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論語讀後感【集錦13篇】

論語讀後感【集錦1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6W 次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論語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論語讀後感【集錦13篇】

論語讀後感 篇1

《論語》首創語錄之體。漢語文章的典範性也發源於此。《論語》一書比較忠實地記述了孔子的言行,也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論語》共二十篇。儒家創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禮”、“義”。《論語》以記言爲主,故稱語。論是論纂的意思。《論語》成於衆手,記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傳弟子,也有孔門以外的人,但以孔門弟子爲主。

作爲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論語》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啓發論辯,侃侃而談;富於變化,娓娓動人。

又善於通過神情語態的描寫,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論語》描述的中心,“夫子風采,溢於格言”(《文心雕龍。徵聖》);書中不僅有關於他的儀態舉止的靜態描寫,而且有關於他的個性氣質的傳神刻畫。此外,圍繞孔子這一中心,《論語》還成功地刻畫了一些孔門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魯莽,顏淵的溫雅賢良,子貢的聰穎善辯,曾皙的瀟灑脫俗等等,都稱得上個性鮮明,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對於不同的對象,考慮其不同的素質、優點和缺點、進德修業的具體情況,給予不同的教誨。表現了誨人不倦的可貴精神。據《顏淵》載,同是弟子問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顏淵“克己復禮爲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務施於人”,答司馬中“仁者其言也訒”。

顏淵學養高深,故答以“仁”學綱領,對仲弓和司馬中則答以細目。又如,同是問“聞斯行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因爲“由也兼人,故退之。

”答冉有:“聞斯行之。”因爲“求也退,故進之。”這不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問題,其中還飽含孔子對弟子的高度的責任心。《論語》是名列世界十大歷史名人之首的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門人記錄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書於戰國初期。因秦始皇焚書坑儒,到西漢時期僅有口頭傳授及從孔子住宅夾壁中所得的本子,計有:魯人口頭傳授的《魯論語》20篇,齊人口頭傳授的《齊論語》22篇,從孔子住宅夾壁中發現的《古論語》21篇。西漢末年,帝師張禹精治《論語》,並根據《魯論語》,參照《齊論語》,另成一論,稱爲《張侯論》。東漢末年,鄭玄以《張侯論》爲依據,參考《齊論語》、《古論語》,作《論語注》,是爲今本《論語》。《齊論語》、《古論語》不久亡佚。現存《論語》共20篇,492章,其中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談論之語約444章,記孔門弟子相互談論之語48章。《論語》作爲孔子及門人的`言行集,內容十分廣泛,多半涉及人類社會生活問題,對中華民族的心理素質及道德行爲起到過重大影響。

孔夫子曾經說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及“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諸如此類的話,並且還說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歲,五十七年的經歷使他仁德兼備,學問淵博,成爲冠絕一時的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可謂是震古爍今。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多麼令人不可思議!

作爲一個完全有足夠的資本炫耀自己的大學問家,孔子還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探索中去嗎?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點不是探求天地萬物的具體性理,而是探求社會與人生的具體性情。因爲世間萬物的客觀規律也許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體感情是無限的。作爲有限的“人”,探究的是無限的“人”,這也正是讓孔子感到學而無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舉止,是處於不斷變化過程中,每探究出新的內容,就打破了原來的舊的規律。“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話已經說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纔是最困難的。而孔子最精闢的論述,也自然而然的體現他對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見解。

陶行知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在這一點上,和孔夫子幾千年前提出的主張“仁與德”的觀點不謀而和,兩人都是偉大的教育家,爲什麼相隔千年,提出的觀點是驚人相似?毫無疑問,兩人都是把“仁與德”當作自己去不斷努力實現的目標,不斷的學習,從而提高自身的修養與品德,這是有必然性。

爲了學習,可以三有不知肉味,這足以見孔子的勤奮,可如果僅僅是勤奮,恐怕孔子就不會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學表現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是謙虛;我如老農,我不如老圃,這是實事求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一種樂觀。他的學習精神,不僅僅限我們常人的思維,這個是學問,那個不合適。孔子會以最博大的胸懷,去容納世間萬物,這就是我們所不及的。

兩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備着各種謀生技能,又具備着對於生命意義有深邃洞見的哲學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備着各種禮、樂、射、御、書、數的專業知識,又具備着經營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對教育的目的有着明確的方向指引,因爲他的衆多的知能,他成爲中國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許多謀生技能的知能細節固然沒有保存下來,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談話卻當我們閱讀吟詠他的話語之時,每一個人都可以從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的生命的目標。

這就是孔子的學習!這就是聖人的學習!

也許我們這些凡人是永遠無法領會萬事師表的學習內涵,但每一個人也許可以從中找到一個新的自我。

論語讀後感 篇2

初讀《論語》是小學。那時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等名句就縈繞在心尖。因爲年齡的限制,不知道其深層次的意義,但其表面的意義卻依舊可以指導我學習,待人處世等方面。學習方面要精益求精,要溫故,才能提高成績,這樣“不亦樂乎”。有朋友來,有人不理解,要安然待人,不慍不怒,安之若素,這也是一種修養。小學時就感受到了儒學大家的那種風範,安靜平和淡泊,孜孜不倦的儒雅身影從此便在心中站了一個位子,在心靈深處爲其闢開了一處桃源幽谷。

再讀《論語》是高中時期,拋棄了小時的稚嫩與純真,接觸到了社會的陰影,陽光下的雨水,也開始感嘆“舉直錯諸枉”與“舉枉錯諸直”的區別。開始關心國家大事,心中正氣殷然,儼然一副“捨我其誰”的壯志豪情。開始幻想如孔子雖風雨侵襲,身影猶不倒,爲國爲民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這時的孔子不再是諄諄教誨的教者、師者形象,而是憂國憂民抵擋戰火爲國奉獻的愛國者形象。

如今,初入大學,翻開《論語》,又是一番天地。

《論語》幾乎涉及了我們在社會中的一切,大到國家興衰,小到家內孝悌,從教育到治國,從人性到君子,無一不泛着智慧的光輝,我感觸頗多。“半部論語治天下”是有道理的.。《論語》涵蓋了待人處事接物的準則,學習以及教育的要求,做人的品格爲政的方法,禮的道理。試問一下,這樣的《論語》又怎會不受人喜愛呢?任歲月的風霜侵襲,他歷久彌新成爲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里程碑。

讀《論語》,我讀到了做人的道理。

首先做人要正直。“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孔子認爲只有正直的人才能在世上生存,不正直的人只會在僥倖躲避災難的的境況下才能生存。這種說法好像是不存與現實的,現世的人們爾虞我詐,把正直看成是譏諷的事物。好像只有“折腰之人”才能真正的掌握世界掌握自我。其實不然,正直之人雖在現實少見,但古人也有一句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那“折腰之人”雖在一定的情況下佔盡了便宜,但是究其結局,都只會是“自食其果”,逃不過法律的制裁,雖逞一時之樂,卻喪失了整個人生。其次,做人要有仁德。“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仁德的人安於仁,聰明的人實行仁也會得到好處。但是對於仁德孔子的要求似乎是很高的,“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他要求仁德之人要有禮有樂卻又不僅僅如此。“仁者先難後獲”,仁德的人對艱難的事要搶在別人之前做,對能獲得獎賞的事便退居人後。這就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味道了……《論語》中多次提到“仁者”,“仁人”,可見其實孔子的追求也就是成爲一個仁德的人,而他也的的確確做到了。他對於仁的要求很高。曾有人問他他的弟子是否能稱爲仁者,他也僅僅說弟子有某項才能,對仁,卻“未可知”。他的心目中“仁者”幾乎可以與神是同一級別的。“維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苟志於仁矣無惡也”,做人要仁德到現在也是適合的。“仁德”是每個人在心中的目標,完善自己的仁德,即使是簞食瓢飲在陋巷,我們也會“不改其樂”的。

再次做人要孝。孝一直紮根於中國人的心中,什麼是孝?孔子在面臨不同的人時的提問,回答也不同。“無違”、“父母惟其疾之憂”、“能養與敬”、“色難”(《爲政》)針對每個人的特點,孔子的孝的回答也不同。孝是不違背禮節,讓父母放心,常存孝敬的心贍養父母,和顏悅色的侍奉父母等。但究其根本,我認爲,孝不僅是在生活中對父母的孝敬,關心父母同時保護自己不讓父母擔心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孝,不僅是對父母的關心也暗含了關心自己。中華民族向來重孝“百信孝爲先”。每念及“孝”的文章,眼前就浮現父母的身影,我可以這樣說,也許我並不是個十分孝順的女兒,但卻不是一個不孝的孩子。也許我做得不夠好到時我努力做好。

讀《論語》,有感動的、有佩服的、有嚮往的、有沮喪的;《論語》在人類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都給予我們很多的指導。它過去影響着我,現在影響着我,未來,它勢必會影響着我。它是常伴我一生的明燈將始終照亮我的征途。

現在讀《論語》讀出這般內容;也許當我再次拿起這滄桑畫卷時,又會是另一番光景,我只想說《論語》值得一生珍藏,一輩子去閱讀。

論語讀後感 篇3

真理並不在於它有多麼的深奧晦澀,恰恰相反,真理是最樸實無華的,《論語》語言簡練,但千百年來卻作爲儒家學派的經典名著深爲文人志士所尊崇,其表述的孔子學說迅速傳播,從倫理道德、政治、文化、教育等諸多方面影響着人們的思想和社會前進的方向。其人文思想的光華,已然灼照了千古。

論語的哲思博大精深,所闡述的內容包羅萬象,富含着先哲的睿智光芒。試想在兩千多年前,人們無不在爲了自己的私慾而追求物質富足時,孔子,這個有着堪比宇宙般廣闊思想的聖人,他捋着髭鬚行進在蒼茫的天地之間,這是怎樣的睿智者與開拓者,他爲人類開闢了一個嶄新的世界,一個有了禮法、信仰與思想的社會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祕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率性而爲、追尋自我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孔子是勇敢的,他敢於直言不誨,他放任精神在天地間自由馳騁,他將小我融入大千世界,於是

他明白了“修身,齊家,治國,方平天下“的道理。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爲政,爲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是屬於孔子的時代,孔子該是驕傲的,他有一個民族的追隨者,這世間不會有一個明星可以做到如此。可我又深知他該是平淡的微笑吧,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即使是射箭這樣的比賽,也必然是互至揖讓之禮。君子之心,與世無爭;君子之行,與人無爭;君子用世,與名利無爭。這便是孔子,他稱自己是君子,他便按着君子的準則要求自己。君子,豈名利所能驅使也?

“大音希聲,大道無形”《論語》中最令我折服的是《述而》一章,述而述而,只是闡述而已,述而的開章寫道:“‘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孔子說:“我只是闡述前人成說,而沒有創建新的理論,我深信並喜愛古文化,只是力求像老子和彭祖那樣謹慎的延續傳承古文化精華的工作。”孔子沒有創建新的理論麼?答案是肯定的:他創建了,並且發揚光大了。他將自己的言行思融入了他所傳承的古文化,他發覺了古文化與人的聯繫,可以毫不懷疑的說孔子是偉大的,他與

人類社會的發展有着極爲重大的意義。可孔子不會急切的立論或誇誇其談。真理是樸實的,聖哲從不故作高論來炫耀才華,也不刻意危言聳聽來驚世駭俗。大道至道,莫不以極簡潔極明晰的語言緊扣其真諦精髓而道出,“夫大道不言,而致遠也。雀噪聒聒,何所見也。”文化的傳承不在於刻意的標新立異,而在與繼承和發展。

孔子73歲歸逝,算得上長壽之人,其實在我心裏,若不是仔細的看過孔子的生卒年月,怕是我會相信孔子是修行已滿升級做了神仙,孔夫子的精神世界始終是安詳平淡的,有文爲證:“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孔子在生活中神態也總是保持安詳快樂的,這便是生活的深度,所謂獨處見操守,居家見性情,賦閒見德行。生活是一種境界,不疾不徐,不慍不火,始終保持一種從容恬靜,淡泊寧居,安享生活的樂趣與美好。心憂天下不需要整天一副憂心忡忡的苦相,表面的憂形於色,是做給人看的,無助於現實問題的解決。承擔文化傳承的重任,爲道德文化奠基,並不與生活的快樂相矛盾。既能夠平靜的高居榮盛的熱鬧,也能夠安然的靜處退居的寂寞,超脫於凡塵的瑣碎與卑下,顯示出的方是人生的境界與深度。

《論語》開篇講《學而》,強調‘唯學習爲人生的第一要務’,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孔子主張對崇高思想的執着,對豐富健全精神的嚮慕,應遠在物質追求之上。高行微言,所以修身;博學澈文,所以廣知;恭儉謙約,所以自守。纔有高下,德無止境,學而無涯,不學則無以立於社會。因此古人說:學是立世之本。《論語》二講《爲政》,三講《八佾》,四講《里仁》……這便是孔子所主張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自我完善與修養

孔子創造了一種學說,然後用這種學說改變了一個民族,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傳奇,延續了兩千年之久的傳奇,舊時的《論語》作爲封建士大夫走向仕途的敲門磚,而今作爲人們約束自我的行爲準則,《論語》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淵源,教給人們爲政以德、清廉守節、做事勤奮、生活節儉、待人誠信、交友謹慎、精忠報國……這些智慧的睿智語言,對中華民族精英羣體有着巨大的影響。《論語》的教化早已不侷限於儒學派,它已經成了一種深刻的、歷史性的文化標誌。在中華民族不斷探索的進步中,常有後人研究《論語》時將其神祕化、宗教化,流於其表面的註解,對於其思想精神的把握有所偏差,便對《論語》肆意菲薄,進行牽強附會式的批判,我們不能否認其內容具有一定的封建傳統性質的道德偏

差,例如:歧視女性等。但那是一種時代下的思想產物,帶有一定的時代標誌,而《論語》對思想的弘揚,經久而彌新。《論語》表現的是一種文化的歷史,一種歷史的文化,你無法去否決它的價值。從不同的視角出發,不同人品讀《論語》自有不同的體會,這便是其傳承千古的內在品質。

文化的傳承是嚴正的文化是一種觀念,一種氛圍,一種素質,一種生活態度。任何豐功偉業都只是暫時的,只有文化能夠流傳久遠《論語》便是一種文化,一種深刻的,值得人們不斷學習理解探索追尋的文化。一個沒有文化傳承的民族是危險的,而一個擁有良好禮儀文化底蘊的民族必定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偉大民族,論語就是這樣的傳承所在

論語讀後感 篇4

拜讀過李澤厚先生的《論語今讀》後,內心激動,覺得此書與其他同類書籍相比,觀察《論語》的角度以及其提出的很多有關《論語》的觀點都是十分獨特新穎而實用的,讓我對《論語》有了一番新的體會。總的來說,《論語今讀》主要通過以下這兩方面來解構《論語》,即以《論語》爲代表的儒學的“半宗教”性質與“半哲學”性質。說它是“半宗教”,主要緣於其雅俗共賞的普遍性、對其他宗教的包容性及“終極關懷”的宗教品格,在《論語今讀》中,李澤厚先生更是稱,“儒學和孔子的《論語》倒有些像西方基督教的《聖經》一書了”,“它是沒有人格神、沒有魔法奇蹟的半宗教”;而說它是“半哲學”,則因爲雖然儒學不重思辨體系和邏輯構造,但其中孔子對其學生問題的回答中處處反映了一種深沉的理性思索,是對理性和理性範疇的探求、論證和發現。“正因爲是靠理性、哲學而不靠奇蹟、信仰來指引人們,所以孔子畢竟不是耶穌,《論語》並非《聖經》。也正因爲不是空中樓閣或紙上談兵,而要求並已經在廣大人們生活中直接起現實作用,所以孔子不是柏拉圖,《論語》也不是《理想國》。”李澤厚先生的這句話也許正是其所試圖闡述的觀點所在。

然而,細品《論語今讀》後,發現它所帶給我的啓示,絕非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上,作者在裏面所提出的很多觀點,不僅向我呈現了《論語》的一副全新的面貌,讓我開始摒棄以往對《論語》的不合理的偏見,試圖重新辯證地去看待《論語》,而且給我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塑造注入了新的元素,我發現,《論語》不再是高高在上、不可觸及的聖賢之言,它與我們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是有着密切聯繫的,在此,我將從不同方面細論我讀《論語》及《論語今讀》時所得的體會。

對於求知,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亦即,學習而不思考,迷惘;思考而不學習,危險。就我的`理解而言,此處的“學”應指掌握生活中事物運行的規律,它既囊括了我們課堂上學習到的物理、化學、音樂等科目的知識,也包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所聆聽到的教誨。由於經過長期實踐的證明,它總是具有正確性與客觀性。因此,“學而不思則罔”裏的“學”是屬於理性範疇的。反觀“思”,思考,應指個人的對生活中事物的思考,與“學”相反,它是主觀而感性的,雖然它未必總是正確,但因爲它是由每一個個體獨自進行的,因此它獨特並且真實可感,對個體的發展起着舉足輕重、無可替代的作用。

光學習而不思考,則相當於盲目地接受知識。不經過自己的一番考量,別人說它對,你就認爲它對,別人說它錯,你就認爲它錯,這樣所學習回來的知識,是不會在腦海裏停留多久或是對人造成多大影響的,因爲它來自於表面的記憶而非深刻的理解,換句話說,學了就是白學,所以即使學習了,人還是會迷惘。思考而不學習,就好像在一片茫茫大海中航行,由於缺乏方向,“思考”這艘大船是會迷路的,它有可能向任何一個方向前進,卻對前方的風暴暗礁毫不知情,所以是十分危險的,要趨吉避凶,踏上正途,只能靠“學習”來當這艘大船指南針。而在《論語今讀》中,李澤厚先生引用了康德的一句話來闡述這種有關學習和思考的求知觀:“感性無知性則盲,知性無感性則空”,的確如此。

對於交友,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論語今讀》裏的解釋是,晏平仲很善於與人交朋友,雖然交往很久,仍然保持恭敬。“交往很久,仍然保持恭敬”,這裏說的該是如何拿捏與朋友之間的距離的問題。其實只要細看,可以發現,我們在保持與朋友間的關係時所遇到的問題,歸根究底似乎都總是“距離”的問題,太親近反而剎那間反目成仇,太疏遠又逐漸關係全失。難怪在香港著名作詞人林夕也在他《原來你非不快樂》一書的《一件睡衣的污垢》這篇文章中寫道:“拿捏與人之間的距離,比炒股更接近藝術。”

對於生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不知道生又談何死,細想這一句話,覺得似乎看到孔子在對他的弟子說,與其一味掏空腦袋去研究死,還不如不把眼光放在生着的現世上,想想該如何去“生”不是比去想什麼是“死”更有意義得多?還活在花季雨季當中,卻把時間花在去思考“死”的問題上,是不是有點杞人憂天兼且浪費光陰了?畢竟,“生”是實在的、處於眼前的,而“死”卻虛無飄渺遙遠得很,至少對於我們這些身強力壯的祖國的花朵而言是這樣。因此在孔子的這一句話中,我所看到的是儒學思想所強調的現世意義,它鼓勵人們活在當下,做好每一刻的自己,而不要沉迷於假大空的無意義的猜想當中。從這個方面理解的話,孔子的這句話是積極的、正面的,然而問題的關鍵在於,“死”真的僅僅是假大空的無意義的猜想嗎?仔細思量,恐怕不是。放眼塵世,有多少人臨終閉眼的一刻是完全不帶一絲遺憾的?他們或許心願未了,或許心結未解,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二,一是“死”來得太突然,生命的意外終結使人來不及去了卻心頭的孽就不得不含恨而終,二是在“死”這個終結點前的長長的生命座標上,人們不願意花一分一秒來思考“死”這個問題,而等到白髮蒼蒼,再也動不了的時候,才驚覺自己還有餘願未了,餘結未解,才怨恨時間太匆匆,而這些願啊、結啊,又有多少是簡單到可以完滿終結於人生舞臺上布幕落下的短短一瞬間?因着這,大部分人撤手人寰的時候,心裏頭還是不踏實、不平靜的。要儘量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在活得好好的時候是不是有必要去想想“死”的問題從而讓自己活得更有價值?未知生焉知死,倒過來說,未知死焉知生似乎更加正確。以上是自己對《論語今讀》一點粗淺的體會和見解。

論語讀後感 篇5

《論語》的第十九節〈子張〉篇就不是子曰,而是子張曰、子夏曰、子游曰、曾子曰和子貢曰,也就是收集了孔子的弟子的一些語錄。這些語錄跟孔子的話如出一轍,是孔子思想的一些延伸。

首先是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就是說士在國家遇到危難時獻出生命,遇到利益時首先想到義,祭祀時想的是如何恭敬,居喪時想到如何致哀,這就可以了罷。國家危難時勇於獻出自己的生命,就像我們無數的革命先烈,都是仁人志士。見得思義,要得到的時候思考是否符合道義,所謂不拿無義之財。怪不得我有時特別想撿到一包錢,但是伴隨着這種想法的那一剎那,我忍不住要想是誰丟了錢,丟錢的人怎麼辦。還來在我的血脈中似乎也隱藏着這句話。祭思敬,祭祀時一定要有敬畏心理。喪思哀,如今有許多人以不講究爲名,在親友喪葬期間聚衆喝酒玩樂,呈現出茶話會的景象,真是改革得四不象了。

子夏的學生問子張怎樣交朋友,子張先問子夏是怎麼說的,學生回答說:“子夏說‘可交的就與他交往,不可交的就拒絕往來。’”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衆,嘉善而矜不能。”子張說,與我所聽到的不同。君子尊重賢德的人而且容納衆人,讚賞好的而同情無能的人。這應該是建設和諧社會最需要的品質了。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子夏說,每天能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每月不忘自己所掌握的,可以說是好學的了。現如今中國最差的學生恐怕都能做到這一點,而處在工作崗位上的人,特別是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的人,又有多少人能做到這樣呢?說中國人重視教育,確切地說是重視中小學教育,大學鬆懈點,工作一段時間後,對學習幾乎就沒有要求了,這就是當今中國學習的功利性。對於建設學習型社會,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我看也只是口號而已。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夏說,廣博地學習並且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發問並且不斷思考問題,仁就在其中了。學而思,不斷地懂得,不斷地積累,就能獲得仁了。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子夏說,各種工匠在他們的作坊裏才能完成他們的'工作,君子只有學習才能達到所追求的仁道。我們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時,也要牢牢地記住,讓“百工居肆”的條件下完成工作。

子 夏說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看上去莊重嚴肅,與他接近則溫柔敦厚,聽他說話則嚴厲不苟。

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學習學得好了,有餘力了,可以去做官。這是千百年來士的光明大道,我們今天也有很多人記得。而“仕而優則學”,就是做官做好了,有了餘力就可以學習了,這句話對於當今社會的人來說卻相當陌生,仕而優,則萬事大吉了,這時候還需要學習嗎?!

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得,則哀矜而勿喜。”曾子說,在上位的人失去了仁道,民心渙散很久了。如果瞭解到犯罪的真情,要哀憐他而不要表現出高興。在上位的人失去仁道,在歷史上總不斷有這樣的時期,社會積怨在增加,人也很容易失去控制,從而導致犯罪率上升。曾子告訴我們這時候對待罪犯要哀矜而勿喜。

子貢在論語裏就爲商紂王翻案了,他說“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也就是說商紂的壞,還有現在說的那麼嚴重。是“天下之惡皆歸焉。”是把天下的壞事都歸結到商紂身上了。在歷史的長河中樹立一個壞的典型也不容易,樹立一個反而教材,將天下的惡都歸到他身上,從而對現實社會中的人進行教育。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子貢說:君子的過錯,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樣啊,有了過錯,人人都看見了;改正的時候,人人都仰望着。這樣說任何一個人要做壞事,也都像日食和月食一樣,比如今天的官員,總認爲自己做的諸多損公肥私的事,別人不知道,豈不知也跟日食和月食一般,大家心裏跟明鏡似的,只不過沒有精神說出來。

最後三節都是有人說“子貢賢於仲尼。”而子貢進行反駁。子貢首先將賢能比作宮牆,自己的圍牆只有肩膀那麼高,而孔子家的圍牆有幾丈高,外人可以看見他家的好東西,而看不到孔子那宗廟的美好。

然後說“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最後他說“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這些老師子貢給孔子的評價。

論語讀後感 篇6

炎炎夏日,看于丹的《心得》看出了一絲清涼,一份釋然,一份感悟。

于丹說:“我不主張從性別看孔子,在我的心目中,孔子只有溫度,沒有色彩。”的確,于丹爲我們講述的就是這樣一位孔子,鏈接了多彩世界的灰色孔子,孔子用一部《論語》鏈接了東西南北﹑古今中外。但其主題卻很單純,單純到只有時間和空間,只有溫度,它傳遞的溫度是一種態度,一種說,人家都有兄弟,可是我沒有。於是他的同學子夏就說了一番我認爲很有深度的話:“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于丹針對這一句話告訴我們:“對於缺憾,我們可以轉化自己的態度和處事方式。”

人生決不會盡善盡美,而面對缺憾也是一種勇氣。我個人認爲我還是有這種勇氣的,因爲我覺得,比起我所擁有的,這些缺憾不算什麼,有句話說:“樸素的,溫暖的態度。

都說:“半部論語治天下,”我只是通過於丹的講解識得其冰山一角,但我依然把這一角寫下來,因爲這見證着我思想高度的一次上升。

人生百年,誰能無憾。《論語》中說,有一次,司馬牛憂傷的人生中應該計算自己得到了些什麼,而不應計較自己失去了什麼。”在汶川地震一週年時,我寫道:“我們多麼幸福,我們還活着,看着冉冉升起的太陽,我們擁有健康的體魄,還可以肆意的奔跑。”所以,珍惜現在所擁有的,面對缺憾和不如意,我們無力改變,但我們可以改變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用積極的心態面對,這樣我們會很快樂,很滿足,進而很幸福。

如果只看重缺憾,這個缺憾將成爲一種心理暗示,他會成爲你生命中的陰影,影響到你生命的質量。所以我們對於缺憾學會微笑吧!

關於處世之道,于丹也教給了我們很多,她引用了《論語》中的一句話。有人問孔子:“以德報德,何如?”孔子回答:“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于丹說:“這是孔夫子教給我們的處世的分寸,提倡的是一種人生效率和人生的尊嚴。孔子不贊成以怨抱怨,如果永遠以一種惡意,怨恨去面對另外的一種不道德,那麼,這個世界將是惡性循環,無休無止。當然孔子也不贊成以德報怨,因爲你付出太多的恩德和慈悲,對於已經有負於你的人是種浪費。

于丹這番話讓我對自己做了深刻的反省,在生活中“德”也就是通俗說的寬容是處世的重要因素,我始終摒持這一觀點,然而,久而久之,我發現因爲我對什麼事都付之一笑的態度,讓不少同學喜歡拿我開刷,爲此我很鬱悶。知道了這些道理以後,我嘗試讓自己懂得一點分寸,也讓別人給我留些空間。

說道這兒,我又想起了我以前的一種想法,壞人是可以用善良和寬容感化的。所以我以前對那些不太好的同學都很寬容和友愛,但隨着年齡的增長,這種想法也在腦中淡化,原以爲是長大了,世故了,現在我才明白是他們消磨了我的寬容和耐心。對於有些事,有些人,不值得。現在我的原則是:對於該以德報怨的,我一笑置之,不值得的,我不會浪費力氣。

在於丹的心得裏,還有一部分讓我感受頗深,那便是交友之道。關於這個《論語》中有很多,于丹也講解了很多。但我覺得我最欠缺的於如何與朋友相處融洽。

《論語》中有句話:“言未及之言謂之躁。”于丹解釋說:就是話還沒有說到那裏,你就出來發表意見了,這是我與朋友相處的最大缺點。于丹告訴我說:“大家有公共話題時,一定要衆望所歸,大家在期待一個話題時,再娓娓道來。”這是我很需要學習的。

其中還有一句:“言及之而不言。”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話說一半,這是我很討厭的一種行爲,但在我身上也找的到蹤跡,這也是我需要克服的一種行爲。

最後一種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了,換位思考的相處方式是交往中必不可少的。我覺得會不會換位思考是你人緣好壞的關鍵。這也是一種品質,一種素養。

于丹說《論語》是最樸素,最溫暖的簡單道理,于丹也用最樸素的言語爲我們講解了孔夫子歷經杏壇講經、雪宮施教﹑泰山登臨﹑齊國聞韶中悟出的《論語》。

而我也用及其樸素的語言寫下了我的點點感悟,與其說是感悟,倒不如說是啓發。比起于丹,我體味的太少太少,談起《論語》我也只能說一知半解,但于丹說:“道不遠人,讓我們在聖賢的光輝下學會成長。”

在漫漫的此人生路上,我會慢慢去感悟這些“每個人心中有而口中無”的簡單道理,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用這些溫暖的簡單的道理連接我五彩的一生。

感謝《論語》!感謝于丹!

論語讀後感 篇7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祕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爲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爲政,爲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爲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爲;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裏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爲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纔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爲不知,不知爲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爲“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爲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爲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爲我們良師益友.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裏,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着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爲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爲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孔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居敬興簡,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我想對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有所啓發.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指孔子說:“弟子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衆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知識,.”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爲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這些做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後,再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視野,豐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義禮智信,國人都按這一標準去做,社會會更加和諧,我們的國家會成爲文明、昌盛、禮儀之邦.

爲政方面,孔子講得最多.可我是學工科的,對這一方面也不太感興趣,就草草地看了一點.自然,虎頭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雖然這本經書我沒讀完,但已從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時間和精力的話,我一定會仔細的重讀幾遍,細品其中滋味.

論語讀後感 篇8

讀《論語》,令我受益匪淺。

世界上的真理永遠是最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就好像春天永遠要播種,秋天要收穫一樣。《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只有它能把你內心深處的良知給激活。

簡潔而經典的語句是中國古詩文的特點,正因如此,中國古詩文以其獨特的魅力倍受矚目。我認爲,在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中,《論語》便是其中精品之一。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貧窮的人羨慕富豪,因爲他有讓他一輩子也花不完的錢;而富豪卻羨慕那些平凡的人,因爲他們很快活,不會整天杞人憂天地擔心錢是否被用光、是否被偷走。可是,就如孔子說的,快樂的事有很多: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現在的大人們,更注重物質化的世界,卻忽略了我國的傳統觀念:忠、信。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道德永遠是做人的第一,想做一個受人歡迎的人,沒有德與孝不行。

孔子曾經說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及“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諸如此類的話,並且還說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歲,五十七年的經歷使他仁德兼備,學問淵博,成爲冠絕一時的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可謂是震古爍今(不敢說後無來者,也起碼是前無古人了)。以如此身份,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多麼令人不可思議!

作爲一個完全有足夠的資本炫耀自己的大學問家,孔子還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探索中去嗎?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點不是探求天地萬物的具體性理,而是探求社會與人生的具體性情。 因爲世間萬物的客觀規律也許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體感情是無限的。作爲有限的“人”,探究的是無限的“人”,這也正是讓孔子感到學無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舉止,是處於不斷的變化過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內容,就打破了原來的舊的規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話已經說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纔是最困難的。而孔子最精闢的論述,也自然而然體現他對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見解。

爲了學習,可以三月不知肉味,這足以見孔子的`勤奮,可如果僅僅是勤奮,恐怕孔子就不會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學表現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是謙虛;我不如老農,我不如老圃,這是實事求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一種樂觀。他的學習精神,不僅僅限我們常人的思維:這個是學問,那個不合適。孔子會以最博大的胸懷,去接容包納世間萬物,這就是我們所不及的。

兩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備着各種謀生技能、又具備着對於生命意義有深隧洞見的哲學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備着各種禮、樂、射、御、書、數的專業知識,又具備着經營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對教育的目標有着明確的方向指引,因爲他衆多的知能,他成爲中國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許多謀生技能的知能細節固然沒有保存下來,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談話卻成了綿延兩千年的中國知識分子立身處世的智能寶典,當我們閱讀吟詠他的話語之時,每一句話都發每一個人都可以從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標。

孔子提倡仁愛,但他並不認爲應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之心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論語》告訴我們,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去尊重每一個人,且彼此之間要留有一點分寸,有一點地。常言道:世界是個大家庭。既然是在“家”裏,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稟性,正如有愛茶者喜歡龍井,有愛好烏龍茶一樣,不過都是求真的一種心境。“不奪其真香”,“不損其真味”,那麼,還有什麼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誠說話,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品味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迴。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這樣才無愧與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祕訣那樣,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這就是孔子的學習!這就是聖人的學習!這些就是印象最深的語句。今後,我要細讀論語,細讀這中華悠悠千年智慧,讀懂這其中的做人道理與處事方法,品嚐這暖暖的心靈雞湯。

也許我們這些凡人是永遠無法領會萬世師表的學習的內涵,但每一個人也許都可以從中找到一個新的自我。

《論語》深深地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其中所蘊含的豐富哲理啓迪着我們的心靈,它告訴了我們如何爲人處世,修身養性。

有人說過:“人做好了,世界也就做好了。”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完善自我,讓這個世界更加和諧。

論語讀後感 篇9

簡潔而經典的語句是中國古詩文的特點,正因如此,中國古詩文以其獨特的魅力倍受矚目。我認爲,在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中,《論語》便是其中精品之一。 論’理論,理論人生,理論人生滄桑百態,理論孔子儒家思想,《論語》是儒家學派的著作之一,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被學生片片斷斷記錄下來。這些以課堂筆記爲主的記錄由他的學生彙集編纂,後來就成了《論語》。我們會覺得,《論語》好像沒有很嚴密的邏輯性,很多是就事論事,裏面也很少有長篇大論的文字,幾乎每一則語錄都很簡短。。其中不少言論頗具哲理,閃爍着智慧的光芒。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祕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主要講了兩個方面:一是講學習方法及態度的;二是講思想修養方面的。這十則教給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態度 我如何處世待人以及。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學思想,在中國教育史上有較大的影響。他認爲一個教師,必須掌握學生在學習上常犯的四種心理表現,即廣泛而不精、知識面過窄、把學習看得太容易和有畏難情緒。只有瞭解學生的心理特點,才能給予幫助、補救。就是說,學生心理的差異性,決定了因材施教的必然性。

在教學上,孔子還提倡師生之間相互切磋,共同討論,互相啓發,以收到教學相長的良好效果。一部《論語》,實際上就是記載他們師生間互相問對、討論的情況。如子路、顏回和子夏就是這樣做的。性率直而魯莽的子路,出於對孔子的愛護,常常向孔子提出批評性的意見,孔子也很關心、愛護子路,對他的批評也能接受,當有的學生對子路不太尊重時,孔子對他們說:子路的學問是不錯的,只是還不夠精深罷了。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但由於顏回從未對孔子提出過疑問和批評,孔子曾不滿意地說過:顏回不是對我有所幫助的人,他對我的話沒有不喜歡的。有一次,子夏引《詩經?衛風》上的詩句,向孔子請教:“‘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爲絢兮。’何謂也?”(《論語?八佾》意思是,《詩經》上說:有酒渦的臉笑得真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流轉得真叫人喜愛呀,潔白的底子上畫着花卉呀。這幾句詩是什麼意思呢?孔子回答說: 先有白色底子,然後畫花。子夏接着進一步闡明說:那麼,是不是禮樂的產生在仁義之後呢?孔子高興地說:卜商呀,你真是能啓發我的人。現在可以同你進一步討論《詩》了。孔子敢於承認比他小44歲的子夏在學問上對自己有啓發,說明孔子能向被教育者學習的勇氣,其精神可敬佩!

治學方面,孔夫子曾經說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及“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諸如此類的話,並且還說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歲,五十七年的經歷使他仁德兼備,學問淵博,成爲冠絕一時的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可謂是震古爍今(不敢說後無來者,也起碼是前無古人了)。以如此身份,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多麼令人不可思議!

作爲一個完全有足夠的資本炫耀自己的大學問家,孔子還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探索中去嗎?答案是肯定的。

爲了學習,可以三月不知肉味,這足以見孔子的勤奮,可如果僅僅是勤奮,恐怕孔子就不會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學表現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是謙虛;我不如老農,我不如老圃,這是實事求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一種樂觀。他的學習精神,不僅僅限我們常人的思維:這個是學問,那個不合適。孔子會以最博大的胸懷,去接納包容世間萬物,這就是我們所不及的。

兩千年前的孔子,因着他的衆多的知能,他成爲中國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許多謀生技能的知能細節固然沒有保存下來,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談話卻成了綿延兩千年的中國知識分子立身處世的智能寶典,當我們閱讀吟詠他的話語之時,每一句話都發每一個人都可以從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標。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爲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爲我們良師益友。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裏,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着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爲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爲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這就是孔子的學習!這就是聖人的學習!

論語讀後感 篇10

記得讀中學時,我們時常背誦着"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現在回想當時其實並未真正讀懂,因爲就是在機械的重複文本內容。而有關四書五經的真正瞭解來源於大學校園。清楚的記得上大學的時候老師教授的語文課程有《大學》,《論語》,《孟子》,《詩經》。我並非是一個有才情的女生,但對於這些經典比較喜歡,可裏面的話語體系也僅僅是看個表皮,深層的含義自己並不通透。再有比較深刻印象的是當時于丹老師關於《論語》的講解,大學時也曾經追過她的視頻講解,隨後多多少少也在這學會了修身養性,品味人生的生活道理。隨之畢業,工作,接觸最多的人羣就是學生。而如今,《論語》中所蘊含的哲理與真諦又重新融入到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趁此機會,簡單表達一下自己的感悟。

盡孝篇~父母與我之間的愛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翻譯出來就是孔子說:"父母的年紀不能不知道,一方面因其長壽而高興,一方面又因其年邁而有所擔憂。"也是告知我們要記住父母的年齡和生日。因爲盡孝,最不能等待。

要說爲人子女者,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他們今年有多大了?對於這個問題,恐怕不是每個人都能回答上來的。而我自己內心發問,自知這一點其實做的一般。在我沒有能力的時候,父母的生日僅僅也就是知道,沒有給他們過過。曾經不善於言語,很少提,也很少給他們說聲:"爸爸媽媽,生日快樂!"然隨着年紀的增長,自己也有能力去爲他們做些什麼的時候,發覺他們已然漸漸老去。但我有印象開始就知道每次媽媽過生日的時候她總會說:"別光記着我,我的出生日是你們姥姥的難日,你姥姥得多吃點好吃的。"後來在外上大學和畢業後,每逢我過生日的時候,我都會給媽媽去一個電話,用簡單的言語來轉告我對她的感激之情,而她也時常爲之感動。每年的正月三十,是我媽媽的生日,今年給她過生日的時候是禮拜四,我早早的下班把訂好的蛋糕取出來,然後回家做飯。插蠟燭許願的時候她在家問我:"也不知道你姥姥在老家吃的什麼?"我聽後內心莫名的一驚,只因我深知,我愛着我的媽媽,我的媽媽愛着她的媽媽和我,她的媽媽愛着她和我。每個家庭的溫暖源自於愛你的父母,有家有父母纔有愛。

師生篇~師生平等互助的關係

孔子被譽爲"萬師之表",于丹老師這樣說過:"孔夫子教育學生時就很少疾言厲色,他通常是用和緩的,循循善誘的.,與人商闕的口氣。這是孔夫子教學的態度,也是儒家的一種態度。"《論語》裏關於孔子教學情況中有這樣一則事例:沂水春風。故事是這樣講的:有一天,孔子平和地對學生說,"我年紀大了,不會再去從政了。平時都說沒有人瞭解你們,假若有人瞭解你們,那麼,你們想幹什麼?"子路搶先發言,然後其他弟子一一作答。最後到了曾皙,曾皙說:"我與他們三位的志向不同。暮春三月,與五六位成年人,六七個小孩,談論談論學問,唱唱歌,跳跳舞,豈不快哉?"由此看出孔子與學生相處是十分隨意,氣氛十分輕鬆。學生可以一邊聽同學和老師對話,一邊可以自己演奏音樂,自得自樂。學生可以與老師大膽交流,暢所欲言,在這樣一種平等民主的氣氛下,學生各抒己見,老師逐一點評,可以明顯地感受到師生之間民主平等的關係。

不謀而合地所以讓我想到了我們學校自然課堂的五要素:基於關係的相遇與對話,基於自主的探究與發現,基於理解的分享與表達,基於發展的激勵與評價。在艾瑞德,陳琳老師單膝跪在舞臺上幫孩子拿話筒,張明老師跪在綠茵場上給孩子講遊戲規則,高培麗老師看到圖書館鞋子溼的孩子用吹風機將其鞋子吹乾……我相信這些故事都是孔夫子的影子。因爲在我們學校:每個學生都是美麗的不同。我們站在兒童中央,老師眼裏有光,看得到每個孩子。學生心中有愛,腳下有充足的力量。

"全世界都在說中國話,孔夫子的話越來越國際化。"也許,我的理解和故事還遠遠不夠,但我相信我會一點點成長,內心的成長是人性的成長,也唯有人性取得了成長才會使自己成爲一個卓爾不凡的人。願我們都可以以聖人的智慧去指導自己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那必定是美好至上樂園的所在。

論語讀後感 篇11

上學時念《論語》,弄清字面意思已苦不堪言,何暇咀嚼字面背後的意義。年歲漸長,閒吟二三句,偶有心得,才體會到讀《論語》的樂趣,才知道孔老夫子和普通人一樣,要衣食住行,有喜怒哀樂,有自己的一套快樂哲學。

第一種樂,學習得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首章便言“悅”、“樂”、“不慍”,可見快樂於孔子人生的重要。孔子好學,十五歲有志於學,博學於文,學而不厭,學習起來能夠廢寢忘食。人非生而知之者,學而後知。學習的直接之樂是掌握新知和技能。學問有窮盡嗎?沒有。因而學習無窮盡,快樂也無窮盡。孔子學無常師,不侷限、拘泥於書本知識,他多聞多見,向賢人學,向朋友學,向一切人學,“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學習的深層之樂是匡正和完善自身。“知者不惑”,有智慧的人不致迷惑,能分辨快樂也有損益之分,“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有益,“樂驕樂,樂佚遊,樂宴樂”有害。明是非,判得失,於是能取真樂,舍假樂,從容選擇快樂的人生。

第二種樂,安貧得樂。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出身貧賤的孔子並不排斥富貴,深知“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然而他推崇“貧而樂”,這種樂不因物質匱乏而損失。於孔子而言,不憂貧,樂盡在禮、在仁、在德、在道等理想信念。追求更富足的物質生活、更高貴的社會地位是人之常情,此間卻最易丟失質樸的快樂。“貧而樂”並非教人耽於貧窮,不思進取,而是讓人保持對自身慾望的節制和警醒。不乏有人刻意維持貧窮的生活狀態,因爲貧窮更容易使人保持簡單、淳樸、專注、勤勉的生活方式,遠離誘惑和虛榮,自然也就離內心的快樂更近。貧也好,富也罷,須知比物質之樂更恆久的是心靈之樂。

第三種樂,求仁得樂。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不仁的人不能長期居於貧困和安樂中,反之,“仁者不憂”,安樂屬於有仁德的人。孔子畢生求仁傳仁,到底“仁”是什麼?不同的學生問仁,得到的答案都不一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愛人”“恭,寬,信,敏,惠”……仁很遙遠嗎?孔子說,“我欲仁,斯仁至矣”、“爲仁由己”。每個人都有一顆仁心,都可以實行仁德。如果不知道如何做一個仁者,那就避免做一個不仁者,仁與不仁,最簡單就是看看良心是否安樂!“求仁而得仁,何怨乎?”不要怕仁太高遠了,太艱難了,不管最終結果如何,求仁的過程本身都充滿了修己爲安、與人爲善的快樂。

第四種樂,自足得樂。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吃粗糧,喝涼水,彎着胳膊當枕頭,其中也有無窮的樂趣。與之相似的情景還有“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苦的憂愁,孔子的得意弟子顏回也不改變自有的快樂。()安貧樂道之外,隱隱有一份自得其樂的達觀!要達到自足自得之樂,實非易事,尤其對有濟世宏才、匡世抱負的.孔子而言。他周遊列國,歷經窮愁困厄,不爲世所用,又有多少快樂呢?在《論語》中孔子多次說不着急別人不瞭解自己,只着急不瞭解別人,以及有無爲人所知的本領。然而,他也感嘆“莫我知也夫”,擊磬聲硜硜然彷彿在說沒有人知道我啊!聖人如孔子,也渴望被瞭解、被認同、被起用,更何況芸芸衆生。不過,真正的快樂很難向他人、向外界索求,古今中外亦然。“人不知而不慍”,更像是孔子飽經人事滄桑後的自勉自誡!一個人首要做到的不是被人知,也不是如孔子所說的知人,而是知己——“認識你自己”。不急於爲人所知,更重要的是先知道自己和做好自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以自身所做之事、所從之業、所求之境爲樂,挖掘自身的快樂之井,何愁沒有飲水人呢?“有朋自遠方來”,樂矣!倘若沒有,也不怨天不尤人,從吾所好,自得其樂,直到“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可謂快樂的最高境界。

人人各得其樂,孔子悅於知、甘於貧、安於仁、樂於道。他的快樂不向外妄求,而從內悟得;不重結果之瞬喜,而取過程之漸樂。他的快樂哲學多麼樸實、平常,隨時可得,隨處可見,每個人都可以從自己身上發現。

論語讀後感 篇12

十幾年前,在一次外出學習活動中聽到一位講課專家教授說想要用兩年的時間研讀《論語》,內心就有着一種說不清的感慨。疑惑她要用兩年這麼長的時間研讀這麼短的《論語》,需要那麼長時間嗎?因爲好奇,帶着疑惑,從那時起我也開始真正意義上去接觸《論語》,走近《論語》。各種版本的和《論語》相關的著作我見到就買。這些年下來,也讀了一些,如《孔子傳》、《論語全書》、《孔子的智慧》、《親愛的孔子老師》、《孔子如來》、《孔子家語》、《孔子傳》等。越讀就越覺得用兩年讀《論語》太短了,根本就不夠。因爲,《論語》值得所有的人讀一輩子。

《論語今讀》,這是我第三遍讀這本書了。作者李澤厚,著名哲學家,現爲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巴黎國際哲學院院士、美國科羅拉多學院榮譽人文學博士,德國圖賓根大學、美國密歇根大學、威斯康星大學等多所大學客座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近代思想史和哲學、美學研究。此書逐章翻譯《論語》,以原文、譯文、註解和評論、札記和解說的形式出現,引證近人著述。註釋精簡,非常易於理解原文,因爲李老是當代人,有了馬哲這個利器,將仁、孝等玄之又玄的概念從人類發展和心理角度進行分析,有理有據.但此書是從哲學的角度來寫的,半是儒學半哲學,書又特別厚,讀起來覺得有點深奧有點枯燥,這也是我讀了幾遍的'原因之一。

給《論語》作注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各家的理解也各不相同,甚至是大相徑庭。爲了有一個學習《論語》的更高起點,也爲了尋找研讀《論語》的方便法門,當初我在書店恰好看到了李澤厚先生的這本書《論語今讀》,之所以選擇這本書來讀,是因爲大學讀書的時候瞭解李澤厚先生是國內對美學深有研究的大家。因此推斷他應該對《論語》另有領悟。讀罷,感覺確實是別有一番見解。覺得李老和孔子都是可愛的老頭.,但不知道是自己理解能力有限有些地方又感覺李老先生對《論語》的理解有些觀點也是值得商榷的,不過李老的見地無疑深深地啓發了我,他引領我從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去學習傳統的文化,也讓我對《論語》有了新的瞭解。

長期以來我感受到情感是人生的重要部分,很多人生的問題和困惑皆源自於感情。我曾試圖在這部《論語今讀》中找到孔子對情感、對愛情、對婚姻的看法。遺憾的是閱讀過那麼多和《論語》有關的作品,孔子與學生的交流盡管涉及的範圍很廣,《論語》的思想涵蓋了做人、處世、讀書、學習、爲政、實踐等方方面面,唯獨不見孔子在這些方面留下那怕是片言隻語。想必關於愛情的教育也是孔子的一個難題?或是當時教育不敢深入的一個問題?但是,閱讀本書的過程,我再一次深刻地感受到作爲老師的孔子,是那麼的活靈活現,他重情重義、知書達理、和藹可親,甚至也有牢騷、憤懣,還有些孩子氣。他的學生也是個性鮮明,各懷才藝。真的感動於這種師生的關係,感動於先人傳給我們的儒家精髓。未曾讀《論語》時,不知道古代文化對我們今人生活的影響。原來我們的骨子裏、血肉裏早已滲入了先人的精神,先人的神韻。

我認爲研讀《論語》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在尋根,在找尋我們的精神家園。這就是我再讀李澤厚先生《論語今讀》的感受。我準備用一輩子而不是兩年來研讀《論語》,並能運用一二,我要有自己的獨特的理解。我堅信:讀《論語》,貴親從人生事實上體會,不貴多與其他書籍上牽說。

【本書中我感興趣的觀點或內容】

1.當情爲和,過情爲密。

2.讀《論語》,貴親從人生事實上體會,不貴多與其他書籍上牽說。

3.只要有好的制度,何愁不出人才。

4.蓋德與力,自古分疆,而有力者終不如有德。

5.家庭價值:非止於愛,而且有恩,彼此長年幫助提攜,寬容諒解,尊老扶幼,亦大難矣。

【孔子的經典話語】

1.朝聞道,夕死可矣。

2.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3.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5.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6.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7.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8.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9.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11.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12.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轉隊;雖多,亦奚以爲?

13.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14.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15.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16.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17.當仁,不讓於師。

18.道不同,不相爲謀。

19.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論語讀後感 篇13

看完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我才發現自己對《論語》所理解的淺薄。讀完這本書再不會讓人感到《論語》難懂,枯燥。因爲于丹教授用通俗易懂的,樸實無華的語言和一個個震撼人心的小故事對《論語》中孔子一些爲人處事做了經典的詮釋。

本書于丹教授從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七個方面來解析《論語》。在處世之道一章中,于丹教授說:“少指責,少抱怨,少後悔,就能成功。”“世上沒有賣後悔藥的,人一旦知道做錯的時候,一切皆成定局,無法挽回。”“言寡尤,行寡悔。”于丹教授還給我們講了一個小故事。

“有一個壞脾氣的小男孩,一天在家裏發脾氣,摔摔打打,特別任性。有一天,他爸爸就把這個孩子拉到了他家後院的籬笆旁邊,說:“兒子,你以後每跟家人發一次脾氣,就往籬笆上釘一顆釘子。過一段時間,你看看你發了多少脾氣,好不好?”這孩子想,那怕什麼?我就看看吧。後來,他每嚷嚷一通,就自己往籬笆上釘一顆釘子。一天下來,自己一看:哎呀,一堆釘子!他自己也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他爸爸說:“你看你要剋制了吧?你要能做到一整天不發脾氣,你就可以把原來敲上的釘子拔掉一顆。”這孩子一想,發一次脾氣就釘一根釘子,一天不發脾氣才能拔一根,多難啊!可是爲了讓釘子減少,他也只能不斷的'剋制自己。

一開始,男孩兒覺得真難啊!但是等到他把籬笆上的所有釘子拔光的時候,他忽然發覺機子已經學會了剋制。他非常欣喜的找到爸爸說:“爸爸快去看看,籬笆上的釘子都拔光了,我現在不發脾氣了。”爸爸跟孩子來到籬笆旁邊,意味深長地說:“孩子你看,籬笆上的釘子都已經拔光了,但是那些洞永遠留在了這裏。其實,你每向你的親人,朋友發一次脾氣,就是往他們心上釘了一個洞。釘子拔了,你可以道歉,但是那個洞永遠不能消除啊!”

看完這個小故事,不禁勾起了我的回憶。記得我曾上小學時,我對我的班主任至今難忘。正是因爲我很喜歡她,所以她教的語文我也很喜歡,並且我的語文成績很好。我的小學班主任教了我們五年,五年中她像園丁澆灌着我們這些稚嫩的花兒。她很和藹,很少無故發脾氣。在我印象中只有一次,但至今還讓我記憶猶新。正如於丹教授舉得那個小故事,它正如那個釘子拔下後留下的那個洞一樣。那天不知何故,一上課她就在黑板上寫下了一個題目,簡單的講了幾句就開始讓我們下筆動手寫作文。我在班裏是出了名的寫字速度快,不一會兒,我就寫完了,而且感覺良好,心裏美滋滋的拿過去讓她批改。誰料,看了不到十秒鐘,他就把我的作文撕下連同本子一起扔到了門外。頓時,我就驚呆了,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往下掉。全班同學眼光“唰”的以下全部射向了我,當時我已經忘了如何撿本子的,只想着找個地縫鑽進去躲起來。這是小學六年來我唯一一次被老師批評。事後,我才知道那天老師因爲家務事心情不好所以纔對我們發脾氣,我們原本一點小錯在她眼裏北方大好幾倍,難怪她會對我們發脾氣。

剛踏上講臺的第一天,我還以此來告誡自己不要亂髮脾氣,傷害學生的自尊。可時間一長,我便又忘了。每當孩子們作業沒完成,紀律渙散,課文不會背,打掃衛生不合格等等,一些現象發生時,我便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向他們發脾氣。當時是痛快了,可效果卻不佳。孩子們的這些小錯照犯,對我的疾言厲色也毫無反應了。而且我在孩子們心目中也留下了不好的印象。現在想想真是悔不當初,如果還有機會,我一定要改正。儘自己所能,讓孩子們心靈上那一個個小洞的創傷縮小,撫平。

自我反省一下,也許是年輕的緣故,靜下心來想想,我所教的學生年齡不過七八歲,他們反的那些錯,在人生道路上根本稱不上錯。他們無非是調皮,好動,貪玩而已,這些錯我們成人誰都犯過。可我們爲何總是把這些小錯無限放大,然後以此來傷害孩子們的自尊心,那脆弱,幼小的心靈,一再在他們的心上釘釘子,拔釘子。最後,釘子拔掉了,可那一個個洞呢?

還有我們身邊的親人,朋友,當我們向他們發火,產生矛盾時,有時往往爲了逞一時之強,圖一時之快而深深地傷害了他們,在他們心上留下一個洞。每當回顧之時,又往往後悔不已。但傷害已造成,有的可以彌補,有的卻成了終身遺憾。

世上沒有賣後悔藥的。“我們在做一件事之前,要想想後果,就像釘子敲下去,哪怕以後再拔掉,籬笆已經不會復原了。我們做事,要先往遠處想想,謹慎再謹慎,以求避免對他人的傷害,減少日後自己的悔恨。”說話要用腦子,做事要考慮後果,這是爲人處事很重要的一點。我可不想在我的學生心中留下愛發脾氣的印象。時刻記着,謹言慎行,三思而後行,讓自己少一點後悔,也就是讓自己少做錯事,悔事。

“少指責,少抱怨,少後悔,就能成功。”除此以外,就像于丹教授說的:在生活中還要少些指責與抱怨。“我們常常會聽到有人抱怨社會不公,抱怨處世艱難。其實,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如果怨天尤人有用的話,社會上就不會出現不公平的事了。我個人認爲,對於不公平的事絕不能斤斤計較,不然你會活得很累且不快樂。我們對此可以反過來想,以平和的心態對待,修身養性,做好自我,快樂生活!