作的投入和認真,以至於把身體都搞壞了,但只要精神和身體能承受,就又投入到工作中去了。只因爲翻譯工作本身就帶給傅雷莫大的快樂,這也是我爲什麼專業學的是人力資源,卻偏偏要花時間精力自學翻譯的原因,翻譯使我快樂。

5. 除了藝術、學習,信中自然還講到了很多人生道理和生活細節,包括如何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計劃,如何劃分精力,如何和老師同學以及親友保持積極溝通,如何尋找和選擇終身伴侶,如何理財,如何平衡演出和練習時間等等。即便已經過去了幾十年,這些建議和感悟竟然出奇的適用於當下浮躁和焦慮的一代人。

同時,傅雷夫婦提出的這些想法和交建議並非命令或教訓,反而是用着商量的口吻,分享人生所得的態度來講述的,並反覆強調既然是多了這些經歷,覺得有必要分享,但最重要的是自己(指傅聰)的思考,並實地做去。並時刻不忘表達對於兒子的驕傲,對他生活的關心和擔憂,想必這就是所有父母最牽掛的。

當然也有缺憾,似乎是版本沒有選好,這本新課標名師精評版裏面除了家書本身的內容以外,還在裏面時不時插入了點評,雖然用括號括起來,變了字的顏色,仍然是干擾,有時一頁的左右還有更多點評和註解,或在某些章節的末尾提出一些類似於中學時期的閱讀理解問題。如果是中學生來讀,也許會覺得有益,對我這樣的成年人來說,未免覺得多餘,何況我對內容自然有自己的看法的,並不是需要別人幫助理解的小孩子了。但也沒辦法,誰叫我自己不仔細的挑選放進購物車裏的商品呢,只有讀的時候直接跳過註解。

另外,我最不滿這個版本的一點是把54年到64年間的家書分爲了談人生與藝術,談學習與生活兩大類,在我看來,實在是沒有必要。這些家書包含着傅雷對傅聰生活的關心,思想的關懷,求學的擔憂,信中與他討論藝術,並期待他將國外的藝術思想傳播回國內,分享父母及友人在國內的生活和發展。有什麼必要要分成這兩大類呢?按照時間排序就好了,這樣一拆分,反而割裂了有些事件的理解,比如傅聰關於是否從波蘭轉到蘇聯去求學的討論,第一部分中有一些,第二部分中有一些。

總之,讀《傅雷家書》讓人受益良多,假如你一開始讀的時候不覺得多麼有用,就像我一開始對它產生了誤解一樣,我也勸你,最好堅持讀下去,因爲這些家書內容涵蓋面之廣泛,話題討論之豐富,每個閱讀它的人總會找到有益於自己的內容。以及最重要的,不要買這個版本,最好是買單純按年份分類的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