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三國演義讀後感[推薦]

三國演義讀後感[推薦]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6W 次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三國演義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國演義讀後感[推薦]

三國演義讀後感1

這個寒假媽媽推薦給我推薦了一本書——《三國演義》,主要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晉朝統一年間,魏、吳、蜀這三個國家的一系列的故事,我被這本書深深地吸引了。

《三國演義》中刻畫了上百個人物形象,有求賢若渴的劉備,有智勇雙全的關雲長,有神機妙算的諸葛亮,有氣量狹隘的周瑜……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羽,他過五關斬六將,自信果敢,忠義無雙,刮骨療傷不怕疼,但是也因爲他的大意丟失了荊州這座城池,所以做人不能驕傲。

再說說諸葛孔明吧,他用他的聰明才智幫助劉備打了很多勝戰,也發生了許多精彩而有趣的.故事,例如“三氣周瑜”、“空城計”等。

最後再說說我最敬佩的劉備,他在桃園中與張飛、關羽結拜成三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兄弟情讓我特別感動,他們都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在三顧茅廬中劉備用他的真心打動了諸葛亮,我們平時做事也是一樣,只有真心的對待別人,才能獲得他人的幫助。

其實,在三國演義中的大人物、大豪傑、大英雄還有很多很多,這些人物的優點很值得我們學習。我相信每一個讀三國的人都會收穫滿滿的,推薦大家都讀一讀。

三國演義讀後感2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讀到這句詩,人們就會想起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這個月,老師讓我們讀了這本書,書中的人物個性鮮明: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老奸巨猾的曹操,粗中有細的張飛,寬厚仁愛的劉備,智勇雙全的.趙雲,忠肝義膽的關羽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和智勇雙全的趙雲。

諸葛亮未出茅廬,就算出晉、蜀、吳將會三分天下,以三寸不爛之舌戰羣儒,用二十隻草船借到十萬支箭,又七擒孟獲,用空城計嚇退司馬懿十萬大軍……令我十分敬佩!但諸葛亮的一生是短暫的,最後在北伐戰爭中死去了,令人十分惋惜!

趙雲人稱常山趙子龍,20歲時就與劉備到處參加戰鬥,長阪坡救主,在曹軍中七進七出,救出了劉備的夫人——甘夫人,然後又救出了劉備的兒子阿斗。

劉備正是智有諸葛亮,武有趙雲,才建立了蜀漢大業。《三國演義》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讓人回味無窮。

三國演義讀後感3

今天我讀了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第十四回《火燒赤壁》。

裏面講了諸葛亮草船借箭後要與曹操水上交戰。孔明出了一計,他讓黃蓋去投奔曹操爲曹操獻上一計。他讓曹操把船一個個連起來。到了那一天颳起東風,孔明讓士兵點火,曹操的.軍隊無法散開,大敗。

我受到的啓發是我們應該做事開動腦筋不思進取,並且要學習這樣的精神。我覺得諸葛亮神機妙算,黃蓋老實厚道,實在讓人敬佩。  起初我並不太注意《三國演義》這本書。從在漫畫展回來後,我知道了有一副三國演義題材類的桌面遊戲卡牌――三國殺,我很想買一副玩。媽媽讓我好好讀完《三國演義》這本書,就給我買“三國殺”!其實,不用媽媽說,我也會去讀,因爲“三國殺”已經把我深深地吸引了!

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三國時期有蜀、吳、魏三大國。其中我最佩服蜀國諸葛亮。因爲他足智多謀,智勇雙全! 三國是一個偉大的朝代,是一段讓人蕩氣的歷史!

三國演義讀後感4

“話說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

裏面有生性多疑的曹操、小肚雞腸的周瑜、志向遠大的劉備、能勇善戰的張飛等。我最喜歡的是神機妙算諸葛亮。《三國演義》裏有許多和他有關的故事,但我認爲最精彩的.還是《諸葛亮七星壇借東風》。在這個故事裏,諸葛亮幫東吳借來了東風,好幫助他們打敗曹操。可是周瑜卻想把諸葛亮給殺了,因爲他認爲諸葛亮太聰明瞭。有他的存在東吳遲早會滅亡。誰知諸葛亮早就逃之夭夭。從這裏可以看出來諸葛亮有未卜先知、熟知人心的特點。我喜歡諸葛亮的原因不只是因爲他神機妙算,還有就是,他有絕對的忠心、有過人的膽識。《三國演義》裏有着各種各樣的人物色彩,每個人物都能教你不同的道理。

希望在現在中國不要出現像那時一樣的國家不統一,衆心不穩,願世界和平,國泰民安。

三國演義讀後感5

最近我讀了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書中緊張激烈的戰鬥場面,深深地吸引了我。

這本鉅著再照了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到晉武帝登基建立西漢100年波瀾壯闊的歷史,主要描寫了魏蜀吳三國。

《三國演義》中涌現出許多令人敬仰的人物:有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詭計多端的曹操、勇猛無敵的趙雲……但我最喜歡那個義薄雲天的關羽。

“桃園三結義”之後,關於始終盡心竭力地輔佐大哥——劉備。一次戰鬥中,不被的妻子被俘,爲了保護嫂子,關於與曹操約法三章,暫時歸順曹操,只要有劉備的下落,他就會離去。曹操喜愛關羽這個才幹,兩年中、對關羽極盡思寵,禮遇有佳關羽都不爲所動。一聽到劉備的消息立刻“掛了印封官”,回到劉備的身邊。但他也很感激曹操,華容道上,曹操赤壁之戰大敗而逃,關羽守在這裏悄悄放走了曹操,報答了他的`私情。這樣的英雄成爲了我的偶像。

我想:以後我也要成爲像關羽一樣重情義的人,這就是我的志向。

三國演義讀後感6

大家都可能看過《三國演義》,我也看過,而且很喜歡看。說起三國,我就會想起神機妙算的諸葛孔明先生,想到義重如山的關羽,堅不可摧的張飛,居心不良的曹孟德,還有,在百萬大軍中來去如雲趙雲……

《三國演義》共一百二十回,回回精彩無比。不管是“桃園三結義”、“過五關斬六將”,還是“草船借箭”,都讓我拍手稱好。

其中,諸葛亮的形象更是打動了我。在諸葛亮三氣周公瑾時,周瑜才智出衆,但因爲心胸狹小而氣絕身亡。這告誡我們做人不能心胸狹小,不能瞧不起人,如果想方設法害人,自己也不會有好下場的。

孔明先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我們爲什麼不行呢?而且我們生活在新時代,有電視、電腦。爲什麼我們不行呢?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呢?

孔明先生是短暫的,他爲蜀漢基業奉獻出了多少力量,還沒有享受一下榮華富貴便去世了,多麼好的.一位軍師,我應該向他學習。我們雖然沒有孔明的頭腦,但我應該好好學習,報效祖國。

多麼難得的一位丞相,正如司馬徽說:“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

我願意以諸葛亮爲志,好好學習,報效祖國!

三國演義讀後感7

我用了近半個月的時間讀了《三國演義》一書,我的收穫頗豐。《三國演義》是一篇三國化的戰火式小說,是歷史演義的開山之作,也是扛鼎之作。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我最喜歡的是關於智者伏龍——諸葛亮的故事。

讓我念念不忘的是繼第十九回《單身救主》後的《草船借箭》。《草船借箭》寫了周瑜請伏龍(諸葛亮)降曹操的`水軍,伏龍出法用弓箭,周瑜趁機讓他十天內造十萬支箭。伏龍備二十條小船,每條船上配戰士三十人,再扎草捆一千多個。第三天夜裏四更時分,伏龍率領士兵向曹營駛去。接近曹方水寨時,船頭士兵擂響戰鼓,伏龍命人擺上酒菜只管吃喝。此時江上起大霧,曹操以爲敵兵來了,便命令放箭。諸葛亮輕輕鬆鬆地“借”到了箭,便命人在船頭大喊:“謝曹丞相送的箭!”說完便駛回江南。回江南後,周瑜命人清點箭支,真有十萬支箭。周瑜不僅不高興,還非常生氣。他嫉妒伏龍的聰明才智,便下定決心要殺死諸葛亮。結果他不僅沒有殺死諸葛亮,自己反而被活活氣死。

嫉妒別人不如提高自己,我們要用一顆寬容的心去接納別人,要多多學習他人的優點。

三國演義讀後感8

今天我買了一本三國演義書,我非常愛看。到睡覺時還看。

媽媽不讓,曾三次被媽媽警告不睡覺第2天就不讓玩電腦,我被逼無奈,只好略施小計。

第1計:跑到wc看,後被媽媽察覺到,不但被媽媽臭罵一頓,還被轟出去。

第2計:曾2次以到廚房吃飯看。

一直看到半夜3點,不過總算看完了。第2天一副嶄新的黑眼圈誕生了。

我來給大家講講。三國演義中主要人物有:曹操、劉備、諸葛亮、孫權、關羽、張飛、趙雲。先說曹操吧,世人都說曹操是奸雄,可我並不這麼認爲。青梅煮酒時,曹操完全有機會殺了劉備,以除後患。可他並沒有這樣做,這點完全可以顯出曹操的大義。這點是周瑜完全做不到的.,他眼裏只有諸葛亮,一直想殺他。後來他發現劉備也不簡單,便想殺劉備,或把他留在江東。可見周瑜氣量是如此狹小。

三國演義是本好看的書,請大家都來看看!

三國演義讀後感9

假期裏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其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是赤壁之戰。

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年,話說曹操豪情滿懷,揮師南下,想要奪取江南,吞併東吳,消滅孫權﹑劉備統一中原。孫權與劉備聯合,率軍在赤壁與其相抗。黃蓋獻上火攻之計,周瑜﹑黃蓋又連施苦肉計,再使闞澤去送詐降書。後來火燒赤壁,曹軍損傷無數,只得丟盔棄甲,狼狽而逃。赤壁之戰一個以少勝多的戰役,制勝的根本在於諸葛亮聰明的神機妙算、周瑜足智多謀、曹操的聽信謠言。

這也讓我懂得了:一個人不僅僅要擁有聰明的頭腦,還要學會做任何事都不能夠掉以輕心,不能夠聽信他人未經過證實的`話。

我要學習像周瑜和孔明那樣,有着機智的頭腦和神奇的計策。不能像曹操那樣,驕傲自滿。

三國演義讀後感10

《三國演義》是明代羅貫中所著。它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被人們廣爲流傳。這本書我百看不厭,書中有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其中諸葛亮是我最喜歡的人物。

諸葛亮字孔明,足智多謀,神機妙算。劉備和孫權共抗曹操時,諸葛亮來到江東,見到了周瑜。周瑜見諸葛亮足智多謀,十分嫉妒,一心想除掉諸葛亮。周瑜心生一計,讓諸葛亮三天之內造十萬支弓箭。讀到這時,我真爲諸葛亮憂心忡忡,心想:三天造十萬支箭談何容易!可諸葛亮卻滿口答應了,不料諸葛亮派了二十條船和六百名士兵,在大霧天的時候,到曹營草船借箭,一點功夫沒費,“借”了十幾萬支箭。周瑜哀嘆道:“諸葛亮神機妙算,我不如他!”

諸葛亮心胸也很寬廣。諸葛亮南征時,七次抓了孟獲,而七放。最終讓孟獲心服口服,親自向諸葛亮謝罪,諸葛亮不計前嫌,設宴款待孟獲。蜀國再也沒有爆發內亂。

諸葛亮遇事冷靜,諸葛亮到西城縣時,司馬懿率十萬大軍殺奔而來,諸葛亮沒有慌張,使出空城計,製造出有軍隊埋伏的.情景,才得以脫身。

諸葛亮的形象深深烙入我的心間,我要像諸葛亮一樣,做個心胸寬廣、遇事冷靜、足智多謀的人。

三國演義讀後感11

暑假裏我讀了一本書——《三國演義》,這本書也是我的最愛。書中一個個生動的故事、驚心動魄的場面、各路豪傑的氣概,無不深深地把我吸引,讓我對英雄們有一種由衷的.敬佩。

劉備又稱劉皇叔,後來他招到兩位勇士——關羽和張飛。他們爲了救國,跟各路軍閥拼殺,連打勝仗。後來,聽說外號“臥龍先生”的諸葛亮特別有才,於是就“三顧茅廬” ,最終用誠心打動諸葛亮出山幫助他成就大業。在戰爭中,忠義的關羽犧牲了,張飛又被范姜、張達殺害,這讓劉備非常難過,他大哭一場後,決心要我爲兩位兄弟報仇。可是報仇後不久,劉備卻病死了。這一幕幕精彩的故事,彷彿把我帶到了古時候的戰場上……

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書中對人物形象淋漓盡致的描寫,讓我知道,文字可以讓一個個原本沒有生命的人物如此生動!同時我還知道了要做一個正直、仁義、愛國的人,要忠於自己的國家和民族,時刻準備好爲自己的國家獻身!

三國演義讀後感12

近期,我讀了一本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也是歷史演義小說中的經典傑作,它就是——《三國演義》。

小說主要以魏蜀吳三國的興亡爲線索,描述了他們之間及其它各種勢力之間的錯綜複雜的矛盾鬥爭,展示了那個時代尖銳複雜又極具特色的政治衝突,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這本小說中給我留下很深印象的是諸葛亮這個人物,他有膽有識,足智多謀,才智超人,神機妙算,特別表現在草船借箭,七擒孟獲,火燒赤壁,空城計這幾件事上。在武藝方面,我最喜歡的是趙子云和張飛,他們二人在長阪橋立下了很大的功勞。趙子云救下了劉備的兒子——劉禪,張飛攔截了曹操,並且高喊一聲,聲音如巨雷,把曹操身邊的夏侯傑嚇得肝膽碎裂,頓時倒撞於馬下死亡。我從他們身上深深地感受到了“忠義”二字。像諸葛亮是兩朝元老,輔助劉備與劉禪父子兩人,可以說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趙子云和張飛也是爲蜀國盡心盡力,赤膽一片,這樣的人物是舉不勝舉。

細讀《三國演義》,我總是不斷地被這些忠義之士的一舉一動所感動。

三國演義讀後感13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這本書中的故事情節、人物形象、深深吸引了我,令我愛不釋手,讓我精心品味這本書給我帶來的無限歡樂。

諸葛亮的聰慧、關羽的忠心義膽、張飛的有勇五謀、呂布的'英勇善戰……每一位英雄都有自己的長處,但也個有所短。三國中的英雄人物有很多,比如:曹操、孔明、孫權、關羽、劉備、張飛……在這些英雄人物當中,我比較敬佩的是關羽,他不僅忠心義膽,還武功蓋世,他降汗不降曹、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桃園三結義,我還比較喜歡號稱是“臥龍先生”的諸葛亮,他志勇多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機妙算。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輔佐,像劉備提出“連吳抗曹”,拒有荊益,“三分天下”的隆中對策。他最後病逝於北伐五丈原。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都是常人所想不到的,可謂是一代傑出的軍事家呀!

讀了這本書,是劉備讓我知道了禮賢下士,是關羽教會我做人要誠信忠義,是曹操讓我知道了做事要雷厲風行,要大智大勇。英雄不論出身,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三國演義讀後感14

這個學期,我懷着激動的心情把《三國演義》又看了一遍。我喜歡諸葛亮,他是一位多智多謀的人。他在蜀國是劉備的.參謀師。

在《草船借箭》這個故事裏能夠體現出他的聰明:一天,周瑜對諸葛亮說:“你在十天之內造出十萬支箭。”諸葛亮答應了,他還說:“三天的時間就夠了”。而且還立下了軍令狀。諸葛亮向魯肅借了二十條草船,他還在每條船上安排了三十個士兵。第一天,不動;第二天,也不動;直到第三天夜裏,他的二十條草船向曹軍游去。曹操看見了,心裏很害怕中埋伏,命令箭手在寨前抵擋。不一會兒,諸葛亮的草船上插滿了許許多多的箭。然後諸葛亮就帶着裝滿十萬多支箭的二十條草船回營了。到了白條,曹操才明白上當了。諸葛亮回到營中,周瑜讓人去數箭,共十五六萬支。周瑜心裏又驚又恨,但他也沒有辦法。這樣能夠看出有多智多謀的諸葛亮,心胸狹窄的周瑜。

正所爲許我小朋友說的:“我們要好好學習,像諸葛亮一樣聰明。”

《三國演義》是一本不錯的書,有空你也找來看看吧!

三國演義讀後感15

這個寒假,我又重看了一遍《三國演義》。

這本書主要講了三國時期,三個國家爭霸的故事。其中,在《三國演義》裏,我最佩服關羽,諸葛亮,因爲關羽是一個很講義氣的人。我是在看千里走單騎和敗走華容道後才佩服關羽的。在千里走單騎中,因爲關羽與劉備結爲兄弟,所以每天都在思念劉備。他覺得既然是兄弟,就得回到劉備身邊。曹操也沒攔着他。於是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回到了劉備身邊。在敗走華容道中,曹操在華容道被關羽的軍隊給圍住,可關羽看在曹操曾也放過他,便心軟了,把曹操給放走了。在草船借箭,空城計退敵中,我知道諸葛亮是個才智厲害的人。在草船借箭中,諸葛亮又巧妙的`借到了十幾萬支箭。在空城計退敵中,又做計嚇退了司馬懿的大軍。在三國裏,我最不喜歡劉備和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